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二十世纪的西欧左翼(上下册)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二十世纪的西欧左翼(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唐纳德·萨松 著,姜辉,于海青,庞晓明 译
图书标签:
  • 欧洲史
  • 社会主义
  • 左翼思想
  • 二十世纪
  • 西欧
  • 政治史
  • 思想史
  • 社会史
  • 历史学
  • 欧洲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9998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551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72
套装数量:2
字数:109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

一本新的历史分析名著。唐纳德.萨松这本明晰、广博的《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深刻揭示了任何有成效的左翼政党,无论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还是共产主义政党(在诸如法国或意大利的情况),必须要对资本主义创造财富的无方向的动力机制进行调节,使之社会化,而不是取代它。

内容简介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修订版》(上下)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共产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者:北欧的成功和西班牙的失败、德国的社会民主主义者、法国的人民阵线、英国工党的失败、受挫的选择、“新社会主义”计划派、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和奥托?鲍威尔、意大利共产主义与葛兰西、战争、抵抗运动及其后果:1939—1948年、西欧共产主义的兴衰等。

作者简介

唐纳德.萨松(Donald Sassoon),出生于开罗,先后在巴黎、米兰和伦敦受教育。他在伦敦大学的玛丽王后?韦斯特菲尔德学院讲授历史学。作为英国著名的学者、比较欧洲史研究专家,萨松著述甚多,影响广泛。《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一书获1996年伊萨克.多伊彻奖,美国和欧洲几乎所有的著名大学都将其作为学术教科书使用,奉为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经典之作。此外,萨松还著有《当代意大利——1945年以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蒙娜丽莎微笑五百年》等。


目录

丛书总序

中文版简评  

上 册

缩略词

序 言

第一卷 扩张

第一部分 通往政治权力的艰辛之路

第一章 1914年之前社会主义的确立

第二章 从战争到战争(1914~1940)

战争

现代共产主义的诞生

社会主义者:北欧的成功和西班牙的失败

德国的社会民主主义者

法国的人民阵线

英国工党的失败

第三章 受挫的选择

“新社会主义”计划派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和奥托·鲍威尔

意大利共产主义与葛兰西

第四章 战争、抵抗运动及其后果:1939~1948年西欧共产主义的兴衰

第二卷 巩固

第二部分 福利社会主义的建构(1945~1950)

第五章 1945年后的社会主义者

第六章 构建社会资本主义(1945~1950)

福利国家

控制资本主义:国有化和经济计划

第七章 外部制约:社会主义的对外政策?

第三部分 走向修正主义(1950~1960)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第九章 介于中立主义与大西洋主义之间

第十章 修正主义的基石

第四部分 错综复杂的1960年代:“悬而未决”

第十一章 左翼的回归

繁荣

选举

在野

执政

第十二章 对外政策共识的建立

第五部分 大论战

第十三章 工人阶级抗争的复兴(1960~1973)

第十四章 意识形态和学生抗争的复兴

第十五章 女权运动的复兴

下 册

第三卷 危机

第六部分 资本主义大繁荣时期的结束(1973~1989)

第十六章 危机和左翼:总论

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终结

左翼的兴衰变迁

第十七章 小国的社会民主主义:奥地利、瑞典、荷兰和比利时

奥地利

瑞典

荷兰

比利时

第十八章 德国和英国: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和工党

第十九章 法国的实验

第二十章 意大利共产主义的失败

第二十一章 西欧极权主义政权的终结: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

经济的先决条件

葡萄牙革命

西班牙的“协商性分裂”

希腊的变革

第七部分社会主义的大危机

第二十二章 工人、妇女和绿色运动

只是工人吗?

越来越少的工人

工作女性

性别平等

“新政治”

