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狄金森诗歌学术译介先河;
★ 收录中英双语诗104首、狄金森手稿128幅;
★ 汇集王柏华、杨炼、王家新等50余位知名学者、 译者、诗人;
★ 美国狄金森国际学会、复旦文学翻译中心联袂出品。
本书是国内狄金森诗歌学术性译介的首版,亦是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和美国狄金森国际学会(Emily Dickinson International Society)联合发起的“狄金森合作翻译项目”的项目成果。包含了狄金森诗作104首,每首分为英文诗、中文诗、注释和解读四部分,并配有狄金森手稿图片。
中方合作者既有狄金森和美国诗歌的译者和研究者,如董恒秀、李玲、刘守兰、罗良功、周琰等,也有一批活跃在当代文坛的诗人,如冷霜、王家新、杨炼、周瓒等,而北美合作者主要由一批狄金森资深学者组成,除两位学界领袖米勒教授和史密斯教授之外,还有狄金森国际学会两位副主席莫斯伯格(Barbara Mossberg)和德普曼(Jed Deppman)、《狄金森百科全书》主编埃伯温(Jane Eberwein)、狄金森传记作者哈贝格(Alfred Habegger)、狄金森信封诗和晚期手稿专家维尔纳(Marta Werner)、《狄金森学刊》前任主编斯托(Gary Stonum)、《狄金森学刊》现任主编理查兹(Eliza ichards)等。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色:第一,首次为中文读者提供了狄金森手稿图片(共128幅),并提供了手稿相关信息,展示了狄金森诗歌的创作原貌。第二,首次呈现了狄金森诗歌文本中的异文和替换词,以展示狄金森诗歌的开放状态以及“选择不选择”的诗学策略。第三,提供必要的注释和解读,为难点和关键点加注,同时精选合作者之间的研讨记录,邀请读者亲历狄金森诗歌翻译现场,以进一步敞开狄金森诗歌的多种可能性。第四,首次以图文的方式翻译和介绍了狄金森的信封诗11首。
作者: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传奇诗人。出生于律师家庭。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女尼般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一千七百余首;生前只是发表过七首,其余的都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独创性。
译者:
王柏华,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文学翻译工作坊“奇境译坊”发起人和主持人。发表译著多部:《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艾米莉·狄金森传》《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哈代长篇小说《心爱的》等。近年来主攻狄金森诗歌和中外诗歌翻译研究,与狄金森国际学会(EDIS)共同发起和主持“狄金森国际合作翻译项目”。主编“十九首”世界诗歌批评读本丛书(第一辑约16种)。
Martha Nell Smith:马里兰大学英语系教授,马里兰大学人文科技研究所创建者和所长。美国狄金森国际学会会长。代表作:《泛舟伊甸园:重读艾米莉·狄金森》( Rowing in Eden: Rereading Emily Dickinson ,1992),编著《小心地打开我:艾米莉·狄金森与苏珊·狄金森的私密书信》( Open Me Carefully:Emily Dickinson's Intimate Letters to Susan Dickinson ,1998)、合编《艾米莉·狄金森的喜剧力量》( Comic Power in Emily Dickinson ,1993. coauthored with Cristanne Miller and Suzanne Juhasz)、《艾米莉·狄金森导读》( Companion to Emily Dickinson ,2008. coedited with Mary Loeffelholz)、《艾米莉·狄金森实用手册》( Emily Dickinson,A User's Guide ,2014);她还是“狄金森电子档案”(Dickinson Elctronic Archives
前言1
致谢5
编辑体例说明7
第一组(3首)罗良功 & Eliza Richards 1
F59 Could live - did live - (J43) 1
F59 可能活着 - 确实活过 - 1
F348 I would not paint - a picture - (J505) 3
F348 我不愿画 - 一幅画 - 3
F1163A A Spider sewed at Night (J1138) 6
F1163A 蜘蛛在夜晚织布忙 6
第二组(6首)李丽波、陈义海 & Alfred Habegger 8
F140B Bring me the sunset in a cup (J128) 8
F140B 把日落用杯子端给我 8
F180 In Ebon Box, when years have flown(J169) 11
F180 岁月流逝后,在黑檀木盒里 11
F317Delightisastheflight-(J257) 13
