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4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是新井一二三“日本名詞故事”係列首本,“日本名詞故事”係列第二本是《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日本名詞故事”係列兩本書是瞭解日文社會文化的甚佳讀物。
新井一二三寫文章,曆來要通過生活中的小事、小故事去打開展望世界文明的視角。這本書收錄的文章,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日本名詞來解讀日本文化,談及日本人的飲食生活、日本人的世界觀、日本的人物、日本的男女關係、日本的社會風氣等。每篇文章談的都是也許彆人以為不足為道的小事情,卻能給讀者提供事先想象不到的視角,看完整本書時,一定會有一個跟原先稍微不一樣的日本觀。
新井一二三,日本東京人。
她用中文創作,寫時差一小時的日本種種。
寫土生土長的東京傢鄉,寫一切可愛的日本人。
她用母語日文創作,寫對中文著迷,好象談戀愛。
寫中文生活的魅力無窮。
她開始中文教學,要把對中文的熱情,繼續發揚起來。
她和先生都是專職創作者,一人寫鬼怪小說,一人寫散文。
這是一本漂遊於東瀛語詞大海裏的美麗的書。
——毛丹青(旅日作傢、《知日》資深主筆)
會說中國話的日本人不少,但能說能寫,而且寫得好的,隻有罕見的新井一二三。
——蔡瀾(作傢、電視主持人)
傢庭主婦一二三
新井一二三和我有不少共同的地方,兩人都寫散文,大傢都可以用英日漢三國語言書寫,她流浪過的國傢,我也走遍,唯有她介紹的日本,比我深刻得多。
另外有一個奇妙的緣,我留學時住的新宿柏木,走在前麵是大久保車站,嚮後走,就是新井小時候住的東中野,她傢裏開的朝日鮨壽司店我常光顧,也許當年年幼的小女孩在店裏遊玩,就是她也說不定。
這次見麵,她送瞭我兩本中文書《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另一本叫《我和中文談戀愛》,中間提到的朋友,也有些是我認識的,緣份這件事,牽來牽去。
這本書的腰封,有我寫的一句話:“會說中國話的日本人不少,但能說能寫,而且寫得好的,隻有罕見的新井一二三。”
該書的齣版社要引用我的話,並沒有徵求過我的同意,我當然不在乎,而且感到十分的榮幸。封麵上有“櫻祭”“烏賊素麵”“文化祭”“忘年會”“隱傢”“節分”“惡妻”“禦靈信仰”“花見”等名詞,內容更諸多描述,是研究日本文化甚佳的參考書,相信很多讀者都有興趣,前作《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大賣,所以有瞭這本書。
正如序上所言,作者常有機會認識來日本暫居的外國人,很多是留學生、訪問學者等,一般能操流利的日語,對日本文化的造詣也不算淺。然而,跟他們聊天,卻不能不發覺,他們對日本生活的細節真實並不熟悉……。
對的,文化之神宿在語言細節上,這句話是歐洲建築傢講的。對細節的留意,新井和我一樣,都有興趣。我的寫作資料來源,都齣於細節上,也許是因為我一直研究篆刻,想在方寸上找齣變化。
新井的文筆寫起來非常有趣,在《鞦刀魚皿》一篇之中,她描述的並非鞦刀魚,而是盛著它的盤子,就像世界著名的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生前末一部作品叫《鞦刀魚之味》,其實影片裏沒有齣現鞦刀魚,片名指的是傢常便飯。
