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

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英锋,马子川 编
图书标签:
  • 化学
  • 科学普及
  • 牛顿科学馆
  • 青少年
  • 实验
  • 趣味科学
  • 生活化学
  • 科普读物
  • 基础知识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174966
版次:2
商品编码:1211084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4
字数:3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主要内容包括:芝麻中抗氧化性物质的研究进展、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应用、阿魏酸的合成和应用、紫菜多糖的提取及化学成分、双黄连粉针剂的化学成分研究、生姜的成分及应用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西兰花中硫代葡萄糖苷抗癌药理
第2章 油脂中的隐形杀手——反式脂肪酸
第3章 丙烯酰胺的合成、性质、毒性及预防
第4章 甲壳素——“第六生命要素”
第5章 阿斯巴甜的合成及应用
第6章 溶栓新药——纳豆激酶
第7章 苦瓜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用途
第8章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来源
第9章 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制备、抗癌机理和应用前景
第10章 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第11章 蜂胶的有效成分与功效
第12章 N-乙酰葡萄糖胺的性质、合成及用途
第13章 芝麻中抗氧化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第14章 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应用
第15章 天然维生素E的制备、抗氧化机理及应用前景
第16章 刺五加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第17章 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第18章 SOD——种超氧化物歧化酶
第19章 喜树碱的制备、抗癌机理及应用前景
第20章 防晒剂的分类与作用机理
第21章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危害
第22章 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与应用
第23章 丹参活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第24章 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三聚氰胺
第25章 阿魏酸的合成和应用
第26章 紫菜多糖的提取及化学成分
第27章 双黄连粉针剂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28章 木脂素的制备、用途和展望
第29章 青蒿素的制备、用途和展望
第30章 避孕药中的化学
第31章 生姜的成分及应用
第32章 美拉德反应的化学体系和影响反应的因素
第33章 南瓜的功能成分及应用
第34章 银杏叶提取物活性成分
第35章 植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
第36章 剧毒元素——铊的性质、中毒及治疗
第37章 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
第38章 绿色杀虫剂——天然除虫菊酯
第39章 绿色基础化学原料——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进展
第40章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第41章 硼烷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第42章 纳米TiO2的研究进展

前言/序言

  《生活中的化学》自2011年6月出版以来,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统计,截至2015年3月共销售10000余册,进入四川省、甘肃省、湖北省、江西省、浙江省政府采购目录。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建议,我们对书中部分不清楚插图进行了修改,并新增添了一部分科普文章。为了确保本书的内容正确无误,我们和秦皇岛市第一中学李长江和赵琳、秦皇岛市卫生学校李慧、武城县人民医院宫有文、秦皇岛市第七中学杨锡琴一起对稿件涉及的化学、医学、生物学的内容进行清定和整理。参加编著的还有秦皇岛市第一中学刘均照、申树芳、韩娟、刘潇雅、罗晶、赵文刚、武雪薇、王丽华、张爱荣,燕大附中李秀娟和李国庆,秦皇岛市第五中学杨国林和徐国鸿,山海关一中王铁军,北戴河中学高悦华,昌黎汇文二中徐桂艳,抚宁二中王秀杰,昌黎一中李小季,秦皇岛新世纪高中尹红春和吴术臣,卢龙县中学刘满。
  本书既可用作大众科普读物,也可用作高中《生活中的化学》校本教材,还可用作大学文科类学生选修参考书。在本书编辑成稿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热情指导及无私帮助,在此我们深表感谢。此外还得到秦皇岛市第一中学、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秦皇岛市张英锋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等诸多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使本书的再版编写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本书出版得到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生活中的化学选修教材建设》和秦皇岛市张英锋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的资助。
《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图书简介 在平凡的日常中,解锁非凡的科学魅力 你是否曾好奇,一杯清晨的咖啡为何能唤醒沉睡的思绪?一块巧克力入口即化的秘密是什么?家中的清洁剂为何能去除顽固污渍?皮肤为何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从最微小的分子到最宏大的宇宙,无时无刻不被化学的规律所支配。然而,许多人却对这门学科怀有距离感,认为它深奥难懂,与生活无关。《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正是为此而生,它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一个触手可及、生动有趣的化学世界,揭示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奥秘,让你在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进食、每一次触碰中,都能感受到化学的脉搏。 本书并非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扇通往理解世界本质的窗口。