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初學者到高階競賽選手,都能在《自行車聖經》有所收獲。
2.一本初學者就能讀懂的書,圖文並茂,講解細緻。
3.《自行車聖經》一本就夠,嚮《單車聖經》《單車旅行》說“NO”。
4.世界知名騎行賽事、世界騎行聖地、自行車設定和騎行裝備選擇、自行車保養與基本維修都有收錄。
《自行車聖經:從入門到精通完全指南(圖文珍藏版)》都很精彩,涵蓋從入門級如何購買適閤自己的自行車,以及為參加首場比賽做什麼準備的豐富內容。不僅包括細緻的教程分步解析必要的騎行技巧,而且還有來自專傢的關於騎行安全和保持健身效果的指導。此外,《自行車聖經》還介紹瞭基礎的自行車設定與維修,並演示瞭如何快速修理自行車的內容。
自行車旅行部分則推薦瞭世界各地*有趣的一些騎行地,既包括適閤傢庭和朋友齣行的大眾騎行路綫和著名的自行車賽事路綫,也包括驚險刺激的風光騎行探險路綫。
羅賓·巴頓是一名倫敦當地記者,曾擔任過《sunday sports active select》的編輯,同時也是一名自行車手,狂熱的騎行愛好者和山地自行車專傢。
概述
概述
如何使用這本書
CHAPTER1 自行車
自行車曆史
自行車概述
車架
車架:材料
接觸點:車座
接觸點:車把、腳踏
公路自行車
旅行車
硬尾山地自行車
全避震山地自行車
城市自行車、摺疊自行車和平把公路自行車
兒童自行車
載貨自行車和雙人自行車
專業自行車
選擇大小
自行車尺寸和設定
專業設定
購買自行車
安全:車鎖、標簽和跟蹤
CHAPTER2 裝備
服裝:城市通勤
服裝:公路競賽
服裝:山地越野
女性專用裝備
專業騎行鞋
頭盔
兒童騎乘裝備
山地自行車裝備
附件:車燈
附件:小工具
CHAPTER3 技術與安全
學習騎車
成年人學習騎車
和孩子一起騎車
傢庭騎行
飲食
騎行前檢查
騎車要帶什麼
道路知識:安全騎行
城市騎行
城市潛在危險
自行車技巧
高級公路騎行:如何踩踏
高級公路騎行:如何爬坡
高級公路騎行:如何下坡
高級公路騎行:如何轉彎
高級越野騎行:爬坡與轉彎
高級越野騎行:速降
高級越野騎行:跳躍和障礙
CHAPTER4 健身與營養
重操舊騎
健身基礎知識
騎行體質
體能測試
設定目標
訓練:無車訓練
訓練:有車訓練
帶病騎行:哮喘與糖尿病
避免損傷:熱身
避免損傷:疼痛
飲食:吃什麼
飲食:避免“撞牆”
補水
CHAPTER5 競賽
巡迴賽
大環賽(Grand Tours)
古典賽
比賽日程:公路車
比賽日程:山地車
非傳統賽事
參賽選手
團隊
比賽
這樣你也想參加比賽?
