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儿童教育好妈妈正面管教孩子问题育儿书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儿童教育好妈妈正面管教孩子问题育儿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3岁
  • 正面管教
  • 育儿
  • 儿童教育
  • 好妈妈
  • 亲子关系
  • 问题行为
  • 早期教育
  • 家庭教育
  • 育儿经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点睛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053239
商品编码:131391188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3岁对了 , 一辈子就对了
套装数量: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其他参考信息
作者: 陈素娟 开本: 16开
定价: 29 页数: 295
博库价: 23.2 【80折】 出版时间 2012-01-01
ISBN号: 9787564053239 印刷时间: 2012-01-01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版次: 1
商品类型: 图书 印次: 1

 

编辑推荐
教孩子没那么累!关键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3岁的孩子,到底面临哪些成长关键点——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发展的加速期
■什么都想自己干,主动品质的成就期
■从小小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体验式学习的培养期
■和你想的不一样,卓然个性的定型期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内容提要
中国的家长总是zui辛苦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期,而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果孩子在3岁的时候教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由陈素娟编著。

 

作者简介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家教理论专家,儿童心理专栏作家。

致力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心理学辅导三元结合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她极力主张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关键期教育,深受家长的认同和欢迎。

 

目录
CHAPTER 01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家里有个"小魔头"/002
保持理性的客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005
让孩子知道哭闹不能左右任何事/009
让"不要"远离你/012
你建议,他(她)选择/015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019
主动示弱,满足孩子的成长欲/023
冲动是魔鬼,别和孩子较劲/027
换个角度,想想孩子为什么要反抗/030
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033
孩子能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坏事/036
夸奖是世界上zui美的语言/040
CHAPTER 02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尊重和关爱孩子假想中的朋友/044
引导协作游戏,但要掌握时间/047
支持和鼓励孩子自己去发展新朋友/050
创设情境,给孩子geng多的自我表达机会/053
别拿"旁边的那个人"吓唬孩子/056
巧妙教育孩子成为有礼貌的小标兵/059
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当众批评孩子/063
对孩子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066
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非冲突解决问题/069
孩子之间的矛盾由他们自己去解决/072
注意孩子有了zui初的性别区分感/076
你的鼓励与信任是zui好的亲子调和剂/080
CHAPTER 03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发展的加速期
呵护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084
孩子越爱提问,表明他们对生活越是用心/088
拆坏的东西远没有孩子的探索欲重要/092
切勿错过学习语言的zui佳时期/095
教孩子用眼睛捕捉事物,培养观察力/099
让孩子亲自触摸或体验,增强感受力/103
引导孩子进行动作练习,提升运动智能/107
复述练习,孩子的记忆力会令你惊奇/111
利用比较游戏,学习区分各种不同/114
排一排,数一数,建立基本数的概念/118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多元智能开发/121
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睡觉也能长智慧/125
CHAPTER 04 什么都想自己干,主动品质的成就期
重知识不重技能是本末倒置/130
孩子笨手笨脚的时候要忍住不帮忙/134
过度保护会伤害孩子的自尊/137
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140
给孩子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143
给孩子工作,让他自己去完成/146
给孩子机会,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干/149
少设置条条框框,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152
面对困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156
"逼"着孩子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159
孩子越是不敢做的事,越要鼓励他去做/162
适当"教训"一下凡事等你做的孩子/165
CHAPTER 05 小小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体验式学习的培养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从玩乐中开发智慧/170
不要过严斥责孩子出格但未出原则底线的行为/173
对由于探索发生的伤害或破坏要淡化处理/176
别将孩子看得太紧,给孩子机会自由探索/180
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让孩子进行多项感官的体验/184
发现孩子的探索欲望时,给予及时的鼓励/187
把学习演变成游戏,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190
发起互动主题,引导孩子主动对事物进行探究/193
及时发现学习难点,只给予必要的帮助/196
百闻不如一见,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见识/199
及时发现孩子的独特潜能或兴趣,并予以特别关注/202
CHAPTER 06 和你想的不一样,卓然个性的定型期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把孩子当成你的附属品/206
别以你的想法衡量孩子,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样/210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只是配角/214
不和其他孩子横着比,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218
让孩子在家庭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222
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是孩子自尊自信的源泉/226
要想让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230
乐于享受孩子给予你的感动和惊喜,培养孩子的生活热情/234
孩子应担的责任要让他去承担,让孩子知道这是一种美德/237
犯错和失败不是无能,保护孩子勇于尝试的勇气/240
绝不强迫孩子盲从,打破对孩子的粗暴和zhuan制/243
孩子的个性要慢慢发掘、慢慢培养,不要急于一时/247
CHAPTER 07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对孩子越苛求,你会越失望/252
少用命令,多用指导/255
制定规矩必须要结合孩子的能力/259
建立基本是非观,培养孩子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263
事情做错了,必然有后果/266
行为有偏差,一定要纠正/269
冲动是魔鬼,引导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273
诱惑无处不在,让孩子了解诱惑背后的陷阱/276
巧妙地延迟满足,有助孩子控制欲望/280
绝不纵容孩子,不应该得到的一定不要给/284
遇到难题不退缩,让孩子体验坚持不懈的成就感/287
原则面前家长态度坚决一致,不让孩子有空可钻/290
家长时刻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觉性/293