我们不探讨繁复的化学方程式,不背诵冗长的元素周期表,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我们所熟悉的一切:厨房、浴室、花园、甚至我们自己的身体。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引人入胜的案例,本书将化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和生动的图景。你将发现,那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都蕴藏着精妙绝伦的化学原理。 从厨房到实验室:发现食物的化学魔法 早餐时,你手中的鸡蛋是如何从液态变成固体,又从无色变成金黄的?烹饪食物时,那些诱人的香气是如何产生的?为何不同的食材混合在一起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最终成就一道道美味佳肴?《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将带你走进厨房的化学世界。我们将从分子层面解析蛋白质的变性,了解糖类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焦糖化反应,探索脂肪的乳化过程,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成为一个懂行的“化学美食家”。 你会了解到,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本身就是一场场复杂的化学反应的集合。消化过程中,各种酶如何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为身体提供能量。食物的保质期,也与化学反应的速率息息相关。甚至,你所喜爱的零食,其甜味、咸味、酸味,以及独特的口感,都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的精心调配。本书将用生动的方式解释这些过程,让你明白,吃,也是一种科学。 身体的奥秘:化学塑造的生命奇迹 我们的身体,堪称一座精密的化学工厂。从骨骼的生长到细胞的代谢,从疾病的抵抗到情绪的波动,一切都离不开化学的参与。你是否曾好奇,为什么受伤后伤口会愈合?为什么感冒了身体会发烧?为什么我们会衰老?《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将深入浅出地揭示人体内部的化学机制。 我们将探讨DNA的结构与功能,它是生命的蓝图,承载着我们所有的遗传信息。了解蛋白质是如何构建我们的身体,又是如何催化生命活动。学习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身体中扮演的角色,它们是如何维持我们的健康。我们将解释疫苗的工作原理,以及抗生素如何对抗细菌感染,让你对医学的进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甚至,你每天的情绪变化,也与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传递密切相关。本书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认识到身体这个神奇的化学机器的运作方式。 家居的智慧:化学守护我们的生活空间 家庭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空间,而化学,则默默地守护着我们在这里的舒适与安全。你使用的洗发水、沐浴露,是如何清洁我们的头发和皮肤的?洗衣粉、洗洁精,又为何能去除污垢和油渍?家中的塑料制品、金属器具,它们又有哪些独特的化学特性,让它们如此实用?《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将为你揭示家居用品背后的化学原理。 我们将解析表面活性剂的工作机制,让你明白清洁剂为何能发挥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化学性质,例如金属的抗腐蚀性、塑料的绝缘性、玻璃的透明性,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用品中。你还会学到,如何安全地使用家用化学品,理解它们的标签信息,避免潜在的风险。从驱蚊剂到防腐剂,从香料到颜料,本书将一一为你解析这些无处不在的化学元素,让你对家居环境有更科学的认知。 环境与未来:化学视角下的绿色生活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样与化学息息相关。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这些环境问题,其根源往往在于化学过程的失衡。而化学,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本书将引导你从化学的角度审视环境问题,并了解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将探讨温室效应的化学原理,以及气候变化对地球化学平衡的影响。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化学基础,例如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应,以及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学习化学在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中的应用,例如塑料的降解和重组。你还将了解到,绿色化学的概念,即如何通过设计更环保的化学过程和产品,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书旨在培养读者对环境保护的科学意识,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可持续生活的实践中来。 不止于此:开启探索的无穷乐趣 《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的内容远不止于此。你将会在书中发现更多关于材料科学的惊喜,了解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用的交通工具,其背后蕴含的化学智慧。你会惊叹于色彩的化学原理,理解颜料的构成以及它们为何能呈现出如此斑斓的世界。你还会了解到,我们呼吸的空气,以及我们饮用的水,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净化过程。 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化学这门看似抽象的学科,与我们最真实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鼓励好奇心,激发思考,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尝试用科学的眼光去解答。每一章都设计得引人入胜,配以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案例,让复杂的化学概念变得清晰易懂。 谁适合阅读这本书? 无论你是对科学充满好奇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之外拓展知识的家长,还是仅仅想对周围世界有更深刻理解的普通读者,《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都将是你绝佳的选择。它没有严苛的专业门槛,而是以一种平等、友好的姿态,邀请你一同探索化学的魅力。 阅读《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你将获得: 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深刻理解: 让你从“为什么”变成“我知道”。 