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语书(插图珍藏版)

私语书(插图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黎戈 著
图书标签:
  • 奇幻
  • 童话
  • 绘本
  • 插画
  • 文学
  • 故事
  • 儿童
  • 冒险
  • 想象力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80768203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531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独立日“在读Reading”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52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家黎戈代表作品,热销7年绝版重现!
  文艺圈广为称颂的口碑之作,每位女子都想私藏的细节笔记。
  每一段文字都值得寻味,每一页书纸都透着薄荷的清香。
  文本修订、新篇增补、精装珍藏、手绘插图,细心打磨,尽显三联品质。
  作家有鹿精心绘制插图,张爱玲的书、村上的跑鞋、伍尔芙的书房,私语微物,一一呈现。
  继《读在大好时光》后,独立日“在读Reading”又一力作,展开另一种读书生活。
  荷兰布脊+瑞典轻型纸+磨砂外封,柔软、轻盈、赏心悦目。
  附赠有鹿绘制磨砂明信片,珍藏与书在一起的私语时光。
  黎戈的文字,写的都是细节、私物、小事,着眼点小,视角很低,但却讥诮别致,语言灵动,给人细密而柔软的感觉,带有黎戈似的风情,令人沉醉。你会喜欢这个简单清欢的女子,有着剔透敏捷的质地和绝妙的才情。这是一本一读就难罢手的小书,读这本书觉得是在被滋养,浑身爽脆,醍醐灌顶。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私密的物语,黎戈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关注身边的点滴事物。包括“微物”、“百合”、“深渊”三部分,写的是日常微物,生活细节,日常小事,读书笔记,文笔绵密,深入肌理,广为读者称颂。
  《私语书》是黎戈的代表作品,曾被评为“豆瓣2013年ZUI受关注的图书”,此次三联出版,修订增补6篇新文,并配豆瓣人气作者有鹿创作的插画多幅。

作者简介

  黎戈,70后作家,原名许天乐,南京人。嗜好阅读,勤于动笔,文字有雅致且考究的趣味,风格优雅沉静。
  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今天》《鲤》等刊物,著有书籍《因自由而美丽》《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各自爱》《时间的果》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她能够看到事物ZUI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
  ——张悦然

  猫睡在芍药花下,让人想起史湘云。柠檬桉的气味则锐利清新。电影里的伍尔芙永远动人。在文字与画面之外,期待我们也能抓住生活在细微之处的窃窃私语。
  ——有鹿

  很少看到这么精美的随笔,这类细致却不做作的文字,是我喜欢的风格。
  ——老妖

  黎戈是这个时代一个好读者的典范。她读得勤恳、用心,把自己放进去,理解作者,感受文字,她把书当做生活,ZUI重要的,她对此没有一丁点的傲慢。
  ——魏小河

目录

第一章 微 物
枕头 002
扇子 009
茉莉 014
长裤 020
野菜 026
小碎花 032
大白菜 036
山里的声音 040
夏之味 045
树 049
香事 054
薄荷 057
目 录
冬日读书 060
萤火虫 065
黑白气质 069
秋 074
信 078
吃花 082
绿 086
画眉 092
夜航 098
气味 103
老歌 108
书房 111
路菜 116
大包 119
第二章 百 合
那难以安身的爱啊 126
三个姓波伏瓦的女人 131
她说百合是一种太苍白的花 137
里芬斯塔尔笔记 145
村上春树的大象与风 152
给我一个用力的人生吧 157
想起韦尔乔,稀薄的 162
吃霉面包的猫,村上气质和故事性 166
《魔种》笔记— 一个怀疑论者的乌托邦 169
魔神笔记—“A”与“B” 175
瞬间之旅 180
契诃夫,低低的爱 186
村上春树的摩羯气质,及他的慢跑 191
倒数三个,我依旧舍不得把你删掉 196
两个回形针的季节 201
渴雪 205
男人的情愫 210
芒果永远九岁 214
我爱夏加尔 219
我的安东尼亚 224
午后四点 231
杜拉斯之水 235
爱你,是一场奢侈的消费行为 242
附近的爱 249
家教故事 254
张爱玲的“不入流”,或者说女性语境的劣势 258
张爱玲的小资情调 262
都是想象力惹的祸 266
闲话才女 271
许仙法海黄药师 275
文字形象的骗局 279
为人的劣势,有时是为文的优势 284
第三章 深 渊
男人久不见莲花 290
风情是个倾斜的词 292
写给一座城市 295
我一直在等那个听我说话的人 297
喜悦如莲 300
出没在《诗经》里的植物 305
图书馆的看门阿姨 311
我的朋友小D 315
南京,南京 321
命运感 325
精神生活是可鄙的吗? 329
我妈和书 333

