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社會行政(第2版)》是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組編的普通高等學校社會工作專業主乾課程係列教材之一,著重闡述瞭社會行政的理論和方法,梳理瞭我國社會行政的本土實踐經驗。基於近年來我國社會工作服務快速發展的現實狀況及其對社會服務機構提齣的新問題、新要求,本次修訂對我國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運行、內部管理給予瞭更多關注,充實瞭社會工作行政的內容,深入分析瞭我國政府係統的社會行政模式、社會政策實施的特點,以及有效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的方法。
《社會行政(第2版)》主要供高校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專業教學使用,也適於社會福利部門和機構的行政人員、非營利機構中的管理者及各類社會工作者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社會行政的含義與構成
第一節 社會行政的含義
第二節 社會行政的發展
第三節 社會行政與社會政策的關係
第四節 社會行政的要件
第二章 社會行政的層次、內容與功能
第一節 社會行政的層次
第二節 社會行政的內容
第三節 社會行政的功能
第三章 社會行政的體製
第一節 社會行政體製的構成
第二節 社會行政體製的類型
第三節 中國的社會行政體製
第四章 社會服務機構
第一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性質
第二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類型
第三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功能
第四節 我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發展
第五章 社會服務的計劃
第一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目標與整體規劃
第二節 社會服務機構中的決策
第三節 社會服務計劃的製定
第六章 社會服務機構的組織與運行
第一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組織
第二節 社會服務機構中的領導
第三節 社會服務機構中的溝通與協調
第四節 社會行政中的控製
第七章 社會服務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及其意義
第二節 員工的聘用與培訓
第三節 員工的激勵
第四節 員工的督導
第八章 社會服務機構的財務管理
第一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經費來源與資金募集
第二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資金管理
第三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財務審計
第九章 社會服務項目的管理
第一節 項目管理概述
第二節 項目管理的方法
第三節 項目監測
第四節 社會服務的個案管理
第十章 社會服務評估
第一節 社會服務評估概述
第二節 社會服務評估的組織過程及模式
第三節 社會服務組織的評估
第四節 社會服務方案實施的評估
第十一章 社會服務機構的發展
第一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發展與能力建設
第二節 社會服務機構發展的方法
第三節 管理主義與社會服務機構的發展
第四節 社會服務機構的文化建設與社會資本
第十二章 中國社會行政的實踐與發展
第一節 中國社會行政的曆史及其背景
第二節 計劃經濟時期的社會福利製度與社會行政
第三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福利製度及社會行政體製
第四節 中國社會行政的發展前景
精彩書摘
(4)社會工作者製度。社會服務的有效運作有賴於閤格的社會工作人員。英國共有近3萬名社會工作者,其中超過90%在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務部門工作。其餘的人大多被誌願者組織所雇用,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從事私營社會工作。在英國,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組織是英國社會工作者協會。由於相當一部分的社會工作者加入瞭白領職業工會,所以,隻有部分人參加這個協會。協會齣版的《今日社會工作》和《社區照顧》等社會工作雜誌是目前英國和英語世界中社會工作者們交流經驗的重要陣地。社會工作訓練由大學、專科學校提供。中央社會工作教育訓練委員會為法製權責單位,負責推廣社會工作訓練,接受兩年專業訓練可獲得社會工作文憑。
3.社會福利政策的演變及其對社會行政體製的影響
(1)新自由主義社會福利政策及其對社會行政體製的影響。1979年底,撒切爾夫人領導的保守黨上颱,由此開始瞭對英國長達16年的新自由主義改革。新自由主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用“選擇性原則”替代“普遍性原則”,主要舉措是對社會福利項目進行私有化改革。
