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技法入门宝典

素描技法入门宝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灌木文化,芦珅 著
图书标签:
  • 素描
  • 绘画
  • 技法
  • 入门
  • 基础
  • 艺术
  • 绘画技巧
  • 绘画教程
  • 速写
  • 艺术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55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4266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本书是一本技法简单、讲解详实、绘画案例生动有趣的素描技法教程
2.技法精选提示+案例图,便于初学者学习
3.不同角度、不同品种的绘画案例,全面学习掌握素描创作的诀窍
4.方便创作时借鉴、参考,快速提高绘画水平

内容简介

素描是一种能快速锻炼写生能力,提高写实技法水平的画种。因其技法简单,容易上手,绘制效果生动,深受广大绘画初学者的喜爱。
本书是一本技法简单、讲解详实、绘画案例生动有趣的素描技法教程。本书前面的章节从工具介绍开始,细致地讲解了素描中常用的绘画技法、不同形体的绘制方法、透视和比例知识、光影的绘制方法等。对于案例则是从美食的基本结构开始讲起,然后逐一介绍了生活小物、常见花卉的绘制方法,让读者能从简单的造型学起,快速掌握基础绘制技法要领。后面的章节则从可爱的动物开始,并介绍了唯美风景的绘制方法,包括了高塔、林间石阶、古城小巷和城堡的绘制方法,力求使读者在绘制可爱动物、美丽风景时,逐渐掌握更加实用的绘制技法。
本书可以作为美术培训机构和专业院校的教材,也适合零基础的美术爱好者使用。

作者简介

“灌木”一词源于《诗经·葛覃》中的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意为矮小的灌木,不追求白桦的参天耸立、松柏的曲高和寡,但求漫山遍野,覆盖广阔的大地。灌木文化以出版高质量美术教程书、美术画册等广受业界好评。如国画一学即会(大字大图版)》系列、《中国画技法入门300例》系列、《原大版画册》系列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部分 绘画工具

