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受众·传播·文化”博士文丛:电视真人秀体验式传播研究》在借鉴和汲取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体验式传播”这一核心概念来重新审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文本生产及其期待的理想传播效果,总结了电视真人秀节目吸引观众收视的策略,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探析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受众的接受心理、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形成机制,对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受众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作者简介
李翔,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要从事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及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研究。先后在《中国电视》《当代传播》《新闻与写作》《新闻界》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国内外真人秀文献综述及研究启示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总结及本书创新之处
第二章 “体验”的流行与真人秀制造“体验”的兴起
第一节 何为“体验”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掀起电视媒介制造“体验”浪潮
第三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制造“体验”的原因及背景分析
第三章 “体验式传播”:概念的提出与理论阐释
第一节 “体验式传播”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体验式传播”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体验式传播”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体验主体:呈现人际吸引的魅力
第一节 《快乐女声》:体验主体成为吸引收视的最重要棋子
第二节 《中国好声音》:新型节目样态下体验主体正能量的集中释放
第三节 《我是歌手》:光影声歌里的群星竞秀
第四节 重视体验者人际吸引的魅力
第五章 内容新奇刺激:冲关游戏类节目流行的保证
第一节 体验内容之一:疯狂刺激的夏日冲关游戏
第二节 体验内容之二:炫目刺激的高科技游戏
第六章 体验的设计与实现方式:共建文化表演
第一节 四种“表演观”的梳理与比较
第二节 体验:借助于作为交流方式的表演而实现
第三节 体验的设计与实现方式:具备文化表演的特征
第四节 精心设计的桥段还是真实的自我表达——表演的真实性问题探究
第七章 体验结果:观察学习促成观众产生认同
第一节 观察学习的内容及其结果
第二节 褒贬不一的电视真人秀
结论与讨论
附录一 2009年《快乐女声》观众深访问题
附录二 2012年《中国好声音》观众深访问题
附录三 2013年《我是歌手》观众深访问题
附录四 夏日冲关竞技类节目观众深访问题
附录五 婚恋交友类节目观众深访问题
附录六 关于表演与真实性的深访问题
附录七 其他深访问题
附录八 受访者基本信息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历时五年,“受众·传播·文化”博士文丛终于面世。这套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受众与传媒生态方向的博士论文组成的系列,是年轻的新秀们献给数字时代的一份学术大礼。
被誉为“21世纪麦克卢汉”的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在其颇具影响的《融合文化》一书中曾经指出,数字革命是一种技术变迁,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在这个变迁序列中,技术和媒介是快变量,生活方式是中变量,文化习俗则是慢变量,是一种潜藏于人们内心的深层结构。如今,无论是快变量、中变量还是慢变量,几乎所有的变化都在加速,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变化,无疑是受众本身,受众是一切变迁的原动力和目的地。
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创新,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受众的角色、地位和功能——从群体到个体、从被动到能动、从受传到传受。如何从媒介变革、从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的变迁中寻找受众,吸引受众,培养忠诚受众,成为各传媒机构的重中之重。受众(用户)成为数字时代最具价值性、杠杆性和驱动力的主体,受众(用户)研究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受重视和青睐。而在中国,这样的转变,不独是受技术驱动的时代变迁因素的影响,更是经历了一个与国情相关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回溯既往,改革开放之初传播学进入中国,从一开始便以其对受众的高度关注而对传统新闻学“重传轻受”的思维理念形成强烈冲击。自那时起,中国新闻传播界便在拨乱反正、与世界接轨的号召下,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包括采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原理及抽样方法进行受众调研;受众研究也在与关心群众、了解群众、走群众路线等政治话语的互动中,开始蹒跚学步。虽然用“受众”一词来指代读者、听众和观众的说法还没被多数人所接受,将人群划分为左、中、右的贴标签式做法仍然残存,传播者对受众有意无意的疏忽和轻视也时常可见,但是毕竟,受众研究及其一整套概念、理路和方法体系,在经历了中国式改造后,已经缓慢而持续地建立和发展起来。
我国受众研究的起始,与传媒业的市场转型大体同步。受众作为注意力经济的核心,受众研究作为了解受众、把握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逐渐引人关注,同时也饱受因转型而产生的“政治一经济”纷争的困扰。一方面,以视听率为代表的结构性“数字受众”研究,由于深度契合传媒市场的运作模式,开始渗入传媒机构从内容生产、节目编排、广告营销到经管决策的几乎所有环节,并倒逼传媒业建立适应转型需要的游戏规则,受众调研逐渐成为传媒业运作的标准配置;与此同时,受众研究尤其是视听率测量,在适应转型需求,为传媒业提供市场表征的同时,也获得了来自市场的资源和资金支持,成为传播学中离市场最近的一个领域。另一方面,视听率引入中国,似乎天然便带有其母体的“原罪”基因,一当市场上出现一些负面现象,诸如节目低俗化、片面追求高收视,乃至数据造假等,对收视率的批判之声便充斥大街小巷。
“受众·传播·文化”博士文丛:电视真人秀体验式传播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