科学思维的培养: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全新认识: 发现隐藏在平凡背后的科学规律。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洞察: 了解化学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的关键作用。 化学,并非遥不可及的象牙塔,它就在你的指尖,就在你的餐桌,就在你的呼吸之间。翻开《牛顿科学馆:生活中的化学(第二版)》,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精彩绝伦的化学之旅,发现生活中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性的科学读物,更像是一本带领我走进日常生活中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化学奥秘的“探险指南”。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生动,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腔调。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厨房里的化学反应,比如烘焙时面粉是如何变化的,或者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泡,原来背后都有如此精妙的科学原理在支撑。以前我只是觉得它们是理所当然的现象,现在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拥有了一双能看穿事物本质的“慧眼”。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举一动,从洗衣服用的洗衣粉到护肤品里的成分,都充满了值得探索的化学知识。这本书的排版也很用心,大量的插图和示意图把复杂的概念变得清晰易懂,即便是像我这样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并且乐在其中。这种“化深奥为平易”的能力,是很多科普读物难以企及的。我特别喜欢它那种鼓励读者动手动脑的氛围,读完后我甚至尝试着做了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来验证书中的内容,那种亲手验证科学过程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

拿到这本《牛顿科学馆》系列的书籍,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它并非那种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而是力求深入剖析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少有人深究的科学现象。举例来说,关于我们日常接触的塑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形成与降解过程,书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进行详尽的阐述,从单体的聚合到宏观性能的展现,逻辑链条清晰得令人佩服。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描述“是什么”,而是深入挖掘了“为什么”和“如何应用”——比如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新进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因为一个关键的解释而不得不停下来,反复琢磨图表和文字的对应关系,这种需要深度思考的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极其珍贵的。它培养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思维模式,教人如何从多维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知上。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一次对传统教科书的颠覆。它采用了模块化的方式组织内容,每个章节相对独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随时切入阅读,而不会有脱节的感觉。我个人特别偏爱它对“生活中的误区”进行科学辟谣的部分。市面上充斥着太多关于健康、饮食、清洁剂的伪科学说法,这本书用严谨的化学论据,一一拆解了这些流言蜚语,让人茅塞顿开。这种“解谜”的过程非常过瘾,它增强了读者的科学素养,帮助我们建立起基于证据的判断体系,有效地抵御了不科学信息的干扰。这种实用性和教育性并重的做法,让这本书不仅停留在书架上积灰,而是真正走入了我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我解决实际生活中疑惑的“随身工具书”。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砌。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风格非常具有现代感和互动性,完全不像传统科普书籍那样呆板。它更像是一本精心制作的互动杂志,每一页都有新的惊喜等着你。我尤其欣赏它在历史脉络上的构建。作者并没有把化学知识孤立地呈现出来,而是巧妙地将重大的化学发现与那些改变了人类历史的科学家们的故事结合起来。读到那些关于发现、失败与坚持的片段时,我能感受到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人性光辉与艰辛。这使得化学这门学科不再是冰冷的概念集合,而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类发展史。通过这种叙事手法,阅读过程变得引人入胜,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科学思想碰撞的时代。它成功地将“人”的因素融入了科学叙事中,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这对于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体现了出版方极高的专业素养。从纸张的触感、印刷的清晰度,到术语的准确翻译和排版布局的合理性,都无可挑剔。内容上,它对一些前沿和热门话题的覆盖也做得非常及时。比如,书中对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讨,紧跟时代步伐,提供了大量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它不仅解释了现有的技术,还探讨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伦理挑战,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上升到了引导社会思考的高度。对于希望跟上时代脉搏,了解科学如何影响社会治理和未来生活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和全面的知识基础。它教会我如何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被大肆宣传的新技术,真正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潜在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