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嶺南古寺誌叢刊:禺峽山誌》共四捲,捲一前部名勝備考,分山水、古跡、仙釋、事實諸門;後部建製沿革,分殿宇、坊錶、碑刻、匾額、寺産諸門。捲二古今藝文,分敕浩、傳贊、說文、碑記、賦集諸門。捲三登臨題詠,集唐、宋、元、明詩。捲四登臨題詠,集清詩、歌等。該誌對曆代藝文作品的收錄豐富,保存瞭地方文化遺産。
目錄
《禺峽山誌》原目錄
《峽山誌》序(勞崇光)
序(王朝恩)
序(孫繩祖)
《重修禺峽山誌》序(羅煒)
禺峽圖經
誌例
禺峽山誌捲之一
名勝備考
山水第一
古蹟第二
仙釋第三
事實第四
建置沿革
殿宇第一
坊錶第二
碑刻第三
匾額第四
寺産第五
禺峽山誌捲之二
古今藝文
誥敕第一
傳贊第二
說文第三
碑記第四
賦集第五
禺峽山誌捲之三
登臨題詠
唐詩
宋詩
元詩
明詩
禺峽山誌捲之四
登臨題詠
國朝詩
詞集
釋成果詩賦
光緒重刊補入時人詩詞
跋
重梓《峽山誌》後跋
續梓《峽山誌》後跋
校記
精彩書摘
《嶺南古寺誌叢刊:禺峽山誌》:
說文第三
遊飛來寺說
明萬文卿憲副。南昌人
餘分泉嶺以南,稔且有半,幾鼓艇峽山之灣,望飛剎一點,若掛檣杪,若舞眉端,而左右者憚從,輒雲“峻矣,峻矣”。亦緣鞅掌,登岸未能。頃叨移武林,行且得代,毅然日:“此不一價(十五),山靈且哂我乎。”惟時高鞦清徹,耀靈畢西,髒纜迅登,屏縐獨步,直躡最上層。挹觀音泉,睨達摩、葛壇石,心語曰:“跡者故而化者新,蓋其性靈,無去來也。蘭若周尋,鬆門流盼,兩山壁閤,一水練飛。天氣入懷,洞雲遶足。恍若憑虛傍霄矣。”瞑色催還,山僧之岩。餘謂:“茲山匪甚崇,乃巉銳而絕特,且蒼磴陟懸,無鏟地,稍一平之,彼木石丹堊緻其巔難矣。寺題‘飛來,,固宜。”僧日:“不然。語在《誌》內。”亟以進。餘返舟閱之,甚哉,好事者之吊詭也。武林故有飛來峯,彼以西僧慧理覩其肖天竺之靈鵝,謗稱“飛來”,夫天竺靈鵝,夜半有力者揭之東耶?即廣輿名巒,肖似者何限?慧理嘗以鞠猿叫月,今“呼猿洞”,其遺也。乃茲寺匪甚巨,不知足自何許。好事者謬謂龍舒韆裏,一夕飛來,至以維摩獅子座藉證。夫獅子座果座耶?果形運耶?且洞自猿宅,浪因“歸猿洞”之名,而綴其事,衒艷導淫,踵訛甘穢,亦“呼猿”事等耳。若老鬆見夢,則梁社固已先之.無足大詫。夫植物且愛其膚,詛亦未融我執耶。時以訊客,客掉頭曰:“山河大地、人物身心皆幻也。猿姬、鬆叟且勿論,今子塵跡甫探飛來寺,又且嚮飛來峯,即方寸倪仰間,再拊宇宙之錶。飛去飛來,何獨山寺焉是詰?”餘壯客譚,“然而幻自有真,真自常定,就如觀音泉點示雲:但定其心,何慮無泉。心虛則泉不竭,心靜即寺不同。心平即地不必鏟,心確即地不必坐。心無物即猿泯其化,心無我即鬆醜其執。諸皆《誌》內可鏡者。夫心幻者血肉耳,而真體真用俱焉。體以體其用,即凝於方寸而不廢常照,固定也;用以用其體,即周於宇宙而不妨常寂,亦定也。定者,真心也,即性也,與山河大地同而異,異而同。去來無閡,而實未嘗去,未嘗來也。本虛難名,聖人難言,幻雲乎哉!”客俯而思,若領餘譚,謂足以醒來遊者,請付鏝示。餘曰“得毋重為山靈哂”。顧業許之矣,遂詮授說。
移峽山神驅虎文
明霍韜尚書。南海人
正德辛巳春二月朔三日,南海霍韜朝京過清遠,維舟峽山。聞邇年峽之上下,民人遭虎噬食者二三百數,乃移文於峽山之神,責之曰:惟神職守茲土。於宅有茲土之人,經遊茲土之人,惟神之庇之。依於茲土之寇竊,虎豹蛇蟲,惟神之馭治。乃茲邇年由峽山沂於英德,由興仁暨於浥江,盜竊縱橫,虎豹甘人,豈神懵不聞知?於惟皇上帝恤奠下土,嶽瀆山川,肆於鄉邑社稷神隻,鹹秩乃祀。惟嶽瀆山川、鄉邑社稷神隻恪恭乃職,乃享乃祀,以無黜辜。我聖天子禦天下百闢吏士,罔不率職。百闢吏士有不率職,豢縱寇竊,則乾戮刑。惟神守職茲土,衛保我聖天子萬民,乃縱寇竊,豢縱虎豹,噬甘我民。正天之罰,則誰之辜?豢縱寇竊,殘殃我民,時惟我百闢吏士不畏天之威命,以憫恤民艱,於惟皇上帝恤奠下土,明則督責百闢吏士,幽則責督嶽瀆山川神隻。茲神蒞守茲土,乃縱虎豹噬殃我民,時惟神不共天之職典;不畏天之威命,怠職玩天,時惟神不忠;食享茲土,不衛恤茲土之人,時惟神不仕;民遭虎噬,以有叫號,神不聞知,時惟神不聰;民遭虎噬,叫號,神有聞知,乃不拯恤,時惟神不德。我聖天子禦宇,百闢吏士不忠、不仁、不聰、不德,置有常刑。
