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雪珥·中國改革史係列之年代捲·國運1909:晚清帝國的改革突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雪珥,本名蔣文勝,澳大利亞籍華人、太平紳士(Justice of the Peace),中國改革史及戰略史學者。
1991年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曾在中國擔任公務員9年,獲得中國律師資格;中國財經專欄作傢之一,後以此職業身份獲得澳大利亞技術移民;曾在澳中兩國經營企業十多年,現已退齣工商界,專事研究。
自2006年開始中國改革史的係統研究及寫作,同時研究中國戰略史及國際關係,重點是南海戰略、新疆戰略及中美、中澳關係。
目前擔任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研究員、西悉尼大學澳中文化藝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部恭王府特聘研究員兼近代改革研究室主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傢族企業》雜誌顧問;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長江商學院等多傢商學院EMBA授課教授;《中國經營報》、《國傢人文曆史》及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多傢報刊專欄作傢。
【著名政論傢亦忱】
雪珥:從墳墓裏掘齣晚清敗亡信史(節選)
澳洲華裔曆史學者雪珥先生,堪稱當下身處海外,卻用漢語寫作十分勤奮的業餘曆史學傢。自從2008年他以獨特視角研究中日甲午戰爭的《大東亞的沉沒》(中華書局)一書,進入中國晚清曆史研究話語圈以來,他在短短的四年中,攜《國運1909》、《辛亥計劃外革命》、《絕版恭親王》、《天子腳下》等多部專著在國內齣版發行,而標誌其晚清改革史研究,堪稱獨樹一幟。
相信所有讀過雪珥著作的人,對雪珥講述的晚清改革曆史,很難不會産生一種曆史現場感。這大概可說是齣國之前在國內當過新聞記者和律師的雪珥,利用自己身處海外的獨特優勢,能依據那些來自西方報章當年的新聞報道和英美檔案資料,來研究晚清曆史所獨擅的神奇本事:此君竟能將一個進入瞭墳墓裏百餘年的舊中國,講述的栩栩如生,猶如昨日發生的故事一樣而令人感慨不已。
讀雪珥的近代改革曆史研究專著,如果隻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其精義和特點,大概也隻有用意大利哲學傢、曆史評論傢貝內德托-剋羅齊(Benedetto Croce)在90多年前所說的“一切真曆史都是當代史”來加以錶述,恰如其分。
事實上,也確實有許多被現實社會問題所睏擾的人,隻要被雪珥撰寫的著作引進近代中國的曆史泥沼之後,大都能觸及當代中國問題所奠基的堅硬石塊之上,並恍然大悟:哦,原來太陽光所能照到的神州,真的是沒有什麼新鮮事兒,曆史上曾演齣的諸多故事腳本,如今隻要稍微加以彩排並換上一撥演員,照樣可以在中國的政治劇場中如法再次上演。
在此,說一句可能不被雪珥先生認同的話:其實任何人來評論他的近代改革史研究,大抵無人可及雪珥本人對晚清敗亡所做的“不改革等死,亂改革找死”的精準定義和評價。
我們通讀雪珥四捲本的中國近代改革史研究,不難發現雪珥研究一個政權的改革曆史的基本立意和獨特視角:如果不以被捲入改革洪流中的各色人等的“人性”為中心,不以關涉其切身“利益”與“權衡”為基本著力點,而隻傾嚮於研究各種外來的空洞“主義”與“學說”,卻放棄研究各種各樣的現實社會問題的産生機製與消解之道,則任何高調的“改革”旗號,終究難逃被濫用的命運,而終蛻變成為統治集團內部,或統治集團與覬覦權力寶座的在野政治勢力,展開權力鬥爭的各種花樣翻新的幌子。
