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小说通过第一人称的写法,以主人公吴志鹏从平原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和心理转变为主线,勾画出近五十年的社会变迁场景和身处其中的一个个生命个体的心灵变化,记录了属于很多人的“生命册”。
作者通过对以主人公和“骆驼”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做出的大学毕业、进入“体制”工作、辞职、下海经商等一系列人生选择和精神状态的描写,完成了对一代人命运的审视,“在无限逼近历史和人性真实的过程中,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具有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
小说以主人公吴志鹏从平原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和心理转变为主线,勾画出近五十年的社会变迁场景,记录了属于很多人的“生命册”。在作者笔下,“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并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物命运的关联”。 作者通过主人公和“骆驼”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做出的大学毕业、进入“体制”工作、辞职、下海经商等一系列人生选择和精神状态的描写,完成了对一代人命运的审视。 本书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1953年10月出生,河南许昌人。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等。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的灯》《城市白皮书》《等等灵魂》,中篇小说《黑蜻蜓》《村魂》《田园》等。
我是一粒种子。
我把自己移栽进了城市。
我要说,我是一粒成熟的种子。我的成熟是在十二岁之前完成的。我还告诉你,我是一个有背景的人。我有许多老师,家乡的每一棵草都是我的老师……早在十二岁之前,我已读完了三千张脸,吃过了田野里生长的各种植物,见识过了各样的生死。此后生活的每一天都是过程了。过程是不可超越的。
我身上背负着五千七百九十八亩土地(不带宅基),近六千只眼睛(也有三五只瞎了或是半瞎,可他们都看着我呢),还有近三千个把不住门儿的(有时候,能把死人说活,也能把活人说死的)嘴巴,他们的唾沫星子是可以淹人的。
我之所以把自己展览出来,是为了让你了解,在这个世界上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有背景的。一个人的童年或者说是背景,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比如说,在我的潜意识里,电话铃响和狗咬声是一样的突兀。不过,现在不同了。狗也到城市里来了。
在我进入城市的头一个十年里,你要问我最怕什么,我告诉你,我最怕的是电话铃声。每一次电话铃响,都会让我心惊肉跳!
有时候,我又觉得我是一个楔子。
强行嵌进城市里的一个柳木楔子。
虽然我满身是芽儿,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水泥地上扎下根来,长成一棵树。因为,家乡父老还等着我植下的阴凉呢。
三十年前,当我背着行李来到省城的时候,下了火车,已是黄昏了。满眼都是灯。灯就像菊花一样一盏一盏开放着,却没有一盏是我的。可我心里仍然充满暖意,因为我是一个有“单位”的人了。那时候我顺着柏油马路往前走,公共汽车一辆一辆从我身边开过,自行车的铃声一串串响着,人流像潮水一样涌动,我知道他们都是有方向的人,回家的人。我也有方向,单位就是我的方向。我不急,我没有乘车。不是钱的问题(那时公共汽车坐一站五分钱,三站一毛),我是想用脚步丈量一下这座我很有可能就此扎下来的城市。
每当我走过一两个路口,就会看到一个公共汽车的路牌。那时候的路牌很简约,一根刷了蓝白两色漆的铁杆子,杆子上挂着一个刷了红漆的铁牌子,牌子很多,一路车一个牌。牌子上标着通往各站的站名……那路牌叫人觉得亲切。我以后就是这个城市的人了。
不客气地说,最初,我走在省城的柏油马路上就像是走在红地毯上一样,很幸福。路两旁亮着一盏盏路灯,那光芒是五彩的,这就是我的未来。周围的自行车铃声也十分悦耳,公共汽车刹车后的那一声“吱”很温馨,很生动……我很想给这个城市打声招呼,嗨一声:你大爷的,我来了。
我边走边问,走了一小时四十六分钟,当我摸到单位的时候,我一下子就失去“方向”了。在学院门口,传达室的老者告诉我说:下班了。你明天再来吧。我说我是来报到的。老者说:我知道你是来报到的。人事部门的人都下班了。你明天来,明天上午八点……我站在那里,迟疑了很久,我不知道该往何处去。
我有点蒙。我顺着一条条街道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边走边想,我该往哪儿去呢?我甚至不知道饿。我只是在想,是不是到火车站去蹲一夜?虽然那时我兜里揣着一百二十六块六毛钱(这是我读研节约下来的),可我没有想到可以住旅馆。我根本就没有住旅馆的意识。再说,那时候还没有实行身份证制度,住旅馆是要证明的。在报到之前,我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那就是说,我现在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我无处可去。
