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必读:资治通鉴:青少版

中小学生必读:资治通鉴:青少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司马光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通史
  • 资治通鉴
  • 青少年
  • 历史故事
  • 启蒙
  • 教育
  • 经典
  • 国学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545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3657
品牌:博集天卷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经典著作的优秀改写,在世界文化先进、关怀儿童阅读的国家,是一个不停止的现代做法,是一个很成熟的出版方式。”——梅子涵

◎司马光团队用19年编写的帝王政治教材,经改写后成为孩子成长的政治启蒙书。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

◎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顾炎武

◎经典名著青少版,语言通俗易懂,帮助孩子爱上经典

◎专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全白话无障碍读本

◎余秋雨、梅子涵作序推荐!影响孩子一生的必读经典

◎人物、典故、成语、知识点均带有适合中小学生的注释。

◎内含精美手绘插图,放飞想象,乐享阅读。

◎网络销量遥遥领先,不断再版,全国多所中小学校指定购买。

◎米色优质纸张,环保印刷;行距大,印制清晰,孩子阅读不伤眼 :black'>◎专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全白话无障碍读本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一部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并重的巨著。《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为中国史学上的两颗“明珠”。本书为《资治通鉴》白话版,帮助青少年可更好地了解这部古典史学著作

目录

[目录]

韩赵魏三家分晋 / 1

苏秦合纵抗秦 / 5

张仪巧舌如簧 / 11

田单使计退燕 / 16

毛遂自荐 / 20

鸿门宴 / 24

韩信崭露头角 / 29

楚霸王乌江自刎 / 34

汉文帝登基 / 38

张释之轶事 / 42

汉武帝打猎 / 46

霍去病的一生 / 50

苏武牧羊 / 54

东汉尽忠职守的官吏们 / 59

班超出使西域 / 64

马太后拒绝封赏外戚 / 69

宦官专权的汉国 / 73

西晋的灭亡 / 78

慕容廆巧挫三国联军 / 82

内忧外患的后赵 / 87

苻坚取代苻生 / 93

桓温北伐失败 / 97

前燕覆灭 / 102

淝水之战 / 107

后燕的建立 / 112

慕容会造反 / 118

王恭围困朝廷 / 123

桓玄灭殷仲堪和杨佺期 / 127

宣武帝不听谏言 / 132

尔朱荣推翻胡太后 / 136

前治后废的文宣帝 / 142

祖珽小人得志 / 147

大逆不道的高澄 / 152

李密命丧熊耳山 / 156

李建成谋反 / 162

李世民阻击突厥 / 168

贤德的长孙皇后 / 173

从晋王到太子 / 179

武则天封后 / 184

男宠作乱 / 190

武则天之死 / 196

甘露之变 / 201

回纥祸乱边境 / 207

刘稹割据 / 211

唐武宗的抉择 / 216

杨弁谋反 / 220

王式智斗裘甫 / 224

张玄稔用计平叛 / 230

南诏进犯 / 234

黄巢入京 / 239

田令孜祸国 / 243

高骈醉心道术 / 247

高仁厚的计谋 / 251

王先成招安百姓 / 256

唐昭宗退位 / 260

闵帝出逃 / 264

石敬瑭起兵谋反 / 269

后周世宗击败北汉 / 273


精彩书摘

韩赵魏三家分晋

春秋末期,战乱不断。不仅国与国之间纷争迭起,各国内部也发生了变革,大权旁落。晋国被称为中原霸主,君权也衰落了,实权被几个大夫①把持。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王室分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三人原为晋国家臣,按理不能封侯。周王室此举为之后三家瓜分晋国埋下了祸根。

当时,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卿掌握着晋国的政权,他们几家各有地盘和武装,经常互相攻打。后来,范氏与中行氏被智氏联合韩、赵、魏三家灭掉,从此,六卿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瑶为智家族长智宣子的长子,当初,智宣子想立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劝阻说:“智瑶与您其他的儿子相比,有五项优点:仪表堂堂、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写善辩、处事果断。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心胸狭隘,不能宽厚待人。如果他仗势欺人,谁又能与他和睦相处呢?您若坚持立他为继承人,一定会给智家带来灭顶之灾,不如立庶子智宵。”智宣子根本不听智果的劝告。智果为了躲避灾祸,向掌管姓氏的太史②请求脱离智氏,改姓氏为“辅”。

