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医门八法》共四卷,约十万余字,成书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二月,由其子校订,并由其弟子徐春元作序。全书共计76篇,历时二年余。刘氏儒而兼医,认为古书虽繁,但讹误颇多,自称“因与古名医意见不合而作”《医门八法》。《<医门八法>校注》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为纲,称作“八法”,列述瘟疫、杂症,以及五官、妇、儿等科诸病的辨治方法。其言简意赅,论述精当,医理阐述详明,方药简而专一,文理并茂,有独到见解。提出八法以虚实为要,并对古籍中若干说法提出质疑。如提出方书将《天元玉册》《本草》《灵枢》等书误为伏羲、神农、黄帝而作,乃系托名;又指出前人误将远志、菖蒲以补心,柴胡、香附、白芍以平肝等。对瘟疫的认识,颇赞同吴又可、戴天章之论,理论上强调儒医一理。全书文辞简捷,纲目清晰。其与古人观点有所不同者,敢于执理争辩,自创新说。喜用大黄,善用乌梅,*崇乌梅四物汤,自称为“知梅学究”。
目录
卷一
阴阳
表里
虚实
寒热
浮沉迟数
望闻问切
方书之误
方药之误
瘟疫
瘟疫失下诸证
瘟疫当下诸证
瘟疫难下诸证
瘟疫下后诸证
瘟疫说难解嘲
卷二
疟疾
痢疾
泄泻
霍乱
噎膈
肿蛊
消渴
咳嗽
痰饮
喘促
呃逆
怔忡
不寐
中风
厥逆
瘫痪
吐血
憎寒发热
汗证
内伤饮食
外感风寒
卷三
头痛
头眩
咽喉肿痛
牙疼
耳肿
耳聋
鼻衄
鼻渊
胃气痛
肝气痛
胁痛
腹痛
腰痛
身痛
便血
脱肛
痔
秘结
癃闭
淋浊
遗精
疝气
脚气
疮证
卷四
经期迟早
经期诸痛
崩中
带下
经闭
恶阻
子肿、子气、子满、子烦、子悬、子痫、子嗽、子淋
胎漏
胎动
产后忌用乌梅之证
产后宜用乌梅之证
乳证
块证
小儿风气
小儿阴虚
痘
疹
精彩书摘
《<医门八法>校注》:
瘟疫失下诸证
瘟疫传里,舌生黄苔,热聚于胃,正好攻下。若应下不下,是为失下。邪热充溢,五脏、六腑皆受其病。以脏腑之强弱分先后,方书①谓一日传一经,挨定次序,六日一周者妄也。特传于某经,必见某经之证耳。传于肺经则咳嗽;传于心经则昏沉。应下失下,邪传心经,证见昏沉。热入至深,急下症也。治宜达原饮合小承气汤,加犀角、黄连。体壮热甚者,须加芒硝;气体单弱,须加党参、当归,即所谓黄龙汤也。病势至此,甚为危险,若单用硝黄②以泻邪热,虽能釜底抽薪,犹恐缓不济急,仍归糜烂,必兼用犀黄③以清心热。滚锅点水,始可立止沸腾;加以参、归④恐其泻后亡阴也,惟老人、虚人宜之;少壮者可以不必。服药后,洞下五六次,邪热退,即清醒,此邪热蒸心,证见昏沉之治法也。若夫应下失下,邪热充盛,溢于肌肤,则为斑疹。治宜吴氏举斑汤和小承气汤;大黄只用三钱,缘发斑发疹,瘟邪分泻。内热转轻,可以不用大剂,且恐邪热内陷,斑疹骤回,故用山甲以透之;当归以托之。然斑疹为标,邪热为本,必内热全清,方为病愈也。此邪热外溢,证见斑疹之治法也。若夫应下失下,邪热上冲,直攻咽喉,则为咽喉肿痛。治宜普济消毒饮合小承气汤。大黄至少须用五钱,但得洞下一次,喉痛即减,必洞下七八次,喉肿乃消;用药稍缓,则咽喉肿闭,药不下咽矣。若单用普济消毒饮而不用大黄,釜底之烈焰方炽,釜中之汤液将尽。止于釜中点水,而不于釜底抽薪,尚能迁延几时乎?咽喉为要害处,咽喉肿痛为致命伤,此刑名家所谓要害一伤,奇重者也。然治之有法,立可回生,慎勿张皇失措。问遇咽喉肿闭,汤药不入者,令病人坐立,两手下垂,使其血向下注,更为极力推赶,自项历肩,越时至腕,连漉数十次,两臂觉麻,即是疬气恶血,渐已流动,喉闭略开,药能入腹矣。急与前药一二匙,更用带子将两手腕扎住,不令恶血走散,用针刺少商穴及各指近甲薄肉正中处,捻出恶血,将前药陆续服尽,半日之中,能下五六次。舌苔已刮去者,次日视之,苔不复生,则是邪热退,药可暂止。若舌苔有生,可知余热尚在,须照前方,再进一剂,邪热退尽,方为全愈。病证全愈之后,须服清燥养荣汤数剂,缘病证太深,邪热之耗血太甚也。此邪热上冲,咽喉肿痛之治法也。若夫应下失下,邪热内蕴,有见为结胸证者,其证胸胁满痛,坚硬拒按,虽用芒硝、大黄,往往推荡不动,是宜内外兼治。内服大承气汤,少加党参以助气;重用当归以生津;外用景岳罨熨⑤之法以流通气血,兼助药力之不及,必得洞下。胸胁之坚结始开,必舌苔退净,邪热之郁阏⑥方尽也。若夫应下失下,热深厥深,有见为身冷证者。瘟疫本系热证,热入至深,反见寒证,必欲拥被向火,四肢厥逆,甚有周身皆冷者,误为真寒,投以桂附,祸不旋踵⑦,固不待言。即据舌苔之黄厚,知其实热之有凭,予以大承气汤,即恐其大下亡阴,病虽愈而命不保耳。吴氏黄龙汤可借用;景岳罨熨法可借用。此等证尚不甚多,瘟疫传里日久,间或有之。至若瘟疫初起,阳气为阴邪所郁,憎寒之证,亦有类此者。然其证在表,舌苔必不黄,予以吴氏达原饮,顷刻厥回,仍见热证,则易于施治矣。治疫方书甚多,惟又可吴氏,麟郊戴氏,确有真见。所云:“瘟疫初起,用药最要清楚,此处头绪不差,日后传变救援亦易。”又云“舌无苔则胃无物,可清润不可攻下”,诚至论也。其余方书,语多朦混,如谓“伤寒下不厌迟,瘟疫下不厌早”,何者为早?何者为迟?漫无界限,即系毫无把握,犹疑两可之说,苏模棱⑧之惯技也。误国误人,厥罪惟均。
……
前言/序言
中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光辉灿烂的中原古代文明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