文章裏也透露著新井的日常生活,她除瞭白天到明治大學教書,晚上寫稿之外,還要照顧傢庭的起居,得去買菜做飯,看到鞦刀魚的價格還是甚貴時,自言自語地說:“再等一會兒,量多價低瞭再買來吃也來得及。”可見一個傢庭主婦處處得以儉省的行為,在日本,生活並不好過。
對盛著鞦刀魚的盤子,新井有仔細的描繪,形狀一定是長方形,拿尺一量,尺寸有十一厘米寬,二十九厘米長。她傢裏的一種,就有所謂的“青海波”花紋,乃由三重扇形的無限反復來錶現海浪景色的,從中國唐代傳到日本的一種雅樂舞蹈叫做“青海波”,記錄在世界甚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裏麵。
從一個盤子,她能引述到曆史,引進到文化,都是彆人做不到的細節上的觀察,也糾正瞭“青海波”的名稱跟中國青海省無關,其實這種圖案源自波斯裏海地區。更進一步,她研究瞭日本盤碟和西方的區彆,日本人愛用多種不同形狀的餐具: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扇形、木葉形、半月形、葫蘆形等等。一個人吃一頓飯加起來就很多種,為瞭有效地放在有限的空間裏,多用長方形碟子,比方說,頭尾俱全長達三十五厘米的鞦刀魚,如果放在直徑三十五厘米的圓形盤子上,所占的麵積是九百六十二平方厘米,但是用二十九厘米長,十一厘米寬的“鞦刀魚皿”,隻需要三百一十九平方厘米,連圓形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你看多閤理。
一個碟子,研齣那麼多曆史和學問,也虧得新井一二三寫得齣!
新井當今居住的國立,是東京都內的一個城市,因為周圍大學多,也被稱為文化都市,她先生是寫神怪小說的,雖然先生齣生在大阪一帶的關西,而新井是地道的東京人,屬於關東,為瞭和平共處,早已下瞭規定,從不乾擾各自的生活習慣,對吃東西,也不說那裏的好吃,那裏的難吃,新井說:“隻要雙方妥協,生活還是過得圓滿的。”
至於新井傢經營的“朝日鮨”,今天當然已不存在,記得是一間木造的建築,橫開瞭璃琉門後進入,有個壽司櫃颱,櫃颱上麵是玻璃櫃子,放著各種魚生,而大廚則對著客人站立,客人點什麼就拎什麼齣來,沒有店長發辦的OMAKASE,如果要是什麼都有的,那麼叫木漆大圓盤的,分鬆竹梅三個等級,價錢也由便宜到貴。還記得桌子前麵有一水槽,上麵有水管,水管有很多洞,不斷地流齣水來,客人都不用筷子,用手抓來吃,吃前水管流齣來的水洗洗手。
當然也看不到三文魚,新井和我對很多東西和事物看法是一樣的,唯有三文魚不同,我是絕對不吃生的,但新井說一般的老百姓還是吃的,由日本人養殖,衛生上有保障,到百貨公司或鄉下壽司店,還擺在主要位子上,這也是在日本做傢庭主婦養成的觀點吧。
我不吃三文魚刺身,與新派和老派有關,與價錢無關,新派人吃,老派人不吃,我屬於老派。
——蔡瀾
序文化之神宿在語言細節上
捲一 年中行事
禦年玉與鏡餅
禦雛樣
節分與花見
櫻祭
黃金周
紫陽花
禦中元
花火大會
猛暑
第九
忘年會
捲二 和食詞典
禦雜煮
禦節料理
烏賊素麵
鞦刀魚皿
柬埔寨與南京豆
菖蒲湯與柚子湯
年越蕎麥
捲三 紅白男女
丙午
八百屋阿七
心中
女子會
惡妻
高
媽媽友
媽媽友忘年會
介護
直葬
相續稅
捲四 信不信由你
赤飯
禦靈信仰
飛梅傳說
神佛習閤
神祟
文化祭
都市祝祭
捲五 言之有物
禦禦禦付
中國語
打閤與打上
ZUZU瓣
青森瓣
關西瓣
閃亮名字
新書
中吊
攜帶
Yankee
捲六 都市與傢屋
隱傢
尋羊記
誰的料理纔地道?
菜單上的狐狸
又說狐狸
哎呀,你真齣世瞭!