通讀雪珥的上述著作,應該不難發現,雪珥研究中國近代改革曆史的一個極為獨特的觀點是,他言之有據地認為,晚清的敗亡並不是源於革命的摧毀,而是在抗拒改革等死數十年之後,是在一次次盲目亂改革中自尋死路,纔促成其快速奔嚮曆史的墳墓。這其實也是中國近代改革史的主要癥結之一,即,當一個個主政者可以混日子過的時候,則統治階層拒絕一切有關改革的爭論,一門心思安享權力作威作福,可當抗拒改革導緻自己臨近窮途末路之際,則改革的“主義萬能”思潮卻一直盛行不衰,眾多政治投機者都指望靠“主義”走捷徑,又紛紛忽略國傢治理、吏治整頓、民生改善等其實更具技術性的改革問題,結果造成不少“改革者”或“革命者”憑藉一個個蠱惑人心的“主義”,便成就瞭自己作為藉“改革”或“革命”上位取而代之者的事功,在靠空洞的口號加暴力手段輕易占據統治地位之後,無不隻熱衷於“利用舊製度的瓦礫來建造新社會的大廈”(托剋維爾語),而可憐的億萬民眾也就自然如雪珥所言,“隻能在‘黑狼’、‘白狼’,或者‘飽狼’、‘餓狼’之間進行被動的選擇。”
談到許多人之所以會産生讀雪珥的近代改革曆史研究著作,有一種藉古諷今的意味洋溢其著作的字裏行間,這一點也不難理解:所謂一切曆史的當代性,其實就是真實的曆史與真實的現實生活的緊密相關性與閤乎邏輯的延展性。或者換過一種說法,一切由當代人所闡述的真實曆史,都是當代人以當下所麵對的現實問題來拷問過去,藉曆史的還原,來為當代的問題尋找答案,或為瞭在迷失瞭目標的前進道路上找到行進的方嚮感。
因此,可一言以蔽之:我們研讀雪珥先生的中國近代改革史專著,其令人稱道的一點就在於,我們從雪珥有根有據建立在西方新聞報章和檔案資料基礎上的晚清敗亡信史敘說中,恰恰能找到一種近代中國改革曆史行進的方嚮感。
目錄
本書初版自序
第一章 金鑾殿上新來的年輕人
紫禁城的雞叫
1909年的春天故事
愛新覺羅“軟著陸”
大清青年近衛軍
“橡皮圖章”雄起
大海航行“拷”舵手
第二章 老官場的彎彎道
袁世凱鼕眠
金槍不倒張之洞
慶親王的首富宿命
弄潮兒溺水
不端的年代
“濛”“瞎”官府
腐敗的跳蚤
司法獨立vs私法獨利
善耆不善騎
“唐僧”不是吃素的
官場如賭
第三章 黃龍旗下的資本主義
“鐵老大”齣軌
愛國公債終誤國
“牛”背上的大清
開灤煤礦地道戰
“黑金”超限戰
帝國的牆腳
“愛國”企業傢
【延伸閱讀】鬍雪岩:花花轎子人抬人
伶仃洋畔建“特區”
腐爛的根基
【延伸閱讀】帝國商人反擊戰
第四章 大清國的“新新人類”
“半吊子”大躍進
難産的美國夢
文化有罪,漢字無理
第五章 鼓與呼:世亂難為人
“爛尾”的仁政
宜春沒有“春天”
在失望的田野上
槍杆子霍元甲
第六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無毒不“聖人”
康有為“熊市”
大清國的流感
瞎眼的嘆息
第七章 亮劍,抑或舔傷
龍旗插上東沙島
中朝“間島”爭端
【延伸閱讀】帶刺的金達萊:清代視野下的朝鮮問題
【延伸閱讀】虎落漢陽:大韓帝國齣軌
哈爾濱的槍聲
日本常青藤
大清羊皮日本狼
【延伸閱讀】豺狼之戀:國人對日綿羊觀
流産的中美德聯盟
大清海軍擱淺泥沼
【延伸閱讀】蛟龍捍海:晚清海軍揚威世界的五個瞬間
尾聲 大清政改的飆車與齣軌
【附錄一】有關中國1909年的各方聲音
【附錄二】落花流水春去也:1909年大事盤點
後記 百年改革史,也是一部“石頭記”
彆冊 他人說
“唐僧”不是吃素的
“唐僧”當然不吃素,這是全大清國的領導乾部們都知道的。
“唐僧”大名唐紹儀,大清國正部級領導乾部、後來的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時人多在日記、書信中用隱語“三藏”稱謂之,與稱呼李鴻章為“閤肥”、翁同龢為“常熟”相仿佛。
唐紹儀和唐僧一般生得十分端正,而且據說身高在1.80米,以此偉儀齣任中國外交部長乃至總理,當然很能為國爭光。
“三藏”不吃素,而是雜食、通吃。作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生,他熟悉美國式的政治“西餐”,民主、文明不離口,令美國人愛煞樂煞,《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等大報不時刊發有關他的報道。“西餐”之外,唐紹儀對中國特色的權力烹飪亦頗為拿手,烹煮煎炒,左右逢源。
在大清國他能一人兼任外務部右侍郎、全國鐵路總公司督辦、稅務處會辦大臣、郵傳部左侍郎等,跨越外交、交通、財稅各領域,到瞭民國則能迅速與革命黨混成同誌加兄弟(他是最早加入同盟會的前清乾部),乃至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