中州自古多名医。在这块土地上,除了伟大的医圣张仲景之外,还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医学家。早在商代初期,就有商汤的宰相伊尹著《汤液》发明了汤剂。伊尹是有莘国(今河南开封县,一说是嵩县、伊川一带)人。早期的医方大家、晋朝的范汪是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一说南阳顺阳(今河南内乡)人,他著有《范汪方》。较早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褚氏遗书》的作者、南朝的褚澄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的针灸和中药名家甄权是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寿103岁。唐代名医张文仲为高宗时御医,是治疗风病专家,曾著《疗风气诸方》,为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对痨病(结核病)提出独到见解,著有《骨蒸病灸方》一卷的崔知悌是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中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的作者,唐代的孟诜是汝州(今河南汝州)人。北宋著名的医方类书《太平圣惠方》的作者王怀隐是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宋代著名的儿科专家阎孝忠是许昌(今河南许昌)人,他为恩师编写《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使儿科大师钱乙的学说得以传世。北宋仁宗时,“校正医书局”中整理古医书的高手有好几位河南人。如撰《嘉祐本草》的掌禹锡为许州郾城(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完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的孙兆、孙奇,均为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北宋医家王贶是考城(今河南兰考)人,著有《全生指迷方》,《四库全书提要》评价说:“此书于每证之前,非惟详其病状,且一一详其病源,无不辨其疑似,剖析微茫,亦可为诊家之枢要。”北宋末期的著名医家、《鸡峰备急方》(又称《鸡峰普济方》)的作者张锐是郑州(今河南郑州)人。南宋的伤寒大家,《伤寒补亡论》的作者郭雍是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南宋法医学家郑克是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他著的《折狱龟鉴》是与宋慈的《洗冤集录》齐名的一部法医著作。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的代表金代张子和是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一说民权县)人。元代名医滑寿祖籍是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他著有《读素问钞》《难经本义》,对《黄帝内经》和《难经》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著的《诊家枢要》和《十四经发挥》分别是诊断学专著和针灸专著,均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明太祖朱元璋的五皇子朱橚,就藩在开封,为周定王,他著的《救荒本草》,以河南的灾荒为背景写成,开创了对野生可食植物的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著名的医史专家、明代的李濂是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他的《医史》十卷,是我国首次以“医史”命名的医学史专著,书中为张仲景、王叔和、王冰等人补写了传记。清代名医,《嵩崖尊生全书》的作者景日畛,是登封(今河南登封)人。清代温病学家的北方代表人物、《寒温条辨》的作者杨栗山是中州夏邑(今河南夏邑)人。清代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其溶,是河南固始县人,他撰写的《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不仅是植物学的名著,也是继《本草纲目》后最重要的本草类著作,对世界医学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还有很多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据不完全统计,史传和地方志中有籍可考的河南古代医家多达1000余人。《周易·系辞上》日:“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些著名的医家,犹如璀璨的群星,照亮了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道路。
《医门八法》校注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