就这么走着走着,我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个念头:油菜!我紧紧地抓着这个念头不放,心里一遍一遍地念着:油菜。油菜。油菜。
油菜是一个人的儿时小名。他也是无梁村人,吴老根家的儿子,大名叫吴有才。吴有才在部队里当了三年工程兵,复员后转业到颍平市一家建筑公司当了建筑工人。记得夏天里他回家乡时我跟他见过一面,他穿着一件的确良短袖衫,手上戴着一块手表,很骄傲地说:我们的工地迁到省里去了。在省城盖大楼,在某某路某某街……去呀,你们都去,到时找我!我知道,他也就这么顺口一说。他知道村里人没有机会到省城去,才这么说的。这叫“巧让客碰上热粘皮”,我真的来了。
在我苦思冥想之后,我终于想到了这么一个老乡,七不沾八不连的“关系”。可什么路什么街呢?我实在想不起来了。
那是冬天,走着走着,天开始下雪了,小雪。城市的夜晚有灯撑着,那暖意是彩色的,也是有差别的。城市最寒冷之处,是让人看到了差别。
在飘着雪花的夜晚,我顺着马路往前走。那时城市里刚刚时兴羊皮衣,百货商场的橱窗里展示着各式各样的羊皮;大街上行走的也是羊皮,有驼色、蓝色、红色和黑色的羊皮……羊皮衣一旦穿在女人的身上,皮带子一扎,腰就细溜了,屁股一扭一扭,更显臀肥。马路上响着很时尚的“嘚儿、嘚儿”的节奏,圆润饱满的节奏,叫人春心荡漾的节奏(后来,等我穿上羊皮衣的时候,城里已经没人再穿羊皮了,它过时了,成了三陪小姐的着装了)。那时,我的眼是在乡村里经过节俭训练的,尚不敢乱看。
省城的路有经、纬之分,我从经一路一直走到经十路,尔后从纬九路拐到纬一路、和平路、文化路、黄河路、农业路、京广大道……夜渐深了,天空飞舞着雪花。有灯光的夜晚雪花像粉色的天幔,洋洋洒洒,给女羊皮们那“嘚儿、嘚儿”的节奏输送着温文尔雅的诗意。可我,走着走着,却闻到了一股薄荷的气味。
灯光里有针,有薄荷,一丝丝的。无论走到哪条路上,我都能闻到一股薄荷的气味,那是从灯光里冒出来的。我的腿很沉,越来越沉。可我的脑海一刻也没有停止转动,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我先是使用了“联想记忆法”,尔后又使用“排除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甚至“油菜记忆法”,每到一个路口,我都站下来看一看路牌,尔后去想油菜的嘴脸……油菜,你到底在哪条街上呢?
油菜的大嘴一次次在我脑海里浮现。我看见油菜挥着手,他手腕上的表明锃锃的,他说:“上海全钢防震的。”这就是那个时期建筑工油菜的时髦。这就是那个时期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灯光和狗咬,毛蓝布和的确良。他穿着的确良、戴着“上海全钢防震的”手表向我招手呢……走累的时候,我多次靠在电线杆上,靠着一份冰凉,小心地打量着这个城市。它会属于我吗?
有一刻,我以为我想起来了,好像是嵩山路,我就问嵩山路;走到了嵩山路,我又觉得他说的好像是衡山路,尔后又是香山路、黄山路、榆树街、椿树街、鼓楼街、清虚街……街边上,楼房里的灯光一盏盏熄了,只有路灯亮着。我还在走,很机械地走。我实在是不想走了,我累了,这已经不是疲惫,是麻木。我对自己说,再走一条路,只一条。如果还找不到,我就掉头回去……我不停地对自己说,回车站吧,回火车站蹲一夜就是了。可我还是不甘心,我怎么这么笨呢?
我走在省城的大街上,呼吸着寒森森的空气,就像走在荒原上一样,满心的凄凉和荒芜。路边的商场已经关门了,连个借脚取暖的地方都没有。路是陌生的,所有的脸都是陌生的。我在寻找一丝温热。那是一个小名叫油菜的人,你在哪里?
此后我问我自己,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几乎走了一个晚上,走了半个城市,执着地去寻找一个小名叫油菜的人?你怎么就这么傻,为什么不先找一个小旅馆住下呢?你还可以打打电话,找一找昔日里的那些大学同学。可你连打电话的想法都没有,你没有“电话意识”。后来我明白了:那不是我在走,是我的背景我的家乡在推着我走。我不能不走。我不是在找人,是找一份庇护。
也是过了很久我才明白,要想顺顺利利地在城市里生活,你必须拥有三要素:身份、单位、关系。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你没有“身份”,也没有“单位”,再没有“关系”,那么你就成了一个漂泊者。城市就像是一个迷魂阵,随时都会有危险。商人是最先明白这个道理的。早在几百年前,精明的晋商就在各地建起了“山陕会馆”,这也许是他们有过许多沉痛教训之后得出的经验。哪怕是到了交通和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省仍然在首都北京建起了许多办事处,那其实就是一个为了办事方便的“关系处”,一个据点。
我知道,在报纸上,人们都反对拉“关系”。殊不知,“关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壤,人们是最离不开“关系”的。尤其在精神世界里,人们靠“关系”活着。马克思就曾经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于是,所有的反对者反对的都是别人,不是自己。没有人反对自己。我还算幸运,在深夜两点二十七分,我终于找到了“关系”。
我是在一家建筑工地上找到油菜的。他是“有才”,不是“油菜”。为了他的体面,我不能再叫他小名了。守工地的老头告诉我说:有。有这么个人。
建筑工人吴有才睡在一栋正在施工中的七层楼(还没有安装门窗)的毛坯房里。当他穿着裤衩子从床上跳下来,赤裸裸站在床前的时候,眼瞪得像牛蛋,嘴张得像簸箕,那两只手哆哆嗦嗦,像是大冬天握着两把扇子,扔也不是握也不是,他万万想不到这个时候还会有人来找他!