智宣子去世后,智瑶执掌政权。一天,他在蓝台设宴邀请韩康子和魏桓子,却在席间戏弄韩康子,并侮辱他的家臣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告诫智瑶:“您羞辱了他人,应该提防他人的报复,否则灾祸一定就不远了!”智瑶不屑一顾:“灾祸只能由我带给别人。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就罢了,谁敢给我呢?”智国又说:“非也。《夏书》中说:‘一个人多次犯错误,结下的仇怨不会在明处,应该在它表现出来之前就提防。’贤明的人处理小事都非常谨慎,所以才不会招致大祸。现在您在宴会上得罪了韩家族长及其重臣,不但不防备他们,还认为他们不敢兴风作浪,这种态度是绝对不行的。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害人,何况是一个这么大的家族。”智瑶依旧不听,智国无奈,也只能不再言语。

智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向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土地来交给公家。” 韩康子知道智瑶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迫使他交出土地,不想答应。家臣段规劝道:“智瑶这个人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答应,他一定会派兵攻打我们;不如先答应他的要求。等他拿到地以后,肯定会变得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如果不给,他必定也会派兵攻打,这样我们就可以躲过战祸,再伺机行动。”韩康子认为有道理,便派遣使臣给智家送上有万户居民的土地。

这么轻而易举就得到了土地,智瑶非常高兴,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同样的要求。魏桓子准备拒绝,家臣任章问:“您为什么不答应他呢?” 魏桓子说:“无缘无故就来要地,当然不给。”任章说:“就是因为平白无故强要别人的地,所以其他家族肯定会对他的做法感到不满;我们给他地,他一定会更加骄傲狂妄;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呢,这样智家就一定会灭亡。《周书》中说:‘想要打败敌人,就要先帮助他;想要夺取敌人的东西,必须先给他一些东西。’不如您先答应智瑶的要求,以免被他当作靶子。”魏桓子觉得有理,便交给智瑶有万户居民的封地。

智瑶不费吹灰之力就连得韩、魏两家的土地,于是更加骄纵了。他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赵襄子不答应,说道:“土地是先祖留下的,怎么可以随便送人?” 智瑶听闻勃然大怒,立即联合韩、魏两家出兵攻打赵家,并承诺灭掉赵家后,三家平分其领地。

赵襄子抵挡不住三家的进攻,准备出逃,问随从:“我该去哪里好呢?”随从说:“离我们最近的是长安城,而且那里的城墙很坚固也很完整。”赵襄子说:“老百姓修完城墙肯定都筋疲力尽了,还要他们舍生忘死地为我守城,恐怕没人能和我同心。” 随从又说:“邯郸城的仓库很充实。”赵襄子说:“仓库充实都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现在还让他们为我打仗送命,恐怕也没人会和我同心。我还是去投奔晋阳吧,一则那里是先主的地盘,二则尹铎又待百姓宽厚,大家一定会与我们同心合力。”

智瑶率领三家联军追随而至,将晋阳团团围住,还引来河水淹没晋阳城。水只差六尺就要没过城墙了。但即使这样,百姓仍然没有一个投降的。智瑶在城外面登高查看晋阳城的情况,魏桓子和韩康子护卫左右。智瑶看着即将被水淹没的城池感慨道:“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水也可以灭掉一个国家啊!” 听到这话,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两人对视一眼,心想:汾水可以淹没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淹没韩国都城平阳。想到这里,两人都不寒而栗。没想到他们的心思被智家的谋士疵看破了,疵对智瑶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您要早做准备。”智瑶问:“你怎么知道?”疵说:“以常理而论,您调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后,您的目标就会是韩、魏两家。而且之前您许诺灭掉赵家后三家平分其领地,现在晋阳城被攻破已是指日可待,然而刚才我观察韩康子、魏桓子,两人脸上并无喜悦的神色,反倒忧心忡忡,这其中的原因不是明摆着吗?”

