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蓋集續編》收作者1926年所作雜文三十二篇,另1927年所作一篇。1927年5月北京北新書局初版。作者生前印行六版次。還不滿一整年,所寫的雜感的分量,已有去年一年的那麼多瞭。鞦來住在海邊,目前隻見雲水,聽到的多是風濤聲,幾乎和社會隔絕。如果環境沒有改變,大概今年不見得再有什麼廢話瞭罷。燈下無事,便將舊稿編集起來;還豫備付印,以供給要看我的雜感的主顧們。
這裏麵所講的仍然並沒有宇宙的奧義和人生的真諦。不過是,將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說的,一任它怎樣淺薄,怎樣偏激,有時便都用筆寫瞭下來。說得自誇一點,就如悲喜時節的歌哭一般,那時無非藉此來釋憤抒情,現在更不想和誰去搶奪所謂公理或正義。你要那樣,我偏要這樣是有的;偏不遵命,偏不磕頭是有的;偏要在莊嚴高尚的假麵上撥它一撥也是有的,此外卻毫無什麼大舉。名副其實, “雜感”而已。
從一月以來的,大略都在內瞭;隻刪去瞭一篇(2)。那是因為其中開列著許多人,未曾,也不易遍徵同意,所以不好擅自發錶。
書名呢?年月是改瞭,情形卻依舊,就還叫《華蓋集》。
然而年月究竟是改瞭,因此隻得添上兩個字:“續編”。
##大量看似日常的閑談、日記與書信,讓人在語言風格之外,更見一個性格真摯的人。其中“《阿Q正傳》的成因”一篇最值得玩味
評分##這一本最著名應該就是那篇『記念劉和珍君』吧……
評分##魯迅不討人喜歡,但是一係列事件,三一八、革命文學論爭,也慢慢改變瞭
評分##跟課本裏學的還是很不一樣滴……
評分2020072:《華蓋集》的接續,筆戰、追悼、日記、雜感,針對女師大風潮、三一八慘案等事件,作為戰士的魯迅,憤慨、怒罵有之;作為青年導師的魯迅,悲涼、哀痛有之。魯迅稱自己的雜文是“感應的神經,攻守的自足”,那麼這便是見過瞭太多血和淚的魯迅,對那些毒藥和暗箭的迴擊,對殺戮與戕害的貶斥,對無辜犧牲者的痛心與悼念。在那些“公理正義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號,溫良敦厚的假臉,流言公論的武器,吞吐麯摺的文字”麵前,魯迅的文字如照妖之鏡,揭破那所有的虛僞、矯飾與殘暴。然而,生死歌哭之間,憤激的大先生卻仍懷著最大的悲憫與最熱烈的希冀:“然而將來是永遠要有的,並且總要光明起來;隻要不做黑暗的附著物,為光明而滅亡,則我們一定有悠久的將來,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將來”,隻是這光明的未來卻依舊沒有到來。
評分##真希望魯迅比較閑,可以多寫點“馬上日記”。很有愛。
評分##“這半年我又看見瞭許多血和許多淚,然而我隻有雜感而已。屠伯們逍遙復逍遙,然而我隻有雜感而已。” 《華蓋集續編》裏的哀痛之後,總還要振作起鼓勵的精神,同年寫成的《野草》,把每一結尾鼓起的希望,都歸化成瞭空虛。
評分##墨寫的謊言掩蓋不瞭血寫的事實
評分##《記念劉和珍君》便收錄在此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