中國曆史,尤其近現代史,從來就不缺風派人物,但風派人物做到上水平、上檔次、上規模,則唐紹儀絕對是鳳毛麟角。
1909年對於“唐僧”來說有點流年不利,風嚮不好判斷。
開年的時候,他正好在美國忙著外交大事,一是為東北的開發開放爭取美國援助,二是響應德國皇帝的號召,爭取建立中、美、德三國同盟。這兩件都是全球矚目的大事,因此,當唐紹儀在 1908年的鞦天率團到達美國後,美國報紙就一直在緊密追蹤,《紐約時報》專門刊發瞭兩個整版的長篇報道,配發瞭唐紹儀的大幅照片。
“唐僧”到瞭西天,雖然賓至如歸,卻隻拿到瞭無字的經書。現實的美國人為瞭自身的利益,最終選擇瞭與日本妥協,以承認日本在東北的特權換取日本對這一地區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承諾。
當唐紹儀在華盛頓的新年鍾聲中鬱悶彷徨時,國內傳來驚人消息:大清國改革開放的旗手袁世凱,離奇而突然地由於健康原因退居二綫。
一直密切關注著中國動態的羅斯福總統於1月2日緻信德國皇帝,認為袁的下颱錶明“中國人不管在內政還是外交上,都難以執行任何既定政策,我們除瞭和他們更為慎重地打交道外,沒有彆的選擇”。總統同時提到,“此間的中國特使”被這一消息震驚瞭,將立即迴國。
一周之後(1月 8日),北京下令召迴唐紹儀。次日,《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美國各大報同時刊登瞭這一消息,明確指齣,唐被召迴是受到瞭袁世凱事件的牽連。同一天的《基督教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則用將近整版的篇幅刊登文章《當代中國為年輕美國提供巨大機遇》(Modern China Offers Great Opportunities to the Young American),將唐紹儀的照片與攝政王載灃的照片並列,並在導讀中用顯著的字體寫道:“袁世凱的命運關係到中國的外交政策以及中美關係的發展。”
在袁派人物中,唐紹儀第一個隨袁下課。隨後,民政部侍郎趙秉鈞、郵傳部尚書陳璧、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等紛紛跟進,或因健康問題退居二綫,或因腐敗而被“雙開”,或因“工作需要”被明升暗降。大洗牌開始瞭!
唐紹儀和袁世凱能成為鐵哥們是一段洋溢著古典英雄主義的佳話。
唐紹儀是廣東人,其父唐巨川是茶葉商,專做外貿,十分平凡,但他卻有一個相當不凡的族叔——唐廷樞。唐廷樞是大清國首批外資企業“首代”,是著名的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的買辦,後來成為李鴻章大搞經濟改革的得力乾將,主持或參與創辦瞭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在官場與商場、內企與外企、民企與國企之間遊刃有餘,大小通吃。
托福於“改革開放”,大清國在內憂外患中放下身段,與時俱進,擴大執政基礎,唐傢這樣的新興階層被迅速地納入大清國組織人事部門的培養考察對象。唐紹儀12歲那年(1874年)被選為公費留學生前往美國,在那裏生活瞭足足7年。從日後唐紹儀的錶現來看,這不僅令他掌握瞭流利的英文,而且還讓他熟練掌握瞭將政治作為走秀的美式風格。
難能可貴的是,“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唐紹儀沒有成為內白外黃、不適應中國國情的香蕉式人物,他融匯中西,以其深厚的跨文化修養為基礎,以美式作秀為獨門武器,迅速在中國特色的厚黑官場中脫穎而齣。
1881年,年僅 19歲的唐紹儀迴到瞭偉大祖國,作為組織上重點培養的又紅又專的接班人,被派到朝鮮任朝鮮海關幫辦、德國人穆麟德(P. G. von Mollendorff)的秘書——作為宗主國,當時中國直接掌管朝鮮的外交、海關等事務。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中日角逐朝鮮為唐紹儀提供瞭一個巨大的舞颱。1884年朝鮮甲申政變,22歲的唐紹儀因此與26歲的袁世凱相識。當時,朝鮮親華高官被親日派打傷,避居海關公署,袁世凱前去探望,正好唐紹儀親自扛槍守衛在門口,其勃勃英姿給袁世凱留下瞭深刻印象。從那時起,兩人結為知交,小袁由此十分關注小唐在政治上的進步,積極提攜,一幫一,一對紅。更具古典傳奇色彩的是,十年後在甲午戰爭打響之前,有情報顯示日本人決心刺殺抗日最力的袁世凱,為協助袁撤離,唐紹儀親自帶著兩支槍、兩把刀、兩匹馬,連夜護送袁世凱轉移到英國軍艦上。
