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名称 | 古书之爱 | 作者 | 韦力 |
| 定价 | 49.50元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ISBN | 9787101111316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页码 | 272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古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站在这个角度上,韦力先生说:“收藏古书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高规格的礼敬。”本书收录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讲座、甲午春得书记、媒体专访三部分文字,从不同角度讲述了韦力先生对古书收藏和二十年来古书业的理解与认识。关于古书分类、拍卖、收藏等等,书里既有经验之谈,又有好玩故事,堪称了解古书和古书业的一个好看读本,也处处见出一位藏书家对古书和传统文化的挚爱。 |
| 作者简介 | |
| 韦力,藏书家,故宫博物院兼职研究员。浸淫古书三十年,私家藏书当世无两。留心古书版本、递藏掌故之外,致力于中国古代藏书家遗迹的考察与研究。著有《批校本》、《书楼寻踪》、《鲁迅古籍藏书漫谈》、《中国古籍拍卖述评》、《芷兰斋书跋》、《古书之美》(合著)等。 |
| 目录 | |
| 序 从古书拍卖说起 中国古书拍卖的起源 甲午春得书记 《小学大全》 古书之爱 关于自己 后 记 |
“这本《古书之爱》真的是我近期最惊喜的一次购书体验了!从书名就带着一种温润的古典韵味,翻开之后更是爱不释手。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非常讨喜,纸张的质感温和,不是那种闪闪发光的现代纸,而是带着岁月的沉淀感,摸上去就让人心生喜爱。内容方面,简直是把我带回了那个对古籍充满敬意的年代。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古籍的热爱与尊重,仿佛每一本书都有着自己的灵魂,都在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那些古籍的发现过程,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流转的经历时,那种抽丝剥茧的细致和充满情感的笔触。读着读着,我仿佛也变成了一个寻宝的学者,在浩瀚的古籍海洋里,小心翼翼地拾起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瑰宝。书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豁然开朗,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比如,作者对某种古籍版本讹误的考证,以及它如何影响了后世的解读,这种学者的严谨态度和钻研精神,真的非常令人钦佩。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古籍本身,更是通过古籍,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化思想,甚至是文人的生活状态。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智慧和情感,至今仍然能够触动人心。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好书,无论是作为对中华文化的爱好者,还是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都强烈推荐!”
评分“这次淘到这本《古书之爱》,真的是满足了我这个老书虫的怀旧情结。我一直觉得,现在的书虽然精美,但总少了点什么,就是那种古老书卷特有的质感和味道。这本就不一样,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分量,加上封面那若有若无的墨香,瞬间就把我拉回了小时候在老宅子里翻箱倒柜找旧书的时光。书里的内容,与其说是知识的普及,不如说是情怀的抒发。作者的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讲述着那些古籍背后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作者描述自己在图书馆里,面对一排排古籍时那种激动的心情,那种仿佛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朋友的感觉,让我感同身受。书里穿插的许多关于古籍修复、保护的小故事,也让我对这些默默奉献的文化守护者们充满了敬意。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对古籍如此着迷?也许正是因为它们承载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经验,是我们民族文化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阅读”这件事,它不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与历史对话,与先贤交流的方式。每次翻开这本书,我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和宁静,仿佛在喧嚣的现代社会里,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虽然书的内容有些年代感,但它的思想和情感却是永恒的。”
评分“要说我最近读到的最能打动我的书,《古书之爱》绝对榜上有名。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特别是那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古籍。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古籍”的一切想象。首先,它的排版和字体选择就非常用心,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古典氛围,让我一打开就能立刻沉浸其中。作者的文笔极具感染力,他没有用枯燥的学术理论来堆砌,而是用充满感情的笔触,描绘了古籍的生命力。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他会细致地描述一本书的纸张、装帧、甚至是被虫蛀过的痕迹,并从中解读出书的历史信息和人文价值。这种“见微知著”的观察力,让我对古籍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书中的一些篇章,让我对古代文人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比如他们是如何对待书籍的,又是如何在书籍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这些细节让我觉得,古籍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更是鲜活的生命。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在于,它让我认识到,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抱有更加深沉的爱和敬意。它不仅仅是过去的遗物,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定价,它是一本能够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好书。”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古书之爱》这个名字吸引的。总觉得这个名字里藏着一种特别的情感,一种对过去,对传统,对那些沉淀着岁月痕迹的东西的深深眷恋。拿到书后,我的感觉更是得到了印证。这本书就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古籍的故事。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不像那种学院派的枯燥论述,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他把那些看似遥远的古籍,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它们就展现在你眼前,你可以触摸到它的质感,闻到它的气息。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谈论某些珍贵古籍的发现和传承时,那种激动和欣慰的心情,这种真挚的情感,很容易就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书里不仅仅是讲述了古籍本身,更多的是通过古籍,串联起了历史、文化、以及那些与书籍结缘的人们的故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古籍鉴赏的知识,也对一些古代文化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读书”这件事的理解也更深了,它不再只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更是一种与历史对话、与民族记忆连接的方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这是一本能够让人安静下来,静静品味的书。”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泛黄的书页,古朴的装帧有着莫名的好感,所以当看到《古书之爱》这本书时,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入手了。收到书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沉静内敛,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透着一股子温文尔雅的“古书之爱”。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描绘那些承载着历史的古籍。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每一本书的细节描述,比如纸张的年代痕迹、墨迹的晕染方式、甚至是一些手写的批注,都被作者赋予了生命。通过这些细节,我仿佛能够窥见书本背后主人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到那些古人与书籍之间的深厚联系。书中的内容不仅仅是对古籍的介绍,更多的是通过古籍,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作者在阐述一些文化观点时,总是能引经据典,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反而能感受到一种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我从这本书里,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古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个遥远而美好的时代,也让我对未来的文化传承有了更多的思考。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充满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的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