 

 

精 彩 页
家里有个"小魔头" 我们常听到年轻的妈妈抱怨,孩子到了两岁多,越来越不好带了。自家的孩子就像是"大闹天宫"的"小魔头",孩子只要不睡觉,就会天上地下的又跳又蹦。不是骑个小板凳当火车开,就是爬到沙发底下去找不知什么时候丢进去的玩具,要不就爬到爷爷或爸爸的背上,把他们当马骑:再有可能就是用彩笔把雪白的墙涂花,拿着CD盘反复地插进CD机里,直到把盘划花;家里的水池子是他们的zui爱,经常弄得满地是水,浑身透湿;阳台上爷爷种的花可遭了殃,经常被小家伙揪片叶子、掐朵花,爷爷奶奶一批评,他们还不服气,反而偷偷地掐得geng多。给孩子洗手、洗脸,如果他不想洗,就给他洗不成,如果硬要给洗,他就咬他自己的手;自己做了"坏"事,还不让别人说,一说要么哇哇大哭,躺在地上打滚,要么就大声说"不"来反抗。 我们经常纳闷,孩子到底是怎么啦? ◎是什么让孩子成了"小魔头" 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就会发现自己同周围的世界是分离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悄无声息地萌发,他们开始脱离父母的掌控,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孩子的自主运用能力越来越强,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他们身心发展的趋势迅速上升。当他们具备独立行走的能力后,他们就开始挣脱父母的怀抱,憧憬着独"闯"天下。他们的好奇心也越随之越发的强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爱和喜好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不愿受父母的约束和控制。随之而来的,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日益增多,他们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排除他物,大声地说出"不",告诉别人"这是我的",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想法非常多,他们想尝试很多东西,他们反抗着父母和大人的看管,独立地去"探索"他未知的、大人认为"幼儿不宜"的角落。在我们大人看来他们就是在搞"破坏"。 ◎用爱和宽容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 孩子满屋乱跑,到处"探索",我们很多年轻的父母本能的反应就是要保护孩子,限制他们的行为,用好话或好东西诱惑孩子,企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有的甚至大声地训斥或用武力"征服"孩子。父母可能不清楚,这样的做法只会伤害孩子敏感的心灵。我们强行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其实这是在"奴役"孩子。孩子可能变乖了、安静了,但是,我们却可能亲手"扼杀"了一个爱因斯坦或牛顿。 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在保护孩子的前提下,给予充分的自由,或许孩子在我们的爱和包容之下,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爱孩子,就是给他们"当家做主"的机会,认同他们的行为,宽容他们的探索活动。比如,孩子要把新买的玩具跑车拆掉,我们一般会疼惜玩具,把玩具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当你看了这本书后,就应该明白,和孩子的探索精神比起来,一个玩具汽车的价值是微乎其微的。 ◎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如果我们家的"小魔头"的做法是合理的,比如孩子在墙上画画,可能孩子的绘画敏感期到了,我们就有必要给孩子准备好画纸和画笔,或者把画纸贴到墙上,鼓励孩子在纸上画。 如果"小魔头"的行为预示着他们可能有危险,我们也应该避免当面斥责,因为孩子听不进反面的话,他们会用反抗或者报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孩子喜欢摆弄刀具一类的东西,我们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打开电视看他喜欢的节目,也可以带他出去玩儿,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等等。如果孩子非要去摸暖水壶,或者燃气灶的火,我们可以拿着他的手靠近,当他感到烫时,就会停止这些行为了。 有些"小魔头"很会搞恶作剧,他会一边做"坏"事,一边观察我们的反应,然后等着大人发作,他就会乐得边跑边逗大人。这时候,我们只要当做什么都没看见,他们就会觉得没趣,停止这些破坏行为。 当然,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学会说"不"。当孩子的行为确实存在很大的危险或者会影响孩子成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说"不",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学会遵从quan威。但说"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特别提醒: 中国有句俗话叫"3岁看大",两三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也是今后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宽容地对待孩子的一些"过分"行为。尽量采用温和的方法,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一旦我们约束过多,就会限制孩子的正常发展,将来可能会使他形成自卑退缩的人格;如果放任不管,也会让孩子形成目中无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 P2-4


