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是其为超声医学工作者献上的一本国内目前全面、详尽的儿科超声检查指南。本指南涵盖总论、新生儿颅脑、头颈部、心脏、胸部、肝胆脾胰及门静脉、胃肠道、泌尿系统、腹膜后、系膜及腹壁、生殖系统、关节、浅表及血管、淋巴瘤、介入性超声等各章节;除总论外,具体章节涉及适应证、检查技术、正常超声表现、常见疾病、诊断注意事项等内容。根据目前国内医疗水平地区差异性仍较大和基层单位读者群相对庞大的特点,书写内容较为详尽,尤其是常见疾病均有提到,故也是一本实用的“口袋书”。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新生儿颅脑
第三章 头颈部
第四章 心脏
第五章 胸部
第六章 肝胆脾胰及门静脉
第七章 胃肠道
第八章 泌尿系统
第九章 腹膜后、系膜及腹壁
第十章 生殖系统
第十一章 关节、浅表及血管
第十二章 淋巴瘤
第十三章 介入性超声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认真贯彻“监督、管理、自律、维权、服务、协调”的宗旨,积极推进超声规范化工作,先后出版了《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2011年6月)、《产前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指南》(2013年3月)、《腹部超声检查指南》(2013年8月)、《介入性超声检查指南》(2014年4月)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2016年1月)。2017年4月更是为超声界奉献了修订再版或新版的《中国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中国妇科超声检查指南》《中国肌骨超声检查指南》《中国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及《中国介入超声临床应用指南》,为规范临床超声医师的诊疗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超声仪器及工程研发的不断进步,超声临床诊疗领域也出现了显著的进展。儿科超声作为超声医学的一个亚专业,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超声检查几乎应用到了儿童所有系统和脏器,已成为临床儿科学的重要检查手段,也是未来超声学科发展的方向之一。然而,基于我国儿科超声相对起步较晚,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加强其规范化就显得更加重要,尽快编写出《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是广大超声医师的共同的心声。
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于2017年9月成立《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编写委员会,编者均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科超声专家,在各自领域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编写过程中,编委会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及文献,通过电子邮件、微信及视频会议多次交流沟通,并广泛征求同道的意见,对指南进行反复讨论、修改及互审,形成了指南初稿。2018年1月举行了《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定稿会,分会领导及编写委员会对初稿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2018年2月,编写委员会成员就具体章节内容再次组织进行修改、审定。
《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是我国第一部儿科超声检查指南,相信本指南的推出一定会为广大超声医师规范儿科超声检查,提高儿科超声诊疗水平做出贡献。在此,谨代表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向编写委员会及秘书们的付出表示感激,同时也向积极支持指南编写的超声专家、前辈及各位同仁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儿科超声发展相对较快,书中难免存在问题,欢迎广大超声医师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今后修订与再版。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何文 唐杰
2018年2月
作为一名新晋的儿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超声检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权威、全面的指南来指导我的工作。当我在书店看到《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时,眼前一亮,立刻被它厚重的封面和醒目的书名所吸引。这本书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针对儿科超声检查的,这正是我急需的。我揣测,里面一定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腹部超声方面,对于新生儿的肝脏、脾脏、肾脏以及消化道的常见病,如肝母细胞瘤、腹腔淋巴瘤、肠套叠、肠梗阻等,都应该有详细的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尤其对于一些少见但重要的疾病,比如腹膜后肿块、血管瘤等,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图像和深入的分析。此外,新生儿颅脑超声也是我关注的重点,脑室旁囊肿、脑出血、脑积水等问题,都需要超声来辅助诊断,这本书能否提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病变的超声特征,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考。
评分我是一名在儿科影像科工作的住院医师,每天接触大量的儿童超声检查。坦白说,之前我们科室主要依靠一些零散的文献和前辈的经验来指导工作,缺乏一个系统性的、统一的标准。所以,《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在技术操作层面的详细程度。比如,对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比如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在扫查角度、探头选择、体位摆放等方面,是否能提供具体的操作要点?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检查,例如儿童心脏超声,能否详细介绍不同的切面扫查顺序,以及如何识别和评估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另外,关于儿科超声的成像质量优化,比如如何减少伪影,如何提高分辨率,这些实操性的技巧,如果书中有所提及,那将大大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工具书”,随时可以翻阅,解决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我规范化操作,提升技能。
评分我是一名儿科的基层医生,在县医院工作。我们科室的超声设备不算最先进,但日常的检查需求量很大。我一直觉得,对于一些常见病,比如小儿肺炎引起的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腹泻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超声检查非常便捷,但有时因为缺乏系统性的学习,诊断起来总觉得不够有底气。《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希望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能够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解剖知识讲起,然后到各个器官系统的常见病。对于基层医生来说,能够快速识别出常见病、漏诊少见病,就已经非常有价值了。另外,我非常关心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性价比高的检查方案,不需要太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就能达到良好的诊断效果。例如,对于新生儿黄疸,如何在早期通过超声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超声检查的侧重点是什么?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实用的指导,那对我们基层医生来说,将是巨大的福音。
评分我是一名儿科的临床药师,虽然不直接操作超声设备,但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参考影像学报告来评估病情和指导用药。因此,我对《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的书名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在介绍各种疾病的超声表现时,能够详细阐述其影像学特点与疾病活动度、预后的关系。例如,在肿瘤方面,超声能否提供关于肿瘤大小、边界、血供、淋巴结转移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我们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另外,对于一些炎症性疾病,例如儿童川崎病,超声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超声来监测治疗效果,如果书中能有详细介绍,将极大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患者病情,与临床医生进行有效沟通。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超声检查在指导介入治疗方面的应用,比如在某些微创手术中,超声如何提供实时的引导,确保操作的精准性。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儿科超声诊断专家,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我国儿科超声事业的发展。从这份书名来看,《中国儿科超声检查指南》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应该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能够反映我国在儿科超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例如,在一些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方面,是否能结合大量的病例图片,提供详尽的分析,帮助年轻医生提高诊断水平?对于一些新兴的超声技术,比如弹性成像、造影超声在儿科领域的应用,这本书是否能有深入的探讨,为我们拓展新的诊断思路?我更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强调超声检查的局限性,以及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互补性,引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检查方式,避免过度检查。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引领我国儿科超声检查迈向更高的台阶,为我国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