第二天,智瑶把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两人慌忙辩解说:“这一定是赵家的离间之计,想让您怀疑我们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不然我们怎么可能放着即将到手的土地不要,而和强大的您作对呢?” 智瑶听了很满意。等两人出去后,疵进来问为什么把他的话告诉韩、魏二人,智瑶奇怪他是怎么知道的,疵回答道:“刚刚在门口碰面,他们凝视我一眼便急匆匆地走了,肯定是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智瑶听了不以为然。疵见智瑶听不进去自己的建议,于是请求让他出使齐国。

此时,晋阳城内已断绝粮草。赵襄子没有办法,只好派张孟谈做使者,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张孟谈见到韩、魏二人就开始劝说:“你们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吧?现在智瑶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家,等赵家灭亡之后,就该轮到韩、魏两家了。” 韩康子、魏桓子也说:“我们心里也明白这些,就怕事成之前泄露了秘密,到时候就会大祸临头。”张孟谈又说:“现在您二人说的话只有我一个人听到,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于是三人秘密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就送张孟谈回城了。

到了约定这天的夜里,赵襄子派人秘密杀掉守堤的官吏,并在堤上弄出一个决口,让大水从决口反灌智瑶军营。智瑶的军队为避免被水淹而乱成一团,场面混乱不堪。这时,韩康子、魏桓子率领军队趁机从两翼夹击,而赵襄子也亲自率领军队从正面进攻。智瑶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智瑶也被人擒住杀死。而后,三家又赶到智家的封地灭掉了整个智氏家族,只有改姓的智果得以幸免。

智家被灭后,韩、赵、魏三家趁机瓜分了智家的土地,建立起韩、赵、魏三国。自此,晋国灭亡。

苏秦合纵抗秦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当时,各国之间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外交活动非常频繁。

洛阳有一个人叫苏秦,他向秦王进献策略以兼并天下,却不被秦王采纳。于是,苏秦离开秦国,转而游说六国合纵①抗秦。

苏秦先到了燕国,游说燕文公道:“因为赵国像屏风一样挡在燕国南面,所以燕国才没有受到秦国的侵略。现在如果攻打燕国,秦国军队需要长途跋涉几千里,而赵国军队只要行走不到一百里。您现在不担心近在眼前的赵国,反倒顾虑千里之外的秦国,这是很不明智的想法。我希望您能与赵国结为友邦,这样燕国才能高枕无忧。”燕文公觉得有理,给他提供车马,让他去游说赵国。

苏秦见到赵肃侯说道:“当前的形势,崤山②以东最强的国家就数赵国,是秦国的眼中钉。秦国一直想攻打赵国,又因担心后防空虚,遭受韩、魏两国的算计,所以迟迟不敢行动。而韩、魏两国就没那么幸运,两国没有崇山峻岭作为屏障,秦国想要攻打非常方便。只要被秦国占领一部分领土,两国的国都就将遭受威胁。如果韩国、魏国抵挡不了秦国,就只能臣服于秦国;那时候,赵国就要面对毫无顾虑的秦国。

“再来看这整个天下,各国的土地面积总和五倍于秦国,兵力恐怕更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抗秦,那么秦国肯定会被灭亡。但是,有些人却根本不在乎被秦国欺凌,而是想着怎么讨好秦国,以便将来秦国一统天下时,他们可以加官晋爵,享受荣华富贵。所以,他们不但自己割让土地讨好秦国,还夸大秦国的威势恐吓其他各国。

“大王您在做决定之前可要仔细地想一想!为了您自身考虑,我认为,您应该和韩、魏、齐、楚、燕各国结为同盟,共同抵抗秦国。首先,各国派出大将、国相在洹水举行会议,互相交换人质,结成同盟;其次,共同宣誓,在抵抗秦国时互相援助,齐心协力,如有不遵守的,则其他五国合力讨伐。如此一来,秦国就再也不敢派兵出函谷关,侵越崤山以东各国了。”

苏秦的话与赵肃侯的心意不谋而合,他高兴地将苏秦奉为上宾,并赏赐给他丰厚的礼品,让他继续联合其他国家。

这个时候,魏国正被秦国攻打,四万多名魏军被大将犀首击败,魏将龙贾也被活捉。犀首攻下雕阴后,继续带兵向东方攻进。苏秦担心秦兵进入赵国会破灭联合各国的计划,决定派人前往秦国去实施离间计。他思前想后,也不知道派谁去好,突然想起张仪来,觉得他挺合适,于是用激将法刺激张仪前往。

