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完整的唐宋词史。本书为国学大家叶嘉莹教授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之邀所做的唐宋词系列讲座纪录。
《唐宋词十七讲》为作者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有真性情,也很易懂,又是一本适合用零散时间阅读的书。要治愈忙碌中慢慢丧失感受力的心,诗是速效药。不过通读全书后,感觉叶嘉莹细致的有些过了,有些概念反复讲到,其实没必要,但可以看得出她是为非常负责任的好老师。
评分##叶嘉莹讲词的书读多了,会发现很多观点和内容在不同的书里有不少重复,所以如果只推荐一本,我会首选本书,从温庭筠到王沂孙一路娓娓讲来,词的发展演变会有比较清晰的脉络,是开风气之先,还是承上启下,抑或自下溯上,都是一目了然。此外,叶的赏词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注重个人感受结合词人经历,不落前人窠臼。
评分##喜欢这样的讲义,利用阐释学研究文学,哈哈,西方哲学的方法论!写的有深度,有理论的评论,我觉得很受用!我们喜欢评论作者的人格,然后拼论诗歌,利用西方文学理论来分析诗词,也是特色吧!者违反了作品与作者关系!
评分##叶嘉莹讲词,她不说觉得俗气陈烂的地方,她一层层剥开来讲词人一颗温润的心。写柳永和苏轼,她说前者是仕途入深渊且人生一并落空,而后者遍历党派浮沉而内心却得到人格的完成——所言极是。
评分##一打开就停不下来,同她比,当年高中大学的种种文科老师,简直学识浅薄,更有误人子弟。写好词,须正心; 心不正,境必不高。知乎豆瓣上不少人贬斥叶女士,对其号迦陵亦颇有微词,但阅毕其书,亲近其人,我以为叶女士无论事业做人都是完成了的。“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评分##突然明白了无论任何学科,从来没有难懂的知识,只有难懂的教育方式。书中评析词的方法,拿来评析文学、西方文学、甚至其它门类艺术也都未尝不精彩。同时也深深敬佩叶嘉莹先生的研究方法和传授方式,甚至是她与顾随先生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一本书可以有这样多维度的收获,已不是简单地在看“知识”,而是需要认真、反复、虔诚地去观“智慧”。
评分##看过好几遍。叶嘉莹的词讲的比较基础,真的把你当做什么都不懂的人,谆谆教诲,学会很多。
评分##看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读书的态度有如上学时,不仅记了笔记,还背了十几首书中提到的诗词。年纪渐长,记忆力大不如前,这十几首诗词每日复习三五遍,睡前必背诵一遍,才记得住,上学时背书当真是背书,十几本书都装在脑子里。 下了这番功夫也是兴趣使然,古诗词之美,美在字里行间的情韵,美在每一个字的意象,更美在时空之外作者的品格和性情。 诗人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们诗词的风格,因此说写作是用生命在写,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行走的影子,更可看到他们的感情和人格品质。
评分##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