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家风与政风相结合,区别于同类纯家风书;
2.多角度阐释,深入浅出,说理通透;
3.内容丰富有趣,钩沉历史典故,摒弃纯说教与单调性
家是每个人所依附的物质保障与精神支撑,它给人带来温暖,并构建起个人所需要的安全感、存在感与归属感。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的涓涓细流,同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
家风兴则政风兴,政风兴方能国家强。好家风是情怀、是积淀、是信仰,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良好的家风无疑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只有家风正才能够作风正。本书通过阐述家风与政风的关系来表明家风对于政风的重要性,认为每一位党员干部如果以传统优秀家风为家教营养来源,那么,不仅可以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能够对整个社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说,家风是每个领导干部忠于职守、廉洁从政的支撑性力量。当身为党与政府形象代表的党员干部都能重视起家风家教问题后,严家风才能够正家风、淳民风。
元亨利,资深图书策划、撰稿人。擅长中华传统文化、心理自助类图书的策划及撰写,出版有《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一本书读懂四大名著》《每天学点博弈学》《高效能人士的情绪控制课》等。
第一章?以小带大,好家风为政风建设提供道德基础 / 1
1.家风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 3
2.优良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 6
3.家风从情感认同中产生道德感染力 / 11
4.家风与党风息息相关 / 14
5.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关键领域 / 19
第二章?春风化雨,好政风为正家风增添政治内涵 / 23
1.修身齐家,方可治国平天下 / 25
2.党性修养是正家风的前提 / 29
3.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与政绩观 / 32
4.家庭也是政治安全建设的重要场所 / 36
5.算对角色账、法纪账、家庭账 / 40
6.强化廉政意识,让家庭成长为防火墙 / 44
7.提升自我要求,将家庭建成清廉安全的港湾 / 47
第三章?家是保障,好家风让从政者头脑清醒 / 53
1.好家风是官员责任担当的摇篮 / 55
2.无情家风,成就正直脊梁 / 58
3.家风隳坏,祸及全家 / 61
4.清史留名,皆因家风清廉 / 65
5.来自亲情的动力,让官员不为腐败所动 / 69
第四章?干部带头,方能让好家风带动好政风 / 73
1.党员干部是群众的“风向标” / 75
2.私下宽厚待人,用宽容换取民众信任 / 79
3.里仁为美,担负起和谐环境的主体责任 / 83
4.善待邻里,从生活点滴中树立起亲民形象 / 86
5.夯实家庭诚信基石,打牢立身根本 / 91
6.善美家风,提升党员社会责任意识 / 95
第五章?严格家教,正家风要先当好一家之长 / 101
1.担起孝道责任,当好家庭一员 / 103
2.做工作标兵,更要做生活楷模 / 107
3.互帮互助,让亲情的归亲情 / 112
4.肩负起社会责任,辩证做好谨言慎行 / 116
5.当“好官”,为家庭作好尽职敬业表率 / 121
6.传承传统文化,让淡泊名利深入家庭 / 125
7.用书香涵养,养成向学好学家风 / 129
第六章?用心引导,让廉政为家风增添社会压力 / 135
1.不造家庭小圈子,端正公权力 / 137
2.身教言传,用心方能实现润物无声 / 141
3.普及法律观念,加强家属廉政教育 / 144
4.及时传达党政新要求,督促家属成为廉政“守门员” / 148
5.多留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152
6.少为子孙谋财,多教子孙修德 / 156
7.分工合作,不让政事进家门 / 159
第七章?防微杜渐,在家庭生活中消灭不良政风苗头 / 165
1.家风不正,根源在党员干部本身 / 167
2.严执行,别被礼尚往来的幌子迷了眼 / 171
3.端内教,请爱人去“官念” / 175
4.莫侥幸,坚决在家中抵挡“就这一次” / 179
5.慎过节,反复强调“节日即坎” / 183
6.戒骄奢,养成勤俭生活作风 / 187
7.重小节,使清白观念深入家人心 / 191
第八章?接受监督,主动将家风纳入廉政建设范畴 / 195
1.立足慎独,展开自我监督 / 197
2.闻过则改,永葆自身先进性 / 201
3.从谏如流,积极听取不同意见 / 205
4.家人主动留意,关注干部行为动向 / 209
5.主动将私人生活表现纳入公众监督范畴内 / 212
古语有云:一家不平,何以平天下。家是每个人所依附的物质保障与精神支撑,它给人带来温暖,并构建起个人所需要的安全感、存在感与归属感。而整个社会对于我们每一个小个体而言亦是一个大家庭。维护好这个大家庭的和谐稳定,不仅是每一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同时也是党所要面对的重要执政课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铸就牢不可破的稳态环境,就必须要从基础着手,即每一个小家庭。唯有从一个个小家庭中加以重视家风建设,实现人人各司其职,才能真正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这一点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而言尤其重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是一个领导干部忠于职守、廉洁从政的支撑性力量。当身为党与政府形象代表的党员个体都能重视起家风家教问题后,严家风才能真正地起到正政风、淳民风的作用,才能真正地实现国家的文明、富强与昌盛。
家风兴则政风兴,政风兴方能国家强。家风的优劣其实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区域的直接影响因素,它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同时更对“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着引导性的作用。而树立什么样的家风,与财富、地位无关,但与个人素养、品质与梦想相关。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那些真正拥有高素质、受到人民爱戴的人,其家风往往体现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事实上,追溯历史长卷可以看出,古代优良家风其实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入手,总结出了为人、从政、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管是在古代士大夫精英还是现代优秀党员干部的家庭教育中,这一核心价值观皆为中心点。
可以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历史唯一得以延续不断的文明,与家风家教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密切相关。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优秀的家风家教中,爱国、敬业、诚信、仁爱、廉洁等内容始终未曾中断过传承——这是中华文明之幸。而让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继续传承,则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要履行的职责。