精彩书摘

  不要背叛青春
  一
  前些日,李霄峰导演的电影《少女哪吒》上映,票房惨淡,似乎口碑也并不大好,我却很喜欢。虽然叙事上空隙太多,但风格凸显,少年的青春琐事,小镇的空气,就是这个样子。故事破碎,就让它破碎,关键是情绪和气氛。
  不要背叛青春《青春电影,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匆匆那年》,对青春的点染都不动人,它们满足于对于青春的缅怀,却忘记青春最宝贵的,是对这个世界的碰撞、惊奇、失望、成长。青春少年都勇敢,他们相信要诚实地活,他们相信友情、爱情,相信永恒的价值。因为相信,所以元气充沛。
  真正的青春片,是悲伤的。所有的青春,都是一次死亡,或者决绝,或者不知不觉,总而言之,是逝去。这样表现青春的电影,国内实在少之又少,能立马想起来的,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顾长卫的《孔雀》,一个是金黄色,一个是青绿色;一个炽热,一个清冷,但终究都是那个年代的青春,90年代以后呢?
  或许,路内的小说,可以改编改编了。
  二
  路内的小说,都是青春故事,20世纪90年代的工厂少年,爱情,前途,无处释放的能量。他的写作是长在时代里的,不像我们平常所说的青春文学,只有故事,没有灵魂。
  灵魂哪里来?用时间熬。
  真正好的青春故事,大概总不能由青春期的少年来写。
  阳光正好的时候,你不一定感觉到阳光,只有天阴了,才想起有太阳的日子。
  维舟有一本散文集《大地上所有的河流》,写高中记忆、高中同学。这不好写,但他写得好。因为他不仅仅写高中,高中之后这些年,维舟与他们的联系,他们的变化,都被捕摄进文字中,这很重要,如果仅仅写高中时光,便会显得单薄无着,后面的种种是时间的发酵,唯如此,才有了高中时候的珍贵,才有了人生无尽不可言说的意蕴。
  好的青春故事,总有一种失落感,这需要写作者本身的自觉。
  三
  绿妖的《少女哪吒》收录了六篇小说,大抵与青春相关,写作时间在2011年间,离她念念不忘的90年代,已经过去十年以上了。
  前三篇小说,都发生在宝城——绿妖虚构的,以她的故乡为原型——这个北方小镇,大人们生活在厂里,日复一日地工作,少年们开始发现世界之外的世界,通过武术、小说和想象,《硬蛹》《少女哪吒》和《寻人启事》,写的都是青春少年对现实世界的叛逃,他们像哪吒一样义无反顾,死,或者走,毫不留恋。
  回想过去,我们大概都曾一度发现了真相似的发现大人世界的虚假,发现了这个世界的无意义,我们也曾思索、迷茫,渴望挣脱。但大多数人,都顺利地度过了那段日子,长大成人。
  这几篇小说是纪念,纪念那些和我们一路长大,但终于不肯再跨进这“虚假”生活的“英雄”,他们的决绝,反衬着我们的虚弱。
  之后的几篇,背景不再是宝城,特别是《青春》,就真的只是一个很“青春式”的故事,反而失去了力度。
  小说中的的名门正派和歪门邪道
  如果你读过并喜欢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或者博尔赫斯的任何一篇小说,那么,你一定也会喜欢朱岳的短篇小说集《说部之乱》。
  就像书中第一篇小说《原路追踪》所谈到的一样,读书是有线索的,写作也是。
  即使是文学这么一个人人都进得来的领地,也有三教九流,各门各派。旧俄派,以托尔斯泰为宗;现代派,乔伊斯是大盟主。各自师承不同,招式不同,没有谁服谁。
  你想想,如果你恰好从小进了少林寺,名门正派,有江湖地位,肯定瞧不上突然冒出来的各种歪门邪道。如果你师承老顽童,或者干脆是欧阳锋的徒弟,自然也看不上所谓的“名门正派”。
  在中国,名门正派还是写实主义,王安忆、贾平凹、路遥、陈忠实等是大山头,80年代出现了一次文学浪潮,称为“先锋派”,本来想抢山头的,结果稀里糊涂败了,已不在江湖。当时的各位少侠,各自散去,还在写的,无门无派,成了游侠。
  名门正派之外,山川府岳数不胜数。在文学大陆之外,海角之南,有一虚幻世界,流派众多,修仙、盗墓、恐怖、穿越、声势浩大,但地远势偏,终归影响不大。大陆北地,高山之巅,有科幻一派,默默耕耘数十载,终于出了一位刘慈欣大侠,自此科幻势头稍起。大陆之东,海洋之滨,生活富庶,各种商贾巨头进入武林,激起韩寒、郭敬明等一众“青春文学”,虽然名门正派看不上,但架不住钱多,也承认了他们的地位。
  大陆西方,则分布着各种松散小组织,还未成气候,最有名望的乃“中间代”,因聚拢了阿乙、路内、阿丁等各位少侠,势头不错。
  朱岳的《说部之乱》不在以上所有门派之内,他所宗门派为“文学幻想派”,一代宗师有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科塔萨尔等,因着他们的功绩,此派在世界江湖中颇有一席之地,但传到中国,则少不了是小众中的小众了。
  朱岳说:“在经世与娱乐之外,还有一种单纯为了审美的文学,它比娱乐文学严肃,但不像经世文学那样有着特别的目的性。”这大概就是“文学幻想派”的内功心法。而具体的招式,则需要把文学作为一个题材进行创作,这里没有具体的规范,各流派武学都可以借用,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想象力,当然这也看天分,如是老天爷不赏饭,瞎练也不行。
