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2
以诗意的方式过一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1.《以诗意的方式过一生》既是一本民国男神传记,也是写给读者的人生启示录。一个人必先有灵魂,才能有骨气。又萌又好玩的民国先生,狂放又温润的大师风度。比背诵诗词更重要的,是以诗意的方式去生活。
2.作者慕容素衣的民国女神手册《时光深处的优雅》广受好评,《以诗意的方式过一生》是慕容素衣的又一关于民国男神的诚意之作。
3.《以诗意的方式过一生》装帧设计精致,倾心绘制封面插画,内附彩插。
昔日的明月仍然朗照今人,惊艳了时光的民国风骨。
大师不是严肃的,也会忍不住逃课,甚至通宵打牌;
大师也爱吃,饕餮人生控制不住自己;
大师很任性,狂放起来连自己都害怕;
……
汪曾祺、沈从文、木心、鲁迅、徐志摩等20位民国大师,他们家庭背景各异,却都活成了传奇,穿越历史,展示更全面、更风趣、更真实的民国大师。
慕容素衣,本名禹媚,湖南女子。青年畅销书作者,韩寒“ONE·一个”人气作者,豆瓣红人,讲故事的人。理想是写富于性情的文字,过潇洒自在的生活,交坦荡有趣的朋友。代表作有《时光深处的优雅》等。
汪曾祺:人间有味是清欢 / 1
金岳霖:天真的人最深情 / 17
林风眠: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 31
沈从文:倔强的湖南乡下人 / 45
木心:一个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 61
张伯驹:浊世翩翩一公子 / 75
徐志摩:毕生行径都是诗 / 89
鲁迅:大先生其实挺好玩 / 103
钱钟书:二十不狂枉少年,三十犹狂没头脑 / 117
梁实秋:才、情、趣兼备的“男人花” / 131
林语堂:生命的目的是要享受人生 / 145
李叔同:咸有咸滋味,淡有淡滋味 / 159
胡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 173
王国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 189
丰子恺:寻一方精神上的桃花源 / 203
梁启超:数十年饮冰,凉不了的热血 / 217
刘文典:最后的狂士 / 231
赵元任:玩出来的语言学大师 / 245
黄侃:真名士,自风流 / 259
金庸:一支笔写出一个江湖 / 273
参考书目 / 287
汪曾祺
人间有味是清欢
你说我在做梦吗?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有人曾问我:“谁是你最喜欢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啊?”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汪曾祺啊。”
那人穷追不舍:“为什么啊?”
我愣了愣,也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不是张爱玲,为什么不是沈从文,为什么偏偏最喜欢的就是汪曾祺呢?
后来再看他的《受戒》和《大淖纪事》,忽然从书中找到了答案:“他把普普通通的生活写得太美了。”就像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一个“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这些帽子都有点大。我更愿意把他看成一个美的“捕手”,终生都在捕捉美,创造美,让你看了他的书之后禁不住感叹:活着真好呀!
在汪老的笔下,真的是万物静观皆自得,无一事不美。读他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个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敢尝试的美食家,一个爱画画、爱赏花、爱拍曲的才子,一个命运坎坷但仍随遇而安的达人,一个恨不得把自己泡在酒里的老头儿。
汪曾祺用一支笔,将我们带到了人生的另一重境界,让我们知道,原来平凡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如此诗意。
1
汪曾祺生于江苏高邮,这地方盛产两样事物,一是才子,二是咸鸭蛋。北宋时出了个秦少游,后来则出了个汪曾祺。
汪曾祺是1920年出生的,与张爱玲同年,但人们总觉得后者年龄比他大得多,大概是因为张爱玲出名比他早得太多,她二十几岁就名满天下了,汪曾祺这么大时还在为找不到工作发愁。
不过汪曾祺有一点远远胜过张爱玲,他在童年得到过充裕的爱。
汪曾祺少孤,3岁就没了娘,可一家子都很疼他,特别是他的父亲。汪家算不得望族,但也是个殷实的书香世家,汪曾祺的祖父中过“拔贡”,也是个儒商,到汪曾祺出生时,家里已经有2000多亩地,还经营着两间药店和一间布店。