F317 欣喜正如飞逝 - 13
F450 The Outer - from the Inner (J393) 16
F450 外在 - 从内在 16
F560 Did Our Best Moment last - (J451) 18
F560 假如最美的时光能够久长 - 18
F1466 The healed Heart shows its shallow scar (J1440) 20
F1466 愈合的心显示它浅浅的伤痕 20
第三组(6首)许立欣& Stephanie Farrar 22
F356 If you were coming in the Fall (J639) 22
F356 若是你要秋天来 22
F589 They called me to the Window, for (J511) 25
F589 他们唤我到窗前,看 25
F704 My Portion is Defeat - today - (J628) 27
F704 我分到的那份是失败 - 今日 - 27
F1212 My triumph lasted till the Drums (J1227) 29
F1212 我的胜利持续到鼓声 29
F1440 How Human Nature dotes (J1417) 31
F1440 人性多么钟情于 31
F1442 It was a quiet seeming Day - (J1419) 33
F1442 这是看似平静的一天 - 33
第四组(6首)冷霜、赖丹婷& Leslie McAbee 35
F279 Of all the Souls that stand create - (J664) 35
F279 自所有创生的灵魂 - 35
F285B The Love a Life can show Below (J673) 38
F285B 一生能显现于下界的爱 38
F314B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 (J254) 41
F314B “希望”是那种有羽毛的事物 - 41
F333 Many a phrase has the English language - (J276) 43
F333 英语有许多表达方式 - 43
F533 I reckon - When I count at all - (J569) 45
F533 我掂量 - 当我彻底清点 - 45
F559B Through the Dark Sod - as Education - (J392) 47
F559B 穿透黑暗的地壤 - 如同教育 - 47
第五组(3首)李玲 & Marilee Lindemann 49
F370 Within my Garden, rides a Bird (J500) 49
F370 我的花园里,一只鸟驾驶 49
F962B A Light exists in Spring (J812) 52
F962B 一种光存在于春天 52
F1373 The Spider as an Artist (J1275) 55
F1373 蜘蛛作为艺术家 55
第六组(4首)谢微、王柏华 & Julie Enszer 57
F259 A Clock stopped - (J287) 57
F259 钟停了 - 57
F274 Again - his voice is at the door - (J663) 60
F274 又一次 - 他的声音在门口 - 60
F1121 The Sky is low - the Clouds are mean (J1075) 64
F1121 天空低垂 - 层云卑劣 64
F1407 A Saucer holds a Cup (J1374) 66
F1407 一只茶碟托着一只茶杯 66
第七组(6首)刘守兰、易霞& Barbara Mossberg 69
F11B Nobody knows this little Rose - (J35) 69
F11B 没人知道这朵小小的玫瑰 - 69
F122C These are the days when Birds come back - (J130) 72
F122C 这是鸟儿归来的日子 - 72
F347IdreadedthatfirstRobin,so(J348) 75
F347 我曾如此害怕第一只知更鸟 75
F477A He fumbles at your Soul (J315) 78
F477A 他触摸你的灵魂 78
F764 My Life had stood - a Loaded Gun - (J754) 80
F764 我的生命 - 一杆上膛的枪 - 80
F1489E A Route of Evanescence (J1463) 83
F1489E 一条渐渐消失的轨迹 83
第八组(6首)谭大立& Laura Lauth 86
F403A I reason - Earth is short - (J301) 86
F403A 我琢磨 - 地球短暂 - 86
F445 They shut me up in Prose - (J613) 88
F445 他们把我禁锢在散文里 - 88
F466 I dwell in Possibility - (J657) 90
F466 我栖居于可能性 - 90
F674 I could not prove the Years had feet - (J563) 92
F674 我不能证明岁月有(韵)脚 - 92
F1243 Shall I take thee, the Poet said (J1126) 94
