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在百年校庆之际推出的,关于百年教育历史和教育理念的一本著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校一直坚守“做真教育、真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在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集团化办学等学校教育的诸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实验。不仅丰富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历史,而且为当代同类同校提供了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蔡晓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员。编辑出版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做真教育 真做教育》两部专著;参与编写了《高中数学宝典》《历史学科单科*牌》等教学辅导丛书;发表了《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促进教师的发展》《“生涯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活力课堂——生命成长的40分钟》等多篇文章。
陈国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分校校长,中学思想政治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员。撰写的《综合文科学习的基本特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十几篇论文在《人民教育》《基础教育参考》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主持或参与国家、北京市、西城区级课题近十项,其中《高中综合文科课程研究与实验》科研成果荣获*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第一编 民国时期的艰苦卓绝——时代先驱
第一章 学校发展过程
第一节 开时代风气的女高师附中
第二节 锐意进取的女师大附中
第三节 南北校合并的过程
第四节 抗战中艰苦卓绝的办学历程
第二章 师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一节 日渐充实的学生规模
第二节 朴素大方的学生风貌
第三节 博学敬业的教师印象
第四节 丰富多样的学习生活
第五节 在日占区求学的回忆
第三章 社会活动
第一节 热心参与爱国进步运动
第二节 地下党革命运动的先锋
第二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峥嵘岁月——再上征程
第一章 合并壮大焕发生机
第一节 合并接管时期
第二节 北京实验中学阶段
第三节 女附中至第一五O中学阶段
第二章 勇于探索的教学改革
第一节 汲取苏联教学经验
第二节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第三节 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
第四节 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第三章 日渐提升的师资力量
第一节 师资概况
第二节 教师获得的荣誉
第三节 学生眼中的老师们
第四章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
第一节 学生生活概况
第二节 多元化的班级构成
第三节 校园生活的点滴记忆
第五章 走出校门参加社会活动
第一节 参加开国大典
第二节 支持抗美援朝
第三节 参加其他社会活动
第四节 参与悼念周总理
第三编 改革开放以后的坚实步伐——与时俱进
第一章 解放思想为创新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节 确立学校发展理念
第二节 推动学校管理改革
第三节 制定实施发展规划
第四节 完善硬件建设
第二章 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品格
第一节 教育教学改革历程
第二节 德育整体改革推进
第三节 理科实验班的设立
第四节 语文教材教法改革实验
第五节 英语、计算机、体育学科改革探索
第六节 数学及理、化、生等学科的教改实验
第三章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
第一节 教师概况
第二节 教师荣誉
第三节 学生回忆师生关系
第四章 学生生活与学生荣誉
第一节 学生自主管理
第二节 学生荣誉
第三节 师生眼里的校园生活
第五章 课外与校外交流
第一节 课外活动
第二节 校外与党团教育
第三节 校外交流活动
第四编 新世纪以来的精益求精——更创辉煌
第一章 学校发展理念与制度创新
第一节 学校概况
第二节 创新教育理念
第三节 扎实推进发展规划
第四节 创新机制优化管理
第五节 卓有成效的党团建设
第二章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第一节 课程建设的探索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第三节 教学研究(管理)的深化
第四节 学习模式的探索和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
第三章 德育为先助力发展
第一节 打造德育精品课程
第二节 开展德育系统活动
第三节 培养德育专业队伍
第四节 实现德育民主管理
第五节 生涯教育与学生指导
第四章 特色教育活动学生学有专长
第一节 屡创佳绩的科技教育活动
第二节 探索“体教艺教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三节 国内领先的遗产教育
第四节 学生荣誉与成长
第五章 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成长
第一节 科研兴校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成长
第三节 建立多样化的教师发展评价
第六章 教育国际化、信息化、集团化
第一节 内容广泛的国际交流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教育集团的建立与发展
编者感言
实验百年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史掠影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