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全集(下) [Liszt Piano Etude Collection]

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全集(下) [Liszt Piano Etude Collec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匈] 李斯特 著,姚世真 校
图书标签:
  • 李斯特
  • 钢琴
  • 练习曲
  • 钢琴曲
  • 古典音乐
  • 音乐
  • 乐谱
  • 技巧
  • 练习
  • 匈牙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80667112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218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Liszt Piano Etude Collection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0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幼年即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十一岁世被父亲送往维也纳学习音乐,半年后与1822年底在维也纳国会音乐厅首演,引起维也纳音乐界的轰动。十二岁时李斯特前往巴黎首次演出,这次演出开始了他正式的演奏家生涯,此后不断在法国、英国及欧洲各地巡回演出,得到当时欧洲音乐界及皇宫贵族对他的赞赏,使其迅即成为知名的钢琴家,他以华丽超众的技巧而声名显赫,盛极一时。
  李斯特的钢琴练习曲属高级程度,在国内从未出版过(人音社的《李斯特钢琴曲选》选用了少数几首),但一则全国考出10级水平的已可以千计,二则专业教学中(准备参赛者)也迫切需要。
  现上海音乐出版社姚世真教授参照三个较好版本(莫斯科音乐出版社、美国道弗尔出版社、德国彼特斯出版社)校订出一个本子,作为两个品种出版。
  《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全集(下)》包括李斯特帕格尼尼练习曲、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两首音乐会练习曲,编注者根据多种国际版本进行了注释。

