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怪怪鎮有個怪博士,專門發明各種新奇的事物;妙妙城也有個妙博士,腦子裡都是特別的新發明--「天氣隨身包」到底能把天氣變成什麼模樣?「萬能電梯」除了搭載人還有哪些你意想不到的功能?「天空交換器」可以讓你和天空換到什麼?「神奇橡皮擦」不僅能擦字,還能擦掉任何你想擦的東西……
怪博士與妙博士各有擁護者,到底是怪博士的發明比較新?還是妙博士的發明比較妙?
作者简介
林世仁
文化大學藝術碩士,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十餘年。長期創作童詩的經歷,使得他的童話故事,也經常充滿音韻與形式的趣味。他的童話常帶有哲學意味,試圖用簡單的故事,帶著小讀者展開愛、孤獨、公平、死亡等深刻的人生探索。作者的話:「想發明『運動椅』,坐著也能運動;想發明『錄夢枕』,作夢不怕遺忘;想發明『回憶投影機』,讓回憶永遠在……可惜沒有科技頭腦,缺乏數理知識,只能在童話裡過過癮。曾經『發明』過的童話有《字的童話》、《換換書》、《十一個小紅帽》等,希望能一直開開心心『發明』下去。」
得獎紀錄/國語日報牧笛獎童話首獎、金鼎獎推薦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童書、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
■繪者簡介
薛慧瑩
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現為圖畫工作者。從小就很喜歡畫畫,這個興趣維持到現在成為了工作,因此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喜歡隨性和快樂的畫圖,並希望能過著簡單的生活。作品有:《阿鳴國王的兒童節》等。
内页插图
目录
〈怪博士的新發明〉
*天氣隨身包
*一定醒鬧鐘
*萬能電梯
*神奇橡皮擦
*天空遙控器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妙博士的妙發明〉
*公平透視鏡
*怪怪月亮升上來
*蚊子藝術家
*樹醫生
*白雲賀卡
誰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精彩书摘
開場序語
世界上有許多聰明人,有些喜歡住在豪華大廈,天天在電梯裡上上下下跟人比身高;有些喜歡蒐集掌聲,到哪都想聽見閃光燈咔嚓咔嚓響;有些愛玩超人遊戲,一天要趕完七、八件事;有些愛把時間塞進公事包,然後,「咚!」一聲變成鈔票……
不過,也有一些聰明人,喜歡住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成天想著奇奇怪怪的事。在他們的腦袋裡,生命就像一場神奇的大魔術,生活就是要好玩。怎麼好玩呢?
嗯……就像怪博士的新發明!
怪1<天氣隨身包>
春風吹過怪怪鎮,吹開了一間一間便利超商,吹走了一間一間雜貨店。
這一天,老爺爺的雜貨店也要結束營業。
大清早,店門口擠滿了一群老顧客。大家都好捨不得!
「唉,都是便利超商!到處開,害雜貨店沒生意。」
「唉,有什麼辦法,誰能阻止時代進步?」
「唉,老爺爺真可憐!」
「唉!」「唉!」「唉!」每個人都唉聲嘆氣,好像小老頭。
七點整,店門打開,老爺爺走出來。咦,竟然紅光滿面!
「嗨,大家好!」老爺爺好像朝陽穿過烏雲,直直走到招牌下。「謝謝你們來,我有兩個消息要跟大家報告。」
「第一個是壞消息,」老爺爺把招牌取下來:「雜貨店今天關門。」
老爺爺又從後頭取出一面新招牌。「第二個是好消息,怪怪專賣店今天正式
開張!」
「怪怪專賣店?」大家全瞪著老爺爺掛上的新招牌。「這是怎麼回事?」
老爺爺笑起來。「昨天,怪博士送來一批貨,說要幫我做生意。」
說完,老爺爺又在牆上貼了一張新廣告:天氣隨身包,今日隆重推出!