失去瞭食欲的社會
一定勝利!
東京荷爾濛
B級美味
麻油啦!日本人對美乃滋的放肆
捲二 島國地圖
“南蠻”是指颱灣?
魚子醬與羅宋湯
“在日”不等於日本人
311之後,FUKUSHIMA
斜視的世界
和製意大利語
任何兩地,都可以拉一條綫聯結
捲三 男男女女
社會自由化時代
兩性的無性化
隨時代變化的語感
你在何處,又要往何處去
不自由的日文稱代詞
感情有多深,這一天知道
捲四 這些事,那些人
虎麵人運動
誰掌握瞭日本女性主義風嚮標?
何來單一民族國傢
追溯那一年的時光
我們這一代美魔女
捲五 人生交叉點
問候如樹葉般飄至
“鐵”是怎樣煉成的
酷的人,不考慮酷不酷,所以酷
從日本式到混閤式
震災後副産品
齣於憐憫的保密,違法
問候如樹葉般飄至
明信片[葉書 はがき]
“葉書(はがき hagaki)”是日文明信片的意思。為什麼叫“葉書”呢?據說,在古代印度,人們在一種叫“貝多羅”的樹葉後麵寫瞭佛經。那是一種椰子樹,隻在熱帶、亞熱帶繁殖。在溫帶日本,則有大葉鼕青樹,亦能在葉子後麵寫字,因此日本人學印度人,稱之為“多羅葉”。傳說,十六世紀戰國時代的日本武士,就是在這種樹葉後麵寫字,彼此通信的。
如今在日本,許多寺廟和郵政局都在門外或院子裏種著“多羅葉”樹,不知誰起的外號叫做“葉書之樹”。撿起一張落葉,在後麵用指甲寫字看看,果然樹液接觸到氧氣的部分慢慢呈現齣暗棕色的字跡來,好比是寶麗來公司的拍立得相片。
日本人特彆喜歡“葉書”。歐洲國傢的郵政局經辦的書信當中,明信片占的比率都在百分之五和百分之二十之間,在日本卻達到百分之四十。一個原因是日本人有元旦交換“年賀葉書(賀年卡)”的習慣。日本人一年裏郵寄的總共兩百四十五億封信件及包裹當中,竟有三十多億(即八分之一)是“年賀葉書”。另外,日本人夏天都交換明信片彼此問安。郵局方麵,不僅每年年底推銷有奬的“年賀葉書”,而且七、八月份也齣售印著金魚、牽牛、煙花等夏季花樣的專用明信片。
全世界最早的明信片是奧匈帝國一八六九年發行的。日本則在明治維新後的一八七三年就引進瞭“官製葉書”。中文“明信片”中的“明”字,指的是不用信封,任何人都看得到的公開性。日本人當初也在乎被彆人看見書信內容;最早期的“官製葉書”是摺成兩半用的,顯然是為瞭迴避外人的眼光。不過,早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城市裏早就普及交換賀年書信的習慣,寫的大多是非個人化的時令緻辭而已,被人看見也無所謂,用起官製的“年賀葉書”來既省事又省錢,很受消費者歡迎。再說,明信片上蓋的“一月一日”紅色郵戳給人以喜氣洋洋的印象。就這樣,十九世紀末成為全民性活動的“年賀葉書”,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是日本元旦不可缺少的景物。
日本小孩平生第一次自己寫信,一般是五六歲的時候,給祖父母寫張“年賀葉書”。上瞭小學以後,就一定要給老師、同學寫好幾十張瞭。除瞭緻辭署名以外,很多小朋友也拿齣冰箱裏的甘薯等蔬菜來,要刻乾支花樣的印章,使賀年卡圖文並茂。
日本人這麼喜歡“葉書”,估計還是跟個中的“葉”字有關吧。日本四國德島縣有個叫上勝町的小鎮以賣樹葉齣名。上勝町的人口隻有兩韆三百,其中一半是六十五歲以上。當地老先生、老太太們摘下自己傢院子裏種的柿葉、楓葉等,航空運到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的高級餐廳去,結果傢傢都發瞭大財。眾所周知,日本料理非常重視季節感和視覺效果: 做好的菜肴邊上加瞭一片紅葉,馬上錶達齣鞦天的感覺來。不同的樹葉能傳達不同季節的信息,因此許多日本人願意花錢享受樹葉,猶如城市人纔會特彆迷上盆景一樣。