騎遊賽(Sportives)
山地車騎行
小輪車(BMX)
公路越野(Cyclo-cross)
場地賽(Track cycling)
CHAPTER6 自行車目的地
神聖隘口,永遠的阿爾卑斯山
那些山:比利牛斯山脈
旺度山(Mont Ventoux)
專業訓練聖地:馬洛卡島(Mallorca)
騎行城市:哥本哈根
騎行城市:巴黎
騎行城市:倫敦
騎行城市:波特蘭
騎行城市:紐約
騎行城市:墨爾本
山地自行車聖地:加利福尼亞
山地自行車聖地:科羅拉多
山地自行車聖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山地自行車聖地:新西蘭
山地自行車聖地:蘇格蘭
山地自行車聖地:威爾士
山地自行車聖地:阿爾卑斯山
輕鬆騎行:歐洲
輕鬆騎行:新西蘭&澳大利亞
輕鬆騎行:美國
史詩騎行:亞洲
史詩騎行:歐洲
史詩騎行:美國&加拿大
史詩騎行:環球騎行
計劃騎行旅程
自行車托運
CHAPTER7 保養
工具:基本和高級
基本規則:清潔和潤滑
問題診斷:磨損與損壞
齣發之前:基礎知識
維修:在路上
駕駛艙:把立、車把、座杆和車座
刹車:卡鉗、碟刹和V刹
腳踏、麯柄和中軸
傳動係統
車輪
避震係統
後避震係統
詞匯錶
傢庭騎行
全傢一起齣去騎車也是一種樂趣。帶著孩子、朋友和寵物一起進行短途旅行或者稍遠的探險騎行也是可行的,隻是需要提前做一點思考和規劃,確保活動順利進行,騎車郊遊將很快成為一個最受歡迎的傢庭活動。
活動計劃
大傢一起外齣騎行的活動是傢庭成員共度美好時光的好機會。但要注意,當某一成員比其他人有更熱情時,往往容易齣現摩擦。勉強勸說彆人對自行車感興趣,往往意味著要按照人傢的節奏騎行,聽人傢的安排。
對於那些不經常騎很遠的人(包括孩子)來說,做計劃的時候需要考慮到他們的騎行能力。提前計劃好餐飲、娛樂或遊戲點,避免臨時抱佛腳。最好是有明確目的地的短距離騎行,傢庭騎行不像自己騎或者和三五車友騎行那樣簡單。
旅行
隻要精心規劃路綫,與孩子一起進行幾天的騎行活動也是可行的。不要指望每天騎行超過30~40韆米(20~25英裏)。這樣的距離,包括吃飯和休息的時間,需要4~5小時。最令人愉快的路綫是那種恬靜的道路或自行車專用道。Sustrans公司(見第105頁)已經在英國修建瞭許多安全且景色優美的自行車道路。其他很多國傢也有自行車道路,盡管沒有進行全國範圍的規劃。由廢棄鐵路改造的道路通常沒有機動車,而且相當平坦,非常適閤傢庭
騎行。首先,選擇一條幾乎沒有坡度的路綫。推薦以一個點為中心,繞圈騎行,這樣免去攜帶行李的麻煩。讓孩子參與路綫規劃;把地圖給他們看,迴答他們的問題,並指齣路上可以停頓休息的景點。騎行過程中,傾聽孩子的意見並作齣調整;他們會對在路上看到的一切感興趣,所以不要忽視他們,呼嘯而過。畢竟,騎自行車的樂趣在於可以做很多坐在汽車裏不能做的事,包括隨時停下來,或者心血來潮地探索新路。
裝備
3歲以下的孩子可以高興地在自行車的兒童座椅(見第70頁)上坐1個小時,而且經常能睡著。但對於長途旅行,拖車則更實用,起碼能更方便地攜帶更多東西。孩子坐在拖車裏,可以受到保護,齣行更安全,騎起來也更穩定。給孩子多帶幾件衣服,根據天氣情況,隨時增減。由於不運動,拖車裏的孩子會比騎車人更易感到寒冷。在拖車裏多鋪一些東西,例如羊皮,以保證孩子有一個溫暖、舒適的旅程。拖車也可用於3~6歲的兒童,不過年齡較大的兒童更愛動,容易不耐煩。在這個年齡段,一輛親子拖車能讓孩子更多地參與到騎行活動中來。裝備可以用馱包來裝載。
騎車的孩子穿衣服,要仔細選擇,避免磨傷孩子的皮膚或者被絞進車輪。防風外套必不可少,如果天氣潮濕還應該做好防水,因為濕衣服最容易感冒。帶一套換洗衣服以防不備,無論晴天還是陰天,都要戴上帽子和準備防曬霜。
年齡稍大的兒童
6歲以上孩子通常沒法再坐進拖車,這時可以考慮讓他們自己騎車瞭。英國國傢騎行組織CTC建議,孩子應該騎在兩個成年人之間。如果隻有一個成年人,應該騎在孩子的左後方,防備經過的機動車並且能夠在意外情況下迅速采取行動。這個年齡段學到的騎行技能將伴隨孩子一生。
騎車要帶什麼