1.1 工具总览 10

1.2 画笔工具 11

1.2.1 铅笔 11

铅笔各部位的名称 11

铅笔在不同力度下的色彩变化 12

不同型号的铅笔在画面中的表现作用 13

如何削铅笔 14

不要浪费铅笔头 14

1.2.2 炭笔 15

普通炭笔 15

拉线炭笔 15

全炭炭笔 16

1.2.3 自动铅笔 17

自动铅笔各部位的名称 17

1.2.4 纸笔 18

双头纸笔 18

单头纸笔 18

以不同力度使用纸笔的涂抹效果 18

1.2.5 炭粉笔 19

不同颜色炭粉笔的绘画效果 19

1.2.6 纸巾 19

纸巾的绘画效果 19

1.3 橡皮工具 20

1.3.1 硬橡皮 20

不同型号的硬橡皮 20

不同形状的硬橡皮 20

1.3.2 软橡皮 21

软橡皮在绘画中的使用 21

1.4 纸张工具 22



* 2部分 基础技法

2.1 从线条开始 24

横向直线 24

纵向直线 24

画直线的握笔姿势 24

2.1.2 弧线 25

横向弧线 25

纵向弧线 25

画弧线的握笔姿势 25

2.1.3 执笔角度不同线条的变化 26

2.1.4 用直线画出图形 27

正方形线条绘制步骤 27

长方形线条绘制步骤 27

三角形线条绘制步骤 27

平行四边形线条绘制步骤 28

多边形线条绘制步骤 28

2.1.5 用弧线画出图形 29

圆形线条绘制步骤 29

椭圆形线条绘制步骤 29

2.2 多面形状组合形成体 30

2.2.1 正方体 30

正方体的绘制 30

2.2.2 长方体 31

长方体的绘制 31

2.2.3 四棱锥体 32

四棱锥的绘制 32

2.2.4 八棱柱体 33

八棱柱的绘制 33

2.2.5 多面体 34

十二面体 34

二十面体 35

2.2.6 特殊形体 36

球体 36

圆柱体 37

2.3 利用铅笔把握物体的形体比例 38

2.4 认识物体的透视 39

2.4.1 圆形透视 39

形似圆形物体的透视变化 39

圆形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40

圆形透视在绘画中的特性 41

2.4.2 方形透视 42

方形物体的透视变化 42

方形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43

方形透视在绘画中的特性 44

2.5 认识光影 45

2.5.1 光影的概念 45

为简单的物体绘制光影 45

2.5.2 光影的形成 46

光影的照射路径 46

2.5.3 素描中的亮、灰、暗 47

不同角度照射光影的变化 47

2.5.4 利用排线表现物体的亮、灰、暗 48

直线排线 48

弧线排线 49

交叉排线 50

渐变排线 50

2.5.5 排线在画面中的运用 51

2.5.6 绘制方体的亮、灰、暗 52

形似方体物体亮、灰、暗的绘制 53

2.5.7 绘制球体的亮、灰、暗 54

形似球体物体亮、灰、暗的绘制 55

2.6 认识物体的质感 56

2.6.1 亚光物体质感表现 56

陶制品 56

砂制品 57

纤维制品 58

2.6.2 光面物体质感表现 59

玻璃制品 59

金属制品 60

2.6.3 其他物体质感表现 61

水果 61

蔬菜 62

花卉 62

2.7 认识画面中的构图 63

2.7.1 正确的构图 63

2.7.2 错误的构图 63

2.7.3 完 美的构图 64

三角形构图 64

“S”形构图 64

“L”形构图 64

多边形构图 64



第3部分 美食物语

水果蛋糕66

冰激凌69

饼干72

甜甜圈76

心形茶杯蛋糕80

奶油夹心面包84

三角蛋糕87

马卡龙90

樱桃果挞96

蓝莓蛋糕101

薯片焦糖堡104

案例欣赏110



第4部分 生活小物

木马挂饰112

猴子布偶116

木质小车120

机器人玩偶123

熊娃娃127

机器人130

鼻* 壶134

人偶娃娃138

玩偶娃娃157

兔子布偶143

松鼠玩偶148

鱼布偶153

木树蛙161

案例欣赏164



第5部分 秘密花园

栀子花166

一叶兰169

皇帝菊173

玉兰花176

玫瑰180

勋章花186

牡丹191

蔷薇花195

金丝杜鹃202

郁金香206

虞美人209

芍药212

月季216

案例欣赏219



第6部分 动物世界

马来犀鸟222

松鼠226

浣熊229

树懒232

树蛙236

啄木鸟239

猫头鹰243

狗狗247

熊猫250

犀牛254

棕熊258

案例欣赏263



第7部分 唯美风景

高塔266

残破建筑一角271

海边云朵279

废弃的船只282

海边渔船289

林间石阶296

路旁木屋299

古城小巷305

怪石308

教堂一角314

城楼一角319

胡杨树323

城堡327

土耳其洞穴332

破碎砖墙一角335

白色建筑一角339

屋前的流水342

案例欣赏347
《艺术启蒙:色彩的魔法》 简介: 欢迎来到色彩的奇妙世界!《艺术启蒙:色彩的魔法》并非一本传授绘画技巧的教程,而是一次充满探索与发现的视觉盛宴,一场深入浅出的色彩认知之旅。本书将带领您摆脱技法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感受、运用色彩,从而点燃您内心深处对美的感知和创造的渴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视觉信息包围,但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色彩的语言?色彩不仅仅是颜料的混合,它是情感的载体,是氛围的营造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我们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媒介。本书旨在揭示色彩背后的奥秘,让您在生活中、在艺术欣赏中、在任何需要表达创意的时刻,都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色彩的力量。 本书内容详解: 第一篇:色彩的感知与本质 第一章:瞳孔中的世界——色彩的生理基础 人类的视觉系统如何工作? 我们将从最基本的生理学出发,简要介绍眼睛如何接收光线,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如何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以及大脑如何解析这些信号形成我们所见的颜色。这部分内容将帮助读者理解,色彩并非客观存在于物体本身,而是我们大脑对光线刺激的一种解释。 