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兵器图鉴系列--北美重装:二战美军重武器(第二版)

二战兵器图鉴系列--北美重装:二战美军重武器(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军情视点 编
图书标签:
  • 二战
  • 兵器
  • 军事
  • 图鉴
  • 美军
  • 重武器
  • 北美
  • 历史
  • 战争
  • 武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5497
版次:2
商品编码:1227995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二战兵器图鉴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38
字数:28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不二选择,也是军事爱好者收藏的绝佳对象。
二战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以及所有的大国,分成了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本系列书介绍了二战中美国、苏联、德国三个主要参战国的单兵武器和重武器,在一版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武器,更新了一些图片。本系列书有助于读者对二战时期的武器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对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大的战争有一个全新的感悟。

内容简介

由于二战期间的美式武器装备种类繁多,所以本书主要以重型武器为主,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和P-51“野马”战斗机等。对于所涉及的重武器,本书都有详尽的文字叙述,从研制背景、作战性能、实战表现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进行展示。此外,本书还配有大量图片,从结构图到局部特写,应有尽有。
本书图文并茂,力图为读者还原真实的二战以及二战美军重武器。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也是军事爱好者收藏的对象。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重装悍将——二战美军漫谈 /1
1.1 二战美军兵力概览 2
1.1.1 步兵师编制 2
1.1.2 装甲师编制 4
1.1.3 空降师编制 4
1.2 二战美军部队及武器概述 5
1.2.1 著名美国军工企业 5
1.2.2 二战美军著名部队 8
第2章 移动堡垒——战车 /13
2.1 坦克 14
M4“谢尔曼”中型坦克 14
M26“潘兴”重型坦克 18
M3/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21
M24“霞飞”轻型坦克 24
M2轻型坦克 27
M22“蝗虫”轻型坦克 30
M2中型坦克 32
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 35
T14突击坦克 38
2.2 轮式/履带式装甲车 40
M8轻型装甲车 40
M3装甲侦察车 43
M20通用装甲车 46
T17装甲车 48
M2半履带装甲车 50
M3半履带装甲车 53
M38“猎狼犬”轻型装甲车 55
威利吉普车 57
第3章 烈焰咆哮——火炮 /59
M59“长脚汤姆”加农炮 60
M101榴弹炮 63
M1式240毫米榴弹炮 67
M7自行火炮 69
M10自行火炮 72
M18自行火炮 75
M36自行火炮 78
M12自行火炮 81
T34“希神”多管火箭炮 82
第4章 海上巨兽——战舰 /83
4.1 水面舰艇 84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84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 87
“内华达”级战列舰 90
“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 93
“田纳西”级战列舰 95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99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102
“怀俄明”级战列舰 105
“纽约”级战列舰 108
“衣阿华”级战列舰 111
“波特”级驱逐舰 114
“本森”级驱逐舰 116
“维克斯”级驱逐舰 118
“克莱姆森”级驱逐舰 120
“格里德利”级驱逐舰 122
“巴格里”级驱逐舰 124
“索莫斯”级驱逐舰 126
“西姆斯”级驱逐舰 128
“弗莱彻”级驱逐舰 130
“桑普森”级驱逐舰 133
“埃瓦茨”级护航驱逐舰 134
“克利夫兰”级巡洋舰 136
“奥马哈”级巡洋舰 139
“阿拉斯加”级巡洋舰 142
“彭萨科拉”级巡洋舰 144
“布鲁克林”级巡洋舰 146
“约克城”级航空母舰 149
“中途岛”级航空母舰 152
“卡萨布兰卡”级航空母舰 155
“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 157
4.2 潜艇 159
“猫鲨”级潜艇 159
“小鲨鱼”级潜艇 161
“白鱼”级潜艇 164
“鲩鱼”级潜艇 167
第5章 盘旋太平洋——战机 /169
5.1 战斗机 170
P-26“玩具枪”战斗机 170
P-35战斗机 172
P-36战斗机 174
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 177
P-40“战鹰”战斗机 179
P-43“枪骑兵”战斗机 182
P-47“雷霆”战斗机 185
P-51“野马”战斗机 188
P-61“黑寡妇”战斗机 191
F2A“水牛”战斗机 194
F4F“野猫”战斗机 197
F4U“海盗”战斗机 200
F6F“地狱猫”战斗机 203
5.2 轰炸机/运输机 206
B-17“空中堡垒”轰炸机 206
B-24“解放者”轰炸机 209
B-25“米歇尔”轰炸机 212
B-26“劫掠者”轰炸机 216
B-29“超级堡垒”轰炸机 218
C-46“突击队员”运输机 222
C-47“空中火车”运输机 225
TBD“破坏者”轰炸机 229
SBD“无畏”轰炸机 232
TBF“复仇者”轰炸机 235
参考文献 /238