目录

帕格尼尼练习曲
1 前奏曲
2
3 钟声
4
5 狩猎
6

三首音乐会练习曲
1
2
3

两首音乐会练习曲
1 林中细语
2 侏儒之舞
肖邦钢琴练习曲全集 作者: 弗雷德里克·肖邦 (Frédéric Chopin) 简介: 这本《肖邦钢琴练习曲全集》收录了波兰音乐巨匠弗雷德里克·肖邦创作的全部二十七首公认的钢琴练习曲(Études),涵盖了作品第 10 号、作品第 25 号以及未编入组曲的三首独立练习曲。它们不仅仅是为训练特定技巧而作的习作,更是浪漫主义钢琴文献中不朽的艺术瑰宝,每一首都以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和精湛的音乐结构,展示了肖邦作为钢琴诗人的非凡才华。 内容深度解析: 肖邦的练习曲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与他同时代作曲家创作的练习曲侧重于纯粹的技巧练习不同,肖邦将音乐性置于核心地位。他将巴赫的对位法、莫扎特的清晰结构以及贝多芬的戏剧性力量融入到这些作品中,并注入了自己独特的、带有浓厚波兰民族色彩的抒情性。 作品结构与技术要点: 全集分为两大部分:Op. 10 和 Op. 25,以及三首独立作品。 I. 作品 10(12 首练习曲): 这组练习曲是肖邦早期创作的巅峰之作,展现了他对传统键盘技法的大胆革新。 Op. 10, No. 1 (C大调 - “瀑布”): 以其连续不断的、横跨整个键盘的琶音著称,要求演奏者具备极高的手腕灵活性和耐力,旨在训练宽广的音域跨度和均匀的力度控制。 Op. 10, No. 2 (A小调): 专注于左手的快速音阶和半音阶跑动,对手指的独立性和速度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Op. 10, No. 3 (E大调 - “告别”): 情感极其丰富,中间段落的处理需要极强的歌唱性。技术上,它考验演奏者在高难度旋律与伴奏声部之间切换表达重点的能力,尤其强调长线条的呼吸感。 Op. 10, No. 4 (升C小调): 速度极快,要求手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精确的爆发性动作,是速度与清晰度的终极考验。 Op. 10, No. 5 (降调 - “黑键”): 主要训练右手的快速交替和手指的独立性,尤其是在黑键上的轻巧与精准度。 Op. 10, No. 6 (降E小调): 展现了肖邦对忧郁和内省情绪的描绘。技术上,它侧重于左手的流畅性和对和弦内部的精确触键。 Op. 10, No. 7 (降C小调): 节奏型变化复杂,要求演奏者在保持恒定速度的同时,灵活处理不同的音型组合。 Op. 10, No. 8 (F大调): 充满了光芒和活力,主要训练右手在各种音程上的快速交替与装饰音的精确性。 Op. 10, No. 9 (F小调): 情感张力十足,对左手和弦的色彩变化和右手旋律的连贯性要求极高。 Op. 10, No. 10 (降A大调): 难度在于瞬间的触键改变和左右手声部线条的清晰划分,特别是其复杂的三声部织体。 Op. 10, No. 11 (F大调): 侧重于宽广琶音的优雅处理,要求手腕放松且能自如地覆盖整个键盘。 Op. 10, No. 12 (C小调 - “革命”): 创作于波兰起义失败后,充满了悲愤与激情。它主要训练左手在极速中完成清晰的、充满力量的分解和弦与持续低音,是技术难度和精神强度并存的杰作。 II. 作品 25(12 首练习曲): 这组练习曲创作于肖邦的成熟期,在技术上更为复杂、音乐语言更为深邃,许多作品已接近于小型奏鸣曲的体量和深度。 Op. 25, No. 1 (升F小调 - “摇篮曲”): 以其独特的三连音琶音织体闻名,描绘了摇篮曲的轻柔,但同时要求极高的触键控制力,以避免力度过强。 Op. 25, No. 2 (F小调): 专注于右手手指在极快速度下的独立性,特别是针对弱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力量和敏捷性训练。 Op. 25, No. 3 (F大调): 节奏感强烈,要求演奏者清晰地分离和突出主要旋律线,同时保持背景音符的流动性。 Op. 25, No. 5 (E小调 - “小丑”): 以其不规则的、充满戏谑感的音型变化为特色,考验演奏者对节奏的驾驭能力和突然的力度对比。 Op. 25, No. 6 (第三度音程): 专为训练双手在快速三度音程中的准确性和均匀性而作,对双手的协调能力是巨大的挑战。 Op. 25, No. 7 (G小调): 结构严谨,是肖邦少数具有强烈赋格精神的作品之一。技术上,它要求演奏者对声部进行清晰的层次划分,模仿管弦乐的复调效果。 Op. 25, No. 8 (降A大调): 技巧集中于双手快速交替的音阶和琶音,中间部分对和声的把握要求精准。 Op. 25, No. 9 (G大调 - “蜂鸟”): 以其轻快、持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群闻名,要求手指轻盈如蜻蜓点水,但速度和耐力要求极高。 Op. 25, No. 10 (B小调): 充满了戏剧性和英雄气概,左手需要在广阔的音域内进行复杂的跳跃和和弦配置,技术难度极高。 Op. 25, No. 11 (A小调 - “冬天的风”): 气势磅礴,左手需以密集的、大幅度跨越的琶音构建出风暴般的背景,右手则需要保持清晰有力的旋律。 Op. 25, No. 12 (C小调): 总结性的作品,以宏大的气势和极端的跨度结束全集。它融合了前奏曲、夜曲和奏鸣曲的元素,技术上要求演奏者完全掌握宽广的力度范围和精准的节奏控制。 III. 独立练习曲: 这三首练习曲虽然未被纳入正式的组曲编号中,但其艺术价值与系统内的作品不相上下。 C小调练习曲 (1830 年作): 风格趋向于早期浪漫主义的沉思与抒情。 降A大调练习曲 (1830 年作): 展现了肖邦对宏大叙事手法的早期探索。 升C小调练习曲 (Op. posth.): 情感深邃,技术上要求对触键的细腻处理。 艺术价值与收藏意义: 《肖邦钢琴练习曲全集》是任何严肃的钢琴学习者和演奏家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通往掌握浪漫主义钢琴演奏技巧的必经之路,更是理解肖邦音乐思想精髓的钥匙。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钻研,演奏者得以在技术打磨的同时,深化对音乐织体、和声语言以及歌唱性旋律的理解,将枯燥的练习升华为纯粹的音乐体验。这部全集为探索钢琴艺术的极限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音乐学院的学生,我对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有着特殊的感情,而这套《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全集》更是我们学习中的必备。这本下册,尤其是其中一些后期作品,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技术训练的蓝图,更是理解李斯特音乐哲学和艺术追求的重要窗口。我常常会在课余时间,反复钻研其中的一些曲目,比如《B小调奏鸣曲》的片段,或者一些更具探索性的练习曲。我会被那些非传统的和声,那些对音色和空间感的极致追求所深深吸引。我记得有一次,在准备一场音乐会时,我选择了《鬼火》作为我的演奏曲目之一。为了真正理解这首曲子,我不仅查阅了大量的演奏文献和分析,还尝试去体会李斯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对音乐表现力的深刻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音符,更是一种对音乐“精神”的引导。我会在练习中,不仅仅关注手指的运动,更会去思考作曲家想要通过这些音符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我还会尝试去模仿不同的演奏风格,去感受不同演奏家对同一首曲子的理解和诠释。这本下册,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练习曲集,更是一本研究李斯特音乐的百科全书,它让我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套《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全集(下)》简直就是我音乐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尤其是在我攻克那些令人生畏的“超技练习曲”时。我一直对李斯特那充满戏剧性、技术挑战和情感张力的作品着迷,而这本下册更是将这种魅力推向了极致。书中收录的练习曲,比如《鬼火》和《马拉松》,对我来说简直是技术上的“珠穆朗玛峰”,每次练习都像是在攀登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我常常需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一点一点地抠指法、速度、力度和踏板的运用。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比如能流畅地弹奏某个段落,或者掌握一个复杂的和弦转换,都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手指的锻炼,更是对听觉、想象力和耐力的全方位考验。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弹好《塔兰泰拉舞曲》,我几乎把家里的地板都踩烂了,反复在脑海中模拟那个充满活力的节奏和旋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练习曲集,更像是一个私人教师,它强迫你去面对自己的弱点,去超越自己的极限。虽然过程充满汗水和偶尔的沮丧,但当手指终于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飞舞,当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音符在琴键上活起来时,那种喜悦和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我真的觉得,能够拥有这套书,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是每一位认真对待钢琴艺术的学子们的福音。它不只是纸上的乐谱,更是通往更高艺术殿堂的阶梯。