三原色与色彩的诞生: 深入探讨加色三原色(红、绿、蓝)和减色三原色(青、品红、黄)的概念,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光学和印刷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我们将解释为什么这几种颜色能够混合出几乎所有的色彩,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造物品中的体现。 光的本质与色彩: 光的波长决定了我们看到的颜色。本书将科普不同波长的光线对应着不同的颜色,从可见光谱的七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到红外线和紫外线,帮助读者建立对光与色关系的直观认识。 第二章:色彩的情绪光谱——心理学中的色彩联想 色彩与情感的深层联系: 为什么红色常常与激情、危险相关?为什么蓝色会带来宁静、忧郁?本章将深入探讨色彩心理学,分析不同颜色在人类情感和心理上产生的普遍联想。我们将列举大量的例子,说明黄色带来的温暖、绿色代表的生机、紫色象征的神秘等,并探讨这些联想的文化和生理根源。 不同文化下的色彩象征: 色彩的意义并非普适。我们将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颜色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与好运,而在西方,白色可能代表纯洁,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则与哀悼有关。通过对比,读者将更深刻地理解色彩的文化维度。 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从品牌标志到室内装修,从服装选择到交通信号灯,色彩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感受。本章将分析色彩在营销、设计、交通安全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让读者意识到色彩的“无声语言”的力量。 第三章:色彩的和谐与冲突——色彩理论基础 色相、饱和度与明度: 详细解释色彩的三大属性——色相(Hue,即颜色本身)、饱和度(Saturation,即色彩的纯度或鲜艳程度)和明度(Brightness/Value,即色彩的深浅)。通过直观的图示和生动的描述,让读者清晰地理解这三个维度如何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色彩。 色轮的奥秘: 介绍色轮(Color Wheel)作为理解色彩关系的重要工具。我们将讲解如何利用色轮找出互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s)、邻近色(Analogous Colors)、分裂互补色(Split-Complementary Colors)等,并解释它们在构成视觉画面时产生的不同效果,如互补色带来的强烈对比和活力,邻近色带来的和谐与统一。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探讨不同色彩组合产生的视觉效果。例如,冷暖色对比带来的空间感差异、鲜明色与柔和色的搭配如何影响画面的焦点和氛围、以及如何通过明度对比来增强层次感。 第二篇:色彩的运用与表达 第四章:光影的魔术——色彩与光线的互动 光线如何改变色彩? 不同的光源(如自然光、白炽灯、荧光灯)会发出不同色温的光,这会显著影响物体颜色的呈现。本章将带领读者观察和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色彩的变化,例如在暖色调灯光下,白色可能呈现出偏黄的效果。 阴影与反光中的色彩: 阴影并非只是黑暗,它常常带有环境色的影响,呈现出微妙的色彩倾向。反光点则会带来高光色彩。我们将分析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以及物体之间相互反射时,色彩是如何产生微妙变化的。 色彩的体积感与空间感: 学习如何利用色彩的冷暖和明度来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画面空间感。通常,暖色和亮色有前进感,冷色和暗色有后退感,这对于理解三维空间的描绘至关重要。 第五章:色彩的情感语言——情绪的传递与渲染 用色彩讲故事: 学习如何通过选择和搭配色彩来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意境。例如,用明亮、饱和的色彩营造欢快、活泼的氛围;用灰暗、饱和度低的色彩表现忧伤、沉重的基调;用深邃、浓郁的色彩营造神秘、浪漫的氛围。 色彩的象征性运用: 深入探索色彩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象征意义。在绘画中,某一种颜色可能代表着画家的某种心绪或对画面的某种象征性解读。在摄影或电影中,色彩更是至关重要的叙事工具。 案例分析:大师的色彩智慧: 我们将选取一些经典画作、摄影作品或设计案例,深入分析艺术家是如何巧妙运用色彩来传递情感、构建氛围、引导观众情绪的,让读者从中汲取灵感。 第六章:从观察到感知——色彩的实践探索 如何“看见”更多的色彩? 鼓励读者打开感知,留意生活中的色彩细节。从落日的余晖到一片叶子的脉络,从街头的涂鸦到孩童的蜡笔画,处处都是色彩的宝藏。我们将提供一些引导性的观察方法,帮助读者训练对色彩细微差别的感知能力。 玩转色彩组合: 提供一系列色彩搭配的练习,鼓励读者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例如“无声的呐喊”(对比强烈的色彩)、“低语的和谐”(柔和的邻近色)、“沉睡的梦境”(朦胧的渐变色)等。这些练习并非为了追求“正确”的答案,而是为了激发读者对色彩组合的直觉和创造力。 色彩日记与灵感收集: 建议读者建立自己的色彩日记,记录下触动自己的色彩搭配、场景、或物件。可以剪贴图片、写下感受、甚至用简单的色彩符号来表达。这是一种持续积累和培养色彩敏感度的方式。 超越技巧的表达: 重申本书的核心理念——色彩的价值在于其表达力,而非单纯的技法。即使没有精湛的绘画技巧,只要能理解和运用色彩,也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本书旨在培养读者一种“用色彩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在艺术创作、生活布置,还是人际沟通中,都能运用色彩的力量。 《艺术启蒙:色彩的魔法》 是一本邀请您一同出发的色彩探险。它不教您如何握笔,而是教您如何用心去“看”,如何用色彩去“说”。无论您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希望在生活中增添更多色彩的探索者,这本书都将是您手中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南,让您在这个缤纷的世界里,发现属于自己的色彩哲学。