  回到《原路追踪》,这篇小说很能说明“文学幻想派”的招数和好处来。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世界,有寓言的意思,也有幻想文学的路子,小说一开始,介绍背景,这个世界里只有一种植物——仙人掌,只有两种动物——灰熊和兔子。
  而你,是一名刀客。刀客要找其他刀客决斗,而武功高低,则看谁读的文学书比较多。除了刀客,还有巫师,巫师可以从死者的伤口看出杀人者的来历,指认他是否读过《洛丽塔》或者鲁迅。
  《说部之乱》的开始则像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失明症漫记》里,人们莫名其妙地失明了,迎来了世界末日。
  《说部之乱》里,人们莫名其妙地开始背诵各种文学小说中的句子,直到世界末日。这篇小说借鉴了末日小说的写法,但好玩的是想出了这么一个导致末日的点子。整本书里二十四篇小说都是这样好玩。
  你看,把文学作为幻想的一个元素,这就是“文学幻想派”。这几乎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自立的门派,如果你经常读书,那么,能从这些小说中读出许多会心之处。修炼这一门派,需要精致的想象力和一颗童心。
  关于这一门派的小说,有许多人表示读不懂,这很正常,因为这一门派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它生来就不是让你读懂,而是让你惊喜的。如果你不觉得惊喜,那么,请自罚三杯“博尔赫斯”。
  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
  我琢磨出一个词,叫作“精致的想象力”。怎么说呢,拥有“精致想象力”的故事不是奥特曼打怪兽,或者世界末日死神来了。它们占地面积不大,但轻巧灵动,装得下一个世界,就像一块琥珀,或者机械手表。
  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是个好例子,在那本以马可?波罗的口吻开列各色城市清单的书中,并没有什么人物、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情节、戏剧高潮,重点在那一个个虚构的城市,它们形式各异,但令人着迷,它们不服务于故事,没有道德教化的功能,它们是想象力的游戏,这种游戏本身即是愉悦。
  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的《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也属于此列,在这本顽皮的短篇集里,作家将许多诸如上楼梯或哭泣这样的小事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他开列各种指南,讲述各种莫名其妙却煞有介事的故事。现实在他的笔下被捣得七零八落,从而变得恍惚且迷人。
  这几天,我发现了一本同样拥有“精致想象力”的小书,叫《迷走?神经》。这回作者不是外国人,而是生活在上海的btr。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如书名所示,一为迷走,一为神经。“迷走”是btr的各种画,用常见的水彩笔,不是古典艺术,也不是现代画派,倒更像是一幅幅海报,有趣,充满天真;“神经”包含八十九则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不超过一千字,但它们闪亮,你会被惊吓,被逗乐,被迷惑。
  在某些故事里,btr放大了我们忽略的细节,比如《事故》写的是足球场中央的一朵小花,它被飞来的球碾压了,谁都没有注意;比如《巨响》将目光放在了地铁站一对接吻的情侣,他们一直吻,一直吻,直到巨响把他们分开;比如《刷牙》一路探讨关于刷牙的种种,刷牙的风险,刷牙的声音。
  在另一些故事里,btr制造了许多离奇的事件。比如《爆米花》里有一个女孩,她的头上长出一朵玉米色的花,连着她的后脑勺,她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爆米花;比如《秘密交易》里地图是被禁止的,一个年轻人秘密购得一张非洲地图,就像交易毒品;比如《存在》里一位女同事有着“时空转移”的能力,她从茶水间回到座位,只在眨眼之间。
  还有一些故事,btr发现了生活本身的某些曲折与尴尬。
  《沉默》讲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家里的电视机没有声音,妻子和丈夫像往常一样边吃饭边看电视,但是这一次有所不同,巨大的沉默让她听见了丈夫咀嚼的声音,她从未感觉他如此陌生。
  八十九个故事,八十九个盒子,装着八十九种想象的可能。在这本书的扉页,作者写道:“这个世界太糟,我们不如另造一个。”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境,现实生活疲乏、无聊,没有激情,没有活力。然而我们并没有因为不满足而去创造,btr的这本小书除了展示这些神经质的故事外,还有一个功效,那就是提醒我们,世界不止一个,生活不止一种,端看你如何看、如何活。
  那么,像马良说的那样,准备好在平庸无奇的人生里,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吧!
  ……