《生命启航:塑造孩子美好未来的教养蓝图》 引言 童年,是一场充满无限可能的奇妙旅程,是孩子生命最初的起航。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等待着被发掘、被点亮。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帮助孩子扬帆远航,驶向一个充满自信、快乐与成就的未来,成为了无数家长内心深处的希冀与考量。本书《生命启航:塑造孩子美好未来的教养蓝图》并非一本速成手册,而是一份深邃而温暖的教养指南,它旨在与您一同深入探索儿童成长的奥秘,构建一个坚实而充满爱的家庭基石,点燃孩子内心深处的光芒,让他们在人生的航道上,以积极、健康、独立的面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第一章:理解孩子生命的初啼——尊重与倾听的基石 本书的起点,便是深刻地理解“孩子”本身。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着与生俱来的特质、感受和需求。我们常常习惯于用成人的视角去审视和评判孩子,却忽略了他们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情感表达。 感知孩子的世界: 孩子通过感官去探索和理解世界,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其内在需求和感受的外在体现。理解孩子为何哭闹,为何好奇,为何反抗,需要我们放下评判,真正进入他们的世界,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去观察和感受。这不仅仅是观察,更是同理心和共情的开始。 倾听内心的声音: 孩子的话语,无论多么稚嫩,都承载着他们的想法和情感。学会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发出的声音,更是捕捉话语背后的情绪和意图。放下手机,放下杂念,用专注的目光和真诚的心,回应孩子每一个细微的表达。这种倾听,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也是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看见的开端。 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一棵独特的树,有着自己的生长节奏和方向。性格、兴趣、能力,这些都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宝贵财富。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是去“雕刻”孩子,而是去“浇灌”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养分,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由生长。接受孩子的不同,欣赏他们的独特,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关键。 第二章:构建爱的港湾——安全感与归属感的养育之道 爱,是孩子成长中最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是他们抵御风雨、勇敢探索的坚实后盾。本书将带领您探索如何以更深层次、更具智慧的方式去爱孩子,构建一个让他们感到绝对安全和充满归属感的家庭环境。 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孩子需要的,是即便犯错、即便不完美,也能感受到的爱。无条件的爱,意味着将爱与孩子的表现分离开来,让他们明白,无论如何,他们都被爱着、被珍视着。这种爱,是他们面对困难时最强大的心理支撑。 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不等于仅仅出现在同一个空间。高质量的陪伴,是全身心的投入,是放下手机,是眼神的交流,是共同的活动,是积极的互动。哪怕是短暂的十分钟,如果充满爱和专注,也胜过数小时的心不在焉。 情绪的安抚与引导: 孩子的情绪如潮水般涌动,时而激昂,时而低落。学会识别和安抚孩子的情绪,是教养中的重要一环。与其压抑或忽视,不如温和地接纳,并引导他们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例如,在孩子哭泣时,给予拥抱,轻声安慰,让他们知道,即使难过,也有人在身边。 稳定的家庭关系: 和谐的父母关系,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父母之间的尊重、理解与合作,能够营造出稳定、积极的家庭氛围。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更容易形成健康的亲密关系观,并拥有更强的安全感。 第三章:点亮智慧的火花——激发孩子内在潜能的教养策略 每个孩子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等待着被激发和释放。本书将为您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巧妙地引导孩子探索世界,发展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探索与好奇: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源动力。提供丰富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孩子去提问,去尝试,去发现。不要害怕孩子犯错,每一次的探索,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成长的契机。与其直接给出答案,不如引导孩子思考,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可以从小小的难题开始,例如“玩具掉进缝隙里怎么办?”,逐渐提升难度,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 阅读的力量: 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从小培养阅读习惯,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更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书籍,并与他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艺术与创意的滋养: 音乐、绘画、手工,这些艺术形式是孩子表达自我、释放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艺术活动,让他们在玩耍中感受美,培养审美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扬帆启航的智慧——积极行为的引导与品格的塑造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更是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本书将为您揭示如何以正面、有效的方式,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塑造受益一生的优秀品格。 