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著作。
公元1368年,四十岁的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庞大帝国。他也成为中国史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帝王”。 朱元璋的成功与失败都离不开“中国”这一文化土壤。本书将朱元璋放入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细致的剖析,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多维度的朱元璋。
吴晗(1909~1969),中国知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曾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
吴晗先生一生著述甚丰,成绩卓著,发表过学术论文、札记、杂文等600余篇。出版有《吴晗史学论著选集》四卷等。
吴晗是位勤奋、正直、诚实的历史学家,他一贯爱好自己的工作,以研究明史有名于世。吴晗对自己的要求是严格的,他在多年的时间里利用余暇改写《朱元璋传》,改写宗旨在充实内容,力求成为一本翔实的科学著作,对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很用了一番功夫。
——历史学家 黎 澍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明史研究的高峰,现在要找能够与那个时代的明史学者如吴晗、郑天挺、孟森并驾齐驱的人很难。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樊树志
第一章 小流氓
一、小沙弥……………………………………………………………2
二、游方僧……………………………………………………………10
三、逼上梁山…………………………………………………………19
第二章 红军大帅
一、小亲兵……………………………………………………………32
二、小军官……………………………………………………………36
三、大元帅、大丞相…………………………………………………47
第三章 从吴国公到吴王
一、鄱阳湖决战………………………………………………………60
二、取东吴……………………………………………………………70
三、南征北伐…………………………………………………………80
第四章 大皇帝的统治术
一、大明帝囯和明教…………………………………………………94
二、农民被出卖了!…………………………………………………100
三、新官僚养成所……………………………………………………108
四、皇权的轮子——军队……………………………………………118
五、皇权的轮子——新官僚机构……………………………………124
六、建都和国防………………………………………………………131
七、大统一和分化政策………………………………………………137
第五章 恐怖政治
一、大屠杀……………………………………………………………146
二、文字狱……………………………………………………………160
三、特务网……………………………………………………………169
四、皇权的极峰………………………………………………………176
第六章 家庭生活
一、马皇后……………………………………………………………190
二、皇子皇孙…………………………………………………………195
三、教养和性格………………………………………………………202
四、晚年的悲哀………………………………………………………211
附录 朱元璋年表……………………………………………………217
元至正四年(1344年,元顺帝妥懽帖木儿在位的第十二年),淮河流域的人民遭受了苦难。旱灾,蝗灾,加上瘟疫。
好几个月没有见过雨了,栽下的苗晒得干瘪枯黄,大地裂成了一条条的龟缝。到处在求雨祈神,老年人恭恭敬敬向龙王爷磕头,孩子们戴着柳枝圈圈蹿出蹿进。正在焦急没收成时,又来了弥天漫地的蝗虫,把穗上稀稀的几颗粟粒吃得一干二净。地方上有年纪的人都在唉声叹气,哭丧着脸,说几十年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年成,这日子着实过不得了。
不料祸不单行,疫疠大起,钟离太平乡的人,接二连三地病倒。已经吃了多少时候的草根树皮了[1],病一起就挺不住,开头只觉得浑身无力气,接着是上吐下泻,不到一昼夜便断了气。起初大家还不理会,到了一个村子里一天死去了几十个人,家家死人,天天死人的时候,明白这是上天在降罚,散布瘟疫来收人,才着了慌,不管“在数的难逃”的老话,还是逃命要紧,各村庄的人携儿带女,只要有亲戚朋友家可投奔的,连家里的病人都顾不得了。不过几天功夫,太平乡数得出的十几个村子,便闹得人烟寥落,鸡犬声稀,显出一片凄凉黯淡的景色。
孤庄村[2]朱家,朱五四官名叫世珍的,一大家人,不过半个月,死了三口。五四六十四岁了,四月初故去,三天后,大儿子重四学名叫兴隆的也死了,到二十二那一天五四的老伴陈二娘又死了。五四的二儿子重六(兴盛)和小儿子元璋(原名兴宗,小名重八),眼看着大人一个个倒下,请不得郎中,抓不到药,只急得相对痛哭。[1]尤其为难的是:家里没有一贯钞,一钱银子,买不了棺木,更谈不上坟地。田主呢?几年的主客,想来总该施舍佃户一块埋骨之地,谁知不但不理会,反而“呼叱昂昂”[2]。邻舍们都觉得难受,伤心。正没计较处,同村人刘继祖[3]不忍心,慨然舍了一块地[4],两兄弟磕头谢了,真是一头有了着落。但是,衣衾呢?棺椁呢?还是没办法。只好将就把几件破衣裳包裹了,抬到坟地草葬。两兄弟一面抬,一面哭,好容易抬到了,还未动手挖坑,突然间风雨交加,雷轰电闪,整个天像塌下来似的。两兄弟躲在树下发抖,约够一顿饭时,天霁雨晴,到坟地一看。大吃一惊,尸首不见了,原来山脚下土松,一阵大水把坡上的土冲塌了,恰好埋了尸首,薄薄的一个土馒头,俗语叫做“天葬”[5]。三十五年后,朱元璋写《皇陵碑》时,还觉得伤心:“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殽浆!”[6]
......