前言/序言

  序:细节处,方能勇敢
  我有很多银饰,但还是在继续收集,口袋里一有余钱,就去那家尼泊尔专卖店转悠—泰银雕琢过度,有点闺阁的脂粉气;藏银样式张扬,气势逼人,表演味太浓,和东方人平淡的五官搭配也不和谐;尼泊尔银比较中庸,为我所爱。
  相熟的店主看见我,就把银器端出来给我看。
  宽幅的银镯,形制接近于古代的“钏”,上面有大朵大朵丰肥的、绵延的莲花,又蔓又枝,抵死缠绵。也有线条素丽的虾须镯,一大串戴在手上,配上莲步摇、罗裙摆、红袖招,颇能造点声势,可是我又嫌它啰唆,最后看中一只镶银的木镯,木质的部分嵌了两颗绿松石。心中忐忑着:价格不便宜,和全银的一样,而且尼泊尔银成色虽好于藏银,至多也不过是七五银,木头又易腐,一边犹疑一边继续试戴,手腕太细,最小号的勉强挂住了。店主说:“嗯,这个,可以便宜点给你。”嘴巴向我努动一下,这才看见上面有个小小的、微微起伏的结疤。
  之前还在犹疑呢,一下子就决定买下它了。我爱不完美的事物,不完美就是识别度,之前它只是个木头镯子而已,有结疤之后它就是我的了。它们的杂质让我觉得亲,生命之大美就是杂质之美。“此中有人,呼之欲出。”我从来也不能爱上一个非常英俊的男人,我觉得他们真是乏味啊。本雅明说,一个男人会爱上一个女人的软弱、怪念头、她脸上的斑点、皱纹、寒酸的衣着、崴着的步子……我是个女人,可是我的想法与他雷同,我总是爱上男人的卑琐、畏怯、孩子气、矮小、疲劳感、疲沓、黏滞、没翻好的一个衣领、丑丑的步态、难听的口音,像花鸟市场里,被挤到角落里的、最丑的那只小小狗,让人心生怜爱。栖息在他们的缺陷处,我才觉得安全。那是我们的暗号,帮我找到“我的”他们。
  又试了好几条裹裙,浓、热、满,我是说上面的花饰,修身又冶艳,大家都说好看,可是我想不出用什么样的碎步来配它。它们真是美啊,如果穿在一百年前的印度女孩身上便是绝配。她们长着蜜色的皮肤,浓重的眉睫,住在和男人隔绝的内院里,在出嫁之前,连视线都没有被污染过。每天早晨她们起床汲水,从延至水面的石阶走下去,洗个凉水澡,顺便摘几朵莲花插瓶,开始身心俱净的一天。她们的自矜和从容,才配得上这样盛大的、狂欢气息的裙子。
  或者买一条回去,用图钉钉在竹帘上,聊作装饰,好歹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卑琐可以,生活态度不能卑琐。可是我最大的享受也不过是:点一炷伽南香,拖干净地板,穿一条洗旧的睡裙,在清风徐来的阳台上看《诗经》,想象自己在河边走,空中在飘絮状物,那是某种植物的种子,菖蒲的清香从水面上飘过来。还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少女,她们的歌声从上游传过来。
  我吃得不多,睡得很少,几件棉布衣服就可以过一个夏天,精神食粮还有一部分是从图书馆借来的。过去我会很想念那些我在市面上买不到的书,还完以后,还会把它们再借出来看看,现在好像也比较平和地看待离合了。我很耻于我是个物欲淡薄的人。泰戈尔说他小时候过的是微贱的生活,顶多是粗布口袋里能摸到一两个糖果,所以长大后,每个梨子他都能吃到核还觉得甜。我没有经历困窘的日子,对物质亦有温热的爱,可是要我踮起脚跟、奋力地争取它们,我很怕累着自己。肚子很饿的时候,两块五一碗的凉皮或一顿大餐,它们给我的满足度好像也差不多。我再也不能像二十岁那样,对每个牌子都能倒背如流,为一件买不起的衣服失眠到天亮。现在我还是会奢侈,在某些细节处,比如一个镯子,比如为一个人,恍惚片刻,那是波上千层浪中的一点白、长夏草木深中的一丝碧,在日常生活的洪流中,它很快就会被裹挟而去,转身不见。
  黎戈