花錢購買樹葉,也許外國人會覺得奇怪。在日本,買賣樹葉的産業有悠久的曆史。比方說,日本甜品和果子,很多都是用樹葉包起來的。初春上市的“葛櫻”絕對少不瞭一片櫻葉;春天的“櫻餅”則要跟鹽醃的櫻葉一起吃下的。端午節的“柏餅”也一定需要柏葉的香味。還有,奈良縣、和歌山縣的名産“柿葉壽司”是利用柿葉的殺菌力的,不能沒有柿葉。商品化的和果子、壽司等,需要完整乾淨的樹葉。於是樹葉成瞭商品,摘樹葉也成瞭産業。
明信片的英文是“post card”或者“postal card”。不過,英文的“leaf”則既指“葉子”又指“書頁”。漢字的“頁”字跟“葉”字也顯然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有人說,日文的“葉書(はがきhagaki)”,其實本來該寫成“端書(也念はがきhagaki)”的,乃便條的意思。恐怕“葉書”當初是藉用字。盡管如此,要是讓日本人選擇的話,一定會選“葉”字瞭,因為跟隨風飄搖的樹葉一般,給送到信箱來的紙片,始終有點“意外”的感覺。所以,當網絡普及以後,日本仍然有很多人選擇這一種通信媒體。
這些年,日本老年圈子裏頗為流行的“繪手紙(圖畫信)”選擇的媒體就是“官製葉書”。跟印有風景的旅遊明信片或者美術館齣售的名畫明信片不同,“繪手紙”是普通人拿起畫筆在明信片上畫水彩,然後加句生活所感之類,寄給親友的。樸素的感覺像俳句。一九七〇年代創始瞭“繪手紙”的書法傢小池邦夫說:“不用畫得好,畫不好就很好。”從沒畫過畫兒的許多老年男女受他鼓勵,成為“繪手紙”作傢瞭。畢竟,畫“繪手紙”成本低,心理障礙也低,再說透過郵政製度,能夠跟遠方的知己溝通,甚至重溫舊誼。“繪手紙”的題材經常是蔬菜、水果、花草,或節日風景。也就是說,“繪手紙”跟上勝町的樹葉一樣傳達季節的轉移。日本人喜歡“葉書”,想來想去還是跟對大自然的信仰,即泛靈論分不開。
震災後副産品
風評被害[風評被害 ふうひょうひがい]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東北日本大地震以及海嘯以後,災區復興的速度比原來預期的緩慢很多。一個原因是海嘯造成的瓦礫太多,相當於好幾十年份的垃圾,光使用岩手、宮城、福島三縣的廢棄設備的話,根本不可能迅速處理的,何況當地許多設施都遭受到瞭地震和海嘯的破壞。因此非得把大量瓦礫運到日本其他地方處理不可。然而,願意接受災區垃圾的地方甚少,因為大傢都害怕凡是東北來的東西都有可能受到輻射汙染。
如果那天發生的隻是地震和海嘯,而沒有核電站事故的話,日本其他地方人也絕不會小心眼到這個地步的。畢竟有俗語說:遇到睏難時,應該互相幫助。哪怕純粹齣於人類善良的本質,都一定會如此。
然而,當遇到的睏難不僅是地震和海嘯,還包括核電站事故的時候,人們就變得特彆小心眼。二〇一一年八月盂蘭盆節,京都五山的傳統習俗“大文字燒”,本來打算燒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的鬆木,以送災區死者的靈魂去冥界。可是,因為京都許多居民都擔心,燒瞭岩手縣的木材,自己住的地方也會受汙染,於是最後取消瞭焚燒陸前高田鬆木的計劃。連宗教儀式都遇到睏難,處理大量瓦礫麵對的阻力會多麼大,則不經思考也會知道。報紙上,甚至齣現科學傢主張: 把災區垃圾運到日本西部是不閤理的,因為這樣做的結果無非是,本來沒受影響的地方都在處理垃圾的過程中受輻射汙染,全日本連一塊乾淨的土地都沒有瞭。
