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页岩矿物岩石学》以页岩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岩石矿物学”和“石油地质学”两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认识,突出页岩在页岩油气领域内的基础作用,按照新而全的原则,紧贴勘探实践,根据近五年来的发展趋势充实研究成果,从而力争使本书兼具基础性和前沿性,更好地为从事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中国能源新战略——页岩气出版工程》策划于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及《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 年)》公布之时,跨越“十二五”到“十三五”,契合新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这套丛书的出版希望能从国家层面为我国能源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我国页岩气的大规模、高质量开发利用提供助推燃料,为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提供政策舆论支持。 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内页岩气领域专家的支持,丛书编委包括:中国科学院赵鹏大院士、戴金星院士、金之钧院士,中国工程院康玉柱院士、胡文瑞院士推荐作序;张金川教授任丛书主编;张大伟、董宁、董本京任丛书副主编。丛书获国家出版基金年检“优秀”,得到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 《页岩矿物岩石学》一书为《中国能源新战略——页岩气出版工程》第06分册。
内容简介
《页岩矿物岩石学》分共15 章,首先为基础篇,重在介绍页岩矿物岩石学基础特征与分类评价方法。第二部分为应用篇,按照地区和领域详细介绍中国页岩的各项地质特征及参数,包括南方地区古生界海相领域、天山—兴蒙—吉黑地区上古生界海相领域、南方地区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领域、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领域、四川盆地及中生界周缘陆相领域、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三叠系陆相领域、西北地区侏罗系陆相领域、东北地区白垩系陆相领域以及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陆相领域。 《中国能源新战略——页岩气出版工程》包括页岩气地质理论与勘探评价、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与技术、页岩气开发工程与技术、页岩气技术经济与环境政策等4卷20分册。丛书对页岩气产业链相关理论、方法及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阐述与讨论。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篇 001
第 1 章 页岩特征 003
1.1 页岩的定义 004
1.2 页岩的特征 005
1.2.1 物理特性 005
1.2.2 化学特性 006
1.3 页岩矿物岩石学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008
1.3.1 研究内容 008
1.3.2 发展趋势 009
第 2 章 页岩矿物岩石学特征 011
2.1 矿物组成 013
2.1.1 陆源矿物 013
2.1.2 自生矿物 018
2.1.3 生物碎屑 020
2.2 有机质类型及组成 021
2.2.1 腐泥型 022
2.2.2 腐殖 — 腐泥型 022
2.2.3 腐泥 — 腐殖型 023
2.2.4 腐殖型 023
2.3 结构构造特征 023
2.3.1 页岩结构特征 023
2.3.2 页岩构造特征 024
2.4 页岩主要类型及特征 026
2.4.1 矿物成分分类 026
2.4.2 有机地球化学分类 028
2.4.3 结构构造分类 032
2.4.4 沉积环境分类 033
2.4.5 有机 — 无机综合分类 034
第 3 章 页岩储集特征 037
3.1 页岩储集性能 038
3.1.1 储集空间类型 038
3.1.2 孔隙结构特征 043
3.1.3 孔隙度 044
3.1.4 渗透率 045
3.1.5 比表面积 047
3.1.6 吸附能力 047
3.2 页岩气赋存方式与储集类型 049
3.2.1 游离储集类型 050
3.2.2 吸附储集类型 050
3.2.3 溶解储集类型 050
第 4 章 页岩可压性 053
4.1 页岩的脆性 054
4.1.1 脆性矿物 055
4.1.2 塑性矿物 056
4.1.3 矿物脆性指数 057
4.2 岩石力学性质 061
4.2.1 泊松比 061
4.2.2 杨氏模量 061
……
前言/序言
页岩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沉积岩。在时间上,从震旦系到新近系不同年代地层均有发育;在空间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在成因上,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不同沉积环境均可形成。在传统的岩石矿物学著作中,页岩是被作为碎屑沉积岩的其中一部分进行描述,内容主要涉及岩石成因、结构构造和矿物岩石学特征;而在油气地质领域,一般是将页岩作为烃源岩和盖层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封闭性能一直未作全面系统评价,尤其是页岩储存性能和可改造性等方面专门的研究工作较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等不同类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不断发现和开发利用,油气地质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页岩不仅可以作为烃源岩生烃和盖层封闭,而且还可以作为储集岩富集油气,是生、储、盖“三位一体”的非常规油气系统集合体。赋存在页岩中的油气资源——页岩油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矿种,并成为当前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油气资源。这也使页岩这种细粒沉积物有了换个角度重新认只的基础,因此,针对页岩本身的基础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相关石油地质学者、油气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的重视。 页岩气形成富集主要受控于页岩的有机地化特征、矿物岩石学特征和储集性能;页岩储层改造主要受控于岩石力学性质和地应力场特征。诸多学者已经编写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分别从矿物学理论基础、岩石成因及分类、岩石学特征和有机地化特征等方面作了详细论述,但专门针页岩这种特殊岩石类型和集生、储、盖为一体的系统研究和描述的论著却非常缺少。