托庇於袁世凱的大力提攜,加上本身與李鴻章的特殊關係,唐紹儀在甲午戰爭後成為中國首任駐朝鮮總領事,時年33歲;隨後又隨改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迴到傢鄉廣東任職。當袁世凱齣任山東巡撫時,他協助袁處理最為棘手和微妙的外交事務,為袁平安度過1900年春夏之交的義和團及八國聯軍動亂立下汗馬功勞。1901年,袁世凱齣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成為國傢領導人之一,唐紹儀被任命為天津海關道,執掌瞭大清國最著名的肥缺之一。
1904年英國入侵西藏,中央決定派唐紹儀率團前往印度,主持對英談判。自此,42歲的唐紹儀開始單飛,當然按照官場潛規則,他依然是袁派人馬。談判十分成功,唐紹儀的外交纔乾受到朝野更大關注,他得到瞭迅速提拔,繼而在外交、國稅、交通等方麵同時執掌重任。
唐紹儀的工作作風是相當美國式的,雷厲風行,不大給人留餘地留情麵,由此也樹敵不少。他在個人操守上並不十分嚴謹。《申報》就曾報道說,唐紹儀在擔任副部長時,嫌工資待遇低,“用款浩繁,入不敷齣”,請求老哥們袁世凱幫忙,把他調迴廣東去督辦粵漢鐵路,但被中央拒絕。《申報》評價其“實不外拜金主義也”。
根據翰林院侍讀馬吉樟的彈劾,唐在擔任郵傳部副部長時,“所用垂參,皆其同鄉親戚,以賄而行,谘調司員,亦多以賄成者”。雖然史料中並沒有證據對此證實或證僞,但從唐在1910年齣任郵傳部第一把手時的錶現來看,彈劾內容當不是道聽途說。根據《民立報》報道,唐紹儀齣任部長後,“日食非百金不樂,一切舉動,皆摹仿西洋豪華,非中國諸王大臣所可及。惟對於部中司員異常刻薄,聞近日又有裁員減薪之舉,郵部之司員無不怨形於色。夫減之誠是,然唐自待亦太過也”。
時人也記載說唐紹儀“廣交遊,善揮霍,每日四餐,每餐十金,猶雲無可下箸”。日本人佐藤鐵治郎的記載乾脆說“唐本驕奢淫逸,無利不為”。
可以確認的是,有點狂傲而又不很自律的唐紹儀,其同僚關係及群眾關係並不很好,因此《民立報》說“唐之為人,京官排擠者甚多”;但因為唐個人的工作能力及袁世凱的照應,其官位一直坐得穩如磐石。
擅長公款吃喝的唐紹儀,在政治上的胃口也不錯,來者不拒。到瞭民國,袁世凱當大總統,唐紹儀當國務院總理,幾十年的老哥們卻自此鬧彆扭。後世的主流史傢多將兩人的矛盾解讀為人治與法製、獨裁與民主的政見之爭,其實唐在骨子裏是很有點魏延式風格的,腦有反骨。與他十分熟悉的葉恭綽在晚年迴憶道:唐紹儀“有勸人退位之習慣,以為政治傢無身臨絕境之理,退可復進。故勸清帝退位,勸袁退位,勸段(祺瑞)退位,又勸孫(中山)退位,勸蔣退位,而不知除清室被逼外,餘皆不聽其言,蔣尤誤會,以及乾禍”。
一貫通吃的唐紹儀,在日本大舉侵華時,不顧各界勸說繼續留在上海,與日方頗多可疑來往,最終被重慶下令“定點清除”。軍統特工冒充古董商混入其傢,用利斧將其劈死,從容撤退。唐紹儀可算是清末民初名人中死得最慘的一人。
江湖有江湖的道道,政治有政治的規矩,齣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
唐紹儀的悲劇在於太缺乏政治信用,隨風搖曳,雖然討巧,卻也招嫌,聰明反被聰明誤。在晚清乃至民國的不端年代,“不擇手段”日益成為主鏇律,不僅難以覓得值得愛戴珍惜的同誌加兄弟,而且也難以找到值得尊重緻敬的敵人。“潛規則”乃至“無規則”成為真正的規則,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則怕耍賴的,劉邦類型的無原則的“痞子”纔能成為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總序(作者:皮鈞)
改革麵對的是沒有“劇透”的曆史——改革的邏輯、改革的對象與改革的邊界
任何改革都是有邏輯、有對象,也是有邊界的。但茲事體大,旁觀者難以看清,非躬身入局者,不可察也!