當日本媒體報道此類現象的時候,標題中一定齣現“風評被害”的字眼。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根據日本小學館、北京商務印書館共同編纂的日中辭典第二版(二〇〇二年),“風評”指: 傳說、謠傳、傳聞。例句有兩個: 傳齣不好的流言、有種種傳說的人物。可見,日語“風評”有貶義。這跟它在中文裏的用法稍微不同: 在大陸網絡上,找到的使用例子不多(其中一個寫:“風評”是風險評估的簡稱),但是在颱灣博客上,有幾個人寫著“風評不錯的漢堡”等句子。顯然在美麗島,“風評”的意思是“風傳的評價”或“口碑”,褒貶則不一定。
“風評被害”中的“被害”是“受害”的意思。“風評被害”指的不外是“風評造成的受害”,即“不好的流言造成的損害”。報紙社論、電視新聞節目都說: 日本西部地區拒絕處理東北垃圾(或者購買福島産蔬菜等等)是“風評”造成的損害,因為官方認為東北垃圾(或者福島産蔬菜)含有的輻射性物質少到“不會實時造成健康損害”的地步,沒有正當理由迴避。
問題在於: 如果你麵對的一堆垃圾(或者一把青菜)明明含有少量輻射性物質(或者其他任何毒物),但是含量據說少到“不會實時造成健康損害的程度”的話,你願不願意把那堆垃圾在自己傢院子裏燒掉(或者吃那把青菜)?尤其是你對官方發錶的內容不能百分之一百地信任的時候?所以,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日本人看到“風評被害”一詞就覺得不以為然。
“風評被害”一詞最初齣現於日本社會,是早在這次的地震、海嘯、核電站事故都沒有發生之前。一九五六年,美國在南太平洋比基尼海域舉行核試驗,正在附近釣鮪魚的日本漁船乘員受瞭輻射。當時就發生瞭日本消費者害怕輻射,拒絕購買任何海産品的所謂“輻射能恐慌”。日本國會裏,當討論如何賠償無關漁民的經濟損害時,第一次使用瞭“風評”一詞。當時有個議員說:“既然沒有查齣輻射性物質來,我們能斷定這些水産物是安全的。然而,消費者還是將它視為所謂比基尼鮪魚,說不定受瞭汙染什麼的。這種‘風評’導緻魚類賣不齣去,價錢低落等等的間接損害。”可見,“風評被害”成為日本的社會問題,最初也跟核輻射直接有關。
一九七〇、一九八〇年代,日本媒體每次報道“風評被害”也都跟核能相乾。比方說,一九八一年,北海道政府跟當地電力公司簽訂瞭有關核電站的安全協約,其中有個條款決定: 萬一附近農作物濛受瞭“風評被害”,由電力公司賠償農民的經濟損失。
一九九〇年代以後,日本齣現瞭一係列起因於其他種毒物,如二烷、大腸杆菌,或者俄羅斯油輪原油的“風評被害”個案。社會心理學者關榖直也調查瞭幾個案例以後,下結論道: 凡是“風評被害”發生之前,都一定有事故、事件、環境汙染或者災害,但是關鍵在於大量有關的報道,使得消費者把本來該“安全”的食品、商品、土地視為危險,結果停止消費,造成無辜生産者、供應者的經濟損害。
在他的論文《“風評被害”的社會心理》中,“安全”一詞就套著引號,因為跟“危險”一樣,“安全”也是相對的。而就是因為沒有絕對“安全”這迴事,當一個地方發生瞭事故、事件、環境汙染或者災害,並在媒體上泛濫有關報道之際,身在遠處的人們都感到“不安”,盡量去迴避他們視為“危險”或者“可疑”的食品、商品、土地等。
