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宪法(2) 一、国体(2) 二、政体(2) 三、其他基本制度(2)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 五、国家机构(3) 第二章民法及民事诉讼法(7) 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7)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7) 三、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8) 四、法人(9) 五、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10) 六、物权(10) 七、债的发生根据(11) 八、知识产权(12) 九、人身权(12) 十、财产继承权(13) 十一、不承担民事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13) 十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13) 十三、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14) 十四、我国的诉讼时效(15) 十五、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16) 十六、两审终审制度(16) 十七、回避制度(17) 十八、民事案件的管辖(17) 十九、诉讼参加人(18) 二十、法院调解(19) 二十一、 审普通程序(19) 第三章刑法(20) 一、犯罪构成要件(20) 二、犯罪的故意(21) 三、犯罪的过失(21) 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22) 五、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23) 六、主刑与附加刑(23) 七、贪污贿赂罪(25) 第四章劳动法(26) 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6) 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26) 三、法定劳动管理保护制度(26)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27) 五、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与程序(28)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8) 第五章劳动合同法(28)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28) 二、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28) 三、试用期(29) 四、劳动合同的无效(29)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29) 六、劳动合同的终止(31) 七、集体合同(31) 八、竞业限制(31) 九、劳务派遣(32) 十、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32) 第六章道路交通安全法(33) 一、立法目的(33) 二、机动车登记制度(33) 三、特殊机动车管理(33) 四、禁止性行为(34) 五、驾驶要求(34) 六、交通道路管理(34) 七、机动车通行规定(35) 八、非机动车通行规定(35) 九、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36) 十、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36) 十一、交通事故处理方法(36) 十二、交通事故争议的解决(37) 十三、交通事故损害赔付(37) 第七章治安管理处罚法(37) 一、治安管理处罚的调整范围(37)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38) 三、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38) 四、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39) 五、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40) 六、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40) 章公民道德建设概述(42)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42)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42)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42) 第二章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规范(43) 一、公民道德规范的内涵(43)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43)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43) 四、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44) 章国情知识(46) 一、国土与资源概况(46) 二、人口与民族(50) 三、综合国力(51)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52) 五、外交政策(53) 第二章省情知识(53) 一、社会历史简况(53) 二、自然地理概况(55) 第一章公文的含义、种类和作用(60) 一、公文的含义(60) 二、公文的主要分类方法(60) 三、公文文种(61) 四、公文的主要作用(61) 第二章公文的格式规范(62) 一、版头(62) 二、主体(63) 三、版记(66) 四、页码(66) 五、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67) 六、公文的特定格式(67) 第三章公文的撰写(68) | 一、公文撰写的要求(68) 二、常用法定公文撰写(68) 三、信息反馈文书撰写(72) 四、日常事务文书撰写(74) 五、告启文书撰写(75) 章事业单位概述(78) 一、事业单位的内涵(78)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78) 三、事业单位的分类(78) 第二章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79) 一、指导思想(79) 二、基本原则(79) 三、目标任务(79) 四、着力推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79) 第三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80) 一、公开招聘概述(80) 二、应聘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81) 三、回避制度和违纪处理(81) 第四章事业单位聘用制度(81) 一、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81) 二、聘用合同的主要内容、类型和期限(82) 三、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解除和争议 