前言/序言

前言
从某一角度来说,战争既是军备的缔造者,也是尖端科技的催生剂。风声鹤唳的战地中危机四伏,没有优良武器装备的支持,士兵举步维艰。所以,为武装己方军队,战争中的各国几乎拿出最先进的技术来打造装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二战)期间,德军如此,美军更是如此。这从美军的战机、战舰以及战车等重武器中可略见一斑。
二战爆发后,美国最开始以“第三者”的角色为英国等国家提供武器上的支援,本国并不参与直接战斗,而是打算在战争的最后再去瓜分果实。不过,日本却让它的“美国梦”破灭。1941年,日本以快、准、狠的战术作风,对珍珠港实施突袭,致使美军损失惨重,美国宣布正式加入二战。之后,二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军舰、战机等重型武器在性能上略占优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战争中期开始,美军的舰载机等技术突飞猛进,使得日军的海上优势逐渐下滑。在陆地战场方面,由于美国曾一直在“幕后”为盟军提供武器,所以在它加入二战后,其包括坦克在内的各色战车技术并不落后,除了本书第一版中介绍的M26“潘兴”重型坦克、M8轻型装甲车等,还有第二版新增的M2中型坦克等。
美军加入二战,可以说是为盟军注入了强劲的战斗力,尤其是在武器装备方面。那么,二战期间美军到底有哪些主力武器,相信看过本书第一版的读者朋友已经有所了解,但由于篇幅限制,本书第一版只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武器,第二版中我们着重增加了战列舰的部分,除了补充遗漏的武器,还替换了部分图片。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对二战时期的美军重武器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对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有一个全新的感悟。
作为传播军事知识的科普读物,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准确性。本书的相关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国外知名军事媒体和军工企业官方网站等权威途径,坚决杜绝抄袭拼凑和粗制滥造。在确保准确性的同时,我们还着力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尽量做到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并添加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因此,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不二选择,也是军事爱好者收藏的绝佳对象。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丁念阳、黎勇、王安红、邹鲜、李庆、王楷、黄萍、蓝兵、吴璐、阳晓瑜、余凑巧、余快、任梅、樊凡、卢强、席国忠、席学琼、程小凤、许洪斌、刘健、王勇、黎绍美、刘冬梅、彭光华、邓清梅、何大军、蒋敏、雷洪利、李明连、汪顺敏、夏方平等。在编写过程中,国内多位军事专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审校,使本书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军事资料来源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7月