以災區的瓦礫為例,東北確實有瞭災害、事故、環境汙染,也有過許多有關的媒體報道,結果京都等日本西部居民把本來“安全”的瓦礫視為危險,拒絕接受。那麼,如果那些瓦礫其實並不安全的話,“風評被害”之說就根本不能成立瞭。抑或,如果說沒有媒體報道就不會發生“風評被害”的話,等於主張信息封鎖瞭。這樣子,究竟對誰有利?對誰更不利?看起來,我們對“風評被害”一詞的直覺,那個極其不以為然的感覺,還是有道理的。
說“風評被害”的人,無論是政府、專傢、媒體,其實都在弄虛作假,要幫助真正的罪犯推卸責任逃避的。你看,“風評被害”是被動詞,被害者是無辜的生産者也好,供應者也好,災區居民也好。但是,造成損害的主體又會是誰啊?按照這一套邏輯,隻會是膽小怕死的消費者、市民瞭。到底從何時起,膽小怕死成瞭罪行呢?沒有吧!膽小怕死是人的本能,否則人類早滅絕瞭。京都居民是從本能齣發,拒絕瞭陸前高田鬆木的。
可悲,當然非常可悲。但是,震後一年,仍然堆積如山的瓦礫是問題的本質,絕非因“風評被害”存在的副産品。我知道,日本其他地區是總得接受瓦礫的,不管有沒有輻射,不管實時還是長遠的未來造成健康損害,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可萬萬彆說什麼“風評被害”好不好?災民受的害不是“風評”造成的,而是核電站事故造成的。其他地方的日本人感到的無奈也歸咎於核電廠事故。所以,我說,不要核電廠瞭。
序 一套語言猶如一個大海或說宇宙
一九八年代,我在中國留學的日子裏,連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用中文寫書在中國大陸齣版。在當年的中國,說書店就是新華書店,牆上貼著馬剋思、恩格斯等偉人的肖像,書架上擺著《毛澤東選集》《魯迅文集》等偉人的著作。而當年的我,連漢語老師在課堂上說的話都聽不大懂。
於是為瞭訓練聽力,下課以後我坐公共汽車去西單,蹲在黃昏時段的馬路邊,側耳傾聽北京人說話。行人說話太快記不住,公共汽車售票員老喊的“沒票兒的買票兒啊,沒票兒的買票兒啊”,倒學得夠地道。另外,北外留學生食堂的小姐提高嗓子嚮廚房喊的“小盤兒豆腐”,我也說得還不錯。還有,剛畢業於北大中文係,係著兩條長辮子的女老師,叫我們重復說一個小時的“鬍同兒”一詞,我至今都有自信能說得跟北京人一個樣兒。也許有人要問: 學會瞭無關緊要的兩句話和一個詞兒的發音有什麼用?我過去三十年的親身經驗是: 在中國以及海外華人居住的地方,隻要我開口說一句話,大傢都知道我是在北京學的普通話。正如,我在香港任職於一傢齣版社的時候,颱灣來的副總編聽我說第一句話,馬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這次買瞭好多推理小說,很多人的都是一套一套的買,特彆劃算!希望多多有這種大力度的活動!
評分對於瞭解日語有很大的幫助
評分還行,配送包裝不好。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不同的角度看看也好。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很好啊很好啊很好啊很好啊。
評分書很不錯,快遞給力,一次買瞭好多
評分感覺還不錯的樣子,好好研讀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