即使你的自行車在騎行之前一切正常,但是騎行過程中可能發生許多意外,比如紮胎或斷鏈,因此需要及時修理。一些基本的工具可以讓你的車重新動起來。
工具
主要需要考慮的是車輪和傳動係統;無論在哪裏齣現問題,都可能推車迴傢。紮胎是不可預知的(當然提前檢查好輪胎,打足氣會有幫助),所以始終要攜帶補胎工具,包括補胎片、補胎膠水、撬胎棒(至少兩個)(見第304頁)。外胎補胎片可以緊急補救劃傷的外胎。
Topeak等公司生産的多功能工具自帶撬胎棒。很多騎車人建議的一種快捷方式是攜帶備用內胎,直接更換掉破損的內胎,隻需幾分鍾就可以再次齣發。注意氣嘴類型,法式氣嘴細長,美式氣嘴短粗。雖然更換內胎很方便,但隨身攜帶補胎工具仍然是明智的做法,因為紮胎可能不止一次。輻條扳手很小,不過可用來修復變形的車輪。
一定要帶打氣筒,有隨身攜帶的迷你的打氣筒和大一些的放在車架上的大打氣筒。大多數現代打氣筒都兼容美式和法式兩種氣嘴。
騎車自然不需要攜帶零零散散的各種內六角扳手,有騎行專用的工具組。其中包括自行車最常用的內六角扳手尺寸(通常為2毫米至8毫米),也許還有一字和十字螺絲刀,甚至截鏈器。截鏈器用來截斷損壞的鏈條(見第326~327頁)。一個主鏈節(檢查是否與你的鏈條品牌兼容)可以用來替換損壞的鏈節。
舒適
對於超過一小時的騎行,最好帶一些零食和水。通常,麥片棒或一些水果,如香蕉,就足以應對2~3小時的騎行。注意天氣——炎熱天氣裏的艱苦騎行,你每個小時可能會失去2升(3.5品脫)水。防曬霜也非常有用。
如何攜帶
各類攜帶物品都放在一起,它們可以塞進車座下麵的包裏。許多騎車人將它們裝進上衣背後的口袋裏,或者將氣筒固定在車架上。山地車手更常使用小背包,方便攜帶更多工具。
山地騎行
山地車手經常會騎到更偏僻的地方去,因此比公路車手更需要自給自足。雖然基本的工具足夠2小時的騎行,但是很多山地車手會攜帶更多工具,以應付不同的道路情況。建議攜帶的裝備包括:備用輻條、紮帶、避震器打氣筒。帶鉗子的工具組,例如Leatherman的産品,會非常有用,可以掰正彎麯的牙盤齒。
輕鬆騎行:歐洲
在歐洲騎車,並非意味著你必須要去挑戰阿爾卑斯山(Alps),體驗山路的連續高低起伏。歐洲大陸,作為騎行者心中的精神傢園,如果你知道一些地方的話,同樣可以體驗到自由自在的騎行給你帶來的樂趣。
英國
騎車前往北愛爾蘭的巨人堤(Giant’sCauseway),你無須帶給自己太多壓力,隻需輕鬆前行。在愛爾蘭,考斯韋海岸騎行路綫(Causeway Coast Cycle Route),長約37韆米(23英裏),一路上幾個小小的爬坡路段會給你的肌肉群帶來小小的考驗。該路綫屬於Sustrans
國傢自行車網絡93號路綫的一部分,始於城堡岩(CastleRock),沿著海岸綫麯摺蜿蜒,將整個海岸綫懷抱起來,一直到達目的地——考斯韋(Causeway)。位於安特裏姆郡(CountyAntrim)的布什米爾斯(Bushmills)愛爾蘭威士忌酒廠將提供鮮美的威士忌來歡迎你的到來。
駱駝小路(Camel Trail)從帕德斯托(Padstow)開始,沿著廢棄的鐵軌穿過北康沃爾郡(North Cornish)美麗的郊野,一直延伸到韋德布裏奇(Wadebridge),這些年來一直是度假者最喜歡去嘗試的地方。過瞭韋德布裏奇(Wadebridge),騎行路綫分成兩條,一條通嚮波利橋(Poley’s Bridge),另外一條通嚮博德明(Bodmin),整條路綫全長大約29韆米(18英裏)。自行車也不是問題,你可以在韋德布裏奇(Wadebridge)和帕德斯托(Padstow)等地租賃。
位於東薩塞剋斯(East Sussex)的杜鵑小路(Cuckoo Trail)是傢庭騎行首先選擇的地方。這條小路長約18韆米(11英裏),連接瞭波爾蓋特(Polegate)和希斯菲爾德(Heathfield),同樣也是修建在廢棄的鐵路旁邊,安靜、平坦,遠離機動車輛帶來的喧囂,這對於正在嘗試遠距離騎行的年輕人來說,是一段完美的練習道路。小路在兩側有很多的地方可以作為臨時休整的站點,同時道路兩旁還有很多的雕塑可以為你的騎行帶瞭樂趣。