中國史書汗牛充棟,保留瞭相當珍貴的文獻。但從實踐角度來看,可以“文人史”與“現實史”劃分之。
“文人史”很像今天的網絡文章,多為藉史抒懷,雖不乏文彩燦然者,卻往往隔靴搔癢,見錶不見裏,疑僞亦疑真,難以直指曆史本來麵目:為尊者諱,不過是為勝者旌名,但於曆史之規律,往往淹沒其中。即使是孔子的春鞦筆法,“筆則筆、削則削”,也隻能說是春鞦時代發生的事情,與孔子的道德觀有齣入而已,但與春鞦時代的社會變革本身並沒有太多的直接內在聯係。此種敘史方式占瞭中國史書的90%以上。後人讀之,莫名其理;但美過往,無益將來。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指的就是這類史書。
“現實史”之所以難寫,一方麵是關鍵文獻不足,特彆是涉及到最高決策層的東西,大傢都諱莫如深,導緻很多重大曆史事件在史書中成瞭“神話”,無頭無尾、無因無果。另一方麵是作者見識不足,不能對那些在曆史上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偉大人物所麵臨的形勢進行“歸位思考”,特彆是在重要轉摺時期,當時人、當時事的獨到眼光與判斷,不一定都和盤托齣。後人必須從史跡中找齣其基本邏輯和本源思考,並還原到曆史場景中去,纔能看清本真。否則後人無法從曆史中汲取有價值的經驗與教訓。這就需要絕大的現實眼光與時代眼光(注意:不是曆史眼光,看瞭劇透的人是沒有資格評論曆史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凱撒的《高盧戰記》、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迴憶錄》能夠成為真正不朽的曆史巨著的原因。毛澤東同誌的《論持久戰》既是一篇光輝的哲學文獻,又是一篇光輝的曆史文獻,其意同也。
“改革史”尤其如此。
本書的作者雪珥先生曾先後在政治領域、經濟領域和文化領域工作,又恰逢改革開放之偉大時代,親曆瞭許多事件,並與諸多決策者保持瞭良好的互動,加之本人酷愛曆史,中英文俱佳,又練就一支妙筆,故而能從紛繁復雜的曆史資料中挑齣“改革史”這一特殊題材,生成經世緻用之佳作。
改革的邏輯
改革都是為瞭解決具體問題而進行的——改革往往不是結果導嚮,而是問題導嚮——沒有問題誰改革啊?!
找齣改革的齣發點和根本原因,纔是改革史研究的曆史使命,而不是僅僅看結果。從中國曆史上看,改革者往往都是以悲劇人物收場。在中國這樣一個“成王敗寇”文化盛行的場景下,沒有幾個人願意認真研究改革者尤其是那些“失敗”瞭的改革者。而曆史規律往往提醒我們,要學會在前人停止的地方再齣發,而不是重新發明“輪子”。
雪珥先生的改革史恰恰遵循瞭這一點:《國運1909》《辛亥:計劃外革命》等,都是按照這個邏輯展開的。不僅詳述瞭當時的史實,更重要的是認真考察瞭改革的推動者即當事人的思考與行動。很多結論都值得深思:如清末的憲政並未改變中央集權的模式,反而是“集權者的尺碼從XXL換成瞭地方無數小S號”。這個一百多年前改革者麵臨的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問題,在毛澤東同誌的《論十大關係》中又認真提齣,隻能說明需要改革的問題並沒有在百年前的革命中解決,甚至,很多問題不是革命能夠解決的。
因此,改革的落腳點一定是問題,離開問題的改革都是臆想。
改革的對象
改革的對象既不是敵人,也不是朋友,而是“籌碼階層”。
古往今來,人們往往把改革的阻力籠統歸於體製因素或是既得利益集團,既不準確,也不科學。因為這樣模糊的錶達,恰恰說明我們缺乏這方麵的知識——有些以壯士斷
雪珥·中國改革史係列之年代捲·國運1909:晚清帝國的改革突圍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引瞭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域外資料,但外國人對中國和恭親王的評價是否就都靠譜都符閤曆史事實?
評分給單位教師購買的,提升大傢知識儲備。
評分精裝書…很不錯…很喜歡…京東活動買的…正品…送貨快…贊(≧▽≦)/(≧▽≦)/(≧▽≦)/好評…
評分買瞭好多書,等閑暇無事的時候慢慢閱讀!
評分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
評分心水很久瞭,終於在降價時買瞭,京東自營圖書真良心
評分商品不錯,快遞小哥兒也比較給力!
評分改革者都是孤獨的,感到悲涼
評分朋友推薦的書,PLUS會員特價,可以瞭解清代的曆史,看曆史有多角度可以更清晰,可以看得全麵。
雪珥·中國改革史係列之年代捲·國運1909:晚清帝國的改革突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