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著作单行本:共产党宣言
定价:32.0元
作者:中央编译局 编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010131566
字数:57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商品重量:0.3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在这个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共产主义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共产主义的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本次文库本在原来译本的基础上拟增加《 共产主义原理》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论述摘选以及《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上述增加文献多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2009年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未收录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已出卷次尚未收录,中央编译局发稿时会重新校订译文。
书名:资本论(节选本)(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著作单行本)
ISBN:978-7-01-016860-9
作者:马克思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定价:88.00元
开本:16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巨著。 为了适应读者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需要,根据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由中央编译局将《资本论》三卷的基本内容进行节选,集成选编本。选编的总篇幅大约为《资本论》原著的五分之一。本书稿还收入了马克思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和“序言”虽然不是直接为《资本论》而写的,但与《资本论》有密切关系。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封面选用了沉稳的暗红色调,边缘的烫金工艺在光线下低调地闪烁着,显得既庄重又具有历史的厚重感。纸张的质地也十分考究,拿在手里有一种扎实的触感,翻阅时几乎没有恼人的静电声。装帧的工艺处理得非常精细,书脊的弧度自然流畅,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有松散的感觉。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字体排版,主标题的宋体既清晰有力又不失古典韵味,内文的字号和行距经过了细致的调整,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许多。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充分体现了出版方对于经典文献应有的尊重,让人一拿到手就能感受到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佳作,不仅仅是阅读材料,更像是一件工艺品。这使得阅读过程本身成为了一种仪式感十足的体验,让人更加愿意沉浸其中。
评分从收藏和致敬的角度来看,这本单行本的出版时机和定位都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它不再是以厚重的全集形式出现,而是被精心打磨成便于携带和研读的“单行本”,这极大地拓宽了经典的可接触面。对于那些因为时间有限,无法通读巨著的年轻读者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敲门砖。同时,作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系列作品之一,它的装帧和选材都体现了一种对知识传承的敬意。这种将严肃的学术经典转化为具有时代气息和收藏价值的出版物的做法,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深邃的思想遗产和今天渴望理解世界的求知者,使得这份思想遗产以一种更轻盈、更具生命力的方式,得以在新的世代中继续产生回响。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经济变迁的业余观察者,我发现这本书在“现实意义”的展现上,做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它没有陷入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对那些标志性段落的精选,让读者自己去建立“当下”与“理论”之间的联系。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劳资关系、财富分配的固化现象,以及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冲击,这些思考的触发点,往往就在那些看似凝固在历史中的文字上。这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是阅读经典最迷人的部分。选本的侧重点似乎也明显倾向于那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叙事和对资本运动本质的揭示,这恰恰是分析当前复杂社会矛盾最需要的理论工具。它提供的是一种分析世界的“透镜”,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这对于保持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评分从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这本选本的处理手法非常巧妙,可以说是深谙如何将宏大理论体系“碎片化”并使其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它并非简单地截取篇章,而是可以看到编辑者在结构组织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比如,开篇对一些核心概念的引入就采用了“理论脉络图”的形式,虽然是文字描述,却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极大地降低了初次接触这些深奥思想时的门槛。再比如,在关键论述的段落后,有些地方会附着简短的、用现代语言提炼的“注释导读”,这种“软着陆”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帮助读者及时消化了晦涩的哲学术语。整体阅读下来,感觉像是有人牵着手,沿着一条精心规划的路线,稳步地走进了理论的核心地带,而不是被直接扔进一片密不透风的学术丛林里自生自灭。这种分层递进的编排,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理解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是我个人非常看重的一环,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流畅度和对原意的准确把握。总体而言,这次的译本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我对比了几处我先前接触过的其他译本中的经典段落,这里的用词选择明显更贴近当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既保持了德文原著应有的力度和张力,又避免了那种僵硬、生硬的“翻译腔”。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复杂的辩证法结构时,译者显然下足了功夫,使得长句的逻辑层次清晰可辨,即便在理论密度最高的地方,读起来也鲜有“绕晕”的感觉。这说明译者不仅是语言专家,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有深刻理解的学者。好的翻译,能够让读者真正“听见”作者的语调和思考的节奏,而不是仅仅在阅读文字符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