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王力 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经典 中国古代文化面貌简明读本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中*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4版)》是*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
*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古代
文化面貌*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
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本书的*4次修订版由北京大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和*力家属共同主持。这次修订突破了以往
的模式,特聘请在美*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中*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
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新文
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
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
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订版文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修订委员会还专门为有兴趣的
中学生阅读本书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主编简介
*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现代语言学的奠基
人之一,中*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早年*读于清华大学*学研究院,师从梁启*、**维、赵
元任、陈寅恪等。后留学法*,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
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有《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四十余
部,主编有《古代汉语》《*力古汉语字典》等,翻译有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诗集)等三十余部。
执笔者简介(部分)
马汉麟(1919~1978),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师从*力等先生,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南
开大学中文系。1961年,马汉麟先生应邀参加*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编写工作,为这一学科的
教学与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审校者简介(部分)
姜亮夫(1902~1995),*学大师。*有《楚辞书目五种》《古文字学》《敦煌学概论》等。
叶圣陶(1894~1988),*名作家、教育家。曾主编《小说月报》。*有《倪焕之》《稻草人》《古
代英雄的石像》等。
修订者简介
刘乐园,北京大学教师。
你知道武*克商的繁复真相么?你知道我们所能见到的有关猫的*早实物么?你知道知名的司母
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汉代穿深衣的人所穿的裤子是露屁股的
开裆袴么?你知道*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你知道*古老的酒瓶
出现在6000年前么?你知道猪肉的“腥”字本来是什么意思么?你知道中*近3500年来经历过何等
让人匪夷所思的三次大规模变冷么?
**一: 本书是*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
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古代文化面貌*重要、*全面
的基础参考书。
**二:集体创作 书稿编写修订的时间总跨度有四十多年,倾注了三代编写者大量的心血,历经
千锤百炼,是集体创作的成果。
**三:古史新证 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任教的汉学专家,以中*考古学黄
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
的角度增补*新文化研究成果。
**四:改谬补漏 本次修订在增加新知的基础上,针对古代文献未能准确诠释的部分,援引大量
考古发现重新做了精确的解释,纠正了大众乃*学界的错误认识,呈现给读者一幅更具趣味性、更准
确的中*古代文化生活图景。
**五:编排精心 本书论述从创世神话到古代文明社会,内容精深,语言生动简练,精选的图片
和鲜为人知的图片说明相结合,使读者更贴近古代文化生活,从而对中*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方便读者阅读,专门为有兴趣的中学生扫清了字词和基本概念上的障碍。
插图目录
**章 天文
**章 历法
*三章 乐律
*四章 地理
*五章 职官
*六章 科举
*七章 姓名
*八章 礼俗
*九章 宗法
*十章 宫室
*十一章 车马
*十二章 饮食
*十三章 衣饰
*十四章 什物
修订版后记
关于本书的注封面设计背后的故
封面设计背后的故事