评分

我是一名业余钢琴爱好者,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来练习。这本《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全集(下)》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又异常 rewarding 的学习工具。我一直梦想着能够弹奏那些充满力量和激情的李斯特作品,而下册中的曲目,比如《雄辩的练习曲》和《塔兰泰拉舞曲》,正是我的目标。当然,我深知要达到能够自如演奏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现在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种“专项训练”的教材。我会挑选其中一些相对而言更容易上手,但又能锻炼到特定技巧的练习曲,比如一些关于双音、三音的训练,或者一些快速音阶的练习。我发现,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这些乐曲的片段,我的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和耐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本书逼迫我去关注细节,去分析每一个乐句的结构,去理解李斯特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达到他想要的声音效果。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堆难度的符号,更像是给了我一个“解决方案”,告诉我如何去解决那些技术难题。我常常会录下自己的练习过程,然后对照着乐谱和演奏示范,一点点地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改进。虽然有时候会感到沮丧,但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觉得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音乐史充满好奇的听众来说,《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全集(下)》简直就是一本宝藏。我不是演奏者,但我喜欢通过聆听和阅读乐谱,去理解作曲家创作的背景和意图。这本下册中的练习曲,很多都具有很强的标题性,比如《鬼火》、《马拉松》、《塔兰泰拉舞曲》等等。我常常会在听音乐的同时,对照着乐谱,去想象李斯特在创作这些作品时,脑海中涌现的画面和情感。我发现,这些练习曲不仅仅是音乐的表达,更像是他内心情感的写照,是他对现实生活、神话传说甚至内心挣扎的艺术化呈现。我记得有一次,我听着《鬼火》,一边看着谱子,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一幅幅黑白默片,那些快速的音符,那些突然的转折,都充满了神秘和不可预测性。这本书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情感特质,以及李斯特作为那个时代巨匠的创新精神。它不仅让我欣赏到了高超的钢琴技巧,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音符本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我经常会把这本书借给我的音乐发烧友朋友们,大家一起对照着听,讨论每一首曲子的意境,那种共同探索音乐世界的感觉,非常美妙。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探索那些李斯特晚期的作品,而这本《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全集(下)》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和早期那些以炫技为主的作品不同,下册中的一些曲目,比如《B小调奏鸣曲》的片段,或者一些更具印象派色彩的练习曲,展现了李斯特音乐中更加深刻、内省的一面。我尤其对那些处理色彩和音响效果的段落着迷。我常常会尝试用不同的触键方式,去追求那种模糊、朦胧的音色,或者那种突如其来的、如同闪电般的爆发力。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对声音的极致探索。我记得有一次,我尝试用非常轻柔的力度弹奏《前奏曲》中的某一个段落,想要模拟出一种雨滴落在水面上的感觉,那种细腻而微妙的音响变化,让我深深地沉醉其中。这本书也让我开始思考,钢琴的音色究竟可以有多么丰富,以及如何通过对力度、踏板和乐句的处理,去描绘出如此广阔的情感和画面。它引导我去倾听每一个音符之间的关系,去感受乐句的呼吸和延展。这不仅仅是弹奏,更像是一种声音的雕塑。我开始意识到,李斯特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写下了多少技巧高难度的乐曲,更在于他如何将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力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