正面管教的艺术: 避免责骂和惩罚,而是用理解、引导和尊重来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关注行为背后的原因,与孩子沟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例如,当孩子不收拾玩具时,可以引导他们一起制定一个“玩具回家”的计划,而不是简单地批评。 规则的建立与界限的清晰: 规则和界限,是孩子安全感和秩序感的基石。清晰、合理且一致的规则,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行为的边界,学会尊重他人,并培养自控能力。在制定规则时,尽量让孩子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认同感。 品格的浇灌: 善良、诚实、勇敢、坚韧、感恩……这些美好的品格,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和日常的引导来培养。在生活中,抓住每一个机会,向孩子展示这些品格的力量,鼓励他们在行动中践行。 情绪管理与同理心: 引导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和体谅他人情绪的能力。当孩子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时,他们会更容易与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学会以更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 第五章:家长的成长之路——与孩子一同前行的智慧 养育孩子,也是父母自我成长和不断学习的过程。本书的最后一章,旨在与您一同反思,共同成长,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智慧的引路人。 认识自身的局限与成长: 每一个父母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困惑和不足。坦然面对自身的局限,并积极寻求成长和学习,是为孩子提供更好教育的基础。 寻求支持与连接: 养育的道路并非孤单。与伴侣、家人、朋友,甚至与其他父母交流经验,分享困惑,能够获得宝贵的支持和启发。 自我关怀与能量补充: 父母是家庭的支柱,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学会放松,享受生活,为自己充电,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将爱和智慧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孩子。 结语 《生命启航:塑造孩子美好未来的教养蓝图》是一次深入灵魂的对话,是一场充满爱与智慧的探索。它不提供魔法棒,而是为您带来一把钥匙,开启您与孩子之间更深刻的理解和连接。愿您在这段生命的旅程中,收获满满的喜悦,见证孩子如同璀璨的星辰,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闪耀出独属于他们的光芒。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最美好的色彩,让他们的人生,成为一首动听的歌,一幅壮丽的画,一则精彩的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二胎妈妈,老大和老二的教育方式简直让我焦头烂额,老大需要空间,老二需要关注,怎么平衡简直是个世纪难题。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一个僵硬的教条,更像是一本可以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和性格特点来‘定制’的指南。它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多种解决问题的视角和工具。比如在处理‘分享’这个问题上,它没有强迫孩子立刻慷慨,而是先肯定了他们对物品的所有权,再引导他们体验‘给予’的快乐,这种‘先赋权再引导’的思路,让我感觉非常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书中对‘规则建立’的部分尤其精彩,它强调规则必须是‘一起商量’出来的,而不是‘单方面宣布’的,这极大地减少了家庭内部的权力斗争。我试着和我的大儿子一起制定了周末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表,他积极参与,最后执行起来的阻力比我单方面规定时小了至少百分之七十。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承认了育儿的复杂性,没有贩卖‘完美父母’的焦虑,而是鼓励我们‘真实地’去爱和引导。它让我明白了,对,不是指事事顺心,而是指在每一次冲突中,都能留下爱的痕迹和成长的印记。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轻松’,终于不用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接地气,它没有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那些让人抓狂的‘瞬间’:喂饭抗拒、上学哭闹、抢玩具不让……每一个小标题都能精准戳中我当下的痛点。作者非常擅长用‘如果……你可能会……’的句式来引导我们换位思考,让我不再把孩子的行为简单地归结为‘不听话’,而是去挖掘背后的生理或心理需求。比如,它对‘拖延’的解读,认为很多时候拖延是孩子在用‘慢’来争取对时间的掌控感,这个角度真是太新颖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就像是闺蜜之间的真诚交流,没有那些高深的教育学词汇,读起来酣畅淋漓。