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直营】简明逻辑学导论(第10版)

【后浪直营】简明逻辑学导论(第10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帕特里克·赫尔利 著,陈波 等 译
图书标签:
  • 逻辑学
  • 哲学
  • 思维导图
  • 批判性思维
  • 推理学
  • 教材
  • 大学教材
  • 后浪
  • 第10版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后浪出版公司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23538
商品编码:25907537025
品牌:后浪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8
字数:785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简明逻辑学导论(第10版)》:思维的华尔兹,智力的体操。
北美广泛使用、 逻辑导论型经典教材迄今已出至第10版,被加利福尼亚大学、迈阿密大学、华盛顿大学等众多院校采用。《简明逻辑学导论(第10版)》传授一些整体性和一般性知识,以建构出逻辑学的某种整体形象,并由此传达关于逻辑学的一些重要观念。
逻辑内容与历史和社会现实内容的完美链接第10版新增“杰出的逻辑学家”专栏,再加上作者从报刊杂志、讲演辞中精心挑选的大量例证,拉近了逻辑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国内资深学者联手献上优质译作著名逻辑学者陈波教授领衔翻译,通篇审阅,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的多位学者反复推敲,为读者提供精湛译文。
英语世界畅销的经典逻辑学教材,中文版首次面世。

内容简介

《简明逻辑学导论》是美国受欢迎的逻辑学教科书,2008年已出至第10版,大有取代柯比的《逻辑导论》之势。第10版进行了实质性的修订:新增了“杰出的逻辑学家”简介,简述了历史上14位杰出逻辑学家的生平和贡献;书末的“逻辑学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也经过完全重写和扩充。
《简明逻辑学导论(第10版)》是逻辑导论型教材,完成了三个主要任务:一是给学生和读者传授关于逻辑学的一些整体性和一般性的知识。包括了当代逻辑学的一些基本的内容,它试图由此建构出逻辑学的某种整体形象,并由此传达关于逻辑学的一些重要观念。二是提高学生或读者处理日常思维中的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后,还特别注重逻辑内容与历史内容和社会现实内容的链接。正如作者所言,这有助于使常人眼中有些冰冷和生硬的逻辑学更加人性化,也会因其与历史的链接而更为有趣,从而增加对逻辑学的亲切感。

媒体推荐

逻辑学不是象牙塔里的东西,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的东西,好的或坏的推理和论证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判断、决策等发生着实际的影响……逻辑学也是重要的,因为它牵涉到我们思考问题、作出决策的方式和效率。
  ——陈波,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帕特里克·赫尔利(Patrick Hurley) 译者:宋文淦 熊立文 谷振指 等 合著者:陈波

帕特里克·赫尔利(Patrick Hurley,1942—),美国著名逻辑学家。1973年,他于圣路易斯大学主修科学哲学史并获得博士学位。作为圣地亚哥大学哲学系教授,他主要教授形而上学、逻辑、过程哲学和法律伦理等课程。40年的教学,1987年,他获得圣地亚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目前,赫尔利教授是加州律师协会会员。
陈波,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逻辑学和分析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奎因哲学研究——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逻辑哲学》《逻辑学导论》《逻辑学是什么》《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主编)等。
宋文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符号逻辑和哲学逻辑。个人专著有《符号逻辑基础》和《问题逻辑》,译著有《逻辑哲学》等。
熊立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归纳逻辑和哲学逻辑。著有《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等。
谷振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和思维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批判性思维教程》等。

目录

译序陈波
前言5
第—编 非形式逻辑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论证、前提和结论
杰出的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
逻辑史注记
练习题1.1 
1.2 论证之认证
简单的非推理的话语段落
说明性话语段落
例解
解说
条件陈述
小结
练习题1.2 
1.3 演绎与归纳
演绎论证形式
归纳论证形式
另外的考虑
小结
练习题1.3 
1.4 有效性、真实性、可靠性、力度、恰当性
演绎论证
归纳论证
杰出的逻辑学家克吕西波
小结
练习题1.4 
1.5 论证形式:非有效性之证实
反例方法
练习题1.5 
1.6 扩展的论证
练习题1.6 

第2章 语言:意义与定义
2.1 意义的多样性
练习题2.1 
2.2 词项的内涵与外延
练习题2.2 
2.3 定义及其目的
约定定义
词典定义
限定定义
杰出的逻辑学家彼得·阿伯拉尔
理论定义
诱导定义
练习题2.3
2.4 定义的技术73
外延(指称)定义73
内涵(涵义)定义75
练习题2.4 79
2.5 词典定义的准则79
练习题2.5 83