因此,针对页岩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储集性能和可压性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论述,对于页岩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编者以《页岩矿物岩石学》作为书名,以页岩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岩石矿物学”和“石油地质学”两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认识,突出页岩性能在页岩油气领域的基础作用和针对页岩特性的实验分析技术,按照新而全的原则,紧贴页岩油气勘查发现和开发利用实践,结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丰富研究成果,对我国目前勘查开发的重点页岩层系和具有资源前景的页岩领域进行了系统论述,力争使本书兼具基础性、时效性和前瞻性,更好地为从事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研究、资源潜力评价、勘查开发实践的学者提供参考。 作为编者,我非常荣幸能编著此书,以便有机会将我在石油战线三十余年对页岩及页岩油气的研究认识分享给读者。1985—2005年,我先后从事南襄、南华北、渤海湾、塔里木等盆地的油气储层和资源评价工作,在页岩矿物岩石学、有机地化特征及实验分析技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2005年第一次接触到页岩气(shale gas)这种天然气资源,次年初中国石化科技发展部下达了一个基础性前瞻性研究课题《中国页岩气早期资源潜力评价》让我承担,我是既兴奋又茫然。当时油气勘查企业对于页岩气的勘查和评价工作尚未开展,国内仅有张金川、金之钧、邹才能、董大忠等学者做了一些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的研究工作,通过学习交流、实地考察、采样测试与综合研究,于2007年9月完成了我国第一份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研究报告,对南方下古生界海相、华北地区石炭 — 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陆相和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陆相等领域页岩气形成富集条件和资源潜力作了较为系统的评价。2008—2010年,在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的支持下,组织南方勘探分公司、华东分公司和江汉油田分公司开展了《中国石化南方探区页岩油气选区评价》工作,制定了南方页岩气选区评价原则、技术方法和参数体系,评价优选出鄂西 — 渝东、黔北 — 川东南、黔西南 — 桂北、川西南 — 滇北等页岩气远景区。2011—2012年,组织开展了中国石化《中国石化探区页岩油气资源评价与选区》专项,同时参与了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项目,提出了我国页岩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三大相、九个领域、十六个层系”(见文内),为国土资源部2012年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发布和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查开发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2015年,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部署,重点开展了我国南方矿权空白区内页岩气资源调查工作,评价优选出黔北正安 — 渝东武隆、渝东黔江-酉阳、渝东北巫山 — 巫溪、鄂西长阳 — 秭归、鄂西建始 — 巴东、滇北绥江 — 永善、滇东黔西、黔东南紫云 — 晴隆等页岩气有利区。实施钻探页岩气参数井和地质调查井,实现了盆外复杂构造区新区、新层系、新类型的多领域页岩气突破和发现,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由盆地找油气向造山带找油气和由正向构造找油气向负向构造找油气思路的转变,从而开辟了南方油气勘查新领域。 十年来的页岩气资源研究评价和调查勘查工作,也是我本人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石化页岩气调查和勘查平台给我提供了机遇,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帮助给我增强了信心,团队成员的努力工作和无私支持给我了无穷动力,使我受益匪浅。如今,北美地区页岩油气勘查开发技术日新月异,储量产量突飞猛进,极大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国内以涪陵焦石坝、长宁、威远、昭通等页岩气田为代表,也实现了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在世界能源舞台上占据一角。回望过去,展望将来,有必要将该阶段的收获和认识做一总结,特编著此书,与大家共飨。 全书编写人员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内容由包书景和翟刚毅审定,第1章 — 包书景、徐秋枫,第2章 — 张聪、翟刚毅、唐显春;第3章 — 郭天旭、张守松,第4章 — 王胜建、唐显春,第5章 — 唐显春、林拓,第6章-张聪、孟凡洋、林拓。第二部分内容由唐显春和陈科审定,第7章 — 陈科、包书景、唐显春、庞飞,第8章 — 周志、任收麦,第9章 — 庞飞、包书景、陈科,第10章 — 葛明娜、翟刚毅,第11章 — 张聪、陈科,第12章 — 童川川、包书景,第13章 — 周志、翟刚毅、任收麦,第14章 — 郭天旭、周志,第15章 — 王玉芳。参加编书工作的还有徐世林、蒲泊玲、陈相霖、王劲柱、陈榕、王超、张宏达、李浩涵、宋腾、王都乐、苑坤等,他们对本书的数据统计、绘图等提供了帮助。全书由包书景、翟刚毅进行内容安排和统一审定。 本书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参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科研院所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叶建良、高炳奇、乔德武、何明喜、张金川、于炳松、聂海宽、金春爽、石砥石、李文涛教授等对本书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极大提高了本书编著质量。在此,向给予本书关注、支持和帮助的所有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部分成果也是在承担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南方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1211302108020)、非常规油气资源前景调查(1211302108025)、页岩气有利区块调查与优选评价(121201140539)、武陵山地区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12120115002)、滇黔桂地区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12120115005)、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项目(12120115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2257)等课题研究基础上撰写而成,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页岩矿物岩石学理论和实践应用知识发展较快,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6年5月31日
页岩矿物岩石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