F1243 我是否选用你呢?诗人推敲着 94
F1263 Tell all the truth but tell it slant - (J1129) 96
F1263 说出全部真话,但要曲折地说 - 96
第九组(3首)董恒秀 & George W. Lytle 98
F312 I can wade Grief - (J252) 98
F312 我可以跋涉悲伤 - 98
F326 The lonesome for they know not What - (J262) 101
F326 他们不知因何事感到孤寂 - 101
F381B I cannot dance upon my Toes - (J326) 104
F381B 我不会用脚尖跳舞 - 104
第十组(5首)杨铁军、Eleanor Goodman & Jane Eberwein 107
F113A The Bee is not afraid of me (J111) 107
F113A 蜜蜂不怕我 107
F359C A Bird, came down the Walk - (J328) 108
F359C 一只鸟沿路走来 - 108
F610FromCocoonforthaButterfly(J354) 111
F610 从虫茧里钻出一只蝴蝶 111
F621 The Wind - tapped like a tired Man - (J436) 113
F621 风敲门 - 像疲倦的男人 - 113
F796E The Wind begun to rock the Grass (J824) 115
F796E 风开始摇动草叶 115
第十一组(5首)王柏华& Jed Deppman 118
F104 A something in a summer's Day (J71) 118
F104 有一物在夏日的一天 118
F522 I tie my Hat - I crease my Shawl - (J443) 122
F522 我系好帽子 - 我叠起围巾 - 122
F578 The Angle of a Landscape (J375) 126
F578 一片风景的那一角 126
F693 Like Eyes that looked on Wastes - (J458) 129
F693 像双目凝望荒原 - 129
F696 The Tint I cannot take - is best - (J627) 132
F696 我捕捉不到的色调 - 最美 - 132
第十二组(5首)王家新 & Cristanne Miller 135
F284B The Zeros taught Us - Phosphorus - (J689) 135
F284B 零度教我们 - 磷光 - 135
F320 There's a certain Slant of light (J258) 139
F320 有某种斜光 139
F372 After great pain, a formal feeling comes - (J341) 142
F372 巨大的痛苦后,一种得体的感觉来临 - 142
F479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 (J712) 145
F479 因为我不能为死亡停下 - 145
F603 The Red - Blaze - is the Morning - (J469) 148
F603 红色 - 闪耀 - 是黎明 - 148
第十三组(6首)王晋华、乔亦娟 & Gary Stonum 150
F319 Of Bronze - and Blaze - (J290) 150
F319 宛若青铜 - 宛若火焰 - 150
F935D As imperceptibly as Grief (J1540) 152
F935D 像悲伤一样无迹可寻 152
F1038A Bloom - is Result - to meet a Flower (J1058) 155
F1038A 开花 - 是一种成果 - 邂逅一朵花 155
F1072 A loss of something ever felt I - (J959) 157
F1072 我总感觉我失去了什么 - 157
F1160A The duties of the Wind are few - (J1137) 159
F1160A 风的职责很少 - 159
F1356A A little Madness in the Spring (J1333) 161
F1356A 春日里一点小小的疯狂 161
第十四组(6首)王立言& Aaron Dinin 163
F207B I taste a liquor never brewed - (J214) 163
F207B 我品尝从未酿造过的美酒 - 163
F236B Some - keep the Sabbath - going to Church - (J324) 166
F236B 有人 - 过安息日 - 去教堂 - 166
F256 The Robin's my Criterion for Tune - (J285) 168
F256 知更雀是我评判乐曲的标杆 - 168
F473 I was the slightest in the House - (J486) 170
F473 我在家里无足轻重 - 170
F572C The Day came slow - till Five o'clock - (J304) 172
F572C 白昼缓缓降临 - 直到五时 - 172
F700 The Way I read a Letter's - this - (J636) 174
