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胡希恕医学全集: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主要内容包括: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
作者简介
胡希恕(1898-1984),中国现代杰出的经方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率先提出了《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明确了经方治病是根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经方医学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其“六经、八纲、方证”的辨证体系疗效卓著。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目录
引言
太阳病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太阳病篇小结
阳明病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阳明病篇小结
少阳病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病篇小结
三阳篇小结
太阴病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病篇小结
少阴病篇
辨少阴病脉并治
少阴病篇小结
厥阴病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病篇小结
“厥利呕哕”附
一、厥
二、利
三、呕
四、哕
三阴三阳篇小结
霍乱病篇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附录:经方大家胡希恕年谱
精彩书摘
《胡希恕医学全集: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段就是表证,就是麻黄汤证,也有多日不解的。前面刚刚有一段,“太阳病,十余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一般来说病由表传里,或者是传半表半里,“八九日不解”,八九天大概传里的多,可也有例外,这条讲的就是。本来就是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这是太阳伤寒表实证。脉浮紧,发热,无汗,身疼痛,如果经过八九天,这一系列的症状不解,经过我们审察,表证仍在。“表证仍在”不是一个废话,这里头虽然说是脉浮紧,发热,无汗,身疼痛,是个表实证,但你看这里头没有恶寒。必须恶寒才是表证完全没解呢,搁个“表证仍在”,就是言外有因啊,说经过详细审察确认是太阳表证,也就是麻黄汤证仍然存在,那么这样子你不必顾虑日数多少,仍然可以发汗。
在这一句话后头就是“麻黄汤主之”,麻黄汤就在这个时候吃。那么吃过这个药之后,“服汤已”嘛,“微除”,这个病一时的感觉轻快,比较好,有效。但是同时这人就发生“发烦目瞑”,发烦就是发烦热,烦躁不安而闭着眼睛。死不瞑目说死了都闭不上眼睛,这条说当时就是闭眼睛。那么这是什么呢?病比较重,时间久,或者是经过误治人身体虚。要是吃药“中”病,常常发生意想不到的瞑眩状态,这就是瞑眩。古人有一句话,说“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这是《尚书》里的一句话,说假若吃药之后,没有瞑眩的反应,(则)这个药治不好他的病,这是古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可是这在临床上经常见到、遭遇的,当时很吓人的。你看这个人吧,睁不开眼,闭着眼睛发烦躁,折腾不安,就像药不对头似的,其实(很可能预示着)这个病必好。
“剧者必衄”,说的是瞑眩的这种情况,如果再厉害的话,鼻子也要出血,但是这不必害怕,“衄乃解”,鼻子出血,这个病就要好了。言外之意是不出血就发烦目瞑,这种瞑眩状态发作,在临床上(往往预示)这个病非好不可,咱们在临床上也是常遇到这种事情。但是一般的疾病要不是日子久(就不会这样)。你看这个它是八九天啊,八九天应该汗出而不汗出,(所以)有这种情况反应。再不然人身体素虚,得一种急性病,要发生战汗等,(这类瞑眩状态)有的是,后面咱们这书里头也有的是。他没明说,这个也就是瞑眩状态,就是吃药中病一种有验的反应,就是药有效验的一种反应,这个事情常遭遇的。
我也遇到过这个事情,半夜让人去砸门,也就是(瞑眩状态)这么个事,我给他吃的本来是治下利的一种药,他吃完了是下利无度啊。(病人家属)半夜砸我家房门,一问,是这种情况。我说不要紧,你回去吧,再连续吃,病就好了,这个药治下利的,它不会更下利。过来的这个人他说不行,您得看看去,这个人厉害得很。后来我就去了,正是半夜,去了这个小孩子就好多了,(患者)是个小孩。后来我说把二煎再吃了吧,他妈还不敢(让)吃,我说不要紧,吃了吧。吃完了第二天就好了。这个事情很容易遭遇的.有些方剂,也不是个个方剂(都)有这个情形(瞑眩状态)。(服)麻黄汤,如果是人体虚、病久,常发生这种情况。何以(这样)呢?也就是底下“所以然”,为什么他要这个样子呢?要有瞑眩状态呢?底下有个解释,阳气重故也。这地方看阳气就明白了,阳气重,不是咱们通常所说的热重(阳盛),就是体液充斥体表。太阳伤寒所谓表实证,一点不汗出。所以这种体液充斥周身,脉也充血,所以脉紧。这说明邪重,日久不好,要发瞑眩,之所以出血也是这种原因。外边浅在动脉充血达到一个高度,鼻子这个地方最容易破,所以要出血的。
阳气,古人(说)阳气不一定就指的有热,后世都说成热了,(这是)不对的。气分和血分分成阴阳,体液也是属于气分的。古人说的气,凡是气分就是指津液,我们讲到后头再说。这个(阳气重)不是热,咱们开始(的时候)讲了,太阳病的发热,就是人患病的机体“想用体表达到发汗的目的而解除疾病”这么一种病理状态。咱们开始讲了。(但是)老也达不到汗出,到八九天了,体液充斥体表是越来越重,越重他越发不出汗来,越不能出汗。那么这个时候一汗出的时候,是咱们给他用药帮着了。由于这样子(帮其汗出),所以阳气重,他要发生瞑眩而衄血,他如此解释。可见古人说的阳气就是指的精气,精气指的什么呢?就是血液、津液,脉外的津液,脉内的血液,都叫作精气,就是养人的精气,以前咱们讲过了,所以这种(精气)他叫作阳气。
……
前言/序言
早在2008年,我们就整理编辑了《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是对胡希恕先生晚年讲课的百分之百的“完全现场”实录。胡老对《伤寒杂病论》原文逐句进行详细阐释和临床发挥,由当时跟诊学习的冯世纶用录音机录下并据此整理而成。这两本书出版之后,成为广受全国经方同仁及中医界同仁欢迎的精品著作。
胡希恕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伤寒思想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乃至“五运六气”皆有研究,尤其致力精研仲景学说,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研究造诣极深。其经方学说尤为注重“谨守病机”,并开创了以“八纲气血”为核心的“六经一八纲一方证”辨证体系。
胡希恕先生对于各类辨证体系皆有涉猎,熟悉脏腑经络辨证、八纲气血辨证、方证药证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临床尤其精研以“八纲气血”为核心的“六经一八纲一方证”辨证体系。《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两书,即以“六经一八纲一方证”辨证体系来逐条解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遗憾的是,限于当年的录音条件,在更换录音磁带的时候,会造成多处间隙无法录音而“录音缺失”的情况。当年的现场录音由冯世纶教授亲手录制,动用了两台录音机同步录音。一台录音机所录磁带留在北京,另一台录音机所录磁带被日本弟子带回日本。经过冯世纶教授多方奔走,终于与胡老的日本弟子联络上了,此日本弟子提供了当年“同一录音内容”的另一个录音版本。实际上,日本弟子所保留的录音也不完整,因为他们听课中途即返回日本(而且因录音带损坏严重,音质较中国录音相差很多),但毕竟能够增补很多中国版本的“录音空隙”。
本次整理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是在此前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基础上,根据日本弟子录音逐条增补,补充进日本录音的新内容。虽然所增补内容在数量上并不是很多,但是毕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就不留遗憾了。
胡希恕医学全集: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