……
前言/序言
《禺峽山誌》在明代已經成書,清初由夏雲、孫繩祖先後整理增刪,幾度刊印,是幸存至今的七種嶺南古寺誌書之一。
清初鼎革,前代禺峽舊誌殘闕散失,難覓蹤影,清遠邑人夏雲憂慮名山麵目,從此湮沒,“一日於友人齋頭得舊誌全稿,退歸北禺閑軒,參互較訂,正其魚魯,增以纂修近事,為捲者四。事皆據實,無所阿比,蓋取其信而可傳,以俟後之作者”(夏雲:《修禺峽山誌序》)。夏雲是清初當地著名的文人,據民國《清遠縣誌,捲六·先達》記述:“夏雲,字文石。父九疇,善詩文,隱於峽山,與諸衲為方外友。邑令禮為鄉賓,世皆重其嘗‘耆?’德。雲少夙慧,能屬韻語,有神童之目,十五善屬文,補邑弟子員,益研究墳典,尤肆力於詩,上逝秦漠,下迨唐宋,靡不博綜,每登臨興發,伸紙疾書,咄咄有驚人之句。屢舉不偶,以歲薦終。著有《二禺誌》,輯邵謁遺稿傳世。喻、陳兩邑侯聘修縣誌,悉心纂輯,洵有功於文獻。”康熙四年乙巳(1665),夏雲齣資五十餘貫,將整理稿刻印齣書,這是《禺峽山誌》自明入清之後第一次齣版。把舊誌保存下來,是夏雲的功勞,可惜沒有記下舊誌的齣版年代及作者姓名,美中不足。也可能有關史料舊誌已經闕如瞭。這版《禺峽山誌》早已失傳。
康熙末年,清遠知縣孫繩祖在夏《誌》的基礎上,重新編排整理,並捐俸刊印。孫繩祖,瀋陽人,監生,有文纔,工書法。於南粵為官二十餘載,所到之處提倡文運不遺餘力。光緒《石城縣誌·捲五職官》有《傳》:“孫繩祖,滿洲鑲紅旗人,康熙四十一年知本縣事。興廢舉墜,不遺餘力,創建鬆明書院,修邑誌,心切愛民。”“尤好文士,奬誘備至;性耽吟咪,公餘時或與文人同僚相唱酬,閱石門各處皆有題咪。在任十一年,民情感戴。”康熙五十二年初,孫繩祖調任清遠知縣,就在這一年,“四月大飢,知縣孫繩祖捐俸,倡率典史楊士芳……暨城廂內外紳士富戶捐銀,買米賑濟,民賴以安”。(光緒《清遠縣誌,捲十三前事》)據此可見本版《禺峽山誌》中廣東藩使王朝恩所作《序》稱孫繩祖“其纔敏,其守潔”,“雖宦橐蕭然,澹如也”。並非溢美之辭。
孫繩祖認為舊誌存在明顯的不足,如:“不分綱領條目,似失體也”;“各篇首未列總論”,也不閤誌書體裁;“規製俱已改觀,而舊《誌》仍多載原名,緻探奇攬勝者視桑田猶喚滄海,則惑甚矣”;“‘建置’、‘古跡’內竄入題咪,錯雜無倫”(《禺峽山誌·誌例》)等等。針對以上的缺陷,孫繩祖將全書總列提綱,各分次目,諸篇首增寫緒論,以符誌書體例;修正山水名勝、殿宇亭颱之名目,以符事實,俾遊者心目瞭然;搜輯有關題咪,整理舊作,按朝代、體裁分捲。
康熙六十年辛醜(1721),《禺峽山誌》刊刻齣書,這是該誌在清代第二次齣版。經過孫繩祖整理的《禺峽山誌》達到較高的水平,一百多年後兩次重版,直至如今點校齣書,使用的還是這個版本。據《廣東文獻綜錄》載,康熙六十年版的《禺峽山誌》珍藏於國傢圖書館善本室,可惜我們至今無緣拜讀。
至同治元年壬戌(1862),當時峽山寺由廣州長壽寺管理,退院僧本淨和尚在許小琴太守支持下重修峽山寺,許太守並捐廉重梓《禺峽山誌》。該版在舊誌的基礎上增加瞭兩廣總督勞崇光的《峽山誌序》,書後附長壽寺僧成果《重梓峽山誌後跋》,岡州羅天池為題寫書名。這是《禺峽山誌》在清代第三次開雕,印本至今猶存。
嶺南古寺誌叢刊:禺峽山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