F700 我读信的方式 - 如此这般 - 174
第十五组(3首)徐翠华& Karen Emmerich 177
F311B I know some lonely Houses off the Road (J289) 177
F311B 我知道离路远处有几座孤零零的房子 177
F313 You see I cannot see - your lifetime - (J253) 180
F313 你看我看不到 - 你的人生 - 180
F323 Read - Sweet - how others - strove - (J260) 182
F323 阅读吧 - 亲爱的 - 看看别人是怎样奋斗 - 182
第十六组(3首)齐悦、梅圣莹&王柏华 184
F436 I found the words to every thought (J581) 184
F436 我曾为我有过的所有思想 184
F853 She staked Her Feathers - Gained an Arc - (J798) 186
F853 她赌上她的羽毛 - 得到一道弧 - 186
F905SplittheLark-andyou'llfindtheMusic-(J861) 188
F905 劈开云雀 - 你会找到音乐 - 188
第十七组(5首)杨炼、陈汐& Eliza Richards 190
F513A The Spider holds a Silver Ball (J605) 190
F513A 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 190
F781A Remorse - is Memory - awake - (J744) 192
F781A 懊悔 - 是记忆 - 醒着 - 192
F930A The Poets light but Lamps - (J883) 194
F930A 诗人唯燃灯 - 194
F1103B Perception of an Object costs (J1071) 196
F1103B 感知一物之代价 196
F1459B How brittle are the Piers (J1433) 198
F1459B 这桥墩多么易碎 198
第十八组(3首)曾轶峰& Elizabeth Miller 200
F743 Behind Me - dips Eternity - (J721) 200
F743 在我之后 - 永恒下沉 - 200
F836 Color - Caste - Denomination - (J970) 202
F836 颜色 - 等级 - 派别 - 202
F1230'TwasfightingforhisLifehewas-(J1188) 205
F1230 他为生命而战 - 205
第十九组(6首)周建新& Cindy Mackenzie 207
F606C Except the smaller size (J1067) 207
F606C 除了那较小的 207
F992 Three Weeks passed since I had seen Her - (J1061) 209
F992 与她晤面后才过三周 - 209
F1087 To help our Bleaker Parts (J1064) 212
F1087 救助自身更羸弱的部分 212
F1124A Count not that far that can be had (J1074) 214
F1124A 别以为真如此遥远 214
F1229B The Days that we can spare (J1184) 215
F1229B 我们忙里偷闲的日子 215
F1299 Dominion lasts until obtained - (J1257) 217
F1299 控制会持续直至完全得到 - 217
第二十组(3首)周瓒& Cristanne Miller 219
F36 If I should die (J54) 219
F36 假如我死了 219
F382 Good Morning - Midnight - (J425) 222
F382 早安 - 午夜 - 222
F1353B To pile like Thunder to its close (J1247) 226
F1353B 堆叠如雷鸣直到最后 226
第二十一组(信封诗11首)周琰& Marta Werner 228
A105a A not admitting of the wound (F1188/J1223) 228
A105a 拒不承认伤口 228
A108 When what they sung for is undone (F1545A) 230
A108 当它们为之歌唱的消散 230
A109 A Pang is more conspicuous in Spring (F1545B/J1530) 232
A109 一阵悸痛在春天更显而易觉 232
A145 It will not harm her magic pace (F1183B) 234
A145 那不会妨害她神奇的步履 234
A146 We introduce ourselves (F1184/J1214) 237
A146 我们介绍自己 237
A277 Long Years apart - can make no (F1405A/J1383) 238
A277 长年分离 - 没有哪个破裂 238
A278 Look back on Time, with kindly eyes - (F1251A/J1478) 241