处理(83) 四、违反和终止、解除聘用合同的责任(84) 第五章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85) 一、岗位的概念、类别和设置原则(85) 二、岗位设置管理的范围(85) 三、可以申请设置特设岗位的情形(85) 四、聘用管理岗位的基本条件(86) 五、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86) 六、聘用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87) 七、岗位聘用的基本要求和规定(87) 第六章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制度(87) 一、考核的原则、种类、档次(87) 二、事业单位的奖励(88)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89) 第七章人事争议处理(91) 一、人事争议的概念和分类(91) 二、人事争议处理的渠道和基本原则(91) 三、人事争议协商、人事争议调解的概念及特点(92) 四、人事争议仲裁(92) 五、人事争议诉讼的概念、特点和依据(94) 第八章事业单位其他制度改革(95)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95) 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95) 章经济常识(9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8) 二、微观经济常识(99) 三、宏观经济常识(102) 第二章科学技术及环保常识(106) 一、科技概论(106) 二、科学前沿(108) 三、高新技术(112) 四、农业农村和农业科技(120) 五、环境保护(124) 第三章文化常识(128)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28)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132) 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133) 章数量关系——数字推理(136) 一、分析数项特征(136) 二、分析数项间的运算关系(138) 三、分析数列整体特征(141) 四、从位置找规律(142) 第二章数量关系——数学运算(144) 一、利用数字特性(144) 二、熟记速算技巧(145) 三、画图解题(146) 四、巧用公式解题(149) 五、特值法解题(153) 六、十字交叉法解浓度问题(154) 七、极端法解抽屉问题(156) 数学运算基本公式(157) 第三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60) 一、图形相同想位置(160) 二、图形相似想叠加(161) 三、图形不同想数量(162) 四、数量不同想对称(162) 五、出现汉字想笔画、部分、结构(163) 六、出现字母想曲直、对称、顺序(164) 图形推理的考点(165) 第四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169) 一、假设排除代入通解推理问题(169) 二、找突破口妙解智力推理(171) 第五章言语理解与表达(173) 一、选词填空(173) 二、阅读理解(176) 第六章资料分析(184) 一、零计算巧得答案(184) 二、排除法巧定答案(187) 三、末位不同用尾数(189) 四、首位不同用首数(191) 五、有效数字巧取整(193) 六、特征数字巧转换(195) 七、范围限定巧放缩(197) 章国内时事知识(200) 一、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点)(200) 二、“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201) 三、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202) 第二章四川时事知识(203) 一、2017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要点)(203) 二、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204) 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课程简章(205) 中公教育·四川分部一览表(20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08) |
《中公版·2018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综合知识速记巧解(第5版)》专为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量身打造,适用于参加四川省属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的考生备考使用。本书严格依据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和真题编写,涵盖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难点、重点,符合考试难度。每一部分设置了“内容导读”,在重要知识点处标注下划线,还对知识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等,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考生消除复习阻力,方便考生把握重点,夯实理论基础。
部分
法律
内容导读
法律常识部分在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必考内容。其考查的范围广,有难有易,考生不仅需要对法律定义、重点法条等基础知识准确记忆,也需对一些考试难点深入理解掌握。法律常识虽然错综复杂,但只要注意方法,就不难掌握。对于法条、各部门法的基础知识需要考生反复记忆;对于诉讼法则首先通过四川事业单位考试教材理清框架,然后重点理解重要考点,如诉讼的管辖、一审程序、二审程序等。
章宪法
一、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爱国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二、政体
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实现国体的具体方法。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其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形式是一种民主的代表制。
三、其他基本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的自治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我国公民的 项权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民宪法和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原则。
政治自由: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自由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权利,居于首要地位。言论自由是出版自由、结社自由、示威自由的基础。