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以为的‘爱’,有时却是以‘控制’为名的‘不安全感’投射。我开始学着用‘好奇’取代‘评判’,去问孩子‘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你为什么又这样’。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如同给我的育儿视角安装了一个高清滤镜,让原本灰暗的日常,变得清晰且充满可能性。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教会你如何与孩子‘共舞’,而不是‘对抗’。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怀疑。市面上育儿书汗牛充栋,名字也一个比一个夸张,什么“轻松搞定所有难题”,听着就觉得水分大。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把孩子塑造成一个需要被‘修理’的对象,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父母自身的成长上。书里有一章专门讲‘父母的自我觉察’,让我醍醐灌顶。我发现我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反应,其实是我童年经历的投射,我生气不是因为他打翻了牛奶,而是因为那个画面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因为打碎东西被严厉责骂的恐惧。这种深层次的剖析,远超出了那些只教‘技巧’的书籍。它不是教你一套招式去制服孩子,而是让你先学会‘看清’自己的内心剧场。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非常舒服,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引用了很多心理学的概念,但都用大白话解释得很到位,完全没有阅读障碍。我尤其喜欢它倡导的“暂停键”理论,提醒我们在情绪上头时,先深呼吸,后行动。实践下来,孩子对我态度的变化是立竿见影的,他感受到了我的稳定和可预测性,自然也就更愿意合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底层逻辑,它让我们明白,育儿的‘对’,是从‘我’开始修正的。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的成长指南,而非仅仅是针对‘三岁小孩’的攻略手册。书中有一部分探讨了‘界限’的艺术,它清晰地阐述了如何设定‘有爱的界限’。我过去常常因为心软或怕破坏关系,而放弃了坚持原则,结果反而让孩子更加试探底线。这本书提供的框架是,界限的设立必须基于尊重和明确的后果预知,并且后果的执行是冷静且非情绪化的。它强调,‘说‘不’时,要同时提供一个替代方案’,这个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孩子被拒绝后的挫败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赞美’的辩证看法,她提醒我们要多赞美努力和过程,少赞美天赋和结果,这对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至关重要。自从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赞美方式,我发现孩子开始更愿意去挑战那些有难度的任务,因为失败不再意味着‘我不够好’。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有韧性的教养方式,它不是一时的‘速效药’,而是帮助我们构建一个长期稳定、充满理解和尊重的家庭氛围的‘基石’。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爱中保持清醒和坚定,这对我自己的人生观都有深远的影响。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一盏明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回来,没想到里面的理念完全颠覆了我过去那种“吼两句才算管教”的旧想法。它真的把“正面管教”这个听起来有点虚无缥缈的词,掰开了揉碎了,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来阐述。比如,孩子发脾气摔玩具的时候,书里不是简单地说“不许哭闹”,而是引导我们去探索他情绪背后的需求。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段,讲的是如何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但同时坚定地设定行为的界限,那种平衡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没有溺爱,也没有武断的压制。作者的语言非常温和,读起来完全没有说教的压迫感,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耳边轻声细语地分享心得。我以前总觉得,跟孩子讲道理要用长篇大论,结果越说孩子越抵触,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效的沟通不在于“多说”,而在于“说对了关键点”。读完第一部分,我试着运用书中的“共情+确认”的技巧,发现原本需要半小时拉锯战才能解决的早起磨蹭问题,竟然在五分钟内就达成了共识,那成就感简直难以言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可落地的“情绪管理工具箱”,让“对”不再是碰运气,而是一种可以习得的亲子互动模式。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还在为‘为什么我一说他就顶嘴’而苦恼的父母们,这本书真的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让育儿过程少一些硝烟味,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评分

好书值得拥有

评分

抓紧时间读

评分

很好的书,我很喜欢,以后看

评分

书的质量各方面都可以。

评分

还没看,感觉真心不错,快递给力。

评分

书还可以吧!没读完

评分

书还可以吧!没读完

评分

抓紧时间读

评分

好书值得拥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