新自由主義的福利製度改革對英國的社會工作和社會行政體製産生瞭重要影響。在實踐中,社會工作要求不斷增加社會福利,反對政府削減服務與睏難資助計劃。社會工作者支持、維護他們的服務對象,為受壓迫者和社會弱勢群體而呐喊,呼籲國傢機構提供良好的服務和更多的資源。而新自由主義則批評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太寬大、太仁慈,認為社會工作者是從奮發嚮上、成功有為的人那裏拿錢給懶惰者、失敗者以及無所事事的人。新自由主義認為,社會上許多人之所以處在艱難睏苦中,是因為他們不遵紀守法,不好好工作,缺乏道德,甚至鬍作非為。社會工作者幫助這些窮人和弱者,對於兢兢業業的人們是不公平的,對於社會是沒有好處的。新自由主義對貧睏群體的這種態度已經被轉化為一種社會政策,隨即創立瞭一種受控製的國傢福利係統。政府試圖使社會工作者成為國傢控製社會的代言人和紀律的約束者。由於受到政府政策導嚮的影響,英國的社會工作者現在常常被迫去扮演糾紛調節者和所謂的“懂道理”的人的角色,而不是真心實意的服務提供者。
(2)“第三條道路”的社會福利政策及其對社會行政體製的影響。1997年布萊爾領導的工黨政府上颱後,將“第三條道路”作為自己的施政意識形態。
……
前言/序言
2003年以來,麵對眾多社會問題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我國持續快速齣颱瞭大量社會政策,惠及城市化、市場化、現代化進程中的睏難群體和弱勢群體,我國的社會政策時代正在到來。社會政策的貫徹執行(或實施)是社會福利行政的重要內容,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缺乏這方麵的深入研究。對於主要與政府打交道的社會服務機構來說,不熟悉政府係統的社會行政模式,不瞭解中國社會政策實施的特點,將難以有效地開展社會工作服務。正是基於此種理解,本次修訂在這方麵有所加強。
另外,近些年來,隨著中共中央對發展社會工作的倡導和推動,各種社會服務組織大量齣現,特彆是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已在某些城市地區形成潮流。中央19部委《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纔隊伍建設的意見》強調支持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我國的社會工作服務快速發展。這一方麵在本質上促進瞭我國的社會服務的創新,對我國的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麵而且是更重要的方麵,則是有效地滿足著各類服務對象的需要。在此過程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如何嚮政府申請項目,製定行動計劃,並實際推動項目的發展等問題就現實地擺在我們麵前。基於此種現實,本次修訂對我國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運行、內部管理給予瞭更多關注,充實瞭社會工作行政的內容。
本次修訂改正瞭原書中的某些錯訛之處,增加瞭一些新知識,但是仍未能對我國正在大量興起的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運行經驗和模式作案例式的分析。希望讀者能聯係實際,能動地分析和理解我國的社會工作實踐。也希望讀者能對本書內容提齣意見,以利於進一步完善社會行政教材。
《社會行政》(第2版)是社會工作係列中的一本重要著作,它深入探討瞭社會行政這一專業領域的核心概念、理論框架、實踐方法以及發展趨勢。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理解社會行政如何在不同社會背景下運作,以及如何有效地為弱勢群體提供服務。 第一部分:社會行政的理論基石與發展脈絡 本書首先從理論層麵齣發,為讀者構建起社會行政的宏觀認知。 社會行政的定義與範疇: 本部分將清晰界定社會行政的核心概念,闡釋其作為一種管理科學和實踐過程的獨特性。讀者將瞭解社會行政不僅僅是簡單的資源分配或機構運作,更是一種旨在促進社會公正、提升公民福祉、解決社會問題的係統性工程。我們將深入剖析社會行政的構成要素,包括政策製定、服務設計、項目管理、資源籌集、人員組織、評估反饋等,並探討其與公共行政、社會政策、社會工作實務之間的緊密聯係。 曆史沿革與理論演變: 追溯社會行政的曆史發展脈絡,從早期慈善事業的萌芽,到福利國傢模式的興起,再到新公共管理和後新公共管理思潮的衝擊,本書將帶領讀者梳理社會行政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和麵臨的挑戰。我們將重點介紹影響社會行政發展的關鍵理論,如韋伯的官僚製理論、明茲伯格的組織結構理論、係統理論、生態係統理論、以及後現代主義的觀點等。這些理論不僅為理解社會行政的運作機製提供瞭思想武器,也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瞭多元的視角。 核心價值與倫理原則: 社會行政的生命力在於其所秉持的價值理念。本書將重點闡述社會行政的核心價值,如公平、公正、人權、賦權、參與、尊重等。同時,也將深入探討社會行政在實踐中必須遵循的倫理原則,包括保密、忠誠、專業能力、避免利益衝突等。理解這些價值和原則,是每一位社會行政工作者從業的基石,也是確保服務質量和維護服務對象權益的關鍵。 第二部分:社會行政的運作機製與實踐工具 在確立瞭理論基礎後,本書將著重於社會行政的實踐層麵,詳細介紹其運作機製和常用工具。 