用户评价

评分

《素描技法入门宝典》的编排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也看过一些素描书籍,但很多都让我觉得杂乱无章,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的章节划分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就像一条清晰的路径,引导着读者一步步向前。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透视原理”时,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比如火车轨道在远处汇聚,或者一个正方形在倾斜视角下会变成梯形,来阐释透视的奥秘。 这种“由浅入深,化繁为简”的教学方式,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它让我能够理解抽象的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绘画中。书中的案例也非常贴切,从基础的几何形体,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再到后面的人物五官,每一个练习都循序渐进,让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每次完成一个练习,看到自己画出来的东西比之前有明显提升,那种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

我不得不说,《素描技法入门宝典》在引导读者建立正确的绘画思维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很多教程可能会让你死记硬背一些技巧,但这本书却更注重培养你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它不是简单地给你一个“模板”,而是让你学会如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如何处理阴影时,它会告诉你阴影并非一片死黑,而是有层次、有变化的。通过对不同光源下阴影的对比讲解,我才明白,原来阴影的深浅和颜色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让我对光影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 书中的很多练习都非常有针对性,比如关于“材质表现”的部分,它会教你如何区分和表现不同材质的质感,比如光滑的金属、粗糙的布料、温润的木头。这对于我这种刚入门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我画什么都一个样,现在我能根据材质的不同,运用不同的线条和明暗处理来展现其特有的质感。感觉我的画作瞬间就“活”了起来,有了更多的细节和表现力。

评分

坦白说,《素描技法入门宝典》是目前我读过的最让我有“学有所得”感觉的绘画书籍。它不是那种“速成”的教程,而是真正注重打牢基础。我最开始接触素描的时候,总觉得线条很重要,但总是画不好。这本书里专门辟出了章节讲解“线条的运用”,它告诉我,线条不仅仅是勾勒轮廓,还可以用来表现明暗、质感、体积,甚至情感。 书里有很多关于线条练习的示范,比如如何通过改变笔触的方向和力度来表现物体的表面肌理,如何用平行线和交叉线来营造阴影的深度。我坚持练习了一个月,感觉自己的手腕变得更加灵活,对线条的控制也更加自如了。现在我画物体,不再是僵硬地描摹,而是能够通过线条的变化,让画面更加富有表现力。它让我明白,每一个细小的线条,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评分

《素描技法入门宝典》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此。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性极强,让我这个绘画小白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轨迹。它并没有像其他教程那样,将内容碎片化,而是像一条清晰的脉络,引导着读者一步步深入。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透视”部分时,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条笔直的马路在远处会汇聚,或者箱子的不同侧面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来解释透视原理。这种“化繁为简”的处理方式,让我这个数学不好的“文科生”也豁然开朗。 书中的案例非常丰富,从最简单的苹果、梨,到复杂的瓶子、椅子,再到后面的人物五官,每一个案例的讲解都细致入微。它不仅告诉你“怎么画”,更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画”。比如,在画一个金属罐子的时候,它会详细分析金属表面的反光点和高光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照下表现出的细微差别。这些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让我开始真正学会“看”物体,而不仅仅是“画”物体。以前我画画,纯粹是照葫芦画瓢,现在我能理解画面背后的逻辑了。

评分

这本书的细节处理堪称完美,让我这个之前对素描毫无概念的人,也能窥见艺术的门径。《素描技法入门宝典》并非一味地灌输理论,而是通过大量详实的图例,将抽象的绘画概念具象化。我尤其要夸赞它在讲解“光影表现”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哪里亮,哪里暗”,而是深入剖析了“光线是如何照射到物体上的”,“光线是如何被物体反射和吸收的”,以及“不同材质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应有何不同”。 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如何刻画体积感”,它用了一个简单的苹果作为例子,详细展示了如何通过细腻的明暗过渡来表现苹果的圆润和饱满。从最暗的阴影部分,到受光面上的微妙色彩变化,再到高光的点缀,每一步都讲解得清清楚楚。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意识到,原来一个简单的苹果,也可以画得如此生动立体。它让我明白,绘画的关键不在于“画得多像”,而在于“画出物体给人的感觉”。