在英格蘭北部,哈德良(Hadrian)自行車道,又名國傢72號道路(NationalRoute72),全長280韆米(172英裏),從索爾威灣 (Solway Firth)到沃爾森德(Wallsend)部分一路穿過英國中北部,沿著該路段騎行,英國厚重曆史和天然美景會迎麵襲來,美不勝收。該條路綫的很多路段交通並不擁擠,所以這裏適閤傢庭騎行。
西班牙
在法國和西班牙,聖地亞哥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de Compostela)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段騎行難度不大的路段,因為從法國的SaintJean Pied de Port到西班牙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整個路段可以分割成31個20~30韆米(12~18英裏)不等的分路段,在每一段路的盡頭你都可以享受到美味的晚餐和舒適的床鋪。盡管你可以騎著毛驢慢慢去欣賞路上的美景,但是相比之前騎著一輛自行車沿著朝聖之路(theway of St James)慢慢前行更加實際可靠。
盡管朝聖之路有多條分叉,但是條條大道通羅馬,最終你都會達到西班牙西北部的小鎮。在這裏的小鎮,你可以在離開之前去綠色蒼翠的歐羅巴山(Picos de Europa)中探險遠足。歐羅巴山同樣非常適閤騎行,但是受大西洋溫暖潮濕氣候的影響,要隨身攜帶防水的衣服,以備不時之需。
德國
毫無疑問,沿多瑙河騎行的綫路是世界上最受自行車愛好者喜愛的路段之一。沿著小路,可以從德國東南部一直騎行到達匈牙利的布達佩斯(Budapest),全程下來差不多1360韆米(845英裏)。整條路綫可以分割成很多小段來騎行,就像多瑙河的流淌軌跡一樣,自行車道有時候穿過原始的山榖,有時候又穿過幽靜的村落,一路美不勝收。
德國的城市同樣張開懷抱迎接著全世界的騎行愛好者,很多城市有自己的自行車分享計劃和完善的自行車道。Mauerweg自行車道,建成於2006年,沿著柏林牆(Berliner Mauer)蜿蜒麯摺,將整個柏林環繞進來,全長160韆米(100英裏)。
在德國其他地方,自行車道也非常普遍,這些道路不僅維護良好,而且路麵寬闊。到目前為止,德國境內標注的自行車道總裏程超過7萬韆米(43500英裏),同時還有50多條帶有路標指示的長途騎行綫路。德國群眾自行車俱樂部(Allgemeiner Deutscher Fahrrad-Club)對德國境內所計劃的自行車道進行等級評定,結果是境內的道路均為適用等級(該等級評定標準將住宿便利程度、交通狀況以及進入便利程度等原因綜閤考慮)。除瞭多瑙河(Danube),萊茵河(Rhine)也是德國眾多最好騎行路綫的聚集地,比如著名的RheinRadWeg路綫。在德國,無論美麗的河流,還是險峻的高山,或者是繁華都市、城堡小鎮,絕對不會令你失望。
斯堪的那維亞
盡管丹麥麵積狹小,城市緊湊,但是荷蘭同樣是自行車愛好者喜歡去的地方。在荷蘭,甚至在鄉村,自行車騎行也是一項進行瞭很好規劃並且備受尊敬的交通方式,整個自行車道網絡加起來長達1萬韆米(6200英裏)。穿過厄勒海峽大橋(?resund Bridge)一直到南方的瑞典,整個區域都是平坦的地形,海拔高度也較適閤自行車騎行。在斯堪的那維亞南半部分(鼕天會結冰,可以為滑冰者提供長距離的滑冰路綫),自行車小路在湖泊和河道之間蛇形鏇繞。在這裏,有很多悠閑的主題自行車綫路,比如阿斯特麗德·林格倫(Astrid Lindgren)(科幻作品《長襪子皮皮冒險故事》(PippiLongstocking)的作者)騎行路綫,該路綫配套瞭較好的住宿條件以及可以進行休息的小站,適閤傢庭成員一起放鬆騎行。在這裏,“舟上騎行”同樣非常受歡迎,騎行愛好者可以帶著自己的愛車,徜徉在瑞典群島3萬個島嶼之間,探索島上的神秘世界。
再嚮北方前進,你會發現這裏小鎮與小鎮的距離在慢慢變大,同時北歐風情的村落的數量卻反而增加瞭。這裏的地勢更高,風景更加原始。整個瑞典2/3的國土都可以提供給你真正的單車探險旅行的機會,前提是你必須要做好各方麵準備。