在汪曾祺的眼中,父亲汪菊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会画画,会刻章,会做风筝,会摆弄各种乐器。汪曾祺从四五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文学画学书,父亲带着他到麦田里去放风筝,用小西瓜挖净瓜瓤给他做通体透亮的西瓜灯,这些都成了他的美好回忆。
“多年父子成兄弟”是汪父的名言,他对汪曾祺十分随和,汪曾祺爱唱戏,他就拉胡琴给儿子伴奏;他喝酒,给汪曾祺也倒一杯;他抽烟,一次抽出两根父子俩分着抽,每次还先给儿子点上火;汪曾祺17岁初恋,暑假在家写情书,父亲就在旁边出主意。
汪曾祺小时了了。
上小学时,他的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作文常得满分,同时还“以画名”,画的画总被贴在墙上展览。
可惜他的数学太差,几何老师曾评价说:“阁下的几何乃桐城派几何。”意思是他的几何作业常不经论证就直接跳到结论。他也有自知之明,后来写过一首诗,说明是怎样踏上文学之路的,前几句就是“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初中毕业后,汪曾祺就离开高邮到江阴求学了,后又考上了被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一直到晚年,汪曾祺才回乡探访。高邮的大淖,高邮的山水,高邮的人物,一直都盘旋在他的脑海里,数十年后写来,仍然鲜活异常,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
2
在西南联大,汪曾祺不是个“好学生”,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大学生涯就是:生活太散漫,学习太偏科。
他爱旷课,经常晚上泡图书馆,白天躺在床上酣睡不已。战乱时,因邮路中断,他一度失去了家里的接济。虽然穷得叮当响,但他的业余生活还是蛮丰富的,主要消遣有以下几项:
泡茶馆
当时泡茶馆相当于现在的泡咖啡店,学生们常一边喝茶一边看书。汪曾祺泡茶馆不仅为了消磨时光,也是为了在此体味人情,他最初的几篇小说就是在茶馆里完成的。
下饭馆
有钱时,吃好馆子,什么汽锅鸡、锅贴乌鱼、铁锅蛋、腐乳肉之类,全吃了一个遍。没钱就吃米线、饵块,什么品种的米线他都吃过。
唱京剧
汪曾祺嗓子甜润,青衣唱得很好。大一时,他常常约票友们拿着胡琴到宿舍来过京剧瘾,同屋一个姓郑的广东同学极其憎恨京剧,他们一张口,郑同学就骂:“丢他妈,猫叫!”
唱昆曲
汪曾祺和朱德熙等人参加了云南大学的曲社,常在一起拍曲。合肥张家的四小姐张充和唱起昆曲来娇慵醉媚,可惜从不和他们来往。汪曾祺引以为憾,多年后写文章还记了一笔。
吹笛子
他常在月白风清之夜,在大槐树的老树根上独自吹笛,直到半夜。同学中有人说:“这家伙是个疯子!”
写朦胧诗
他早年写的诗没有一首完整地保存下来,其中有一句是“所有东边都是西边的东边”。因为爱写诗,汪曾祺在学校还小有名气。一次,他在路上听见两个女生聊天,一个问:“谁是汪曾祺?”另一个回答:“就是写那种别人不懂,他自己也不懂的诗的人。”
业余生活如此丰富,汪曾祺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自然少了,对于不感兴趣的课,他素来不去听的。朱自清讲课以严肃闻名,要求学生仔细记笔记,汪曾祺不太适应,经常缺课。后来中文系主任罗常培想让朱自清收他做助教,朱自清一口回绝了:“汪曾祺连我的课都不上,我怎么能要他当我的助教呢?”
对于喜欢的课程,他还是学得很好的。闻一多教唐诗,把晚唐诗和印象派的画结合在一起讲课,对他启发很大。他替一个学弟做“枪手”,写了篇李贺诗的读书报告,大意是说,别人是在白纸上作画,李贺的诗则是在黑纸上作画。闻一多看了大加赞赏,评价说:“比汪曾祺写得还要好。”
沈从文最喜欢汪曾祺,他曾经给过这位学生的课堂习作全班最高分——120分!沈从文教写作,主要是让学生写。汪曾祺写过一篇小说,他尽量把人物对话写得有诗意,有哲理,沈从文看了后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沈从文常常教诲学生:“要贴到人物来写。”这句话对汪曾祺影响很大。汪曾祺早年写的作品,都是沈从文代他寄出去投稿发表的。沈从文曾经对别人说,汪曾祺的文章写得比自己还要好。
文章虽写得好,汪曾祺却没能从西南联大顺利毕业。因为他的英语和体育都没及格,只得重修一年,后又因拒绝去当美军翻译而没拿到大学文凭。
大作家汪曾祺,原来是个肄业生。
好看,喜欢
评分好看,喜欢
评分好看,喜欢
评分好看,喜欢
评分好看,喜欢
评分好看,喜欢
评分好看,喜欢
评分好看,喜欢
评分好看,喜欢
以诗意的方式过一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