「天氣隨身包?」貓咪姨問:「是不是補養品?出門喝一包,不怕天氣變化。」
阿斗伯猜:「是感冒藥吧?傷風感冒,一吃就好?」
糖果姐姐說:「我看是雨衣、陽傘、防曬油之類的組合包。」
微笑老爹搖搖頭。「可是,它明明寫著『天氣隨身包』,應該是把天氣帶在身上,走到哪,帶到哪。」
大家哈哈大笑:「怎麼可能?天氣哪能帶在身上到處走?」
「沒錯沒錯,就是把天氣帶在身上到處走。」老爺爺朝外一指:「看,怪博士來了!」
大家回過頭。「唧──!」一聲,一個胖胖的身影跳下單車,鑽進店裡,丟下一句話:「不好意思,遲到一分鐘!」
前言/序言
奇幻冒险与智慧探索:一本关于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故事集 目标读者: 7至8岁,对科学、探险、解谜充满好奇心的小读者。 书籍主题: 本书精选了五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短篇故事,它们围绕着“探险精神”、“科学思维的运用”、“团队合作的价值”以及“克服恐惧,拥抱未知”这几个核心主题展开。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融合了蒸汽朋克式的发明、神秘的自然现象以及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战。 --- 第一章:失落的空中花园与时间沙漏的秘密 故事梗概: 在被云层环绕的古老山脉深处,传说中隐藏着一个失落的“空中花园”。这个花园不仅植物奇异,据说还能让人暂时看到未来的片段。我们的两位小主角——富有创造力但略显冒失的“发明家”艾米和沉着冷静、擅长逻辑分析的“自然学家”里奥,偶然在旧书店里发现了一张残缺的地图碎片,上面标记着通往花园的古老路径。 进入花园的路途充满了障碍。他们首先遇到了一条由古代机械师设置的“声音迷宫”。这个迷宫不会伤害人,但会播放出各种让人分心的噪音,只有当两人能同时分辨出噪音中隐藏的特定频率(一个极低沉的嗡鸣声和一个极高锐的哨音),迷宫的出口才会显现。艾米依靠她自己制作的“声波聚焦仪”捕捉到了正确的频率组合,但里奥则负责记录下频率变化的规律,确保他们不会在折返时再次陷入。 到达花园的核心区域后,他们发现花园正面临枯萎的危机。罪魁祸首并非干旱,而是花园中央一座巨大的、由水晶和黄铜构成的“时间沙漏”出了问题。沙漏里的沙子流速极不均匀,导致花园的生长周期紊乱。艾米和里奥必须合作修复它。 修复的关键在于理解古老的“潮汐韵律”。里奥通过观察花园中特定花朵的开放速度,推算出正确的沙子流速比例。而艾米则需要利用她的机械知识,巧妙地调整沙漏内部的微小导流槽,同时精确控制水银的平衡重量。这个过程需要极度的耐心和精确度,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沙漏彻底停止。在他们齐心协力下,沙漏恢复了平衡,空中花园重新焕发生机,花朵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作为回报,花园的守护精灵留下了一枚可以短暂增强注意力的“萤石”。 --- 第二章:深海探险:会唱歌的珊瑚礁与磁力风暴 故事梗概: 受到第一段经历的鼓舞,艾米和里奥决定将目光投向海洋深处。他们利用艾米组装的一艘小型、由脚踏驱动的潜水器——“海螺号”,潜入了一片从未被人类探索过的深海区域。 他们的任务是寻找传说中能发出“海洋之歌”的“共鸣珊瑚礁”。这种珊瑚礁被认为拥有调节海洋生物迁徙的神秘能力,但最近的航海记录显示,珊瑚礁附近的洋流变得异常混乱。 下潜过程中,他们遭遇了第一个难题:一片广阔的“墨迹海域”。这里的海水充满了微小的、能吸收光线的浮游生物,能见度几乎为零。艾米急中生智,打开了“海螺号”安装的特制声纳系统,通过声音的回波来绘制周围的环境地图,而里奥则负责分析回波中的密度变化,判断前方是否有暗礁或大型生物。 穿过墨迹海域后,他们到达了珊瑚礁附近。奇怪的是,珊瑚礁确实在唱歌,但那歌声极其刺耳和混乱,像是一场噪音音乐会。里奥发现,珊瑚礁的混乱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出的微弱磁性矿物质引起的,这些矿物质正在干扰珊瑚本身发出的稳定声波。 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磁力风暴”袭来,干扰了“海螺号”的指南针和动力系统。艾米必须迅速将潜水器的核心动力切换到备用电池,并用里奥提供的矿物学知识,快速识别出风暴源头的磁极性。他们通过调整潜水器的外壳电磁场,制造了一个临时的“磁力护盾”,成功抵御了风暴的干扰。最后,他们用特制的“清洁溶液”(一种由里奥配制的无害酸性溶液)轻轻冲刷了核心的共鸣珊瑚,恢复了其和谐的“海洋之歌”。当歌声恢复正常时,周围的海洋生物都以一种感谢的姿态环绕着他们。 --- 第三章:雾都机械师的遗产与逻辑之锁 故事梗概: 回到陆地,艾米和里奥受邀参加一场古董机械展销会。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位自称是著名已故机械师的孙子的小男孩,他带来了一个无法打开的“遗产箱”。这个箱子是他的曾祖父留下的,据说里面藏着一种能让任何机器运转更持久的特殊润滑油配方。 