來到挪威,這裏的地錶風貌更加蒼茫原始,周邊到處是多山的高原,這裏擁有多條世界上最好的自行車騎行路綫,其中包括通往挪威內陸的訓練路綫,還有靠近海岸綫的多條速降車道。在挪威極好的騎行路綫中,連接頂級探險小鎮沃斯(Voss)與卑爾根(Bergen)的自行車小路(綿延118韆米(73英裏),幽靜無比,每年5月到9月是騎行旺季),還有可以進行穿島騎行的Vestfjord(西峽灣)長途騎行路綫,也是它們中的翹楚。
荷蘭
荷蘭地勢平坦,境內海拔最高點僅僅高於海平麵300米(1000英尺),所以荷蘭擁有多條適閤長距離放鬆騎行的綫路。從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到西部城市哈勒姆(Haarlem)的騎行路綫僅長20韆米(12英裏),是一段名副其實的短程騎行路綫,但是卻可以引領你到達沙丘地帶。其他的騎行路綫或引導你穿過安靜的小鎮,或者是沿著蜿蜒的河流,還有一些路綫是沿著溝渠修建,各有特色。另外,荷蘭境內的專用自行車道和細緻體貼的汽車司機,也為荷蘭增加瞭其他的誘人元素。實際上,荷蘭小鎮希特霍倫(Giethoorn),被譽為北方威尼斯,已經很多年在鎮內實現瞭無機動車通行,大大提高瞭騎行的安全性。
法國
耳畔響著海浪拍岸的聲音,品味著空氣中彌漫的鬆樹的味道,沿著大西洋沿岸沙灘後麵的小路騎行,真是人生的一種享受。在法國,隨處可以感受到這種簡單的快樂。在法國鄉下,多種多樣的風景吸引著各種類型的自行車旅行者前來騎行。他們中有的人想去挑戰自我,徵服險峻的高山,也有人是為瞭美酒和奶酪而來。對於那些喜歡美酒的人,騎著自行車,悠閑地徜徉在葡萄種植園中,比如普羅旺斯的勃艮第(Burgundy)、波爾多(Bordeaux)以及沃剋呂茲(Vaucluse),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同樣也是一種極好的旅行方式。到瞭傍晚,品嘗一下地方的特色美酒,感覺就像為身體重新注入瞭能量,疲勞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勃艮第(Burgundy),第戎(Dijon)處於130韆米長的黃金海岸旅遊綫重要位置,嚮前可以達到尼伊特聖若爾熱(Nuits- Saint-Georges),連接頂級葡萄酒之路(Route des Grands Crus)。身處法國,對於那些比起加州葡萄酒,更喜歡索維尼翁葡萄酒的人來說,如果身邊有一輛自行車,你應該騎著去波爾多(Bordeaux)看看。盡管這片區域並沒有專門的自行車道,但是這裏的公路非常適閤騎行,平坦的小路沿著加倫河(Garonne)的河岸伸展開來,給你不一樣的享受。波亞剋(Pauillac),另一個風情小鎮,盡管麵積不大,沒有太多的小路來供你長時間騎行環繞,一天時間足以逛完,但是這並不能否認它仍然是一個便捷的騎行基地。沿著加倫河(Garonne)繼續騎行便會來到小鎮多爾多涅(Dordogne),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法國度假勝地,這要歸功於這裏的可愛村落、古老城堡以及美麗而天然的風景。
繼續南行,便來到瞭法國著名的普羅旺斯(Provence)和朗格多剋·魯西榮(Languedoc-Roussillon),這裏是世界聞名的薰衣草莊園,晴朗的天氣,漫山遍野的薰衣草,像一片紫色的海洋,讓你流連忘返。在普羅旺斯腹地,你可以騎著自行車,悠閑地穿過奧朗日(Orange)的古羅馬遺址,成片的薰衣草地、葡萄種植園還有瓜田,你也可以去挑戰旺圖山(Mont Ventoux)那險峻的爬坡山路(見第240頁)。阿爾卑斯山(Alps)在普羅旺斯有一段很陡峭的部分,這便形成瞭很多極其殘酷的爬坡山道。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呂貝隆山區(Luberon),你會發現自己仿佛來到瞭天堂,到處是精緻的村落還有蜿蜒峽榖的壯麗風光。去這裏旅行,你一定要注意避開高峰期。藍色海灣(C?ted’Azur)在旅遊旺季到處是前來觀光的遊客,馬路交通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並不適閤自行車騎行。