《历代名画记》上说,梁朝的张僧繇(yóu)擅长画龙,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曾在金陵
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龙,却不给龙画上眼睛。旁人不解,问他说:眼睛很难画么?张僧繇说:画眼睛
很容易。但是,画上眼睛的龙会飞走的。
众人不信,执意要他画上龙的眼睛。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笔为龙点上眼睛。刚点了两条龙,
立刻风雨大作。点了眼睛的龙,乘着云雾飞入了天空。而那两条没有被点上眼睛的白龙,还留在墙壁上。
这*是“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来历。古人相信,书写刻画出的符号都拥有神秘的力量,比如“文
字”,比如画出来的眼睛。
八卦中的“离”这一卦代表火,代表光亮,代表天上的太阳。《周易·说卦》上又说: “
离”卦,*是眼睛。《周易·说卦》里还说:离为龟。综合《说卦》的意义,“离”根本*是
在说:神龟为目。
龟有着神奇的灵性,有着可以看到未来的眼睛。商代的人相信这一点。他们用烧红的木棒戳烫龟
的腹甲:这是用鲜红的炮烙之刑拷问龟,让龟用神奇的眼睛去看,回来告诉他们关于人的种种未来
。龟的腹甲在拷问中产生不规则的裂痕。龟虽然死了,裂痕*是它的回答。龟甲上灼烫出的裂痕,*
是卜甲的“兆”。
这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1983-1987年的四年间,河南舞阳贾湖地区发掘了一系列距今约
八千年的遗址。贾湖出土有一件龟甲(标本M344:18),其腹甲后叶上*刻有一个眼睛形状的符号。
这只龟的腹甲和背甲的颈端各钻有一个圆孔,出土时甲内还放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小石子。一些人
认为内部放置了小石子的龟甲是摇响的乐器,用来在歌唱或舞蹈时打拍子;另一些人认为,黑白
两色的石子用龟甲摇出不同的“爻(yáo)”(奇偶结果),组合起来*是“卦”。龟甲是
占卜的器具。
今天仍自称为蚩尤后裔的苗族民间铁匠打制钢刀的过程中,会在刀上钻一个小圆孔。匠人在
小圆孔内**紫铜丝后继续锻打,制成的钢刀上所镶嵌的紫铜圆点*是刀的眼睛。他们说,没有眼睛
的刀没有灵性,这是古代传下来的习俗。
封面彩陶瓶上所绘的鲵鱼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某些居住区域内人们心目中的龙。封*彩陶瓶上
所绘的猪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另一批区域居民心中的龙。点了眼睛的龙,*不再只是简单的装饰意象
。他们**着草木山川间蕃息的人,穿行于蒙昧洪荒的宇宙。
远古的时代已经消逝,考古学使它复活。古代的人已经不在了,他们曾经的存在能给今天活
着的人带来宝*的启示。
严谨的考据会限制我们的言论。许多推测与猜想,在落实成白纸黑字的时候往往都是不能表
达的。终于,到了封面设计这一步,我们能够放开手脚,幻想自己拥有可以飞翔的翅膀。
猪,张开眼睛,仰望星空。它的脸上充满疑问,充满狡黠(xiá),充满智慧。天舞
宝轮,花开十二。我们不要做痛苦的思想者苏格拉*,我们也不甘于做愚蠢而快乐的猪。有智
慧、爱思考、幽默乐观的猪,走的才是“中道”。
2-9 《佛说盂兰盆经》、《父母恩重难报经》、《瑜伽焰口》 金陵刻经处现代印本
中元节是中*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意义不在清明节之下。中元节的传统在20
世纪50年代曾一度中断,不过近年在民间又自发地得到了很大的恢复。
中元节又叫盂兰盆节。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这个词原意为“从苦难中拯救”,中
*旧译“解倒悬”。盂兰盆节的来历和目犍连(也*是中*民间目连戏的男主角目连)救母的故事有
关。
这个故事*记录在《佛说盂兰盆经》里:目犍连得了六神通以后,用法力观看世界,发现自己已
经去世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目犍连送给母亲饭食,可是饭一递到母亲手上*化成火炭。
目犍连哭着求佛陀解救。佛陀说,你母亲生前(喜欢吃鱼籽,所以杀生数量太大)罪孽深重,
想要解救她,凭你一人之力无法完成,凭我一人之力也无法完成。我们只有凭借佛、法、僧这“三
宝”的力量,才能解救她。佛陀告诉目犍连,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我们都要集结佛法
僧三宝的力量,*度我们的七世父母。
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还远比它表面上看要来得深刻。*初的佛教是小乘佛教(梵文Henayana
),也*是只管修行*度自己,不理世事,只能装一个人的“小车”。而盂兰盆经讲的是大乘佛教(
梵文Mahayana),也*是除了自度之外,还要“度人”(*度别人)的,能装很多人的“大车”。(
梵文中yana意为“车乘”,hena是小,maha是大,henayana*是“小乘”,mahayana*是“大乘”。)
实*上,佛教界内的人大多认为盂兰盆的故事讲的*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原因。为了*度自己
故去的亲人以及拯救孤魂野鬼,小乘佛教*发展成为需要结合佛法僧三宝力量的大乘佛教。(在中亚
发源、北传到中*的佛教到唐代以前还小乘、大乘并存。唐代中*流行的*基本上全是大乘佛教了。
当然,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真正原因和过程远比目连救母这个故事本身复杂得多。限于篇幅
这里不介绍。)
在每年阴历七月十五,也*民间俗称的“鬼节”,中*人都会给家里去世的亲人烧纸钱。佛教
寺庙里也会举办法事活动,*度亡灵,给饿鬼施食,同时祝年长者健康长寿。这种法会活动,*叫做
“放焰口”。
“放焰口”原本是佛教密宗的仪轨,现在却广为北传大乘佛教寺庙采用。按照《瑜珈焰口》的
说法,饿鬼颈如细针,不能进食。做法事的法师结合佛、法、僧三宝的力量,用密咒使饿鬼喉咙变
粗。法师们向空中撒米,使得饿鬼能吃上一顿饱饭。这里的“焰口”,*是颈如细针、面上喷火的
饿鬼的名字。讲放焰口起源的故事的佛经是《救拨焰口恶鬼陀罗尼经》,故事内容与《佛说盂兰
盆经》有相似性。
