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亚汀编著的《帝国飞散变奏曲》主旨是以工部局乐队为例,探讨“1949年以前的殖民主义与中国走向国际化的社会和文化史,”“集中研究思想与物质交流一传播的潜力,这有助于加深理解中外冲突和中外和约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个主题,还可以探讨作为上海外国控制基础的家长式统治的信仰背后的现实状况。”英国侨民“坚信由工部局发起的音乐活动是属于他们的。但上海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有不同的本地中国人团体、个人、乃至网络和由不同的又不断变化着的外国人、中国的外来人口共同创造的,英侨寡头政治家的成果也为他人所利用。音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本书以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为背景,记载和反映了该乐团1879~1949年70年的历史。书中诸多史实和资料为首次披露。
《帝国飞散变奏曲》将以城市社会学/文化研究/音乐人类学跨学科的方法,以移民史的角度,尤其是科恩所谓的“帝国流散”的角度,并以后殖民的论域反思上海1870~1940年代“一市三治”的人口一政治一文化多元的背景中,一种外国流散群体的跨国音乐文化机构,即作为租界资本主义制度性文化资源的乐团,在上海现代化进程——城市化和城市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的生存运转机制,对受众所产生的效应,对城市具体的社会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移民族群、阶层乃至社会性别等因素在乐团音乐家及其受众中的反映和作用。
##非常有用。
评分##资料好用
评分史料梳理非常好,理论堆砌很糟糕。
评分##资料好用
评分 评分史料梳理非常好,理论堆砌很糟糕。
评分 评分史料梳理非常好,理论堆砌很糟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