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秀麗 編著
齣版社:中國人口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10107597
字數:300000
頁碼:45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章 懷孕的過程
精卵相遇
卵子的形成
排卵的發生
排卵信號
精子的形成
精子的競爭
精卵結閤
生命的誕生
選取的受孕時間
懷孕的概率
加強鍛煉
忌食煙酒
疾病
均衡飲食
孕卵植入的過程
受精卵發育成胚泡
植入
雙胎和多胎
……
第二章 懷孕第1月
第三章 懷孕第2月
第四章 懷孕第3月
第五章 懷孕第4月
第六章 懷孕第5月
第七章 懷孕第6月
第八章 懷孕第7月
第九章 懷孕第8月
第十章 懷孕第9月
第十一章 懷孕第10月
第十二章 分娩
第十三章 産後1個月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眼球的,那種柔和的米白色調配上一些溫馨的插畫元素,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想傳遞的專業和關懷。我當初買它,主要是衝著“大百科”這三個字去的,想著能一站式解決孕期所有疑難雜癥。拿到手沉甸甸的,確實挺有分量的,翻開目錄,內容覆蓋麵廣得驚人,從孕早期的小毛病到孕晚期的注意事項,甚至還涉及到瞭分娩後的恢復和新生兒護理的基礎知識。不過,我得說,內容量太大有時候也成瞭一種負擔。有時候想找個關於孕吐的快速對策,結果得在厚厚的章節裏搜尋半天,不像一些小冊子那樣“直擊要害”。它更像是一個知識的海洋,需要你有耐心去探索和篩選。比如,關於孕期不同階段的體重增長標準,它給齣的數據詳實到令人咋舌,各種百分位都有標注,對於追求精準的媽媽來說是福音,但對於我這種更偏嚮“大緻瞭解就好”的孕婦來說,就顯得有點過於學術化瞭。總的來說,它奠定瞭一個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讀起來感覺像是在上大學時的專業課,嚴謹、全麵,但偶爾會讓人覺得缺乏那麼點兒“煙火氣”和即時可操作性的小竅門。
評分關於胎教和心理建設這塊的內容,這本書的處理方式讓我感覺稍微有點疏離。它詳細解釋瞭聽覺刺激對胎兒大腦發育的科學原理,引用瞭大量的研究報告來論證音樂和語言輸入的重要性,理論基礎非常紮實。但是,書裏對於如何“進行”胎教,比如具體推薦哪些音樂、如何與寶寶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描述得相對籠統和模式化。它似乎將胎教視為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而非一種愉悅的親子體驗。我個人感覺,好的胎教更應該是一種放鬆和享受的過程,而這本書的文字導嚮,卻讓我覺得壓力更大瞭——仿佛如果我選的音樂不對,或者讀的兒歌韻律不對,就是在“虧待”我的寶寶。我更喜歡那些鼓勵父母放鬆心情,享受和寶寶說話聊天的書籍,而不是這種過於強調量化指標和“標準流程”的指導。它少瞭人情味和對準父母心理壓力的理解與疏導。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很大一個驅動力是它宣傳中提到的“專傢團隊”背景,總覺得有權威背書的東西總不會太差。確實,書中引用的數據和建議都非常謹慎,很少齣現那種絕對化的、誇張的說法,很多都用“建議”“可能”“需遵醫囑”這類措辭,體現瞭足夠的專業邊界感。但這帶來的一個副作用是,對於一些孕期常見的小睏擾,比如突然的心慌、輕微的腹痛,它提供的“解決方案”往往是“請及時聯係您的産科醫生”,這當然是正確的,無可指摘的醫療原則,但對於一個焦慮的準媽媽來說,我更希望在等待就醫的間隙,能得到一些來自書本的、經過科學驗證的、能讓我稍微安心的即時安撫或處理建議,而不是被推迴醫院這個選項。它更像是一本嚴謹的教科書,告訴你“是什麼”和“為什麼”,但在“怎麼辦”的實用指導上,似乎留下瞭較大的空白,使得在日常生活中,我還是需要頻繁地去網絡上搜索那些更接地氣的經驗分享。
評分談談它在“營養”方麵的論述吧,這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之一。書裏對宏量營養素和微量元素的介紹非常深入,幾乎把每一種維生素的缺乏或過剩可能帶來的後果都列舉得清清楚楚,甚至連不同烹飪方式對營養素保留率的影響都有分析,學術性毋庸置疑。然而,這種深度也帶來瞭一定的實踐難度。比如,當它推薦“每天攝入15毫剋的鐵元素”時,我需要花大量時間去計算我吃的菠菜、紅肉和豆類各自能提供多少,並且要對照它附帶的食物成分錶,這在實際的備餐過程中幾乎不可能完成。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份清晰的、可執行的“一周食譜建議”,而不是一大堆需要自己去進行復雜數學換算的指標。這本書更像是給營養師看的參考手冊,而不是給日常操持廚房的孕婦準備的菜譜指南。我期待的是如何用傢常菜輕鬆達到這些標準,而不是僅僅知道這些標準的存在。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我個人覺得有些保守,說實話,不太符閤當代年輕父母的審美。那種傳統的宋體加黑體組閤,雖然保證瞭閱讀的清晰度,但在長時間閱讀時,尤其是晚上光綫不好的時候,眼睛會比較容易疲勞。我特彆留意瞭一下圖文的配閤度,不得不說,這方麵略顯不足。很多關鍵的知識點,比如胎兒的發育過程或者某些産後恢復動作的分解圖,配的插圖都比較簡單、偏嚮於醫學圖譜的風格,綫條生硬,缺乏那種能讓人瞬間理解並記住的生動感。我更期待看到一些像現代健康雜誌裏那種高質量、色彩明快且注重實用性的示意圖,能讓我一看就知道“哦,原來這個動作是這樣做的”。另外,光盤的內容我還沒來得及細看,但光看書本本身,它更傾嚮於文字的堆砌和理論的闡述,對於我們這些更依賴視覺和動手操作來學習的準父母來說,可能需要更多的輔助材料纔能完全吸收。如果能多一些彩色的、設計感強的圖錶來解析復雜的營養成分或者産程信息,閱讀體驗絕對會提升一個檔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