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学生,教师,家长,一般读者
心智哲学的普及与深入,渐进、易读、好读、悦读,人的灵性皆在此心智,皆在思。
内容简介
《心智哲学核心术语》在结构上分为导读、关键术语、关键学者、关键文本和进一步阅读指导。该书首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心智哲学这一哲学学科在整个哲学体系中的位置,指出心智哲学对于我们关于实在的思考、我们在实在中的位置和道德状况的理解以及达至理解的途径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该书还告诉我们心智哲学与各种经验科学尤其是认知科学也有密切的关系。心智哲学的发展得益于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这些领域的进展。
作者简介
Pete Mandik(皮特·曼迪克),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哲学系教授。周允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形式语义学和语用学、生成语法、语言哲学、中国哲学等。
精彩书评
★一个学科或理论的存在必然要通过一定数量的专业性术语来论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得以初步理解和掌握某学科或理论的整体。“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即是以此为原则编写的为初涉各专业领域的学习者——高校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等,特别是外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者——准备的专业入门丛书,每个分册都包含了针对该学科的导读、引言、核心术语、重要学者、代表性论著和索引等。
本套丛书对学科内容的梳理系统、专业,语言通俗、有趣;丛书的选择既注重学科性,也考虑到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这是学术界对当代知识传授与学科发展的崭新认识。读者可以按照自己兴趣,在此基础上攀登知识高峰。
——胡壮麟
目录
总 序 胡壮麟 iii
导 读 周允程 ix
Acknowledgments xix
Introduction: What Is Philosophy of Mind? 1
The Key Terms 15
The Key Thinkers 196
The Key Texts 225
Guide to Further Reading 233
Index 235
精彩书摘
《心智哲学核心术语》:
Concepts 概念/设想
Mental states enabling categorization and THOUGHT. For example, one is able to categorize sparrows and robins as birds and think thoughts such as Not all birds jly in virtue of one's grasping or possessing of the concept ofbirds, or at least a concept of bird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aving "the concept ofbirds versus "a concept ofbirds" marks a difference between concepts regarded as publicly shareable by multiple indviduals versus concepts regarded as distinctive of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Attributing a concept ofbirds to a person leaves open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ir concept of birds-the way they conceive of birds-may differ from the concepts of birds possessed by others. Attributing the concept of birds, in contrast,attributes something in virtue of which that person and many others besides can all be thinking about the same thing when they each think,for instance, Birds jly. On one construal of concept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hypothesis of a LANaUAGE OF THOUGHT, coricepts bear a relation to thoughts analogous to the relation that words bear to sentences.
On a very different construal of concepts from the one already discussed, concepts are not mental states, but instead nonmental abstract entities. On this latter view, when two distinct people both grasp the same concept or both possess the concept of birds, these two people are not simply in two similar mental states, they are bearing similar relations to one and the same abstract entity: the concept of birds. See also, CONCEPTUAL ANALYSIS; NONCONCEPTUAL CONTENT.
……
前言/序言
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国际著名Bloomsbury出版集团在2016年联合推出了“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本丛书是为初涉各个专业领域的学习者——包括高等院校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年轻教师等,特别是外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者——准备的专业入门丛书,意义深远。
本丛书最初由总部设在伦敦的Continuum国际出版集团发行,自2011年起该出版集团隶属于Bloomsbury出版集团后,改称“Bloomsbury Key Terms Series”。经与Bloomsbury出版集团商谈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结合我国高校情况和需要邀请国内专家撰写导读,并将英语的核心术语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
“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中的“核心术语”意义上不同于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1976)一书中的“keywords”(关键词)。威廉斯所著一书着重考察有关文化和社会的100多个关键词在时间长河中的意义和用法变迁,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斗争视角进行论述。本丛书的“核心术语”也不同于当今学术期刊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keywords)。学术期刊文章要求作者在摘要之后列有“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个关键词为2-6个字,关注这些核心词的出现频率并便于搜索。与此二者不同,本丛书的编写注重构成某个学科(如哲学或语言学)或理论(如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术语,为读者提供有关核心词的简易解释和互参方法。这类专业书籍的理论基础为连续体(Continuum)理论,即一个学科或理论与核心词汇构成连续体的关系:一端是某学科或理论,经过精密度的逐步分析后,到达由核心术语组成的另一端。这是因为一个学科或理论的存在必然要通过一定数量的专业性术语来论述,而对一个核心术语的理解,必然要通过它和其他术语的区分与比较,最后在该学科或理论的体系中去理解其意义、功能和价值。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得以初步理解和掌握某学科或理论的整体。这是本丛书与传统专业书籍不同的编写原则。