第一版前言
从某一角度来说,战争既是军备的缔造者,也是尖端科技的催生剂。风声鹤唳的战地中危机四伏,没有优良武器装备的支持,士兵举步维艰。所以,为武装己方军队,战争中的各国几乎拿出最先进的技术来打造装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二战)期间,德军如此,美军更是如此。这从美军的战机、战舰以及战车等重武器中可略见一斑。
二战爆发后,美国最开始以“第三者”的角色为英国等国家提供武器上的支援,本国并不参与直接战斗,而是打算在战争的最后再去瓜分果实。不过,日本却让它的“美国梦”破灭。1941年,日本以快、准、狠的战术作风,对珍珠港实施突袭,致使美军损伤惨重,美国宣布正式加入二战。之后,二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的军舰、战机等重型武器在性能上略占优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战争中期开始,美军的舰载机等技术突飞猛进,使得日军的海上优势逐渐下滑。在陆地战场方面,由于美国曾一直在“幕后”为盟军提供武器,所以当它加入二战后,其包括坦克在内的各色战车技术并不落后,例如书中所介绍的M26“潘兴”重型坦克、M8轻型装甲车等。
美军加入二战,可以说是为盟军注入了强劲的战斗力,尤其是在武器装备方面。那么,二战期间美军到底有哪些主力武器,相信不少军事爱好者都非常想了解。针对这一情况,本书选取来自二战期间的美式重型武器进行介绍,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和P-51“野马”战斗机等。对于所涉及的重武器,本书都有详尽的文字叙述,从研制背景、作战性能、实战表现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进行展示。此外,本书还配有大量图片,从结构图到局部特写,应有尽有。本书图文并茂,力图为读者还原最真实的二战以及二战美军重武器。
作为传播军事知识的科普读物,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准确性。本书的相关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国外知名军事媒体和军工企业官方网站等权威途径,坚决杜绝抄袭拼凑和粗制滥造。在确保准确性的同时,我们还着力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尽量做到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用最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并添加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因此,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不二选择,也是资深军事爱好者收藏的绝佳对象。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丁念阳、黎勇、王安红、邹鲜、李庆、王楷、黄萍、蓝兵、吴璐、阳晓瑜、余凑巧、余快、任梅、樊凡。在编写过程中,国内多位军事专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审校,使本书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军事资料来源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5年是二战胜利70周年,仅以此套丛书献给为了人类的正义而浴血奋战过的反法西斯英雄们!
编者
2014年7月


