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残梦

汴京残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仁宇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汴京
  • 宋朝
  • 都城
  • 文化
  • 历史小说
  • 古都
  • 风物志
  • 怀旧
  • 梦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087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1461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7
字数:189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北宋末宣和、靖康年间是历史上一个剧烈的震荡关节,

小说围绕的创作、内容及命运,

用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和精湛典雅的文字风格,

讲述一名参与此图绘制的画官的故事。

北宋汴京的繁华风情盈街遍巷,

徽宗时代的人物蔡京、童贯,

运送花石纲、党争遗风、靖康之难……

动荡中的国事、家事、人生、爱情,

虚虚实实之间,

作者借主人公徐承茵的视角,

描绘出一幅跌宕起伏的全景式历史长卷。

以史家之笔做小说,述事熨帖细腻,

记人活泼如生,叙情悱恻缠绵,

展示了宋代的文化繁荣与政治衰败,

人称“小说版《清明上河图》”。

黄仁宇作品系列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 万历十五年

◎ 中国大历史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 关系千万重

◎ 地北天南叙古今

◎ 放宽历史的视界

◎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内容简介

华语世界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撰写的历史小说;

一个不稳定的年代,一座繁华的城市,一幅流传千年的画卷;
当小说成了《清明上河图》,小说中的人,如画卷上的任一贩夫走卒般,成为大历史的角色……


作者简介

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战日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党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目录