第3章 非形式谬误85
3.1 谬误概述87
练习题3.1 89
3.2 关联性谬误89
1.诉诸强力90
2.诉诸怜悯91
3.诉诸公众92
4.人身攻击93
5.偶性的谬误96
6.稻草人97
7.错失主旨98
8.熏鲱99
练习题3.2 100
3.3 弱归纳谬误101
9.诉诸不胜任的**101
10.诉诸无知103
11.轻率概括105
12.假因果106
13.滑坡的谬误109
14.弱类比110
杰出的逻辑学家奥康的威廉111
练习题3.3 112
3.4 预先假设、含糊不清和语法类比的
谬误113
15.乞求论题114
16.复杂问语.1 17
17.假二择一119
18.遮盖论据120
19.岐义121
20.含糊122
21.合成124
22.分解126
练习题3.4 129
3.5 日常语言中的谬误131
谬误之洞察131
谬误之避免132
练习题3.5 137

第二编 形式逻辑
第4章 直言命题143
4.1 直言命题的组成145
练习题4.1 147
4.2 质、量和周延147
练习题4.2 151
4.3 文恩图与现代的对当方阵151
亚里士多德与布尔151
杰出的逻辑学家乔治·布尔152
文恩图154
现代的对当方阵156
直接推理之检验156
练习题4.3 159
4.4 换位、换质和换质位160
换位160
换质162
换质位164
练习题4.4 167
4.5 传统的对当方阵168
直接推理之检验170
练习题4.5 173
4.6 文恩图与传统的观点174
传统的对当方阵之证明176
直接推理之检验177
练习题4.6 180
4.7 把日常语言的陈述翻成直形式180
1.没有名词的词项181
2.非标准的动词181
3.单称命题181
4.副词和代词183
5.未表达的量词183
6.非标准的量词184
7.条件陈述184
8.区别命题185
9.“那(些)仅有的”186
10.除外命题187
练习题4.7 188

第5章 直言三段论189
5.1 标准形式、式和格191
练习题5.1 195
5.2 文恩图196
杰出的逻辑学家约翰·文恩198
布尔的观点199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03
练习题5.2 206
5.3 规则和谬误207
布尔的观点207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10
规则之证明211
练习题5.3 213
5.4 减少词项的数目214
练习题5.4 215
5.5 日常语言的论证216
练习题5.5 218
5.6 省略三段论219
练习题5.6 221
5.7 连锁推理221
练习题5.7 225

第6章 命题逻辑227
6.1 符号和翻译229
杰出的逻辑学家哥特弗里德
威廉·莱布尼茨236
练习题6.1 237
6.2 真值函数238
逻辑算子之定义238
较长陈述的真值之计算242
与日常语言的进一步比较243
练习题6.2247
6.3 陈述的真值表247
陈述之分类250
陈述之比较251
练习题6.3 253
6.4 论证的真值表254
练习题6.4 256
6.5 间接真值表257
论证有效性之检验257
陈述一致性之检验260
杰出的逻辑学家奥古斯特·德摩根261
练习题6.5 262
6.6 论证形式和谬误263
常见论证形式263
构造式二难推理和破斥式二难推理之
反驳267
关于非有效形式的注记268
小结和应用269
练习题6.6 273

第7章 命题逻辑的自然推演277
7.1 蕴涵规则(一)279
练习题7.1 4
7.2 蕴涵规则(二)6
练习题7.2 291
7.3 置换规则(一)293
练习题7.3 298
7.4 置换规则(二)299
练习题7.4 304
7.5 条件证明306
杰出的逻辑学家哥特洛布
弗雷格308
练习题7.5 309
7.6 间接证明310
练习题7.6 313
7.7 逻辑真理之证明314
练习题7.7 315

第8章 谓词逻辑317
8.1 符号与翻译319
练习题8.1 325
8.2 推理规则之运用326
练习题8.2 334
8.3 量词转换规则334
杰出的逻辑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
怀特海伯特兰·罗素335
练习题8.3 337
8.4 条件证明和间接证明338
练习题8.4 341
8.5 无效性之证明342
反例法342
有限域法343
练习题8.5 346
8.6 关系谓词和重叠量词347
关系陈述之翻译347
推理规则之运用350
练习题8.6 354
8.7 同一性355
简单同一性陈述355
杰出的逻辑学家库尔特·哥德尔356
“仅仅”、“**的”、“没有除了”357
“除了”357
*高级358
数值陈述358
限定摹状词359
推理规则之运用360
练习题8.7 363

第三编 归纳逻辑
第9章 类比与法律推理和道德推理369
9.1 类比推理371
9.2 法律推理374
9.3 道德推理378
练习题9382

第10章 因果性和密尔方法385
10.1 “原因”、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387
10.2 密尔五法388
契合法389
差异法390
杰出的逻辑学家约翰·斯图亚特
密尔391
契合差异并用法393
剩余法395
共变法396
10.3 密尔方法和科学397
练习题10402

第11章 概率405
11.1 概率论407
11.2 概率演算410
1.限制的合取规则411
2.一般的合取规则411
3.限制的析取规则412
4.一般的析取规则413
5.否定规则415
6.贝叶斯定理.4 16
练习题11420

第12章 统计推理421
12.1 评价统计学423
12.2 样本423
12.3 “平均数”的含义427
12.4 离散度429
12.5 图表和象形统计图434
12.6 百分比436
练习题12438