一路嚮西便來到郎格多剋(Languedoc),或者更遠的塞文山脈(Cévennes),這裏分布著舉世聞名的石灰岩山區,這裏也是蒂姆(Tim Krabbé)的劃時代書籍《騎行者》(Rider)的故事發生地。置身這裏,便遠離瞭喧囂的人群,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安靜空間,但在這裏騎行,難度很大,遍布著連續的上下坡路,需要極大的耐力和毅力。
意大利(Italy)
盡管意大利人喜歡炫耀自己的名車,但是意大利司機對騎行者還是非常友善。如果你受夠瞭市內擁堵不堪的交通,可以嘗試著騎著一輛自行車,投入到鄉村的懷抱中。意大利對自行車開放的區域,比如托斯卡尼(Tuscany)、布裏亞(Umbria)以及皮爾濛特(Piedmont)等,不僅擁有著豐富的文化與建築遺産,同樣還有誘人的美食。皮爾濛特(Piedmont)大區,地處意大利東北部,是意大利最好的食物和美酒産地,而且在巴若羅(Barolo)葡萄酒莊園的後麵有一條小路,非常適閤悠閑地騎行。往南前行,便來到瞭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省,相比於它的近鄰那絢麗多彩的人文風貌,這裏要遜色不少,但是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卻結閤自己的特點,將自己打造成瞭騎車旅行愛好者最喜歡去的地方。在裏喬內(Riccione),遍布著各種各樣的自行車旅館,這裏離意大利著名自行車手潘塔尼(Marco Pantani)的故鄉非常近,以此為噱頭,該小鎮現在成功發展為一個自行車服務性小鎮,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車手。
在布裏亞 (Umbria)和托斯卡尼(Tuscany),連綿的山岡以及成片的葡萄種植園區成為瞭炎熱仲夏人們去避暑乘涼的地方,迎著吹來的陣陣涼風,穿梭在田野之中,舒適無比。相比夏季,這裏春鞦兩季時更適閤騎行,道路更加安靜,騎行起來也更加舒適。
概述
想知道兩個輪子、幾根金屬管和一段鏈條,能帶你走多遠嗎?相信你一定會驚訝的:有人騎車環遊世界,也有人騎車參加比賽,並聞名於世。還有人通過騎車變得更健康、更強壯;或者僅僅為瞭避開交通擁堵,騎著自行車準時去上班。盡管騎自行車的目的不同,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騎自行車便捷而快樂。無論你是在假期騎車遊覽大自然的壯麗風光,或是在通勤路上穿梭於車流之中,騎自行車都是一種獨特的自由釋放和令人興奮的齣行方式。
自行車從問世到現在的這150年間,它在各種齣行方式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波動很大。在某些國傢,例如中國和印度,直到近些年,自行車一直都是大眾的基本齣行方式。而在西方國傢,例如英國,自行車已經演變成一種休閑或運動工具。然而,這些如何使用自行車的獨特理念正在開始融閤,一場騎行復興運動正在歐洲、美國和其他很多地方悄然興起。
世界各地的城市,無論從倫敦到華盛頓,或是從多倫多到墨爾本,自行車租賃係統正在逐步開始成長。智能化的自行車租賃點遍布城鎮,以方便人們在城市中、短途齣行。
自行車正在迴歸到人們的生活當中,而且更多的人在開發新的用途。如今,許多人重新開始騎車,甚至有很多人是告彆童年後的初次騎行。無需驚訝,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正在蓬勃發展。到2015年,英國的自行車銷量預計每年將增加約400萬輛,新的自行車綠道也一直在鋪設。即使是在快節奏的紐約,騎車可能非常不易,但是自行車革命也已經紮根,很多街道正在變成機動車的禁區——自行車專用道。計劃到2030年,新的自行車道總長度將超過1900韆米(1200英裏)。2009年以來的三年中,騎車通勤率提高瞭45%:隻要鋪路,就有人來騎車。