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在确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还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应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下述一些内容: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⑤依法纳税;⑥其他基本义务。
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作为一名老考生,我非常看重历年真题的解析质量,毕竟真题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黄金标准。然而,这本书对2018年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解析部分,可以说是敷衍了事,令人大失所望。它更多地停留在对答案的简单标注和对题干的重复罗列上,对于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以及为什么排除其他干扰项的深入剖析几乎没有涉及。特别是一些判断题或者材料分析题,往往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或特定的政策文件来理解命题思路,这本书的解析部分完全缺失了这种“背景挖掘”和“命题人思维”的引导。这对于我们想从真题中反推出未来考点的趋势和命题偏好的考生来说,完全是浪费时间。我需要的是一套能够“教我钓鱼”的解析,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鱼缸清单”。这种缺乏深度的解析,让这本书的“真题试卷”部分沦为了简单的练习册,而非高质量的复习资料。
评分坦白说,整本书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逻辑,对于一个零基础或者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可能构成一道不小的障碍。它的叙述方式过于依赖于高度概括性的术语和密集的专业名词堆砌,仿佛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基础。例如,在阐述公共管理学的一些核心理论时,作者似乎急于展示其知识的广度,却忽略了对概念进行生活化、情景化的解释和引入。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去查阅其他更基础的入门书籍来弄明白某些关键定义,这大大拖慢了我的整体复习节奏,形成了阅读上的“断点”。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帮助学习者平稳过渡。而这本书更像是直接把你扔到知识的海洋中央,让你自己摸索如何在风浪中抓住救生圈,对于希望通过这本书建立起坚实学习路径的读者而言,这种体验无疑是令人沮丧和感到无助的。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和装帧设计真是一言难尽,封面那种鲜艳到有些刺眼的红色,配上略显粗糙的纸张质感,初次拿到手里的时候,说实话,我对它的期望值直接打了五折。感觉就像是那种很早期的公务员考试辅导材料,透着一股浓浓的“速成”气息,少了点现代教材应有的精致和沉稳。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来是仓促赶工的痕迹,行距和字号的设置似乎没有经过太多的人体工程学考量,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真的容易疲劳,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知识点罗列,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去适应这种略显拥挤的布局,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且,我注意到目录的逻辑划分虽然覆盖了所有考试大项,但在章节之间的过渡上显得有些生硬,知识点的衔接不够流畅自然,让人感觉像是不同老师零散的讲义拼凑在一起,而不是一个系统化、经过精心打磨的教学体系。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系统梳理知识体系的考生来说,无疑增加了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希望后续的版本能在视觉呈现和内容编排上多下一番功夫,毕竟,好的“皮相”往往能让人更愿意走进“灵魂”深处。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试图按照书本提供的“速记巧解”方法去尝试消化前几个章节的核心概念,结果发现,这个“巧解”的力度实在有些不够“巧”。很多所谓的“记忆口诀”或者“思维导图”简化得过于极端,为了追求所谓的“快”,反而牺牲了对知识点本质的理解和准确性。比如在涉及到某个重要的法律条文解释时,原书的表述虽然简洁,但却漏掉了一些关键的限定条件和适用范围,这在需要精确作答的事业单位考试中是极其危险的。我对比了其他渠道获取的官方解读,发现书中的简化版本虽然朗朗上口,但已经失真了不少。这让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可靠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毕竟,事业单位考试考的不是谁的段子写得好,而是谁对政策和理论的掌握更精准、更全面。如果仅仅是提供一些模棱两可的“速记”,那和自己买一本政策原文来啃,效果可能相差无几,甚至后者更为踏实可靠。学习辅导材料,最重要的应该是建立正确的知识框架,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上的表层捷径。
评分在涉及综合知识中那个比较繁杂的“科技与社会发展”板块时,我明显感觉到这本书的信息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毕竟是2018年的版本,虽然基础理论不会大变,但时事热点和前沿科技的应用案例却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书中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阐述,还停留在相对初级的概念普及阶段,对于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云计算架构、物联网(IoT)在政务领域的具体实践等,几乎没有提及。事业单位考试越来越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对当下国家战略和前沿科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果教材内容严重滞后,那么考生在面对新颖的案例分析题时,就很容易感到无从下手,这无疑是给自己设置了知识盲区。教材的生命力在于其内容的与时俱进,一个四五年前的科技知识点汇编,对于当前的备考来说,其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了,更像是一种历史资料而非备考工具。
评分只为了豆豆,哈哈哈哈
评分整体不错!!!!!!!!!!
评分很好。。。。。。。。。。。。。
评分整体不错!!!!!!!!!!
评分书不错。
评分好
评分还挺不错的,知识点都比较齐全
评分很好。。。。。。。。。。。。。
评分东西太值了,价格实惠,书籍正品,物流也快,还有电子资料赠送,客服态度很好,考试必备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