魏国人张仪与苏秦同出自鬼谷子门下,一起学习治国与纵横之术。苏秦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如张仪,但是张仪游说各国一直不被人认同,胸有抱负,却无法施展。苏秦把流落在楚国的张仪招来赵国,并且故意羞辱他。张仪愤慨难当,认为当世只有最强的秦国能挫败赵国,于是决定去游说秦国。

苏秦害怕张仪不能顺利见到秦王,于是派人在暗中偷偷地帮助张仪。秦王见到张仪后非常高兴,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对他以礼相待。暗中帮助张仪的人眼见张仪已取得秦王信任,准备回去向苏秦复命,临走时告诉张仪真相:“这一切都是苏秦先生计划好的。他认为以您的才能,秦王肯定会听取您的意见。为了避免秦国攻打赵国,破坏各国联合抗秦的计划,所以用激将法刺激您来秦国,并派我暗中帮助您。”张仪感慨道:“唉!我的才能明显不如苏秦先生。我任人摆布自己却并无感觉。请您代我谢谢他,并转告他,只要他在赵国一天,赵国就不用担心秦国的威胁。”

赵国的问题解决后,苏秦又启程去往韩国,面见韩宣惠王,劝说道:“韩国有九百多里土地,有几十万的士兵,又盛产强弓、劲弩、利剑。韩国士兵脚踏大型弩箭,可连续发射百发而不力竭。这样勇猛无比的士兵,只要盔甲坚固,弓弩强劲,宝剑锋利,以一敌百也不在话下。要是秦国来进攻,您未开战就投降,秦国一定会向我们索要宜阳、成皋两座城池。即便您给了他,他暂时满足于此,也难保明年不会继续要您割让别的地方。等到您没有地可以再给的时候,不但为了讨好而割出去的土地白费了,而且依然还是要与秦国开战。总之,大王的土地只有那么多,而秦国的贪欲却没有止境。以我们有限的土地,去满足秦国无限的贪欲,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拥有强大的军队却不反抗,不打一仗就白白将土地相让,难道不是自作自受吗?俗语说得好:‘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宁愿居小者之首,也不为大者之后。像大王您这样贤明的人,如果拥有韩国这么强大的军队,却不在各小国中充当领路之人,反而追随秦国落个牛后的名声,恐怕连我都为您感到羞耻!”韩王听从了苏秦的劝告,也决定加入联合的队伍。

苏秦又对魏王说:“大王的领地,虽然表面上看只有一千里,疆域并不辽阔,但实际上魏国村镇房屋建造得非常密集,就连放牧牲畜的地方都没有了。百姓、车马之多,好似千军万马,日夜络绎不绝。我私下里估算,魏国与楚国相比,也相差无几。我还听说您拥有规模庞大的军队,有二十万的武士、二十万的苍头军①、二十万的敢死队,还有十万仆从、六百辆战车、五千匹战马。然而,拥有这么雄厚的力量,您却想听从那些浅薄的臣子们的意见,准备放弃抵抗,屈服于秦国。我们赵王听说了都替您可惜,所以派我向您建议,各国订立盟约,共同抵抗秦国。希望大王您能仔细分析现在的时势,早做决断。”就这样,魏王也被苏秦说服,加入到抗秦的联盟中。

燕、赵、韩、魏都被成功联合,苏秦接着又去游说齐国了。他对齐王说:“齐国的土地一眼看过去有两千多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有士兵几十万,以及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粮食。装备精良的三军,再加上郊外二十县的五都之兵,进攻起来好比离弦的利箭,打起仗来就像震怒的雷霆,解散离去也似风雨扫过。即使爆发战争,有了他们,也不用万里迢迢地到泰山、清河、渤海一带去征兵。

“临淄城富有殷实,城内住有七万户居民,保守估计,每户最少也有三个男子。路上车马川流不息,人群更是熙熙攘攘,众人挥一把汗,都好像下了一场雨。这些百姓们每天以斗鸡、赛狗、下棋、踢球为乐,然而真要打起仗来,拿起武器就能变成勇猛的士兵。真到那时候,都不用到边远县乡去征兵了,仅临淄城的人就够二十一万。