人們重新開始騎車的原因很多:關心環境問題或者節省汽車燃油費,低成本的運動方式或者是比汽車或公交車更快的點到點齣行方式。在這些新的騎車人中,會有人願意帶著自行車去新的地方,或者和彆人進行比賽。這些內容本書會陸續講述。無論你是剛剛開始騎自行車,騎車健身或者參與比賽,《自行車聖經》都將與你分享這些實用的見解和信息。書中將闡述如何購買閤適你的自行車,如何提高身體素質,以及騎得更快、更遠的所有技巧。無論你是在平坦路麵騎行,還是在越野騎行,無論你騎哪類自行車,如何著裝、需要哪些裝備以及如何使用,本書都給齣專業指導。安全對於騎車人絕對是首要問題,無論通勤還是越野,專業建議幫你降低各種風險。
整本書中充滿瞭對自行車的贊美。雖然自行車隻是一輛實用的器材,但它卻能激發齣騎行者們的極大熱情而對比不離不棄,無論是學生,還是周末騎行者。從某方麵來說,這要歸功於騎自行車能為騎車人帶來的好處。通過騎自行車,可以與朋友聚會,挑戰自我,或者隻是甩掉一天的壓力,去感覺風吹過頭發的那種輕鬆灑脫的感覺。
“自行車是人類已知的最文明的運輸工具,”作者默多剋(Murdoch)寫道,“其他交通形式呈噩夢式增長,唯有自行車保持一顆純潔的心。”自行車能夠幫你敞開心扉,融入城市,感受自由。當一個騎車人成為整個風景的一部分,便會瞬間享受一切的景象、聲音和氣味。從鐵籠般的火車或汽車中解放齣來,騎著自行車可以自在地穿過公園的小路,停下來和朋友打招呼,或者領略下坡的驚險刺激。如果在享受快樂騎行的過程中,自行車突然爆胎瞭,《自行車聖經》會教你如何在幾分鍾之內補好內胎。
無論是作為一項運動、娛樂方式或者交通問題的解決方案,自行車的復興必將持續,而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無論你參加24小時的山地自行車馬拉鬆賽或者隻是帶著孩子們去上學,這本《自行車聖經》都將是你的一個好夥伴。
這本書的視野之廣,讓我意識到自己對自行車世界的認知是多麼狹隘。我之前一直以為騎行就是齣門騎個圈,最多跑個幾十公裏。然而,書中有一大塊內容是專門講“自行車旅行與探險”的,這徹底打開瞭我的腦洞。它詳細介紹瞭長途騎行的裝備打包哲學——如何實現“輕量化”的同時保證“可靠性”。從選擇閤適的馱包、應對不同氣候的衣物疊穿法,到規劃路綫時如何預估補給點,這本書都做瞭非常細緻的梳理。其中有一個關於“應對緊急機械故障”的章節,簡直是救命稻草。它列舉瞭爆胎、鏈條斷裂、變速綫鬆脫等十幾種常見問題,並配有清晰的步驟圖,教你如何使用最小的工具包完成現場修復。作為一個計劃明年嘗試一次多日騎行的人來說,這種未雨綢繆的知識儲備,比任何昂貴的裝備都來得安心。
評分天哪,這本《自行車聖經》簡直是為我這種入門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學騎車,但總覺得有點畏懼,網上信息又雜亂無章,真不知道該從哪裏下手。直到我翻開瞭這本書,那種踏實感立刻就來瞭。它從最基礎的自行車結構講起,連每個零件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作用都解釋得清清楚楚,讓我這個對機械一竅不通的人也能輕鬆理解。更棒的是,它對“如何選擇第一輛車”的指導非常中肯,沒有一味推銷昂貴的品牌,而是教你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高、預算和主要用途來挑選最閤適的車型,這簡直是省錢又省心的法寶。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騎行前的安全檢查清單,內容詳盡到連輪胎氣壓應該打多少都給齣瞭建議範圍,這種事以前我根本沒注意過,現在覺得太重要瞭。讀完前幾章,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車店瞭,因為我知道自己不再是茫然無措的小白瞭,至少在挑選裝備和瞭解基本常識上,我已經有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的圖文並茂做得非常齣色,那些分解圖和實物對比圖,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真正做到瞭“手把手教學”。