A278 以和善的眼睛,回望时间 - 241
A316 Oh Sumptuous moment (F1186A/J1125) 243
A316 噢,奢华的时刻 243
A449 The vastest earthly Day (F1323A/J1328) 245
A449 最浩大的人间之日 245
A479 Through what transports of Patience (F1265A/J1153) 247
A479 通过那传递耐心的事物 247
A821 Clogged only with Music 250
A821 仅仅以音乐阻塞 250
附录一通信摘录和作者附言254
附录二引用文献328
附录三译者简介333
后记341
诗歌索引348
前言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一生悄然创作了近两千首诗歌,关于宇宙、自然、爱、喜悦、痛苦、孤独、死亡、不朽等,她沉思默想,为自己重新思考一切、重新命名和定义一切,为美国诗歌敞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至少在她的时代,没有谁的探索如此独特,达到如此深邃的程度和崇高的力度。认知的深度和曲折使狄金森的诗风总体上简洁凝缩、冷峻瘦硬,充满空白、断裂和多义性。
她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写诗,虽然她渐渐明白,这样的诗作注定难以取悦当时的读者。她说,“我栖居于可能性”(I dwell in possibility)。
每一个文学文本都处在广义的翻译、移动和重写(rewriting)之中,并在不断的“重写”中获得延续和重生。不过,狄金森诗歌文本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与她私密的创作和发表样态及其诗学策略密切相关。狄金森的大量诗歌文本都处在明显的未完成或不确定状态,这首先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可以粗略概括为以下三种:第一,未定稿:诗人留下大量未加整理的草稿或半成品,它们停留在实际的未完成状态;第二,异文:同一首诗作有多种不同形态的手稿或手抄本存留,如零散的手稿、装订成册的抄本或随信寄给亲友的抄本;第三,替换词(alternative words or phrases):在似乎已经完成并定稿的文本中,诗人在纸张的空白处保留大量替换词,让文本处在开放状态或保留多种可能性。
在诗歌史上,没有哪位诗人像狄金森一样如此频繁地为诗歌文本保留了如此丰富的异文和替换词。一方面,这与诗人生前选择不发表或仅限于在朋友圈传递抄本的发表方式有关;另一方面,有种种迹象表明,保留替换词是狄金森自觉的“选择不选择”(choosing not choosing)的诗学策略,具有明显的实验性。而大量的未定稿和异文的存在,也很可能与诗人无意于追求确定性的诗学策略和创作理念相关。
为了在汉语世界里进一步敞开狄金森诗歌的诸多可能性,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和美国狄金森国际学会(Emily Dickinson International Society)联合发起并组织了“狄金森合作翻译项目”,共同翻译、精读、研讨狄金森诗作104首。发起这个项目的另一个初衷是为了配合狄金森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的首次召开,因此,这个翻译合作也是研讨会的一个配套项目。研讨会和翻译项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复旦大学中文系王柏华,协同狄金森国际学会主席马莎·内尔·史密斯(Martha Nell Smith)和《狄金森学刊》前任主编克里斯丹·米勒(Cristanne Miller),共邀请到近50位中外诗人、译者、学者参与,组成21个翻译小组,每组2—3人,分别选译3—11首狄金森诗作,并为每一首诗作提供注释和解读。
中方合作者既有狄金森和美国诗歌的译者和研究者,如董恒秀、李玲、刘守兰、罗良功、周琰等,也有一批活跃在当代文坛的诗人,如冷霜、王家新、杨炼、周瓒等,而北美合作者主要由一批狄金森资深学者组成,除两位学界领袖米勒教授和史密斯教授之外,还有狄金森国际学会两位副主席莫斯伯格(Barbara Mossberg)和德普曼(Jed Deppman)、《狄金森百科全书》主编埃伯温(Jane Eberwein)、狄金森权威传记作者哈贝格(Alfred Habegger)、狄金森信封诗和晚期手稿权威专家维尔纳(Marta Werner)、《狄金森学刊》前任主编斯托(Gary Stonum)、《狄金森学刊》现任主编理查兹(Eliza Richards)等。
“狄金森在中国——翻译的可能性与跨文化视野”研讨会(Emily Dickinson Dwells in China—Possibilities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s)已于2014年11月在复旦大学召开。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以狄金森为专题的国际研讨会,由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办,美国狄金森国际学会协办,近60位专家学者、诗人、译者与会,交流狄金森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中英诗歌相遇中的诗学、美学、文化阐释等问题。研讨会分为学术报告和合作翻译工作坊两个部分,采取了大会发言、专题研讨、小组对话和诗歌朗诵会四种形式。研讨会以国际合作翻译项目为后盾,突出了它的一大特色——融学术研究和翻译实践于一体。
