黑山教授原名翟黑山,1932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黑山教授毕业于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研究所、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曾经担任台北青年乐团编曲兼指挥、台北爵士乐团编曲兼指挥等职务。他是**位留美专攻爵士音乐、爵士编曲和爵士吉他的华人;**位在大专院校讲授爵士乐的华人;**位在美国、中**地及台湾任爵士乐教师的华人;是从事爵士音乐教育时间*长、写作爵士音乐教材数量*多的华人;也是挑战爵士音乐乐理兴趣*大的华人…… 这本《节奏练习》是“黑山爵士音乐系列”之一。
黑山教授原名翟黑山,1932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黑山教授毕业于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研究所、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曾经担任台北青年乐团编曲兼指挥、台北爵士乐团编曲兼指挥等职务。他是**位留美专攻爵士音乐、爵士编曲和爵士吉他的华人;**位在大专院校讲授爵士乐的华人;**位在美国、中**地及台湾任爵士乐教师的华人;是从事爵士音乐教育时间*长、写作爵士音乐教材数量*多的华人;也是挑战爵士音乐乐理兴趣*大的华人。
一、基本练习
1.四分音符
2.组合变化
3.重音练习(强击练习)
4.正规节奏
5.切分节奏
6.八分音符(基本音型)
7.组合变化
8.加延音线(基本音型)
9.组合变化
10.击数练习一
11.击数练习二
12.综合练习
13.休止练习
二、爵士节奏
1.爵士音型
2.组合变化
3.爵士奏法一
4.爵士奏法二
5.奏法分解一
6.奏法分解二
7.奏法分解三
8.奏法练习
9.歌曲曲式一
10.歌曲曲式二
11.爵士音型
12.移位练习
三、摇滚节奏
1.老式摇滚一(20世纪50至70年代热门音乐)
2.老式摇滚二
3.十六分音符(基本音型)
4.组合变化
5.加延音线(基本音型)
6.组合变化
7.新式摇滚(20世纪70至90年代热门音乐)
8.时值倍减
9.爵士/摇滚
10.记谱原则
11.旋律音型
12.音型练习
四、记谱练习
1.基本音符
2.音符位置
3.分节练习
4.符干练习一
5.符干练习二
6.休止练习
7.改谱练习
8.改误为正一
9.改误为正二
五、切分节奏
1.先行切分
2.先行曲例
3.后击切分
4.后击曲例
5.弹奏练习
6.休止切分
7.休止曲例
8.被延切分
9.被延曲例
10.弹奏练习
11.基本切分
12.左手变化(伴奏变化)
13.切分曲例
14.移位切分
15.弹奏练习
16.切分比较
17.复拍切分一
18.复拍切分二
19.复拍切分三
20.复拍切分四
21.弹奏练习
这本《节奏练习/黑山爵士音乐系列》的书,从封面设计到书名本身,就散发出一种令人着迷的艺术气息。它不像市面上那些直白的教程,而是用一种更加内敛、更具召唤力的方式,邀请读者走进爵士乐那丰富多彩的节奏世界。初次翻开,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精心设计的乐谱排版,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对音乐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即使是对爵士乐稍有了解的人,也能立刻感受到作者在节奏处理上的独到之处,那些看似简单的音符组合,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功力。我在练习其中几个段落时,常常会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昏暗而温暖的爵士酒吧,空气中弥漫着萨克斯风的低语和鼓点轻柔的敲击。书中的示范曲目虽然简短,但每一首都是一个独立的情绪空间,它们引导着我去体会不同节奏型所带来的细腻情感变化,从慵懒的 swing 到紧凑的 bebop,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切分音的讲解,它打破了我以往对节拍的刻板印象,让我意识到节奏的自由度远比我想象的要宽广。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那些爵士乐的核心律动,而不是生硬地灌输理论。它激发了我深入探索爵士乐节奏奥秘的强烈欲望,让我对未来的音乐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对黑山这个名字带着一份神秘的好奇,而这本书的出现,更是让我对这个国家在爵士乐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节奏的练习,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黑山爵士音乐的独特风貌。书中穿插的一些关于黑山音乐文化的背景介绍,虽然篇幅不多,但信息量却很大,它解释了为什么黑山的爵士乐会呈现出某种特定的韵味,或许是受到当地民俗音乐的影响,又或是历史进程中的某种独特碰撞。在练习节奏的同时,我仿佛能听到来自亚得里亚海的风,感受到巴尔干地区的热情与深沉。书中提供的练习曲,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具有挑战性,更在音乐性上有着极高的水准。它们并非纯粹的技术堆砌,而是将节奏的变化融入到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和和声之中,让我在练习时,既能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也能丰富我的音乐感知能力。我特别注意到其中一些段落,它们所营造出的那种略带忧郁却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节奏不仅仅是音乐的骨架,它更是音乐的灵魂,能够承载最细腻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文化底蕴。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出色,它将复杂的节奏概念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单元,并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来巩固。我是一名初学者,但这本书并没有让我感到 overwhelming。相反,它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引导我进入爵士乐的节奏世界。图文并茂的解释,清晰的乐谱标注,以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示,都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最喜欢的是书中提供的各种节奏型练习,它们涵盖了爵士乐中最常见的几种节奏模式,并且通过变换速度和力度,让我体会到同样的节奏型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我曾尝试将书中的某些节奏练习应用到我自己的创作中,效果出奇的好,为我的音乐增添了更多活力和趣味。书中的一些练习曲,虽然听起来不复杂,但要演奏得流畅且富有感染力,确实需要一番功夫。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听”节奏,如何去感知乐句中的张力与释放。这不仅仅是关于弹奏,更是关于理解和表达。这本书就像是一本音乐的“启蒙手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音乐世界的大门。
评分这是一本对于那些渴望在爵士乐领域有所突破的演奏者来说,绝对不容错过的珍宝。书中对于节奏的讲解,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而上升到了音乐哲学的高度。作者似乎非常强调节奏的“流动性”和“弹性”,并且用各种巧妙的例子来展示如何打破僵化的节拍,如何在演奏中创造出那种特有的、令人心动的“摇摆”感。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琢磨书中关于“预判”和“延迟”的技巧,这对于我以往习惯的、比较规整的演奏方式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次深刻的解放。我曾在练习中反复体会书中关于“呼吸”在节奏中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好的节奏演奏,是与演奏者的气息和身体律动紧密相连的。书中的一些示范段落,其精妙之处在于,即使是同一段旋律,通过不同的节奏处理,所呈现出的情感色彩竟然会截然不同。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节奏是塑造音乐性格的关键因素。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练习曲,它更是在重塑我们对节奏的认知,让我们从根本上理解爵士乐的律动精髓。
评分我一直认为,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而这本书,则是在为我的音乐“骨骼”注入灵魂。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性的训练,更是一种对音乐内在生命的探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即兴”节奏的探讨,它让我明白,爵士乐的节奏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一种可以根据演奏者的情绪和音乐的走向而自由变化的有机体。书中的一些练习,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自然”和“流畅”,却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实践。我常常会在练习的时候,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充满活力的音乐现场,与乐队成员进行着一场精彩的“节奏对话”。书中关于“律动”的讲解,让我明白,好的节奏不仅仅是准确地演奏音符,更是要让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地“落地”,并与整体的音乐脉络形成完美的呼应。我曾尝试将书中的一些节奏练习运用到我的器乐演奏中,效果显著,让我原本有些死板的乐句变得鲜活起来。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爵士乐的节奏迷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