绿色运动

女性的出场

第二十三章 退守在最后堡垒中的激进主义

工党左派的兴衰

瑞典雇员基金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新政治

第二十四章 新修正主义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二十世纪的西欧左翼》(上下册) 导论 二十世纪,一个风云变幻、思想激荡的时代。在西欧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社会主义思潮如潮涌般兴起,深刻地塑造了国家的政治版图、社会结构与人民的生活。从工人运动的萌芽到政党的崛起,从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憧憬到现实主义的政策实践,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本书(上下册)旨在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一次深入的梳理与考察,探究二十世纪西欧左翼运动的起源、发展、成就与挑战,以及其对现代欧洲社会所留下的深远印记。 上册:从理想的黎明到战争的阴影(约 1900-1945) 第一章:社会主义的早期遗产与二十世纪初的格局 二十世纪伊始,欧洲社会主义已不再是 nascent 的思想,而是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初具规模的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的深远影响,加上19世纪工人运动的积累,为各国的社会主义政党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本书将首先回溯19世纪末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奠基性成就,如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建立,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等在理论与组织上的 pioneering 贡献。随后,我们将聚焦于20世纪初的欧洲政治格局,分析社会主义政党在不同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等)的初期发展状况,包括其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从革命马克思主义到改良主义)、组织形态(政党、工会)以及与 liberal 和 conservative 势力的博弈。我们将深入探讨,在普遍的资本主义扩张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如何试图回应工人阶级的诉求,并为社会改革和政治民主化而努力。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与社会主义的分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疑是二十世纪欧洲历史的第一个巨大转折点,也对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决定性的冲击。本书将详细分析,面对国家民族主义的浪潮,原本以国际主义为旗帜的社会主义政党内部出现了深刻的分裂。大部分社会民主党人选择支持本国政府的战争,认为这是保卫国家利益和“文明”的必要之举,从而背叛了第二国际的原则。然而,少数左翼力量,如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以及部分德国和法国的激进社会主义者,坚守反战立场,将战争视为帝国主义的罪恶,呼吁将战争转化为阶级革命。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一历史性分裂的原因、过程及其后果,包括第二国际的瓦解,以及由此催生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为日后世界政治版图的重塑埋下伏笔。 第三章:战间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战间期。社会主义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书将重点考察不同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在这一时期的不同命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既是社会主义的巨大胜利,也带来了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分歧和国际上的巨大争议。在西欧,许多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尽管经历了一战的创伤,但依然在议会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试图通过民主改革来改善工人阶级的处境。例如,英国工党在战间期逐步崛起,成为保守党和自由党之外的重要政治力量。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政治斗争。法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呈现出分裂与融合并存的态势。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政党在经济危机(如1929年大萧条)、政治极端化(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兴起)等复杂背景下,所进行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探索。我们将讨论“民主社会主义”等改良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政党在制定经济政策、社会福利制度、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具体尝试。 第四章: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与社会主义的抗争 二十世纪上半叶,法西斯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对整个欧洲政治格局,尤其是社会主义运动,构成了最为严峻的威胁。本书将详细考察意大利和德国等国法西斯主义的起源、扩张及其意识形态。面对这一新的、极具侵略性的敌人,欧洲左翼力量的反应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一些社会主义者采取了坚决的抵抗立场,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例如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和共产主义者虽然在早期存在矛盾,但后期也出现了联合反抗的努力。在西班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力量在内战中与法西斯势力进行了殊死搏斗。然而,也有一些社会主义者因为对共产主义的警惕,或者对法西斯势力的低估,未能形成有效的统一战线,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本书将深入分析,在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宣传机器面前,社会主义力量如何组织抵抗,以及其抗争的局限性与牺牲。 第五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欧洲左翼的重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将欧洲推入了又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本书将考察,在这场空前规模的战争中,欧洲的左翼力量是如何经历重创与蜕变的。被占领国家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成为抵抗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组织游击战,进行情报工作,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法西斯主义的罪恶,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社会公平、人权保障的关注,也为战后欧洲社会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民意基础。本书将详细分析,战争结束后,欧洲左翼力量如何在废墟中重建,以及战争经历如何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理念和战略选择。许多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在战后获得了空前的政治声望和支持,为建立更完善的社会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下册:战后的辉煌与挑战(约 1945-2000) 第六章:战后欧洲的重建与福利国家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欧洲历史新篇章的开启,也为社会主义思潮在西欧的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书将聚焦于战后初期的欧洲,分析社会主义政党如何引领或参与到国家的重建进程中。在这一时期,“福利国家”的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和实践。许多西欧国家,在社会主义政党的推动下,建立起了一整套涵盖医疗、教育、养老、失业救济等多个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本书将深入考察,福利国家是如何在理论层面(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实践层面(如税收政策、社会投入、劳资关系调整)得以实现的。我们将分析,这些福利国家政策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它们在不同国家(如瑞典、英国、法国、德国)的特色与演变。 第七章:冷战时期的欧洲左翼:东西方的博弈与内部的调适 冷战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二十世纪下半叶,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左翼的发展。本书将详细分析,在东西方阵营对峙的背景下,西欧的社会主义政党所面临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它们需要应对来自共产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竞争和政治压力,同时又要警惕来自右翼保守势力的攻击。另一方面,许多社会主义政党在冷战时期,根据国内外的现实情况,对其原有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调整。本书将重点探讨,在这一时期,许多社会主义政党逐步放弃了原有的革命纲领,更加强调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并接受市场经济的框架,将社会主义的目标定位在通过国家干预和公共服务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我们将分析,这种“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以及它在不同国家的发展路径。 第八章: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力量 二十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体化进程是塑造欧洲政治与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本书将深入考察,在这一进程中,西欧的社会主义政党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看待和应对欧洲一体化。从最初的经济合作到政治联盟的深化,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本书将分析,社会主义政党在其中所持有的不同态度,有的积极支持,认为一体化有助于促进和平、繁荣和欧洲范围内的社会公平;有的则持谨慎甚至批评的态度,担忧一体化可能带来的国家主权削弱、社会政策“最低化”以及跨国资本的扩张。我们将考察,社会主义政党如何试图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内,推动左翼议程,例如在社会政策、环保政策、劳工权利等方面的努力,以及它们在欧洲议会等机构中的活动。 第九章:经济挑战与社会变革:1970年代至今的左翼困境与反思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滞胀、结构性失业等严峻挑战。这一时期的经济困境,也对欧洲的社会主义政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书将详细分析,在油价危机、全球化加速、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等背景下,许多西欧国家的福利国家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保守派和中间派政党乘势崛起,推行市场化、私有化等改革措施,对左翼政治空间造成挤压。本书将深入探讨,在这一时期,欧洲左翼力量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它们的理论和政策是否还能有效地回应时代的需求?我们将分析,一些社会主义政党在理论上的困境,如如何看待国家干预的作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新兴的社会运动(如环保、女权、身份政治)面前找到新的定位。 第十章:二十世纪末的遗产与二十一世纪的展望 进入20世纪末,冷战结束,全球化进一步深化,欧洲左翼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书将在总结二十世纪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历史的基础上,对该时期留下的遗产进行梳理和评价。我们将探讨,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二十世纪西欧左翼在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捍卫民主、促进人权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是毋庸置疑的。福利国家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劳动者权利的提升,都与左翼力量的长期奋斗密不可分。同时,本书也将审视二十世纪末欧洲左翼所面临的新的困境,如民粹主义的兴起、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以及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质疑。最后,本书将展望二十一世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欧洲左翼将如何继承和发展其历史遗产,应对新的挑战,并在未来继续为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包容、更可持续的社会而努力。 结论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二十世纪的西欧左翼》并非是简单的政治史梳理,它试图透过历史事件和政治运动的表象,深入挖掘思想的演变、社会的变迁以及人民的命运。本书将为读者呈现一个复杂而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西欧左翼力量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的奋斗、牺牲、成就与反思,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欧洲社会的形成,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走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所展现的宏大历史视野,让我对二十世纪欧洲的社会变迁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事件,更是在深入探讨思想的演进和社会力量的互动。我看到了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上,被重新解读、被实践、甚至被颠覆。书中对于不同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比较分析,尤其让我着迷,它揭示了地域文化、民族传统以及国际政治格局如何塑造了社会主义的不同形态。我被作者那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所吸引,既有对时代大背景的精准把握,又不乏对个体命运和微小瞬间的细腻捕捉。读这本书,让我感觉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历史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对历史的理解和反思中。它激起了我对欧洲现代史和政治思想的强烈兴趣,让我想要继续深入探索。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大门!我一直对二十世纪欧洲的历史和社会思潮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试图构建更公正、更平等社会的各种尝试。这本书以“欧洲社会主义”为切入点,非常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思想到二十世纪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它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读到书中关于不同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演变,比如德国的社会民主党、法国的工党、英国的工党,我能感受到那种在历史洪流中,理想与现实碰撞、理论与实践纠缠的复杂性。它没有简单地将社会主义描绘成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展现了它在不同文化、不同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多样性和演化。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关键人物的描绘,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斗争,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都栩栩如生。这本书让我对“社会主义”这个词有了更深刻、更 nuanced 的理解,它不再是单一的标签,而是承载着无数人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和探索的丰富遗产。我感觉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它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学院派腔调,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人情味。作者在梳理宏大历史进程的同时,非常注重细节的描绘,通过对具体事件、人物以及社会思潮的生动刻画,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咖啡馆里激辩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在工厂里罢工的工人,看到了在议会中唇枪舌剑的政治家。书中对于不同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内部的分歧和路线斗争的描写,更是精彩纷呈,揭示了理想主义者在现实政治中的挣扎与妥协。即使是对那些我不太熟悉的理论和思潮,作者也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让我能够跟上思路。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失败”的社会主义尝试的分析,它并没有将它们视为彻底的否定,而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这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成熟和客观。这本书让我觉得,历史是可以被讲述的,而且可以如此引人入胜。

