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临床性医学》反映了国际上性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也总结了30多年来我国性医学发展的艰辛历程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近年来,性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广大民众的密切关注,成为民生工程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类性行为与性进化
一、人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人类性进化与性行为
三、人类性行为的特点与分类
第二节 人类性历史的演变
一、远古时期到原始社会
二、母系社会
三、父系社会
第三节 我国性文化
一、“天人感应论”
二、“阴阳论”
三、“七损八益说”
四、“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五、最近六十年的变迁
第四节 国外性文化
一、西方古代性文化
二、中世纪性禁欲主义
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性开放
四、维多利亚时期性禁锢
五、20世纪的女权运动与性革命
第五节 性医学发展史
一、近代之前的民族医学阶段的性学发展
二、性学的创始期与心理学阶段(1844—1922)
三、性学的发展与行为学阶段(19221959)
四、性学的成熟期与治疗学阶段(1959—1975)
五、性学从狭义向广义的发展(1975—1995)
六、性医学进入药物治疗时代(1996)
七、有关女性的性器官解剖学的历史回顾
八、2l世纪的性治疗
第六节 性的道德伦理、社会文化和教育
一、性的道德伦理
二、性社会文化
三、性教育
第二章 性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性发育生物学
一、两性生殖系统的发生与分化
二、男性阴茎的胚胎发生与发育过程
第二节 男性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一、阴茎的海绵体
二、阴茎的皮肤和筋膜
三、阴茎的血管与淋巴
四、阴茎的神经
五、阴茎的大小
第三节 女性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一、女性外生殖器
二、女性内生殖器
三、乳房
四、女性性系统的特殊解剖问题
五、女性性反应中的神经系统
第四节 性反应周期
一、概述
二、马斯特斯和约翰逊提出的性反应周期
三、对性反应周期的其他见解
第三章 性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 人类性心理的概念与基本成分
一、人类的心理活动
二、性心理的概念
三、性心理的基本成分
第二节 双重性态度
一、双重性态度模型理论
二、双重性态度模型理论对性态度测量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性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的基本观点
二、霭理士的性心理学基本观点
三、性别图式和情爱图式
四、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阶段——赫罗克的四阶段划分
五、我国学者认为性心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四章 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性
第一节 性分化的关键期理论
第二节 儿童的性
一、婴儿期(自出生到18个月)
二、幼儿期(自18个月到3岁)
三、学前期(自3岁到6岁)
四、学龄期(自7岁至青春期)
五、儿童期的性教育
……
第五章 性咨询与性治疗
第六章 性欲异常
第七章 勃起功能障碍
第八章 射精障碍
第九章 女性性唤起障碍
第十章 女性性高潮障碍
第十一章 阴道痉挛
第十二章 女性性交疼痛
第十三章 药物与性
第十四章 常见疾病与性
第十五章 男女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
第十六章 性身份障碍
第十七章 性偏好障碍
第十八章 同性恋
第十九章 易性症与性别重塑手术
第二十章 乳房整形与美容
第二十一章 生殖器官整形与再造
第二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第二十三章 性功能障碍的中医治疗
第二十四章 性学研究评定量表
第二十五章 性行为及其相关问题
精彩书摘
第三节 青春期
弗洛伊德称此期为生殖器阶段或生殖器期。青春期是性生理的成熟阶段,青少年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爱慕,并逐渐有目的地追求异性,向成年人活跃的异性交往阶段发展,最终建立与异性正常的性关系。从此,生殖器在性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男女两性的第三性征,又称性别程度或性度,指的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明朗化,也即男女在性格、气质、感觉、感情、智力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子以阳刚为本,他们多表现为直率、勇敢、雄心勃勃、好斗、对爱的要求强烈而且主动;女孩子则以温柔为贵,她们呈羞涩、虚腼、多愁善感、温文尔雅,对爱的要求被动。虽然性度是历史上劳动分工的产物,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已发生明显变化,于是提出第四性征的概念,即男女两性的气质应该双性化,相互取长补短,男子应多一点儿温柔少一些毛躁鲁莽,女子应多一点儿热情泼辣少一些娇柔做作,这样的刚柔并济、感情丰富、才华出众等双性化特征将使两性更有竞争力,自尊感更强烈,事业也更为成功。取长补短可以充分克服各自的缺点,但若取了对方的缺点就糟了,如男孩子羞羞答答,见了生人特别是女孩子就满脸通红、欲言又止、词不达意;女孩子又过于轻率、主动,往往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或带来种种性问题。男女性别差异和动物的雌雄差异一样是天生的,这种性差不仅决定了两性鲜明的特征并使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比如阳刚之气使男子能够对付自然灾害、外敌侵袭、保卫家园,就像“男”字的组成那样,在“田”里干“力”气活的人;而阴柔之美则使女子能更好地抚养子女并成为家庭的凝聚力,恰像“女”字,是盘膝而坐守家中的人。第四性征强调的是两性的互补,这就促进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互补型的婚姻使两性更容易交流,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愉悦,也更容易激发相互的吸引力,从而使爱情之树常绿。男女双性化、男女合一的提法确实动摇了传统的性观念,而传统性观念中恰恰拥有许多性别歧视和性别压抑。性角色的改变有助于给予两性相同的尊重、理解和评价,有助于两性平等和友好相处。第四性征的提出并非要抹杀两性的性差,性差是人类永恒的特性,但在承认性差的同时,寻求互补却是利大于弊的事。男女应该共享智慧、天赋、胆识、进取心、慈爱心及各种情感,不要重蹈历史上歧视女性的覆辙,应逐渐创造更加融洽的环境,促使世界和人生更加美好。
