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中国民族乐器、西方管弦乐器的图书已有不少,而这一本是对中国民族乐器、西方管弦乐器之外的世界民族传统乐器的图文专著。)
1.内容包括
乐器名称、分类、形制、持琴、定音、演奏形态、文化功能及所属国家、民族和分布地域
2.采集并精选
180种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世界民族乐器,
约1000幅图片,10幅文化圈地图,6份(共39页)表格、25万文字阐述,
是一部聚学术性、知识性、可看性于一体的世界乐器文化专著。
3.业界评论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自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应有勤,对本书给予高度肯定
认为填补了目前国内涉及世界乐器方面的一个空白,
对于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教学与科研,
以及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等都将产生广泛的影响。
2.作者简介
饶文心教授,世界民族音乐学者。曾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任教,现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东方音乐及世界音乐。
我一直觉得,音乐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通用语,而《世界民族乐器》这本书,则用一种非常直观和形象的方式,让我体验到了这种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拉丁美洲的打击乐和弦乐器的介绍情有独钟。比如,那些充满活力的康加鼓和邦戈鼓,它们在萨尔萨舞曲和拉丁爵士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书中关于它们如何通过不同的击打方式产生丰富的节奏变化,以及它们在表演中如何与舞者产生共鸣,都让我跃跃欲试。还有那些制作精巧的四弦吉他(Charango)和班卓琴(Banjo),它们在安第斯山区民谣和北美蓝草音乐中的运用,都让我感受到了独特的地域风情。我之前对这些乐器的了解非常有限,但这本书通过详细的图文解释,让我仿佛置身于音乐的现场,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它们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技巧。我喜欢书中对不同乐器在民间故事、传说以及社会习俗中的作用的描述,这使得乐器不再是单纯的物品,而是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本书的知识密度很高,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作为一名对声音充满好奇的人,《世界民族乐器》这本书无疑是一次美妙的发现。我一直对那些形状奇特、声音独特的乐器感到着迷,这本书满足了我对这些神秘声音的全部想象。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弦乐器,比如鲁特琴(Lute)和维奥尔琴(Viol)。我一直对这些古老乐器发出的那种清澈、悠扬的声音充满向往,书中关于它们的历史演变,从贵族宫廷到民间表演的广泛应用,都让我对这些乐器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这些乐器演奏技巧的描述,以及它们在当时音乐创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发现,很多我们今天听到的音乐元素,都能在这些古老的乐器中找到踪迹。这本书不仅展示了乐器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它将乐器置于历史和文化的洪流中,让我看到了它们是如何与人类的生活、情感和审美紧密相连的。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在欣赏乐器的同时,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种文化,从它的音乐开始,是最直接也最深刻的方式。《世界民族乐器》这本书,则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非洲大陆的部落乐器所深深吸引。那些用天然材料制作的鼓、哨、以及各种弦乐器,它们所发出的原始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声音,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书中对这些乐器在部落仪式、庆典和日常交流中的作用的详尽描述,让我看到了音乐在非洲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我尤其对那些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打击乐合奏感到好奇,书中生动地描绘了那种充满力量和感染力的节奏,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大地的心跳。还有那些能够模仿动物叫声的吹奏乐器,更是让我惊叹于非洲人民的创造力和对自然的敬畏。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乐器的知识普及,它更像是一次文化的体验,让我能够通过声音,去感受那些遥远而又充满魅力的非洲文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更多关于这些神奇乐器的故事。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那些能诉说故事的乐器怀有特别的喜爱,而《世界民族乐器》这本书,就像是一扇通往古老声音的任意门。我一直想深入了解那些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独一无二的乐器,它们不仅仅是发出声音的工具,更是承载了历史、情感和生活方式的载体。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被那些精致的插图深深吸引,每一个乐器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跃然纸上。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中亚地区那些弦乐器的介绍感到着迷,比如马头琴,我一直对它独特的造型和悠扬的琴声充满好奇,书中关于它在游牧民族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它如何模仿马匹的叫声和奔驰的声响,让我对这件乐器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那些吹奏乐器,比如非洲的拇指琴,那种低沉而又迷人的共鸣声,总能勾起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乐器的名称和基本信息,它更像是在讲述一个个关于音乐、关于人的故事,让我不禁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些遥远的土地,聆听着那些来自远古的旋律。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文字流畅,即使是对于非音乐专业人士来说,也能够轻松理解。我非常期待能通过这本书,解锁更多关于世界音乐的奥秘。
评分最近偶然间翻阅了《世界民族乐器》这本书,虽然我之前对乐器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常见的大类,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打开了我对世界音乐多样性的大门。其中,关于东南亚地区那些具有独特韵味的打击乐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精心制作的木质钟琴、金属锣鼓,以及它们在宗教仪式、节日庆典中所扮演的角色,都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泰国管弦乐队里那些错落有致的打击乐器组合感到好奇,这本书详细地解释了它们的名称、演奏方式以及在音乐中的地位,让我明白了为何它们能营造出如此丰富而又充满节奏感的听觉体验。书中对每一个乐器的介绍都详实而生动,不仅有精美的图片,还有关于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象征意义的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一些小型、便携式乐器的介绍,比如那些用于日常娱乐和社交的拨奏乐器,它们仿佛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在闲暇时光里,为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喜,它不仅满足了我对乐器的好奇心,更激发了我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好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