中*历史上**次大规模变冷发生在西周。《竹书纪年》中有公元前903年长江、汉江结冰的记
载。冷到长江、汉江会在冬天结冰,在今天是人们难以想象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随处可见“中*
”(详见《天文》一章关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彩锦护膊的注释)与夷狄戎(róng)羌
(qiāng)■(yán)狁(yǔn)交战的纪录。这些“侵略者”大多是北方游牧民族。
**个寒冷期对应的是中*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这个时
代出现的是“五胡乱华”之后的十六*割据局面。
*三个冷期发生在宋元之间。经历长时段的气候变冷、草木凋零、粮食减产和连年瘟疫与战争
,中*的政权达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在公元1234年这个临界点,和宋代赵家*朝征战百年的游牧
民族大金*瞬间崩溃,被新兴壮大的蒙古人政权消灭;而南宋的赵家*朝,也不过是在*朝覆灭前
苟延残喘。蒙古人建立的牧者*朝,随后为中*建立了有史以来*大的疆域版图。
由此很多看上去奇怪的事情我们也*好理解了。周代《诗经》里不断歌诵黄河流域各诸候*的
水稻和桑田,而《禹贡》又说,“断发纹身”的越人(扬州人)“岛夷卉服”。稻子需要种在水田
里,虽然今天黄河流域没多少水田,更适合干地种麦子,但西周情况则不然;因为当时的长江流
域实在太热,越人才光着膀子穿得那么少。(卉服,指用长满树叶的树枝做的“衣服”。今天斯
里兰卡的Wedda土*人迎接客人时仍然穿着“卉服”。)同样,中*的“隋唐晚期”对应于欧洲的
“中世纪暖期”。那时的气候温暖,才有了惊人的农业丰收、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出现了中*
历史上罕有的太平盛世。
黄河流域是中*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中*文明起源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现在往往是
生态环境极为恶劣的不毛之地。这给现代人常带来不可思议的荒谬感。其实,一直到唐代以前,现
今的河西走廊戈壁滩都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植被的大规模破坏、生态的恶化,一部分是因为历代
中*人过度的砍伐开垦,另一部分原因*是三千多年来经历的三次大规模气候变冷,导致了地表植被
消亡的土地荒漠化。
近世全*气候变暖,但这个变暖的升温幅度同中*3500年来的三次大规模变冷降温幅度相
比,根本是小巫见大巫。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的命运虽然同这个星*紧密绑在一起,要灭亡却也没
那么容易。
7-1 清代刊本《百家姓》
姓和氏都是宗族血亲关系的代号。姓和氏的概念及来源本身的问题也非常深奥复杂。从古代
文献结合甲骨文、金文的情况来看,姓,原本是指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氏,原本指的是父系
的血缘。我们今天概念的“姓”,实*上是先秦时代的氏,是父系血缘宗族符号。而先秦时代原
本的“姓”的概念,在战*时逐渐淡薄,到了西汉已经消失得非常彻*,以致于司马迁写《史
记》的时候,有时竟然把“姓”、“氏”相混淆。先秦所谓“同姓不婚”的原则,原来也是指
母方同血统者不能结婚。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汉代以后“姓”发展成父系血缘的代号,而“氏”除了指父系血缘之
外(比如“山东丁氏旺族”“江西刘氏宗族”)居然常被用来指母系血缘。比如刘姓人家的女
儿嫁到陈家(旧时女子大多没有学名),*被称做刘氏或者陈刘氏。“姓”和“氏”的涵意和指
代关系的这种交换*今未见到任何合格的学术解释(这个问题也极少为人所知)。姓氏问题本
身也被有的学者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证据,但是这种立论未必严谨。弗洛
伊德写的《摩西与一神教》和《图腾与禁忌》两书所阐述的问题与此相类似,或许能提供有益
的启发。
7-3b 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2007年演出昆曲《孟姜女》的宣传广告
孟姜女庙原建于宋代。现存的孟姜女庙据说是“明万历年间的建筑”,但旅游局对孟姜女庙
的修整附会鄙俗不堪,让观者惊恐错愕。
孟姜女庙前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副
对联的句读(dòu)有十多种,*常见的断句读法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朝,
读zhāo,意思是早晨);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
孟姜女姓姜而不是姓孟。孟姜女,意思是姜家大女儿。先秦青铜器铭文中体现出来的姜姓,
在周代是势力非常大的**。《太平御览》里甚*说,战败给黄帝的蚩尤,也是姜姓。“孟姜女哭倒
长城八百里”传说中的孟姜女,并不是清代话本中*层平民万喜良的贫贱妻子,而是《春秋左传
》里齐*大将杞梁的**妻子。这个故事原始面貌只是**姜姓家一个女人的丈夫战死,***出来向齐
*要求提高追悼会的规格。故事流传到唐代才定型成孟姜女哭倒秦长城。
孟姜女故事的原始发生地点在今山东省。遥远的台湾也在2007年新排出昆曲《孟姜女》。姜
姓**的力量,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溶进了中*人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哭功”、“哭戏”的代
表性符号。在今天的山东淄博,白事活动中仍然可以见到中老年妇女用平时唱孟姜女的传统曲调来
哭丧,令外地人惊愕不已。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 王力 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经典 中国古代文化面貌简明读本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