第13章 假说/科学推理441
13.1 假说方法443
13.2 假说推理:来自科学的四个例子445
镭445
海王星446
大气压力447
自然发生说449
13.3 假说的证明450
杰出的逻辑学家查尔斯·桑德尔
皮尔士451
13.4 假说的试验性接受453
练习题13455

第14章 科学与迷信457
14.1 科学和迷信的区别459
14.2 证据支持460
14.3 客观性464
14.4 完整性468
14.5 结论性评述473
参考文献474

附录:逻辑学与研究生层次的入学考试
一、有关省略结论的问题476
二、有关省略前提的问题478
三、有关加强的问题479
四、有关削弱的问题481
五、有关谬误的问题482
六、有关自然演绎的问题483
七、有关类似推理的问题484
八、有关论证形式或推理方法的问题486
答案487
练习题答案491
重要词汇549
出版后记569

序言

2002年2月-2003年2月,我作为由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国家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共同资助的CSCC Fellow,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哲学系与著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苏珊·哈克(Susan.Haack)从事合作研究,此行当然另有任务,但我也同时留心美国的逻辑学教学(包括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方面的情况,并且听了一些逻辑学和哲学方面的课程。我当时发现,美国的逻辑教材主要有三种类型:
(1)数理逻辑型,主要讲两个演算,即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这种逻辑教材在20世纪40-70年代较多,如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兼哲学家蒯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的《逻辑方法》(1950)、苏佩斯(Patrick Suppes)的《逻辑导论》(1957),以及柯比(irving M.Copi)的《符号逻辑》(1957),但这种教材近来并不特别行时。
(2)逻辑导论型,这方面成功的教材有三本:第—本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柯比编写的另一本教材《逻辑导论》,它自1953年出版以来,到2001年已出至11版,被广泛使用半个世纪之久,至今仍属于热门选择范围。此书后来由南京大学张建军教授领衔翻译,列入由我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外经典哲学教材译丛》于2007年出版。第二本是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哲学系教授赫尔利(Patrick J.Huttey)编著的《简明逻辑学导论》,当时出了8版,近出了第10版。当时迈阿密大学一位逻辑学教授送给我一本,并且告诉我说,这是当时正在美国热卖的逻辑教科书,大有取代柯比的《逻辑导论》之势。第三本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哲学系教授卡哈尼(Howard Kahane)编著的《逻辑与哲学》,它自1969年首版以来,迄今已出8版。台湾双叶书廊于2004年出版了由东吴大学哲学系庄文瑞教授翻译的中译本。
(3)批判性思维型,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到现在为止接近占领国外逻辑教学的半壁江山(30%-40%),在内容上它有意淡化技术性过强的部分,注重日常思维的具体实践的分析,特别是对日常思维中推理和论证的分析,十分注意逻辑对日常思维的有用性,其口号是“逻辑应该与生活相关,与人们的日常思维相关”。

后记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哲学系教授赫尔利所著《简明逻辑学导论》迄今已出至第10版,自初版以来已经成为北美广泛使用、受欢迎的逻辑导论教材。
第10版中译本由北京大学陈波教授领衔翻译,并对全书做统稿工作,以保证书中术语、符号、格式的统一。为了给读者提供一部高质量的译作,译者对译文反复推敲,以求精益求精。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之本书在文字、体例安排,以及内容设置上的突出优势,相信读者一定能够达到通过学习逻辑的基本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形的目的。
首先,赫尔利清晰的、友好的写作风格,使文字既严谨、清楚,又不失可读性和趣味性。
其次,从著作体例上讲,本书并不局限于介绍枯燥的逻辑理论,而是选取了在逻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4位逻辑学家,他们的不懈努力为逻辑的创立与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位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于2300年前创立了传统形式逻辑,成为逻辑的创始人。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莱布尼茨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乔治·布尔、哥特洛布·弗雷格、伯兰特·罗素等人的努力,创立了现代的数理逻辑。其中除了与逻辑相关的知识外,还涉及其他知识领域的一些问题。14位逻辑学家的学术故事勾勒出了逻辑学发展的大致路径,同时也为本书增添了趣味性,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几分亲切感。
后,从内容上来讲,本书择取逻辑学中重要的概念,廓清了逻辑学的整体结构,同时注重各方面内容的融合,这种体系架构和内容安排使读者能够形成一种正确的逻辑观念,从而更容易地掌握和运用逻辑技术与技巧,不会再觉得逻辑是“象牙塔”里的知识,而是可学、可用的。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每节的重点内容,其后均附有相应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不是对逻辑知识的简单重复,也不是臆想编造出的,而是作者在报刊杂志上仔细筛选出的真实事例,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颇具实践指导价值。虽然此次中译本略去了部分习题,但并不会影响普通读者或专业学生对逻辑知识的掌握。针对保留的习题,书后附有练习题答案以供参考。
作为专业教材,重要词汇是必不可少的,为便于学生准确掌握重要知识点,并能迅速与内容相比对,我们特在正文中加注了边码。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