楔 子 | 1

第一章 | 3

第二章 | 9

第三章 | 23

第四章 | 31

第五章 | 47

第六章 | 61

第七章 | 69

第八章 | 77

第九章 | 101

第十章 | 111

第十一章 | 133

第十二章 | 143

第十三章 | 155

第十四章 | 165

第十五章 | 185

第十六章 | 197

第十七章 | 207

第十八章 | 219

第十九章 | 227

第二十章 | 235

第二十一章 尾声 | 253

附 录 张择端为我书制图 | 259

出版后记 | 268


《汴京残梦》 一、 繁华旧影,盛世余晖 北宋末年,这是一个以繁华和辉煌著称的时代,也是一个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时代。在东京汴梁这座承载着无数梦想与野望的古都,一位名叫李怀瑾的青年,正经历着他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也无显赫的家世背景,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他不经意间悄然转动。 李怀瑾,字子昂,自幼聪慧,饱读诗书,胸怀大志。他生活在市井之中,深谙人间烟火,也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与浮华。他的家境清贫,但父母却将最好的教育倾注于他。在那个科举制度尚未完全固化的年代,一个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唯有凭借才学和机遇。李怀瑾正是这样一个充满韧性与才情的年轻人。 他常在街头巷尾游走,观察市井百态,倾听民间疾苦。他醉心于书画,笔下的山水人物栩栩如生,字迹苍劲有力,已然初具大家风范。他对古籍典故了然于胸,也对当今的朝堂局势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然而,这些才华与抱负,在强大的社会阶层壁垒面前,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故事的开端,设定在汴京城一个寻常的春日。李怀瑾受友人邀请,前往一家颇负盛名的书画铺,为一幅即将在皇家画院展出的作品题跋。正是这次看似偶然的际遇,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书画铺里,香炉袅袅,墨香四溢。各色仕女、文人雅士在此云集,谈笑风生,挥毫泼墨。李怀瑾在此结识了当朝权臣之女,也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苏婉儿。苏婉儿冰雪聪明,性情温婉,却又带着一丝不羁。她对李怀瑾的才华深感欣赏,两人一见如故,谈论起诗词书画,仿佛找到了知音。 然而,权臣之女与布衣书生的身份差异,注定了这段情缘的坎坷。苏婉儿的父亲,丞相苏明哲,是一位深谙官场之道的老狐狸。他看中了李怀瑾的才华,更看中了其背后尚未被发掘的潜力。他并非全然反对二人交往,但其动机,却隐藏着更深的算计。 李怀瑾对苏婉儿的感情是真挚的,他被她的才情与善良所打动。而苏婉儿,也对这个出身平凡却内心 rich 的青年产生了爱慕之情。然而,他们之间的感情,注定要被卷入政治的漩涡,成为棋局中的一颗棋子。 二、 权谋暗涌,风波乍起 汴京城的繁华之下,隐藏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朝堂之上,新党与旧党势同水火,你争我夺,朝政混乱。宋徽宗皇帝虽有艺术上的造诣,但在朝政上却显得力不从心,宠信奸臣,导致朝纲败坏,民不聊生。 丞相苏明哲,正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他老谋深算,心狠手辣,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自己谋取更大的权势。他对李怀瑾的态度,正是他权谋布局中的一步。他希望通过拉拢李怀瑾,将其培养成自己的政治工具,从而在权力斗争中占据优势。 李怀瑾初入官场,对这一切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他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学,可以为国效力,为民请命。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官场的黑暗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各种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让他感到厌倦和迷茫。 在苏明哲的安排下,李怀瑾被安排进入翰林院,负责一些文书工作。他本以为这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却没想到,更多的是被卷入无休止的党派倾轧之中。他目睹了官员们的阿谀奉承、结党营私,也看到了良臣的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 苏婉儿虽然身处权臣之家,却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心存疑虑。她更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对李怀瑾的感情更是坚贞不渝。她常常在暗中帮助李怀瑾,为他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让他能够避开一些危险的陷阱。 然而,即便如此,李怀瑾还是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风暴。他无意中得知了一些关于新党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的秘密。这让他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之中。他身边的朋友,有的劝他明哲保身,有的劝他顺势而为,但李怀瑾内心深处,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他的老师,一位饱学之士,也曾告诫他:“学艺之人,当心系天下,但更要明辨是非,切勿为虎作伥。”这句话,如警钟般时刻回响在李怀瑾的脑海中。 就在李怀瑾为如何处理这些秘密而犹豫不决时,他的人身安全却受到了严重威胁。一次,他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不明身份的刺客的袭击。幸好,他平时习武,身手尚可,加上一些暗中保护他的力量,才得以脱险。这次袭击,让他更加意识到,他已经触碰到了某些不可触碰的禁忌。 三、 乱世情殇,家国何归 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北方的金国步步紧逼,而朝堂上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宋徽宗沉迷于艺术,对国家的安危置若罔闻,将国事完全交给了奸臣们处理。 李怀瑾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和人身威胁后,对朝廷彻底失望。他发现,在这个腐败不堪的朝廷里,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他的理想,他的抱负,在这个黑暗的时代,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曾试图通过合法途径揭露奸臣的罪行,但得到的只是无情的压制和更深的陷阱。他开始意识到,想要改变现状,必须依靠更强大的力量,或者,选择一种不同的道路。 而他与苏婉儿的感情,也在此刻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苏明哲看出了女儿对李怀瑾的情意,他将这段感情视为可以利用的筹码。他试图逼迫李怀瑾就范,为自己所用,否则,就将拆散他们。 苏婉儿在父亲的压力下,内心备受煎熬。她深爱着李怀瑾,但她也明白,她无法违抗父亲的命令。她尝试过与父亲沟通,试图让他看到李怀瑾的正直与才华,但苏明哲心如磐石,只看到了权力的利益。 在一次秘密会面中,苏婉儿将自己掌握的关于金国与朝中奸臣勾结的证据,交给了李怀瑾。她希望李怀瑾能够将这些证据交给真正忠于国家的人,或者,逃离汴京,保全自己。 李怀瑾接过证据,内心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些证据的意义重大,一旦泄露,将引发轩然大波。他也知道,一旦他做出行动,将面临着灭顶之灾。 最终,李怀瑾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他决定带着苏婉儿,一起逃离这个黑暗的汴京。他深知,如果留在这里,他们的感情只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他自己,也可能沦为奸臣的帮凶。 逃亡的夜晚,月色朦胧。李怀瑾与苏婉儿,在夜色中悄然离开了这座曾经承载了他们美好梦想的城市。他们不知道前方的路会通向何方,只知道,他们必须为了彼此,为了心中的那一份坚持,而继续前行。 故事的结尾,并没有留下明确的结局。李怀瑾与苏婉儿的命运,如同那残破的汴京之梦,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他们或许成为了乱世中的一抹亮色,或许消失在茫茫人海,但他们对真情和正义的追求,却如同这残梦中的一丝余晖,久久不散。 《汴京残梦》,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是一个时代的回响,是一曲乱世中的情殇,是一份关于理想、爱情与家国责任的深刻叩问。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年代,也总有人在坚持着内心的光明,总有人在为心中的信念而努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新近拜读的书,着实让我沉浸其中,仿佛穿越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腻入微,每一个角色的挣扎与抉择都牵动着读者的心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社会背景的宏大描绘,它不仅仅是故事的背景板,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力量。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体命运的交织,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禁思考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必然。文笔老练,辞藻华美而不失厚重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处处蕴含着深邃的哲思。那种在史诗般背景下,个体努力求存的悲壮感,让人回味无穷。整本书的结构布局精巧,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即使篇幅不短,也丝毫没有拖沓之感。看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冰冷文字,而是充满了血肉与情感的鲜活历史。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它在提供阅读快感的同时,也给予了读者深刻的思考空间。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感”。尽管题材宏大,背景复杂,但作者却能将那些沉重的历史事件,通过极具代入感的视角呈现出来。我仿佛能透过文字的屏障,看到人物眼中的光芒与绝望。作者对于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尤为传神,无论是身居高位的权谋者,还是挣扎在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的动机、恐惧与希望都被描绘得入木三分,丝毫没有脸谱化的倾向。阅读体验是一次持续的惊喜,总有新的细节和新的感悟涌现。它不像许多同类型作品那样依赖强烈的戏剧冲突来吸引眼球,而是通过一种内敛而深沉的力量,将读者紧紧地吸附在故事之中。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回味悠长,合上书页后,故事中的人物仿佛并未真正离开,他们仍在某个角落继续着他们的命运。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翻开这本书时,我还有些疑虑,担心它会是那种空洞叙事,故作高深的古风作品。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完全被作者的功力所折服。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张弛有度,高潮迭起却又不至于让人感到疲惫。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打磨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无论是场景的描摹,还是物件的陈设,都充满了那个特定年代的质感。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尘土与香料的气味。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作品难以企及的。更难得的是,作者在叙事中巧妙地穿插了一些旁观者的视角,使得故事显得更加立体和客观,避免了主观判断对读者思维的局限。它不只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完整且自洽的世界观。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学性,更在于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对历史、对生活近乎虔诚的敬畏之心。