私语书(插图珍藏版) 内容概述: 《私语书(插图珍藏版)》并非一本传统意义上叙述故事或传播知识的图书,它更像是一本精心构筑的“容器”,承载着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表达。本书的主旨在于邀请读者进入一个私密的、充满个人想象与感悟的空间,通过精美的插图与若隐若现的文字,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回响与共鸣。它回避了明确的叙事线索、直白的道理传达,而是通过一种含蓄、诗意的方式,勾勒出情感的细腻纹理,捕捉生活中的瞬间灵感,并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填补空白,构建属于自己的意义。 本书的“内容”体现在多个层面: 一、视觉的沉浸式体验: 本书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在于其极具艺术价值的插图。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图解或装饰,而是与“私语”的主题紧密相连,构成了一幅幅情感的速写、意象的碎片。 多元的艺术风格: 插图涵盖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可能是细腻的写实素描,捕捉光影的微妙变化;也可能是奔放的水彩渲染,挥洒出流动的色彩情感;或是充满象征意味的版画,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深刻的意象。这种风格的多样性是为了对应“私语”所承载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既有宁静的独白,也有澎湃的心绪。 意象的构建与象征: 插画师以其独到的视角,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视觉语言传达微妙的情绪。例如,一扇半掩的窗户可能象征着渴望与窥探;飘散的羽毛可能代表着自由与脆弱;迷雾笼罩的山峦或许影射着迷茫与探索。这些意象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开放式的,鼓励读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和联想,赋予它们更深层的含义。 氛围的营造: 插图通过色彩的运用、光线的处理、构图的安排,共同营造出一种或静谧、或忧伤、或温暖、或神秘的氛围。这种氛围是本书情感基调的重要载体,旨在引导读者进入一种专注、内省的状态,仿佛置身于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安静角落。 细节的打磨: 珍藏版尤其注重插图的细节表现。每一笔、每一色都经过精心考量,力求在视觉上呈现出极致的美感。这种对细节的追求,也呼应了“私语”的特质——那些不为外人所知,但却在内心深处被细细品味的点滴。 二、文字的诗意留白: 与插图相辅相成,本书的文字部分同样呈现出高度的诗意和留白。它不追求信息的完整传递,而是以片段、暗示、提炼的方式出现。 碎片化的表达: 文字可能是一句触动心灵的短语,一个瞬间的灵感闪现,一段模糊的记忆片段,或是一个未竟的设问。这些碎片化的表达,如同人们在独处时,脑海中掠过的思绪,它们没有完整的逻辑链条,却能精准地触动情感的某个角落。 含蓄与隐喻: 文字的选材倾向于使用含蓄、象征性的语言。它不直接道出情感的名称,而是通过意象的比喻、情景的勾勒,让读者去感受、去体会。例如,与其说“我感到孤独”,不如描绘“夜色如同潮水,一点点淹没无人的海岸线”。 情感的共振: 文字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那些看似平凡的词句,在特定的语境下,却能触动读者曾经有过相似感受的经历,从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这种“我仿佛也曾这样想过”的体验,是本书最重要的阅读收获之一。 开放性的解读: 本书的文字不提供唯一的正确解读。同样的句子,在不同的读者眼中,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这种开放性赋予了读者极大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背景,去填充文字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对“私语”的注解: 文字的部分,与其说是内容,不如说是对“私语”这一概念的诗意注解。它探讨着那些不轻易对他人言说的想法、感受、梦想,以及那些在静默中绽放的内心风景。 三、读者参与的互动空间: 《私语书》的设计本质上是一种邀请,邀请读者成为本书的共同创作者。 留白的艺术: 书中可能留有空白页,或是在文字旁配以留白的区域,鼓励读者写下自己的感悟、绘制自己的插图、记录自己的“私语”。这使得每一本《私语书》最终都将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人版本”。 内省的契机: 阅读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内省的体验。插图和文字共同营造的氛围,会引导读者将注意力转向内心,审视自己的情感,梳理自己的思绪。 自我对话的媒介: 本书可以成为读者与自我对话的媒介。那些文字和画面,如同友人温和的提醒,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索,理解那些潜藏在意识深处的情感需求。 