“韩国、魏国因为与秦国接壤,一旦发生战争,用不了十天,就将面临生死存亡,所以非常害怕秦国。这两个国家与秦国开战,即便侥幸胜了秦国,自己也会损伤过半,难以坚守边境;如果败给了秦国,那么马上就会国破家亡。正因为处在这样的境地,所以韩国、魏国对与秦国作战十分慎重,往往只能忍气吞声。而秦国若要攻打齐国,情况就不一样了。秦国先要穿过韩国、魏国的领地,再经过卫国阳晋这一条路,跨过亢父的天然险阻,长途跋涉才能到达。这一路上,道路崎岖狭窄,骑兵和车辆都难以并行,刚好是易守难攻。而且秦国即使想率兵攻入,还要顾虑背后的韩、魏两国会不会趁机占便宜。所以别看秦国表面声势浩大,其实只是纸老虎虚张声势罢了,并不敢贸然进攻齐国。

“由此可见,齐国根本没必要害怕秦国的威胁。只是你们看不到齐国的这些优势,却被秦国的声势吓到,一味地向秦国俯首称臣。在这一点上,齐国的众位大臣都判断失误。现在如果您肯接受我的建议,那么齐国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而再不用低声下气地讨好秦国。因此我希望大王您仔细地考虑一下利弊,接受我的建议!”

齐王最终也同意了苏秦的建议,联合抗秦的盟军中又多了一个国家。

最后,苏秦又来到了楚国,劝楚威王道:“楚国,是毋庸置疑的强国,有六千多里的土地,数百万装备齐全的军队,上千辆战车,上万匹战马,以及十年都吃不完的存粮。秦国把楚国看成心腹大患,正是因为楚国是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秦、楚二国,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此消彼长,不能两立。现在我为大王考虑,不如和其他各国联合起来孤立秦国。只要大王您愿意抗秦,我可以说服崤山以东各国,不仅每年向您进贡,还把江山社稷、祖先宗庙都托付给您;练兵整军,一切都听您的指挥。显而易见,合纵抗秦,则各国都奉上财物归附于楚国;连横亲秦,则楚国要割让自己的土地去讨好秦国。两种后果天壤之别的计策,大王您会选择哪一种呢?”楚王思虑过后,也决定联合抗秦。