硝烟中的钢铁巨兽:二战美军重武器的史诗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人类文明的命运悬于一线,无数的生命在战火中燃烧。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浩劫中,武器的进步与应用,深刻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而美军的重型装备,无疑是这场钢铁洪流中最为耀眼的明星。本书将带您穿越历史的尘埃,深入探究那些塑造了二战格局的北美重装巨兽,揭示它们的设计理念、技术革新、实战表现以及在战争胜利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陆地霸主:坦克与自行火炮的进化之路 从早期略显笨重的M3“李”式坦克,到后来叱咤风云的M4“谢尔曼”系列,美国陆军的坦克发展史,是一部不断追求火力、防护与机动性平衡的奋斗史。M4“谢尔曼”坦克,凭借其可靠的性能、强大的火力(尤其是在后期型号中装备的76毫米炮)以及惊人的产量,成为二战中最具代表性的坦克之一。它活跃于欧洲、太平洋以及北非等多个战场,在无数次的激战中,它既是进攻的矛尖,也是防守的盾牌。本书将详细剖析“谢尔曼”不同型号的演变,包括其著名的“大炮管”升级,以及其在面对德军虎式和豹式坦克时的挑战与应对。 除了中型坦克,重型坦克的研发也从未停止。M26“潘兴”坦克,虽然在战争后期才投入使用,但其强大的90毫米主炮和厚重的装甲,使其拥有了与最先进的德军坦克抗衡的实力。我们将深入了解“潘兴”的研制历程,它为何未能大规模参战,以及它对战后坦克设计的影响。 而自行火炮,作为一种集火力支援与战场机动性于一体的武器,在二战中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M7“牧师”自行榴弹炮,以其可靠的性能和强大的105毫米榴弹炮,为步兵提供了持续有效的火力支援。M10、M18和M36等坦克歼击车,则以其高速机动性和强大的反坦克炮,成为了战场上的“猎手”。我们将逐一解析这些自行火炮的独特设计,它们在不同战场上的战术运用,以及它们如何为陆地作战的胜利贡献力量。 钢铁洪流中的炮兵力量:火炮系统的大规模部署 强大的火炮是陆军的灵魂,二战中的美军同样拥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炮兵系统。从轻便灵活的M101型105毫米榴弹炮,到威力巨大的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再到射程惊人的M2A1型203毫米榴弹炮,这些陆地巨炮在战场上呼啸而过,为步兵的冲锋扫清障碍,为反击敌人的进攻提供火力压制。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火炮的口径、射程、弹药类型以及它们的战术部署方式。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那些为战场带来毁灭性打击的重型野战炮,例如M1型8英寸(203毫米)榴弹炮,以及用于攻坚和压制工事的M2型240毫米榴弹炮。这些重型火炮虽然机动性相对较差,但它们在关键的攻坚战役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用巨大的轰鸣声宣告着胜利的到来。 天空的守护者与地面威胁:防空武器的进化 在那个飞机成为战场重要力量的时代,有效的防空体系至关重要。美军装备了大量各式各样的防空武器,从轻便的M2勃朗宁重机枪,到强大的M1919勃朗宁机枪,再到专门设计的M16A1/A2“弹壳粉碎机”(Quad .50)高射机枪,它们在战场上编织起一道密集的火力网,有效打击了敌军的航空兵。 除了重机枪,专门的防空炮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90毫米M1高炮,以其精准的射击和强大的火力,成为了地面部队对抗敌机的主要手段。我们将深入探究这些防空武器的设计特点,它们在不同战线上的部署情况,以及它们在保护友军、阻碍敌军空袭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战绩。 远洋的巨舰与近岸的杀手:海军重装备的辉煌 尽管本书主要聚焦于陆军的重型装备,但美军在海军领域的重装备同样不容忽视,它们是支撑其全球作战能力的关键。航空母舰,作为二战海军的绝对核心,孕育了无畏的海空力量。本书将简要提及这些海上巨兽的建造与部署,以及它们所搭载的强大舰载机如何改变了海战的形态。 战列舰,尽管在航空母舰时代光芒有所黯淡,但它们仍然是海上力量的象征,其巨大的主炮拥有毁灭性的打击能力。“衣阿华”级战列舰,以其强大的火力和先进的设计,成为了二战后期美国海军的骄傲。我们将概述这些海上钢铁巨兽的性能特点,以及它们在关键海战中的作用。 除了大型舰艇,驱逐舰、巡洋舰以及各类登陆舰艇,同样是美军海军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海上作战体系的完整链条,从远洋护航到近岸支援,再到两栖登陆作战,都离不开这些重型装备的协同配合。 制空权争夺的利器:陆基航空的强大支援 陆基航空力量在二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和战场侦察能力。本书将简要介绍那些在二战中为美军地面部队提供有力支持的陆基飞机,例如P-47“雷电”、P-51“野马”战斗机,以及B-25“米切尔”和B-26“掠夺者”轰炸机。我们将探讨它们在执行对地攻击、扫荡敌军装甲部队、以及支援登陆作战中的表现。 后勤保障的基石:运输与工程机械 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强大的后勤保障。美军在运输和工程机械方面的投入同样巨大。GMC CCKW系列6x6卡车,作为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军用卡车之一,在将弹药、补给和人员运往前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DODGE WC系列卡车,则以其坚固的性能,在各种复杂地形中穿梭。 工程机械,如M4谢尔曼架桥坦克和M3李式坦克改装的推土机,在快速构筑工事、架设桥梁、清理战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作战效率。 结语:历史的回响,技术的见证 《二战兵器图鉴系列——北美重装:二战美军重武器(第二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理解那些在二战中闪耀的北美重装武器。这些钢铁巨兽,不仅仅是冰冷的战争机器,它们更是那个时代科技进步的缩影,是无数士兵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强大力量。通过对这些重型装备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能回顾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更能从中汲取关于技术创新、战略部署以及战争本质的深刻启示。它们在战场上的咆哮,至今仍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诉说着勇气、牺牲与胜利的传奇。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质量远超我的预期。我一直对二战时期的重型火炮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摧毁坚固工事、给敌人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的巨炮。《二战兵器图鉴系列——北美重装:二战美军重武器(第二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书中对美军装备的各种口径的野战炮、重型加农炮、以及岸防炮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从设计理念、制造工艺到战场上的实际应用,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嘟嘟炮”(M1 240毫米榴弹炮)的描述印象深刻,它的庞大体型、惊人的射程和巨大的破坏力,都让人叹为观止。书中不仅提供了清晰的实物照片,还附有大量的技术图纸和工程草图,这对于我这样喜欢研究机械结构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在战争后期才投入使用的、代表着当时最高技术水平的重型火炮,比如一些核炮兵的早期概念和实验性装备,这让我看到了美军在武器研发上的前瞻性和野心。此外,书中对火炮的弹药种类、射击诸元计算、以及战场射击效率等方面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火炮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评分