情感的释放与疗愈: 在高度外化的现代社会,《私语书》提供了一个安全、私密的出口,让读者能够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释放那些被压抑的情感,整理那些混乱的思绪,甚至在艺术的浸润中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 四、珍藏的价值: “插图珍藏版”的定位,意味着本书在品质、装帧、选材等方面都力求卓越,使其不仅是一本阅读物,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精良的印刷与纸张: 珍藏版通常会选用高品质的纸张,确保插图色彩的还原度和文字的清晰度。精美的印刷工艺,使得每一幅插图都能呈现出其应有的艺术细节和质感。 独特的装帧设计: 本书的装帧设计会与整体风格相契合,可能采用具有质感的封面材料,别致的锁线装订,或是在细节处融入巧思,使其在视觉和触觉上都具有收藏价值。 艺术价值的体现: 优选的插画师作品,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书的出版,是对这些艺术创作的集结与呈现,使得读者能够以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拥有和欣赏这些优秀的插画作品。 总结: 《私语书(插图珍藏版)》所“包含”的内容,不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或知识点的丰富,而在于它所营造的沉浸式艺术氛围,所传达的诗意含蓄的表达,以及它所激发和承载的读者内心深处的个人情感与想象。它是一扇窗,透过它,读者得以窥见自己内心深处的风景;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些被忽略的情感角落;它更是一本未完成的书,等待着每一位读者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所开启的无限可能性,以及它给予读者的深刻而持久的个人体验。它是一次关于“看见”与“被看见”的邀请,邀请我们去看见那些流淌在心间的“私语”,并珍视这份属于自己的,不曾对外宣之于口的,却无比珍贵的内在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真的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私语书”,光是这两个字就带着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和亲近感,仿佛书中藏着只有我能听到的低语。拿到“插图珍藏版”之后,更是惊喜连连。拆开快递的那一刻,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生怕惊扰了书里沉睡的灵魂。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着一种复古的艺术气息,我反复摩挲着上面的纹路,想象着它经历过的岁月。翻开第一页,我被里面精美的插图深深地震撼了。每一幅图都仿佛有生命一般,色彩柔和却又不失力量,线条细腻得像是画家用最虔诚的心灵描绘出来的。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附属,更是独立的艺术品,能够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我盯着一幅描绘着月下独舞的插图看了好久,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各种故事的画面,仿佛听到了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感受到了微凉的夜风拂过脸颊。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了,它更像是一个等待被唤醒的梦境,一个可以让我暂时逃离现实,沉浸其中的秘密花园。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它究竟藏着怎样的“私语”。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动人心深处的故事有着特别的偏爱,而《私语书(插图珍藏版)》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本足以让人反复品味的宝藏。它的文字,不是那种直白的叙述,而是带着一种含蓄而又充满力量的韵味,仿佛作者在用一种最温柔的方式,诉说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情感秘密。我喜欢它在描绘人物内心的时候,那种细致入微的刻画,让你能够感同身受,甚至能在字里行间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这本书的叙事节奏也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急促,也不会让人感到拖沓,每一个情节的推进都像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引导着读者的情绪。而那些穿插在文字间的插图,更是点睛之笔。它们与文字相互辉映,共同构建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富的世界。有时候,一幅插图就足以传递出比长篇大论更深刻的意义,让我驻足凝视,回味无穷。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在寂静的夜晚,轻轻地与你分享它的心事,让你在共鸣中获得慰藉和启示。