于是,在苏秦的奔走游说下,六国终于结成了联盟。苏秦兼任六国的国相,成为六国联盟的纵约长。他北上赵国复命时,车马随从成群,气势如同君王一般。



一部穿越千年的智慧史诗,一段波澜壮阔的帝国兴衰画卷——《资治通鉴:青少版》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部巨著,它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深刻地揭示了治国理政的规律,勾勒出王朝更迭的轨迹,它就是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这部被誉为“史学巨擘”的鸿篇巨制,历经数载寒窗,以其严谨的史料、宏大的视野和精妙的论述,成为了后世治史、理政、修身的重要参考文献。 而今,为了让年轻一代能够更轻松地走进这部伟大的史书,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资治通鉴:青少版》应运而生。它并非对原著的简单删减或改写,而是通过精心的编纂和生动的解读,将这部鸿篇巨制化繁为简,去芜存菁,以青少年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一部既忠于原著精神,又易于理解和吸收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资治通鉴:青少版》的诞生,饱含着编者对青少年成长的殷切期望。他们深知,历史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照亮未来的明灯。通过阅读《资治通鉴》,青少年读者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古圣先贤对话,感受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经历那些跌宕起伏的事件。他们将从中学习到,一个王朝是如何兴盛,又是如何衰亡;一个君主,为何能够成就霸业,又为何会走向灭亡;一个臣子,如何能够辅佐明君,又如何会身败名裂。这些生动的案例,是活生生的教科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对历史的兴趣,锻炼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穿越千年,聚焦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宏大叙事 《资治通鉴》的核心内容,围绕着中国古代自战国至五代十国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时期展开。它以时间为序,以国家兴衰和政治得失为主要线索,不厌其烦地记录了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军事斗争、经济发展、文化演变以及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资治通鉴:青少版》在保留这一宏大叙事框架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炼出最核心、最精彩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汉的统一与强盛;从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与分裂,到隋唐的再度辉煌;再到宋元的并立与更迭,以及最终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资治通鉴:青少版》都力图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例如,在战国时期,它会选取秦国如何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崛起,楚汉争霸中刘邦与项羽的成败得失,这些都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重要节点。而在唐朝,则会深入解读贞观之治的经验教训,安史之乱为何会给盛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些都将为读者提供深刻的历史启示。 人物素描:塑造鲜活的古代群像 《资治通鉴》之所以成为传世名著,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对人物的深刻刻画。司马光笔下的人物,无论是雄才大略的君王,还是运筹帷幄的谋士,抑或是叱咤风云的将领,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资治通鉴:青少版》继承了这一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生动化和易读性。 它会精心挑选那些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人物,例如,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与残暴统治,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与晚年的失误,曹操的奸雄形象与政治智慧,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与知人善用,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与宋朝的建立等等。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理解他们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的行为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更重要的是,《资治通鉴:青少版》不仅仅停留在对人物的简单描述,还会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就伟业,而有些人却走向了失败。是性格使然?是机遇巧合?还是制度的限制?这些思考,将极大地激发青少年的历史探究兴趣,让他们学会从历史人物的命运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经验。 历史的辩证法:揭示治乱兴衰的内在逻辑 《资治通鉴》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于其对治乱兴衰规律的深刻洞察。司马光并非简单地记录历史事件,而是善于在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中,揭示其背后的因果关系,分析政治决策的得失,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资治通鉴:青少版》将这一核心价值,以更加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它会选取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政治事件,例如,一次成功的改革,为何能够带来国家的繁荣;一次错误的决策,又为何会引发长期的动荡。它会分析国家制度的优劣,例如,集权制度下的效率与弊端,分权制度下的制衡与挑战。它还会探讨社会矛盾的演变,例如,土地兼并如何导致农民起义,贫富差距如何加剧社会动荡。 通过这些精选的案例,《资治通鉴:青少版》旨在引导青少年读者认识到,历史并非简单的事件堆砌,而是充满了规律和逻辑。它能够帮助他们理解,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一个社会,又应该如何去应对挑战。这种辩证的历史观,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至关重要。 语言的魅力:化深奥为通俗,化陈旧为鲜活 《资治通鉴》原文是以文言文写就,对于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来说,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门槛。《资治通鉴:青少版》在语言上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和创新。它在最大程度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采用了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现代白话文,使得阅读体验更加流畅。 同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相关概念,《资治通鉴:青少版》还引入了许多辅助性的内容。例如,精美的历史地图,能够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详实的历史插图,能够生动地再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以及篇章小结、知识拓展等设计,能够帮助读者巩固所学,深化理解。 此外,《资治通鉴:青少版》还注重情节的生动性和故事性。它会选取那些引人入胜的历史片段,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沉浸于历史的魅力之中。例如,围棋的起源、纸币的出现、科举制度的建立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都将在《资治通鉴:青少版》中以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让青少年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拓宽历史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历史的回响:智慧的启迪与人生的借鉴 《资治通鉴》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史学意义,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刻智慧,对于我们认识人生,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治通鉴:青少版》在传承这一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在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青少年读者将能够学习到如何认识复杂的人性,如何理解权力的运作,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判断。例如,从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君王的励精图治,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承担责任;从历史的教训,我们可以学会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资治通鉴:青少版》鼓励读者不仅要“看”历史,更要“悟”历史。它希望能够引导青少年读者,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反思自身,审视当下,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它是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千年前的古人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做出选择;它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引导我们不断成长。 结语 《资治通鉴:青少版》,是一次对中国古代历史瑰宝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呈现。它如同一位睿智的长者,用最生动、最真挚的语言,向年轻一代讲述那些关于国家、关于民族、关于人生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启迪之书,一部能够陪伴青少年读者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翻开《资治通鉴:青少版》,就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往千年历史的门,在那里,你会遇见帝国的兴衰,人物的悲欢,智慧的闪光。它将带领你穿越时空的迷雾,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前行的力量,汲取人生的智慧,最终,成为一个更具洞察力、更具担当的现代公民。这,正是《资治通鉴:青少版》所希望带给每一位年轻读者的,最宝贵的财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中小学生必读:资治通鉴:青少版》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和应对世界”的指南。书中对朝代更迭、政治博弈的描写,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对权力运作规律的深刻揭示。我看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智慧,他们如何抓住机遇,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在复杂局势中求生存。作者的分析非常透彻,能够让我们窥探到历史深处的逻辑和必然性。例如,书中对一些决策失误的剖析,让我深刻理解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这种对因果关系的解读,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非常有帮助。我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历史信息,而是开始主动思考,尝试去理解事件背后的驱动力,以及不同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学习方式,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也更有趣得多。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变数和可能,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些变数。