评分

这是一部挑战传统阅读习惯的作品,它的大气磅礴与细腻婉约并存,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张力。我喜欢作者在铺陈大局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史学家的严谨,但在描写个体情感纠葛时,笔触却又变得极其温柔,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这种切换非常自然,丝毫没有生硬的痕迹。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琢磨一些精妙的对白,那些话语简洁有力,信息量巨大,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凝结出的智慧结晶。全书的节奏控制得像一场精密的交响乐,不同声部(历史、个人、情感)的起伏配合得天衣无缝。它没有刻意迎合当下的流行趋势,而是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它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文学作品,是能够在时间长河中经受住考验的,它所探讨的主题是永恒的。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极其“厚重”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可以轻松翻篇的消遣读物,而是需要你慢下来,细细品味的文本。作者似乎对历史的沉浮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没有简单地褒贬人物或事件,而是将一切置于时代的洪流中去审视。这种克制而又深刻的表达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境界。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选择”与“代价”的探讨。在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决定,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作者将这种蝴蝶效应描绘得淋漓尽致。语言上,它带着一种古典韵味,但并不晦涩难懂,反而有一种凝练的美感。读完它,我感到内心深处被触动了某些柔软的部分,那是一种对逝去时光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辉煌的缅怀,也有对沧桑的无奈。这是一部真正有灵魂的作品,它要求读者投入情感,同时也给予丰厚的回报。

评分

质量好,黄大师作品非常不错!

评分

老婆早提高个人修养了,买书来看了哈哈哈哈

评分

京东618活动太给力了,又买了一堆的书,家里还有许多没有开封的书,看都看不完了。等看完后再来评价

评分

每年这个时候就是书籍大采购 买买买 凑单实惠 京东物流棒棒哒

评分

618年中促销 活动力度大 京东在燃烧。

评分

也是因为电视剧慕名而买,明史可以多读读

评分

第二次来买了,货比我想像中要好!!老板人表扬下。。

评分

好评。 。

评分

原来买了中国大历史,不过没看~这本比较先,又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