评分

《素描技法入门宝典》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教学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引路人。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老师”姿态,而是与读者平等对话,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解绘画知识。我最喜欢的是它在讲解“人物动态”时,没有直接让你画真人,而是让你从简单的火柴人、骨骼模型开始,逐步理解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规律。这大大降低了人物素描的门槛。 以前我总觉得人物素描是绘画的“高阶课程”,遥不可及。但这本书让我知道,其实人物素描也是从最基础的结构和比例开始的。通过对人体基本骨骼和肌肉的示意图讲解,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站着会显得挺拔,而有些人会显得疲惫。当我试着去画一些简单的几何体人时,我竟然能感受到一些动态和张力。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对绘画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没得说,我感觉我这笔钱花得太值了!以前我总觉得画画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需要天赋,需要从小培养。但《素描技法入门宝典》却让我看到了普通人通过努力也能掌握绘画技巧的希望。它不讲究什么“灵感”或者“天赋”,而是扎扎实实地教你方法。书里介绍的“排线练习”和“冷暖调子”的运用,我每天都会花时间练习,感觉自己的手感和对灰度的把控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结构素描”的讲解。我以前总是盯着轮廓画,画出来的人物总显得僵硬,没有生命力。这本书引导我从物体的内部结构去理解,比如头骨的形状,肌肉的走向,这就像是给物体注入了灵魂。当我试着用这种方法去画人物头像时,我惊讶地发现,即使是同一个角度,画出来的人物也显得更加生动和立体。它教会我不仅仅是描摹表面的形状,更是要去理解和表现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形体。

评分

从一个完全零基础的门外汉,到如今敢于拿起画笔尝试各种静物,我真的要感谢《素描技法入门宝典》。这本书给我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可操作性”和“成就感”。它没有回避绘画中的难点,而是将难点拆解成易于理解和实践的小步骤。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画一个复杂的静物组合时,脑子里依然是茫然的。但当我翻到书里讲解“物体组合与空间关系”那一章时,我找到了方法。 书里教我如何先抓大形,再细化细节,如何处理物体之间的遮挡和前后关系,如何通过明暗对比来区分物体的前后距离。这些方法论真的非常管用!我不再是随意地把物体堆叠在一起,而是能有意识地去构建画面空间。每次完成一幅小练习,看到自己画出来的东西比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它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也让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每个人都可以学会画画。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新手量身定做的!拿到《素描技法入门宝典》的时候,我正处于一种非常迷茫的状态,对着一张白纸,脑子里却一片空白。以前也尝试过,但总是抓不住重点,画出来的东西要么是“四不像”,要么就是死板得毫无生气。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排版和插图吸引了。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图文并茂,每一步的讲解都配有清晰的示例,从最基础的线条练习,到几何体、静物的描绘,再到后面的人物素描,循序渐进,完全没有给新手留下“这是什么鬼?”的困惑。 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程那样,上来就让你画复杂的风景或者肖像,而是从最根本的东西开始。比如,如何握笔,如何控制线条的轻重缓急,如何区分明暗关系,这些最基本却又至关重要的概念,书里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形体塑造”,用简单的几何体来阐述光影如何影响物体的立体感,这让我茅塞顿开。以前我画静物,总觉得是平面的,用了这本书的方法,我开始能体会到物体“站”起来的感觉了。而且,它的讲解方式非常人性化,不会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是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理解。

评分

自从我拥有了《素描技法入门宝典》之后,我对待绘画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总觉得画画是一件需要“天赋”的事情,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努力”和“方法”的力量。它非常注重引导读者建立正确的观察习惯。在讲解“如何观察静物”时,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画什么”,而是教你“怎么去看”。 比如,它会让你去分析物体的基本形体,观察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理解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书里有大量的示范图,展示了如何从最基础的几何形状开始,逐步构建出复杂的物体。我记得有一章讲解“如何处理背景”,它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虚化背景以突出主体,或者用简单的线条来暗示空间。这些实用的技巧,让我不再害怕面对一张空白的画布。它让我明白,绘画是一门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天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