史密斯教授在大会发言中提出,阅读狄金森,从手稿、印刷出版物到如今的数字化形式,即使用英文,却始终在翻译/移动(translation一词的本义即移动和传送)中阅读,正如狄金森生前在她选定的小圈子里移动自己的诗作一样。她重点介绍了近20年来她本人积极参与和推动的狄金森数字化档案的建设情况,包括Dickinson Electronic Archives(DEA)和Emily Dickinson Archive(EDA)的异同和使用方式。经由跨语际的翻译,狄金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米勒教授在大会发言中强调狄金森诗歌对韵律和节奏的重视,特别是有意运用声音结构及多重韵律来传达认知与观念的方式。她结合德语和法语译者的处理方式,探讨了翻译的可能性和困难,也为中译者提供了灵感。
早在2014年7月,翻译项目的合作者已通过邮件就所选诗作的版本、诗意的整体把握、具体词语的理解、节奏韵律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在会议召开前夕提交了部分翻译初稿。2014年11月,16个翻译小组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安排各个小组成员在光华楼星光咖啡厅见面交流,继续修改译作。在翻译分会场,每个小组都发表了翻译研究报告,与各组同仁切磋翻译心得和体会,特别是其中的难点和困惑。翻译工作坊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认同和反对意见此起彼伏。
罗良功指出诗歌翻译需要重构三重文本:语言、声音、视觉。他结合自己翻译狄金森的尝试,探讨了这三重文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他建议采用加粗字体来重构狄金森诗作中频繁出现的首字母大写的词语的视觉效果。陈义海在发言中提醒译者,不宜为“凑韵”而牺牲诗意。王柏华以两首诗作为例,展示合作翻译和重译狄金森的必要,其中一首涉及版本的慎重选择,另一首涉及语法和诗学上的困境以及文化和宗教负载词的处理。台湾译者董恒秀描述了狄金森进入台湾的历程,并结合实例分享了她与老师莱杰威(George Lytle)多年翻译合作的经验。王立言提出通过增补的翻译技巧来传达狄金森晦涩、跳跃、浓缩的诗作中内含的意义成分。徐翠华的发言为三首诗作提供了深入细致的解说,特别是其中节奏韵律的巧妙运用。曾轶峰引用施莱尔马赫的观点强调翻译狄金森的异化效果。刘守兰生动介绍了她与美国合作者相互启发、相互印证的通信往来如何最终加深了她对狄金森诗作的理解。周瓒结合本雅明的翻译观和她本人的实践提出,狄金森在呼唤她的中译本,这是对原作的必不可少的增补与完善。
在闭幕式前的诗歌朗诵会上,16个翻译小组的成员以中英双语朗诵了部分诗篇,听众们以饱满的热情聆听专家朗诵原作,品味中文译作的得失,现场见证狄金森诗歌在双语相遇中的困境、突围与重生。狄金森国际学会主席史密斯教授在闭幕式上表示,这是一个十分有特色有创意的会议和合作项目,她愿意与复旦文学翻译中心的组织者共同努力,争取打造出一个互动的网络平台,将这个合作项目继续下去。自会议结束以来,各个小组继续开展远程合作,精益求精,打造译文和导读,于2016年夏天提交了翻译定稿。经主编王柏华细心审阅,同时针对一些疑难和有争议的问题,进一步与小组成员讨论,期间多次请教史密斯和米勒两位教授,合作翻译项目成果于2017年8月结集并定稿。
总结狄金森合作翻译项目,有以下几个特色和突破:
第一,首次为中文读者提供了狄金森手稿图片(共128幅),并提供了手稿相关信息,展示了狄金森诗歌的创作原貌。
第二,首次呈现了狄金森诗歌文本中的异文和替换词,以展示狄金森诗歌的开放状态以及“选择不选择”的诗学策略。
第三,提供必要的注释和解读,为难点和关键点加注,同时精选合作者之间的研讨记录,邀请读者亲历狄金森诗歌翻译现场,以进一步敞开狄金森诗歌的多种可能性。
第四,首次以图文的方式翻译和介绍了狄金森的信封诗11首。
狄金森国际合作翻译项目是一个尝试,或可为文学翻译界提供一个值得推广的翻译范式,但由于多人参与合作,组织、沟通、协调工作以及编辑、统稿、校对工作都十分不易,难免存在盲点、错漏和各类不足,诚挚地期盼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王柏华 & Martha Nell Smith
2017年8月
这世间哪来那么多的索尔薇格还能在千千万万个培尔金特失败之后给他救赎给他归宿。
评分京东读书日活动满*-*,配上满*-*的券
评分很不错的一套书,活动的时候入手的。物美价廉,用知识充实自己是活着不错的选择!
评分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终于等到这本书的出版。
评分作者的代表作,首次汉语全译本,收藏吧。
评分非常好,618活动给力,满减加用券,差不多折上三折~
评分人文版的哈代文集之第八册。
评分北岛所推崇的诗人 绝对没错
评分孩子点名要的书,质量很好,非常满意,一直信赖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