评价三 说实话,在翻开《朱元璋传》之前,我对朱元璋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认为他不过是个草莽出身,杀戮甚多的皇帝。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笔触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剥离了历史的浮尘,直指人物的内心。我看到了那个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少年,看到了那个在战火纷飞中崛起的将领,更看到了那个在权力巅峰上孤独而又警惕的帝王。书中对朱元璋性格的解读,尤其是他身上那种草根的野性与帝王的霸气如何交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权力的高度敏感,对潜在威胁的零容忍,以及他那套严密的统治体系,都让人不由得感到一丝寒意,但也理解了他为何能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稳固江山。最让我震撼的是,书中并没有刻意美化或丑化他,而是呈现了一个真实、复杂、充满矛盾的朱元璋。他的每一个决策,无论善恶,都与其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出身息息相关。这本书让我明白,理解历史人物,需要跳出时代的局限,去感受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去洞察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
评分评价四 《朱元璋传》是一部让我读得酣畅淋漓的作品。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又不乏细腻的人物刻画。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朱元璋还未显露锋芒时的默默积蓄力量,到他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直至建立大明王朝,每一步都惊心动魄。书中对军事策略的描写尤其精彩,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千军万马的战场景象,以及朱元璋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展现出他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同时,我也对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一些独特见解和措施印象深刻。例如,他对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科举制度的完善,以及他对官员的严格约束,这些都为后来的明朝奠定了基础。当然,书中也客观地展现了他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猜忌和狠辣,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引发了我对权力如何腐蚀人性的思考。这本书不是简单的历史陈述,它更像是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政治生态以及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评价一 读完《朱元璋传》,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明朝初年,亲历了这位草根皇帝从贫苦农民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的传奇一生。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勾勒出了朱元璋从幼年丧父,饱受饥寒,再到投身红巾军,叱咤风云的整个过程。我尤其被书中对他早期经历的描写所打动,那种对命运不公的呐喊,对生存的渴望,对改变现状的决心,都通过文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并非天生帝王,却在逆境中磨砺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那些在政治斗争中运筹帷幄的描写,都让人心潮澎湃。书中对于朱元璋性格的刻画也尤为成功,他的果断、多疑、狡黠、残暴,以及偶尔流露出的温情和对百姓的关怀,都显得真实而立体,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脸谱化的英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个体,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无数次生死考验和深刻洞察的必然结果。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传记,更是一部关于奋斗、关于权谋、关于人性的史诗。
评分评价二 《朱元璋传》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让我对中国历史上那位极具争议性的皇帝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在叙事上独具匠心,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朱元璋个人的命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压抑与躁动,元朝末年的腐朽与民不聊生,为朱元璋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书中的许多细节都描绘得十分生动,例如他对军队的严苛训练,他对官员的监督和惩治,以及他对经济恢复和社会秩序重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显示出他非凡的政治智慧和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朱元璋早期战略部署的分析,他如何从一个小股势力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全国,其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算计与胆识。同时,作者并没有回避他后期的一些极端行为,比如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这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引发了我对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思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个人的历史,更是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以及在那个特定环境下,个人如何能够撬动历史巨轮的。
评分评价五 阅读《朱元璋传》是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旅程,作者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之一的传奇一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权力顶峰的个体,他的奋斗历程充满了艰辛、智慧与果断。我被书中对朱元璋早期生活艰辛的描绘深深吸引,那种对命运不屈的抗争,对生存的渴望,深深地触动了我。随着故事的推进,我目睹了他如何在乱世中崛起,如何凝聚人心,如何组建军队,如何一步步击败强敌,最终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王朝。作者在刻画朱元璋的性格时,既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政治手腕,也毫不回避他的多疑、残忍和霸道。这种复杂性的呈现,使得人物更加真实可信,也让我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对于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经济恢复的描写,以及朱元璋在巩固统治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让我对这位皇帝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才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它更是对那个时代政治、军事、社会风貌的一次生动展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