評分我不得不說,對於有一定基礎,但想把騎行提升到更高水平的騎友來說,這本書的深度絕對超乎預期。我原本以為“聖經”這個名字有點誇張,但翻到後麵關於騎行技術的部分,我徹底服氣瞭。它沒有停留在“怎麼踩踏闆”這種幼兒園級彆的教學上,而是深入探討瞭不同的發力技巧、如何應對不同路況下的變速策略,甚至還涉及到瞭空氣動力學的基本原理。特彆是關於“爬坡與下坡”技巧的講解,簡直是實戰寶典。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和實戰案例來描述,比如在長距離爬坡時如何分配體力,如何找到自己的“舒適區”進行有氧輸齣,而不是一開始就衝刺把自己練廢。對我這種總是爬坡騎得很吃力的人來說,那幾頁內容簡直是醍醐灌頂。我按照書裏的建議調整瞭我的騎行節奏和核心發力點,上周去騎那條著名的“死亡坡道”,竟然感覺輕鬆瞭不少,雖然還是氣喘籲籲,但持續時間明顯延長瞭。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無縫銜接,是很多網上的碎片化教程無法比擬的。
評分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版麵設計和圖文質量,完全對得起“珍藏版”這個名頭。現在很多工具書為瞭追求成本,排版得跟電話簿似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自行車聖經》的排版非常大氣、舒適,留白恰到好處。色彩運用上也非常考究,關鍵的工具圖示和人體工學講解圖,都采用瞭對比鮮明的配色,即使是在光綫不好的地方閱讀,也能清晰地捕捉到重點。我特彆喜歡它在“自行車維護與保養”那一章的呈現方式。它沒有用那種過時的黑白綫條圖,而是使用瞭大量高清的實物照片,標注齣每一個螺絲和關鍵接觸點。比如,如何正確地給鏈條上油、如何調整刹車手柄的行程,那些圖示的精細程度,讓人感覺就像是拿著一輛真實自行車放在桌麵上進行拆解學習一樣。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即使不騎車,放在書架上也是一種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社區與文化”部分,是我之前完全沒想到的一個亮點,也是讓我覺得它真正配得上“聖經”稱號的關鍵所在。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騎行文化的百科全書。作者穿插介紹瞭自行車運動的發展曆程,從早期的“無畏者”到現代的環法大賽,那種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和敬意貫穿始終。更有價值的是,它探討瞭騎行在現代城市生活中的角色定位,比如如何倡導更環保的齣行方式,以及如何參與到本地的騎行組織和活動中去。我通過書裏介紹的幾個國際性騎行社群的文化,找到瞭很多共鳴。它讓我們明白,騎行不隻是一項運動,它更是一種生活哲學,一種與自然、與自我對話的方式。這種人文關懷和文化厚度,讓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單純的“指南”範疇,它提供瞭一種更深層次的騎行歸屬感。
物流速度快…包裝完好
評分不錯哦……裝書用瞭紙袋子,比以前隻使用一個塑料袋強瞭一些!書不錯……很有幫助!
評分甚好甚好甚好甚好
評分書寄過來的時候有一角磕缺瞭,物流有點暴力
評分彩印,很棒,詳實。當字典使用的工具書。
評分不錯,介紹的挺詳細。
評分物流速度快…包裝完好
評分書的裝訂質量很好
評分高清大圖,非常精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