油菜傻了。
…………
《生命册》带给我的震撼,是一种涤荡心灵的洗礼。我一直以为,宏大的叙事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才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但这部作品却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普通人生活的波澜壮阔。它没有惊心动魄的对决,没有荡气回肠的爱情,更多的是日常的琐碎,是生活的艰辛,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汇聚成了震撼人心的洪流。我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牵引,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选择与牺牲,都让我反思自己的人生。那位在时代浪潮中默默承受一切的女性,她的隐忍与坚强,她的付出与牺牲,让我看到了女性身上最耀眼的光芒。她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只是默默地承担着,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起一个家庭,一个希望。我常常在深夜里合上书本,久久不能平静。那些人物的形象,那些画面,都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它们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苦难有了更深的敬畏,对幸福有了更深的感悟。这套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伟大,往往就蕴藏在最平凡的生活之中,就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
评分这套《生命册》真是让我颠覆了对文学的认知。刚开始翻开第一卷,那些描绘乡村生活、人物命运的笔触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感受着土地的芬芳,闻到炊烟的味道,甚至能听到鸡犬相闻的声响。作者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尤为细腻,那些朴实无华的农民,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希望,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我看到了他们的坚韧,看到了他们在困境中迸发出的生命力,也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与纯真。其中有一个情节,一位老农为了保护一块即将被征用的土地,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挡推土机,那种视死如归的决心,那种对土地的深情,让我热泪盈眶。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对生命、对土地的敬畏。读到后面,故事情节开始变得更加复杂,人物关系也更加错综,但作者始终能驾驭自如,将一切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我常常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只剩下与书中人物一起呼吸,一起感受。这套书让我明白了,文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共鸣,是灵魂的触动。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以及在这变迁中,那些不变的生命本真。
评分说实话,《生命册》的厚重感,让我一开始有些望而却步,但当我真正翻开它,才发现那是一种沉甸甸的、却又充满力量的吸引。它不像某些小说那样,一开始就抓住你的眼球,它的吸引力是逐渐渗透的,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作者用极其写实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不是完美的英雄,也不是纯粹的恶棍,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人性的弱点,有着内心的挣扎,但同时又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无论是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环境的描写,都恰到好处,让人身临其境。读到其中一个关于家庭矛盾的章节,我简直就好像亲身经历一样,那种心酸,那种无奈,那种无力感,都让我感同身受。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搏斗。而《生命册》所做的,就是把这些搏斗,把这些挣扎,把这些微小的胜利,都真实地记录下来,让我们看到生命那不屈不挠的本质。
评分这部《生命册》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一种绵长而深刻的感动。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字里行间流淌出的真挚情感,却足以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看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奋斗,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其中,我对那位为了理想而不断探索的知识分子印象尤为深刻,他的坚持、他的困惑、他的不甘,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极为精准,每一个角色都仿佛是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困境。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更加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它让我明白,生命的伟大,不在于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而在于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下,都能保持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一份对理想的执着,一份对未来的希望。
评分《生命册》是一部让我久久无法释怀的作品,它的感染力并非来自于跌宕起伏的剧情,而是来源于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我被书中那些平凡人物的坚韧与豁达深深打动,他们虽然身处时代的洪流之中,历经生活的磨砺,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希望。尤其是其中关于几代人命运交织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命运的渺小与伟大。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以一种冷静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调,娓娓道来,将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情感纠葛以及社会变迁,都描绘得清晰而深刻。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回味某些段落,思考人物的内心动机,揣摩作者的用意。这套书让我对“生命”二字有了更深的敬畏,它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过往的承载,一种对未来的希冀。它提醒我,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怀揣希望,继续前行。
评分在这家买了不少书了,感觉质量挺好的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次购物体验,东西质量好,价格低,我信赖京东,以后还会来买
评分物流快,价格合适,京东买书不错的
评分好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就是好,人文版的这套书值得拥有!
评分很好的文学作品是我的最爱
评分印刷和纸质都非常好
评分人文的,印刷和排版都不错
评分从同事那儿看了本书,喜欢,所以在京东购买,准备第二次阅读!参与了活动,价廉物美!
评分物品收到,很好的购物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