事实上,若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能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传统优秀家风为家教营养来源,那么,不仅可以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能够对整个社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爱国如家、诚实守信、勤俭持家、友民爱众……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同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当党员干部真正地做到将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时,则政风必清、民风必淳,中华民族复兴梦也将指日可待!
读罢《好家风带来好政风》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有力,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家风与政风割裂开来,而是将两者视为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书中那些鲜活的案例,如同一面面镜子,照出了无数个家庭和无数位官员的真实写照。我尤其被那些代代相传的家训所打动,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更是智慧的结晶,是道德的罗盘,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家族成员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我想到了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的逻辑链条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一个家庭内部的和谐与规矩,必然会投射到其成员在公共事务中的行为准则。那些清正廉洁的官员,往往背后有着严谨持家的传统;而那些贪腐堕落的,很多也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不良的家风有关。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家风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事情,更是影响社会风气,乃至国家治理的关键因素。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远不止于对家风和政风关系的理解。它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的读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担当的人。作者在《好家风带来好政风》中,用了很多生动的笔触去描绘那些传承千年的家风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碎片,更是活生生的教材。我从书中看到了,很多伟大的政治家,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智谋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深厚的家风作为支撑。这种支撑,体现在他们的坚韧不拔,体现在他们的廉洁自律,体现在他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而反过来,那些破坏社会公平的现象,在书中也常常能追溯到家庭教育的缺位或者不良家风的侵蚀。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家风的建设,是社会风气改善的源头活水,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我希望这本书能被更多人阅读,让更多家庭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并努力将其传承和发扬。
评分《好家风带来好政风》这本书,让我对“德”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是其一切行为的基石。而“家风”正是品德的摇篮。在书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家风如何塑造官员品格的精彩论述。作者并没有刻意拔高,而是以一种客观、理性的视角,去分析家风的形成机制,以及它如何影响个体价值观的建立。我注意到书中反复强调的“榜样”的力量,无论是长辈的言传身教,还是家族的共同价值观,都对年轻一代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我想,这正是“好家风”最直接的体现。它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直的品质。而当这样的品质,在进入政治领域后,便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好政风”。那些正直的官员,他们的决策往往更加公正,他们的行为更加审慎,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有着一份对家族荣誉的守护,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好家风带来好政风》瞬间就吸引了我。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很多都源自于家庭教育。家风,就像一棵大树的根,扎得越深,树才能越茁壮,枝繁叶茂。而“政风”二字,则直接联系到我们社会的公共生活,联系到国家的治理。所以,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展开论述。这本书会讲述那些不同寻常的家风故事吗?会不会有历史名人的家风传承,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如何影响了他们之后的从政生涯,甚至对国家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期待看到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家风特点,以及这些家风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一个个为官者的品格。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培养良好的家风,从而对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实践“好家风”的理念?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给读者带来切实可行的启发和借鉴。
评分《好家风带来好政风》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宏大主题背后,那些细微而深刻的联系。作者并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的模式,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家庭故事、一段段感人的家训,来阐释家风对于政治清明的重要性。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朴实无华的叙述风格,没有冗余的理论,也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事件之中。这让我感到,家风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就根植于我们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一个家庭的和谐,一个父母的言传身教,都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下一代的品格,并最终影响到他们走向社会后的行为。当这些拥有良好家风熏陶的人,进入政治领域时,自然而然就会带来一股清流,净化政治生态。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改变社会风气,净化政治环境,或许可以从“家”开始,从每一个家庭的“好家风”做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