评分

拿到《私语书(插图珍藏版)》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刻开始阅读,而是先将其放在书架上,欣赏了它作为一件艺术品的呈现。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质感,书脊的装帧也十分考究。当我有意识地去翻阅它时,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与我之前对它名字的想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所传达的信息,与其说是大张旗鼓地诉说,不如说是小心翼翼地“私语”,仿佛是作者在与每一个独立的灵魂进行着某种深层的交流。我尤其喜欢它在文字编排上的巧思,那些留白,那些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韵脚,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阅读节奏。而那些穿插其中的插图,并非是简单的图文搭配,它们更像是作者心灵深处的回响,用视觉的方式,强化着文字所传递的情感。我发现,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一幅插图而停下来,让自己的思绪在它所描绘的意境中徜徉,继而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文字,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就像是一位默契的朋友,用它特有的方式,与你分享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风景。

评分

我承认,《私语书(插图珍藏版)》带给我的惊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书”的固有认知。它更像是一个精心打造的艺术品,将文字与视觉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喜欢它在细节上的打磨,无论是纸张的触感,还是印刷的质量,都透露着一种“珍藏”的用心。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内容上的独特性,它并没有遵循传统的故事叙述模式,而是以一种更加碎片化、更加意象化的方式,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我发现,我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地去连接那些看似零散的片段,去挖掘它们背后隐藏的联系和深意。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读者,而是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而那些充满诗意的插图,更是为这种意象化的表达增添了无限可能,它们像是给文字打上的一个个问号,又像是给读者留下的一个个空白,等待着我们去填补,去解读。

评分

初次翻阅《私语书(插图珍藏版)》,我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它所营造出的一种独特氛围。这种氛围并非来自轰轰烈烈的事件,也不是因为激昂澎湃的情感宣泄,而是源于一种恰到好处的静谧和内省。作者的文字如同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将读者笼罩其中,让你逐渐放慢呼吸,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发现,书中所描绘的许多场景,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但这种忧伤并非令人沮丧,反而有一种洗涤心灵的力量,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一丝清明。那些精美的插图,更是将这种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它们或是写意的笔触,或是细腻的勾勒,都仿佛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具象化,与文字的意境完美契合。我常常会被其中一幅描绘着雨后初霁的画面所吸引,那种湿润的空气,清新的泥土气息,仿佛都能透过纸页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这本书,适合在一个人独处的午后,泡上一杯温热的茶,静静地翻阅,让思绪随着文字和插图一同飘荡。

评分

不错的书,质量非常好,发货超级快的

评分

值得购买,很赞?一如既往的送货很快,为京东点赞!

评分

这本书很好,朋友喜欢,送人很合适。

评分

年中活动来了,就是买买买,这个书名字看了就想买,印刷也不错,推荐。

评分

绘画是人类z原始的艺术本能,也是很多人z初的兴趣所在,长大之后,繁忙的工作、琐碎的生活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可能很久没拿起画笔了。

评分

小河的书总是会引发人的阅读兴趣,不仅仅是对他的书本身的兴趣,还有对更多文学书籍的兴趣

评分

商品质量很好,很满意,配送速度快啊,而且配送员态度也非常好。

评分

东西非常棒,京东物流非常好。售后服务也好

评分

长期服务于国内一线家居杂志,对家居场景的呈现有独特成熟的技法。擅长空间及室内陈设摄影,用细腻的光感表现具有气质的空间格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