一、月经初潮及初次射精
(一)月经初潮
女孩的青春期通常开始于9~11岁,较男孩要早两年。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逐渐增多,使得乳房及子宫发育,脂肪的分布促使女性体型的形成。女性也分泌雄激素,使阴毛及腋毛生长、阴蒂及大阴唇增大。雄激素还影响男女两性的性欲及生殖器的敏感度。在青春期的中期(11~13岁,峰值为12岁),丘脑下部开始周期性地释放性激素,于是出现了月经。
第一次月经来潮被看做是女性从儿童期向成熟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月经初潮对少女性心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事先将这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她们,使她们有思想准备,并帮助她们处理好经期的事宜,少女就会对月经来潮持积极的态度。
遗憾的是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家长避讳谈论这方面的事情,少女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思想上缺乏准备,加上第一次月经量多并带有血凝块,腰腹部疼痛不适等现象,使她们不知所措,甚至紧张恐惧。有些少女也许正在准备着、期待着月经的来临,但她们万万没有想到会遇到如此尴尬的困境。于是从此对女人的处境不满,对自己的性别身份不满,影响了性心理的正常发展。少女要知道月经本身会带给她们这样那样的不适,学会在行经期保护自己。
……
前言/序言
2013年,也是国家进入“十二五”的第三年,《临床性医学》一书在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问世了。它既反映了国际上性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也总结了30多年来我国性医学发展的艰辛历程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近年来,性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广大民众的密切关注,成为民生工程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性医学的研究内容较为广泛,涉及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药理学和性临床学等相关内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类性器官的解剖学与生理学基础(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2)人类性心理发育与性心理健康,包括性别角色、性取向及相关问题;异常性心理表现及治疗;
3)人类性行为、性反应及随年龄的变化;
4)男女性功能障碍及预防与治疗;
5)疾病对人类性行为的影响;
6)生育与性(含避孕、节育或不孕不育与性);
7)药物与性(包括性药学);
8)性传播疾病;
9)性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10)传统性医学。
根据通常标准,我们可以把性问题做如下分类:
一、性焦虑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殖器、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表现出的过分的关心和不安,尤其是青少年更为常见,是性心理和性行为方面的一种消极反应,在缺乏自信心的人中间更易产生。
二、男女性功能障碍(略):
三、性心理障碍
(1)性身份障碍(性别转换症);
(2)性偏好障碍(性欲倒错);
(3)性取向障碍(同性恋中自我适应不良的少数人);
(4)脑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性行为障碍。
具有性焦虑的人求助的目标广泛(包括网络、报纸杂志、书籍、音像制品),而患性功能障碍的病人往往求助于泌尿科、妇科及新兴的男科、性医学科的临床医生。患性心理障碍的病人则在精神科求治。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性医学事业和性健康教育的发展仍然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尤其是成年人的性科学、正规的性教育几乎还是空白。所以从事性教育、性咨询、性治疗和性医学领域工作的相关科室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计划生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司法战线工作者、婚姻家庭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包括工青妇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可能涉及这一领域的问题,都应该适当地、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科学信息。性健康教育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一位优秀的从事性健康保健事业的工作者除了要充分掌握性医学知识,还必须了解更为广泛的相关知识。纵观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一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不断努力,以最渊博的专业知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能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文化素养造福广大人民。愿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这一领域披荆斩棘、不辞辛苦、热心奉献的各级专业人员,正是由于他们的高尚品德、严谨学风和渊博知识才能确保性医学事业的发展,让性医学专业的队伍不断壮大,本书的问世也得益于他们宝贵的临床经验。我们也无限怀念已经离开我们的性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如钟友彬教授和关人龙教授,他们的精彩论述仍然会给我们的读者带来无限欣慰和启迪。还要借此机会衷心感谢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多位专家学者。本书虽然付诸印梓,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仍难避免,期待和欢迎各位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主编
徐晓阳
马晓年
2013年8月12日
临床性医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