本丛书的另一特色表现在选题时既注重学科性,也考虑到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这是学术界对当代知识传授与学科发展的崭新认识。从本丛书已经选定的14个选题中,有关哲学的有2部,即心智哲学和艺术哲学;有关语言和语言学的有8部,即语言学、语义学、句法与句法理论、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文体学、话语分析和符号学。此外,也有文学理论、翻译学、伦理学和逻辑学的选题。“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的出版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摆脱传统专业的概念,扩大视野,了解学科的多层次的复杂联系。正如束定芳和田臻在《语义学核心术语》导读中指出,语义学是研究自然语言的意义,实际上它涉及语言学、哲学、符号学、逻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可见非外语专业学生也可阅读本套丛书。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心智哲学的核心术语的图书简介,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全面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而非简单地罗列概念。 --- 《心智哲学核心术语》图书简介:探寻意识、心智与实在的边界 一部深入剖析当代心智哲学基石的权威指南 在人类对自身存在、意识的本质以及心智与物质世界关系的探索中,心智哲学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哲学领域最活跃、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也是连接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的桥梁。然而,随着学科的深入发展,涌现出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理论框架,使得初学者望而却步,即便是专业人士也时常在概念的迷雾中感到困惑。 《心智哲学核心术语》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并非仅仅是一本冰冷的词汇表或教科书式的概念汇编,而是一部精心构建的导论与参考工具,旨在为读者提供清晰、精确、富有历史脉络地理解心智哲学领域内关键术语的深度框架。 内容与结构:构建理解的阶梯 本书的编排设计遵循了从基础概念到复杂理论的逻辑递进,确保读者能够系统地把握心智哲学的全貌。我们深知,术语的意义往往根植于其所处的理论语境之中,因此,本书的每一个词条都力求在充分定义其核心含义的同时,阐述其在不同哲学流派中的历史演变和争议焦点。 第一部分:基础构建——心智与身体的二元性与一元性 本部分聚焦于心智哲学最古老也最持久的争论:心物关系问题(The Mind-Body Problem)。我们系统梳理了支撑这一问题的核心术语,深入剖析了笛卡尔二元论(Cartesian Dualism)的结构、实体二元论(Substance Dualism)与属性二元论(Property Dualism)之间的细微差别。随后,我们将视角转向一元论的阵营,详细辨析了物理主义(Physicalism)的各种形式,从还原论(Reductionism)的雄心壮志,到非还原物理主义(Non-reductive Physicalism)的妥协路径。在这里,诸如“模态(Modality)”、“必然性(Necessity)”和“偶然性(Contingency)”等形而上学工具,被用来精确界定不同理论对心智与物理实在之间关系的理解。 第二部分:意识的奥秘——现象学与解释鸿沟 意识,即“感觉起来是什么样”(What It’s Like To Be),是心智哲学的核心谜题。本部分深入探讨了与意识体验直接相关的术语。我们将详细阐述现象性(Qualia)的内涵、现象意识(Phenomenal Consciousness)与进入意识(Access Consciousness)的区别。读者将通过对知识论证(The Knowledge Argument)、哲学僵尸(Philosophical Zombies)和反向光谱论证(Inverted Spectrum Argument)的解析,理解“解释鸿沟(Explanatory Gap)”的深刻性。此外,我们也梳理了旨在弥合这一鸿沟的尝试,例如泛心论(Panpsychism)及其内部的理论分化。 第三部分:意向性与表征——心智指向外部世界 心智的显著特征在于其“关于性”(aboutness),即意向性(Intentionality)。本部分着重分析了心智如何能够指向或表征世界上的对象和状态。我们不仅探讨了布伦塔诺(Brentano)对意向性的经典界定,还细致区分了内在意向性(Intrinsic Intentionality)与派生意向性(Derived Intentionality)。对于表征理论,本书详尽分析了基于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计算主义(Computationalism)、符号处理理论(Symbol Manipulation Theories),以及挑战这些框架的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和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立场。理解“因果理论(Causal Theory)”、“语义(Semantics)”和“句法(Syntax)”在心智表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四部分:心智的扩展与心智的界限 当代心智哲学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拓宽我们对心智边界的传统认知。本部分探讨了扩展心智(Extended Mind)的命题,即心智过程是否可以跨越个体皮肤和颅骨的界限,延伸到环境中的工具和技术。我们对“耦合系统(Coupled System)”、“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al Systems Theory)”在心智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本书还细致区分了“强人工智能(Strong AI)”与“弱人工智能(Weak AI)”的哲学意涵,并分析了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在处理替代实现(Multiple Realizability)问题上的优势与局限。 卓越之处:理论的动态平衡 《心智哲学核心术语》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对理论的平衡把握。我们避免了对任何单一学派的偏袒,而是将每一个核心术语置于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和面对的批判性挑战之中进行考察。 1. 概念的谱系追踪: 对于诸如“心智同一性(Identity)”、“功能(Function)”或“自由意志(Free Will)”等关键术语,本书追溯了它们在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当代认知科学交叉点上的演变轨迹,揭示了术语如何随着理论的迭代而发生意义上的微妙转移。 2. 批判性深度分析: 每一个核心术语的讨论都伴随着对该术语所隐含的哲学预设的审视。例如,对“物理主义”的探讨,必然会引出关于同一性(Identity)、同一性标准(Criteria of Identity)以及超决定论(Supervenience)的形而上学争论。 3. 跨学科对话的体现: 本书不仅关注哲学内部的对话,更强调术语在与神经科学的经验发现、与计算模型的抽象构建之间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对“因果关系(Causation)”的讨论,会自然地引向对神经活动的哲学解释。 适合读者 无论您是哲学系本科生或研究生,是初次接触心智哲学领域的研究人员,还是认知科学家、心理学家希望加深对理论基础理解的专业人士,《心智哲学核心术语》都将是您书架上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承诺提供清晰、严谨的学术路径,引领读者穿越心智哲学的复杂迷宫,最终以更精确的语言和更深刻的洞察力,去审视我们自身存在的终极问题。 掌握这些核心术语,即是掌握了参与当代心智哲学辩论的钥匙。本书旨在提供这一钥匙的精确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