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技工或金銀匠的工作檯
作者簡介
婕內薇.湯瑪斯(Geneviève Thomas)
身兼作家、現代音樂創作者與表演者三種身分,多年來熱衷於改造工業廢地變身為藝術用途的空間,是工業風格的先驅。
攝影簡介
金谷(Kim-Cúc)
生活藝術(花園、居家與廚房)攝影師,目前與多家花園與室內裝修類雜誌合作,出版過一本拿下兩項美食文學大獎的烹飪書,同時從事個人採訪報導工作,其中一幀黑白照片在2000年榮獲伊勒佛底片公司(Ilford)黑與白評審獎。
譯者簡介
楊雯珺
巴黎第三大學高等筆譯學院碩士,現為英法譯者。譯有小說《舊約守密者》、《邊境森林》三部曲;散文《人生60才開始》、《生活如此美好》;繪本《風是什麼顏色》、《牆的另一邊》。
台灣是故鄉,巴黎是鄉愁。喜歡居遊與美食,夢想是帶著書與電腦在世界各地的咖啡座譯作,下工後變身漫遊饕客(Fl?neur gourmet)。
前言
Chapter 1 材料
剛強有力的金屬
自由恣性的混凝土
生態環保的木頭
血性熱情的磚石
流光溢彩的玻璃
與光線合作的漆料
使質感大增的防護層
用途多樣的磁磚
Chapter 2 格局
製造景深
消除隔牆開放透視
調整開口
鋼構玻璃天窗迎進光線
工業風也能玩芝麻開門
創造宜人溫度
置入柴火爐營造北歐感
暖氣設備實用也能美觀
Chapter 3 物件
細水長流魅力的舊家具
舊時代工作家具風味十足
沿用家具或改造家具
再造風格的新工業家具
因應各種活動的功能型家具
二手舊物再造風格
專業照明設備
專業照明設備進入居家
為剛硬的工業風打上溫暖柔輝
使用工作燈、立燈照亮角落
大燈罩吊燈驚艷全場
水管鑿洞變身壁燈
工業物件
字母招牌裝飾牆面
民族風物品
公共鐘
小酒館的食器餐具
異玩收藏
修飾細節
字電器插座也是裝飾
電器插座也是裝飾
用織品、皮革調和風格
Chapter 4 空間
公共空間
大起居空間
廚房
工作空間
書架設計
書桌布置
休憩空間
臥室
衛浴
陽台與花園
Chapter 5 台灣設計案例
仿水泥環保塗料+鋼筋,重現裸材質 好室設計
舊屋的溫度,延續美好年代記憶 尤噠唯建築師事務所
美式Loft 遇上隨性工業風,碰撞獨特生活美 大名設計
看似不經意的小處細節,決定工業風的質感 爾商空間設計
附錄 實用手札
二十位經典設計師名單
工業風必備特色單品
工業風必知DIY 小訣竅
推薦廠商與店家
專有名詞一覽
我是一个对历史和建筑变迁非常着迷的人,所以对工业遗址改造的项目总是格外关注。这本书在介绍各种装饰元素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使用”的层面,而是巧妙地融入了这些材料的历史背景和工业时代的文化符号。读起来,与其说是在看一本装修书,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关于现代都市美学起源的探索之旅。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一块未经修饰的水泥墙面能比任何昂贵的壁纸更有力量,因为那是历史的沉淀。书中对“空间尺度感”的把握尤其出色,如何利用高挑的层高和裸露的结构来营造出宏大的、博物馆般的空间体验,这才是工业风的精髓所在。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堆漂亮的照片,而是教会了我如何用一种尊重材料本性的方式,去构建一个既有温度又充满个性的生活空间。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装修一窍不通的新手,在准备装修我的小公寓时,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风格图册,我感到无从下手。直到我淘到这本关于工业风的宝典,它简直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这本书最让我感到贴心的是,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深奥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亲民的语言,把“工业风”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冷的风格,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执行的步骤。比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涂料来模仿陈旧的砖墙效果,以及如何挑选那些带有时代印记的复古灯具来点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软装与硬装的平衡”那一章节,作者提醒我们,工业风不等于“廉价的仓库感”,关键在于用高质量的家具和纺织品来中和硬朗的结构。读完后,我对自己家的设计有了一个清晰的蓝图,那种从迷茫到笃定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评分作为一个有着多年设计经验的设计师助理,我本来以为这类“入门”书籍对我来说作用不大,充其量就是翻翻图集找点灵感。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展示了经典的工业风元素,更探讨了如何将这些元素与现代生活方式无缝对接。例如,书中对“开放式管道与隐藏式收纳”的对比分析,非常精准地把握了当代人对于整洁度和原始美感的双重需求。书里呈现的案例,很多都巧妙地融合了斯堪的纳维亚的简约线条和工业风的粗犷材质,创造出一种更加精致和耐看的“新工业风”。特别是关于材料的维护和保养那一块,非常细致,这对于长期居住的业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实用信息。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为那些希望将工业风提升到更成熟、更耐人寻味层次的设计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份极佳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工業風,第一次就上手:LOFT風格元素大集合,終於搞懂金屬、混凝土、磚與玻璃怎麼玩!》的封面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粗粝感和现代感的碰撞,完美地诠释了工业风的精髓。我一直很喜欢那种硬朗又不失格调的室内设计风格,总觉得它比那些过于精致的风格更有个性和故事感。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选择非常用心,大量的实景案例图,简直就是一本视觉盛宴。每一页都充满了灵感,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动手改造自己的空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不同材质搭配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平衡感,比如如何让冰冷的金属和粗犷的混凝土在同一个空间里和谐共存,而不是显得杂乱无章。书中对于光线的运用分析也十分到位,工业风的室内往往需要精心设计的照明来突出材质的纹理和空间的层次感,这一点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做”的指南,更是一本激发你“为什么这么做”的思考书,让我对工业风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评分我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些零散的工业风教程,总觉得不成体系,要么只谈灯光,要么只谈家具。这本书的架构非常完整和逻辑性强。它从最基础的材料特性入手——金属的冷峻、混凝土的朴实、玻璃的通透、砖块的历史感——然后逐步过渡到如何将这些元素有机地整合进实际的居住空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做旧”工艺的探讨,并不是简单地教你刷层漆,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做旧手法背后所要营造的年代感和氛围。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避坑指南”,比如如何处理工业风设计中常见的采光不足和空间压抑感的问题,这些都是那些只注重美观不注重实用的指南书里绝对看不到的宝贵经验。对于我这种既追求美学又极其关注居住舒适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完美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的典范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