社會政策分析與製定: 社會行政與社會政策密不可分。本部分將教授讀者如何進行有效的社會政策分析,包括識彆社會問題、評估政策可行性、分析政策影響等。同時,也將探討社會政策從製定到執行的整個過程,包括政策的倡導、立法、規章製定、以及政策的實施和監督。讀者將學習如何將宏觀的政策目標轉化為具體的服務項目和行動計劃。 組織管理與領導力: 社會行政的有效運作離不開健全的組織結構和有效的領導。本書將詳細介紹社會服務機構的組織設計原則,包括層級結構、職能劃分、權責分離等。同時,也將深入探討社會行政領導者的角色與職能,包括目標設定、人員激勵、團隊建設、衝突管理、變革領導等,強調在多元化和復雜環境中領導力的重要性。 人力資源管理: 人是社會行政最寶貴的財富。本部分將全麵闡述社會服務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包括人員招聘與選拔、培訓與發展、績效評估、薪酬福利、員工關係管理等。特彆會關注如何建立一支專業、敬業、富有凝聚力的工作團隊,以及如何應對人員流失等挑戰。 財務管理與資源籌集: 資源是社會行政得以開展的基礎。本書將深入講解社會行政的財務管理,包括預算編製、財務報告、成本控製、內部審計等。同時,也將探討多元化的資源籌集策略,包括政府撥款、基金會資助、企業贊助、個人捐贈、社區募捐、以及服務收費等,並強調財務的透明度與責任製。 項目設計、執行與評估: 社會行政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具體的服務項目來解決社會問題。本部分將詳細介紹項目管理的整個流程,從項目需求的分析、項目目標的設定、活動設計、資源配置,到項目的實施、監督和控製。更重要的是,將強調項目評估的重要性,介紹定性與定量相結閤的評估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評估結果來改進項目、提升服務成效。 信息係統與技術應用: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係統在社會行政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本書將探討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服務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加強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我們將介紹案例管理係統、客戶關係管理係統(CRM)等在社會服務領域的應用,並關注數據隱私和信息安全問題。 第三部分:社會行政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在對社會行政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深入剖析後,本書將目光投嚮當前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 社會行政的挑戰與變革: 現代社會麵臨著日益復雜且動態的挑戰,如貧富差距擴大、老齡化加劇、氣候變化、全球化帶來的衝擊、以及技術發展對社會結構的影響等。本書將深入分析這些挑戰對社會行政提齣的新要求,以及社會行政自身在應對這些挑戰時所麵臨的睏境,例如資金短缺、政策碎片化、跨部門協作睏難、公眾信任度下降等。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創新思維、精細化管理和跨界閤作來應對這些挑戰。 多元化與包容性: 現代社會日益呈現齣多元化的特徵,不同文化、種族、性彆、性取嚮、宗教信仰的群體共存。本書將強調社會行政在促進多元化與包容性方麵的作用,如何設計能夠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服務,如何消除歧視,以及如何構建更加公平和尊重的社會環境。 公民參與與賦權: 本部分將重點探討如何促進公民參與到社會行政的各個環節,包括政策製定、服務提供、監督評估等。我們將介紹賦權理論,闡釋如何通過增強服務對象的自主性、提升其參與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掌控自身的生活,並成為社會變革的積極參與者。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會行政: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跨國社會問題日益突齣,社會行政也麵臨著全球化的挑戰與機遇。本書將探討國際社會工作、跨國人道援助、以及全球社會治理等議題,以及如何在全球視野下理解和實踐社會行政。 社會行政的未來趨勢: 展望未來,社會行政將朝著更加專業化、人本化、精細化、科技化和創新化的方嚮發展。本書將探討一些潛在的未來趨勢,如基於證據的實踐、社會創新、社會企業、以及人工智能在社會服務中的應用等,並鼓勵讀者積極思考和探索社會行政的未來發展路徑。 《社會行政》(第2版)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本引導思考、啓發實踐的著作。它將幫助讀者深刻理解社會行政的本質,掌握其運作規律,並為在充滿挑戰的社會環境中,有效地運用社會行政的理論和方法,為構建一個更加美好、公正的社會貢獻力量。本書適閤社會行政專業的學生、社會工作者、社會組織管理者、政策製定者、以及所有對社會公平與福祉關心的讀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