评分

坦白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欧洲社会主义”的印象相当模糊,甚至带有一些刻板的认知。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让我看到了它背后巨大的思想能量和实践活力。它不仅仅是关于政党和选举,更是关于一个世纪以来,欧洲社会对于如何组织、如何分配、如何保障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的持续追问。书中对于不同社会主义流派的梳理,比如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甚至某些更为激进的尝试,都让我大开眼界。它展现了左翼力量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的洪流中,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二战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繁荣以及后来面临的挑战的论述印象深刻,这让我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有了更深的历史视角。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涵盖了太多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每一次翻开,都能学到新东西。

评分

这套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惊叹不已。我本以为“欧洲社会主义”是个相对狭窄的主题,但这本书却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二十世纪西欧左翼的各个侧面都囊括其中。它不仅仅是政治史的梳理,更包含了思想史、社会史、甚至文化史的维度。我看到了社会主义思潮如何影响了工会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殖民运动,以及它在不同时期如何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其他思潮进行对话与博弈。书中对一些具体的政策和社会改革的分析,比如福利国家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让我对这些在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制度有了更清晰的历史认知。它让我明白,这些制度并非凭空出现,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政治斗争、思想论辩和实践摸索。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既不回避历史的复杂性和争议性,也不简单地褒贬,而是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图景。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而言,就是一次对二十世纪欧洲社会变革的深度田野考察,收获满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