评分

对于我这个年龄段(指青少年)来说,能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历史读物确实不容易。这本《中小学生必读:资治通鉴:青少版》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用过于学究的语言,也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权力斗争和人性阴暗面,而是以一种坦诚而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常常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一员,亲历着那些风云变幻。书中的人物塑造非常立体,不再是脸谱化的好人坏人,而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考量和局限。这让我更能理解历史人物行为背后的逻辑,也更能反思自己。而且,我喜欢它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会适时地穿插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或是对某个概念的简要解释,这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总而言之,这绝对是一本能让我重新爱上历史的书,它点燃了我对过去的兴趣,也让我开始用更成熟的眼光去看待现在。

评分

这本《资治通鉴:青少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对历史书籍的刻板印象。原本以为会是枯燥乏味的史料堆砌,结果却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巨制,引人入胜。书中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不再是简单的善恶标签,而是展现了他们复杂的人性,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挣扎,以及这些选择背后深远的意义。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重大历史事件时,那种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让你不仅仅看到“发生了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果当初做了另一个选择,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比单纯记忆史实要来得更有价值。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流畅自然,即使是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也讲得清晰易懂,不会让年轻读者望而却步。我常常会合上书本,陷入沉思,想象自己身处那个时代,会做出怎样的抉择,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学习体验。它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引导我们思考,培养我们的判断力和历史观。

评分

读完这本《中小学生必读:资治通鉴:青少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关联性。它让我明白,那些发生在遥远年代的事件,并非与我们毫无关系,而是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世界格局和社会发展。书中对权力、智慧、权谋的阐述,既有宏大的历史视角,也有细致入微的个人动机分析,使得每一场博弈都显得真实可信。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复杂脉络时所展现出的功力,即使事件众多,人物交织,也总能拨开迷雾,找到主线。这种梳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的信息中理清思路。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传递出一些普适性的道理。比如,关于决策的智慧,关于人性的弱点,关于如何看待得失,这些都是跨越时代的宝贵经验,对我们认识社会,认识自己都有极大的启发。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盛宴,受益匪浅。

评分

我一直觉得,历史的学习应该是多维度的,而这本《中小学生必读:资治通鉴:青少版》就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拘泥于单一的叙事角度,而是通过对不同事件、不同人物的解读,展现出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我惊叹于书中对宏大历史画卷的描绘,同时又被那些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所吸引。我看到了帝王的雄才大略,也看到了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更看到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无奈。书中的分析逻辑清晰,观点独到,常常能让我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例如,它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却能从中挖掘出深刻的政治寓意,让我豁然开朗。而且,作者在保证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也注入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使得这本书既有学术价值,又不乏可读性。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历史,更是在与古人的智慧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收获良多。

评分

618活动购入,物美价廉,喜欢喜欢喜欢满意满意满意

评分

快递不错,买来寒假阅读的,质量不错,节选改写,适合青少年看的版本。

评分

满意满意满意!!书质量非常好!!

评分

儿子挑的喜欢

评分

书都不错,字也不小,适合孩子阅读,价格还实惠

评分

在京东,买了好多书,质量都很好,是正版的,就是有一点需要提出的是,包装不好,需要改进。

评分

一直在京东购物。信赖京东。商品齐全。价格优惠,还可用券,评价返豆,发货迅速,快递到家,微笑服务,售后满意。总之就是好,好,好。我也就习惯性的好评了。

评分

首先要说送货速度,真的是没法比,京东就是快,是真的很快,价格实惠,质量信的过,我平时购物的首选,哈哈。。。

评分

京东自营店买过很多次书了,质量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