作为一个对军事历史的细节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爱好者,我必须说,《二战兵器图鉴系列——北美重装:二战美军重武器(第二版)》是一本我一直在寻找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装备的介绍,更是关于这些装备背后的故事。我喜欢书中对每一款武器的演变历程的追溯,从最初的设计概念,到原型车的测试,再到最终的批量生产和战场改进,每一个环节都力求详尽。比如,书中对M26潘兴坦克的介绍,不仅仅描述了它的性能,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为何姗姗来迟,以及它在战争末期所扮演的角色,这让我对坦克的研发周期和战略决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还涉及了许多装备在不同战场上的适应性问题,例如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美军重武器的部署和使用策略有何不同,以及这些装备如何应对不同的气候和地形挑战。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整本书的内容更加丰满和生动,仿佛我能够亲身感受到那个时代战争的残酷与智慧。书中对一些辅助性装备,比如装甲工程车辆、重型牵运车等,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展现了作者全面而深刻的视角,让我明白重型武器的威力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其背后完整的支撑体系。

评分

我真心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二战美军重武器感兴趣的朋友。《二战兵器图鉴系列——北美重装:二战美军重武器(第二版)》的价值在于其极高的资料翔实度和梳理的清晰度。我一直对美国在战争期间发展出的各种装甲车辆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二战兵器图鉴系列——北美重装:二战美军重武器(第二版)》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的好奇心。书中对M3斯图亚特、M4谢尔曼、M36杰克逊等一系列经典战车的详细介绍,让我对它们的内部构造、火力配置、装甲防护以及不同型号之间的演变有了清晰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战术应用的讲解,比如谢尔曼坦克是如何在步兵支援、反坦克作战以及战场侦察中发挥作用的。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不太常见的自行反坦克炮和突击炮,它们的设计理念和战场作用都非常独特,为我打开了新的认知角度。此外,书中对重型坦克的研发历程,以及它们在战争末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探讨,也让我对美军的装甲战略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装备的参数,更是关于这些装备如何被设计、生产、部署并最终影响战争进程的宏大叙事,让我读后受益匪浅。

评分

每次翻开《二战兵器图鉴系列——北美重装:二战美军重武器(第二版)》,我都能发现新的亮点。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地堆砌图片和技术数据,而是非常有条理地将美军的重武器发展置于整个二战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述时,并没有回避一些装备在设计上的不足或者在战场上遇到的问题,而是以一种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分析,这使得内容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具启发性。比如,书中对M4谢尔曼坦克的详细阐述,不仅列出了其各种型号的改进,还深入探讨了它在面对德军虎式和豹式坦克时的困境,以及美军如何通过战术和数量弥补火力上的差距。这种分析让我对坦克战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书中对陆军火炮、反坦克炮、重型迫击炮等装备的介绍也同样详实,不仅包括了它们的技术规格,还对它们的战场部署、弹药类型以及对敌方工事的破坏力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后勤保障和弹药生产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往往被忽视,但对于理解一个国家能否持续有效地进行大规模战争至关重要。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亲眼见证了这些钢铁巨兽是如何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塑造历史的。

评分

这本《二战兵器图鉴系列——北美重装:二战美军重武器(第二版)》可以说是真正填补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空白。作为一个对军事历史,尤其是二战时期装备发展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关于美军重武器的系统性介绍,能达到如此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实在不多。我特别喜欢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装备型号,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武器背后的设计理念、生产历程、战场表现以及它们对整个战争进程产生的实际影响。书中的图片质量非常高,很多细节都捕捉得非常到位,比如装甲车辆的焊接痕迹、炮管的磨损情况,甚至是一些不易察觉的机械结构,都清晰可见,这对于我这样希望深入了解装备细节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涉及了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实验性武器和早期原型,这通常是许多同类书籍会忽略的部分。通过对这些装备的剖析,我更能理解美国在二战初期是如何克服技术和生产瓶颈,快速发展出能够与轴心国匹敌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的强大军事力量的。书中对每一款武器的性能参数、战术运用以及与其他国家同类武器的对比分析,也做得非常出色,这让我对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军事思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整体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像是一部关于美军重武器发展史的深度研究报告,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和专业性,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