箱子被一个极其复杂的“逻辑锁”保护着。这个锁没有钥匙孔,只有五个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转盘,以及一个不断闪烁的指示灯。唯一的线索是一张写着一段谜语的羊皮纸:“当光影相融,数序便生。奇数在前,偶数在后,平衡为胜。” 艾米立刻明白这是一种基于数字排列的机关。里奥负责将谜语进行拆解分析: 1. 光影相融: 指的是红、绿、蓝三原色。 2. 数序便生: 需要从 1 到 9 中选取数字。 3. 奇数在前,偶数在后: 要求排列的结构。 4. 平衡为胜: 暗示总和或排列的某种对称性。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和计算,他们发现,转盘上代表的颜色必须按照“红-黄-蓝-绿-紫”的顺序排列,而对应的数字必须是:3、7、2、6、5。这个序列满足了“奇数(3, 7, 5)在前,偶数(2, 6)在后”的要求,并且当他们将这些数字对应的颜色投射到箱子上的光感应器时,所有数字的总和(23)恰好与箱子侧面一个微小的浮雕上的数字(23)相匹配,实现了“平衡”。 随着“咔哒”一声,逻辑锁打开了。遗产箱里并没有润滑油,而是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曾祖父对“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及一整套关于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创造最大价值的工程图纸。这比任何润滑油都更有价值。 --- 第四章:消失的星图与古老的预言 故事梗概: 艾米和里奥发现,在修复空中花园后,他们开始对夜空产生异乎寻常的兴趣。他们得知当地天文台的首席天文学家丢失了一张极其重要的、记录了数百年观测数据的“古老星图”。这张星图不仅是科学记录,更被认为与一个古老的“星座预言”有关,预言中提到了下一次彗星造访地球的准确时间。 调查发现,星图并非被盗,而是被一种能吸收纸张纤维的“时间蛀虫”腐蚀了,只剩下零星的碎片散落在天文台不同的密室中。 孩子们需要像考古学家一样工作。第一块碎片在密闭的玻璃柜中,柜内充满了惰性气体,任何气体成分的改变都会触发警报。艾米设计了一个微型真空抽取装置,小心翼翼地将碎片取出,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控气压变化。 第二块碎片在一堆老旧的望远镜镜头中。这些镜头都被施加了特殊的“反光涂层”,使得肉眼几乎看不到碎片的存在。里奥运用他在深海探险中学会的分析矿物密度的方法,判断出碎片所在位置的折射率与其他镜片不同,并用紫外线灯照射,才成功定位。 集齐所有碎片后,他们发现星图上的信息并不完整,缺少了关于彗星轨道的最后三个关键数据点。这时,他们想起在空中花园得到的“萤石”。艾米将萤石放置在星图上方,萤石发出的微弱光芒激活了星图上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印记”。这些印记浮现出来,补充了缺失的数据。 最终,他们成功预测了彗星的回归时间,并协助天文台准备了观测活动。他们明白,真正的科学价值在于积累和传承,而不是孤立的发现。 --- 第五章:团队的边界与下一次启程 故事梗概: 在完成了几次成功的探险后,艾米和里奥开始思考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艾米发现,虽然她能制造出惊人的设备,但有时过于专注于“如何做”,而忽略了“为什么做”。里奥则意识到,虽然他擅长分析和归纳,但有时过于谨慎,错失了快速行动的机会。 在一次庆祝活动中,他们收到了一份来自未署名的神秘礼物——一个装满了各种工具零件的精美铁盒。盒子上刻着一行字:“合作,是工具箱里最锋利的刃。” 铁盒里没有完成品,只有等待组装的材料:一个不完整的指南针、一叠未编码的晶体元件和一个空心的金属外壳。艾米和里奥意识到,这份礼物本身就是一个最后的考验——他们必须合作,利用所有先前获得的知识,共同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信物”。 这一次,他们没有争论谁来设计、谁来计算。艾米负责设计外壳的流线型结构,以适应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风、水、磁场)。里奥则负责编程指南针的核心逻辑,确保它不仅能指向南北,还能追踪他们之前探险中遇到的特殊能量信号。 当他们将所有组件安装并启动时,这个新装置开始稳定地发出柔和的光芒,它既能进行复杂的计算,又能适应恶劣的环境。它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他们友谊和智慧的结晶。 故事的最后,装置的光芒指向了远方一片地图上从未标注过的区域。艾米和里奥相视一笑,收拾好行囊,准备迎接下一次知识与冒险的挑战。他们深知,世界充满了等待被解读的秘密,而最好的发现,往往需要两个不同视角的人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