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革命史》主要讲述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即主要研究和阐述中国革命是怎样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史,是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教材。
《中国革命史》适合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使用。
目录
绪论
一、“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革命史的主题主线和核心问题
三、学习中国革命史的意义和方法
上编 旧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的准备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根源
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二节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和对民族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三、洋务派官僚的洋务运动
四、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维新运动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第一节 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深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四、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清王朝的斗争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二、革命与改良的论战
三、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第三节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武昌起义的爆发及各地的响应
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第一节 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和革命派的抗争
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二、“二次革命”
三、护国运动
第二节 军阀割据和护法运动
一、军阀割据和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的加剧
二、两次护法运动的发动与失败
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及其历史启示
中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条件的生成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与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
第二节 五四运动
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和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两个发展阶段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和活动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四、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第五章 国共合作与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形成
一、军阀混战下的纷乱政局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方针的制定
三、孙中山晚年的转变和中国国民党的改组
四、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广东革命大本营的建立
二、北京政变和国民会议运动
三、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四、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分化和斗争
五、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第三节 国民革命的高潮
一、北伐前夕的国内局势和北伐的准备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
三、反帝斗争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四、国民革命造成的新气象
第四节 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
二、四一二政变与国民革命的局部失败
三、中共中央在应对革命危机中的失误
四、七一五政变与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
五、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第六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和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必要性
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及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斗争
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四、土地革命、反“围剿”战争和根据地建设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图谋和九一八事变
二、九一八事变
...... 全部内容请购买实物书籍
精彩书摘
《中国革命史》: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斗争。在马克思主义被十月革命炮声送到中国的同时,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也纷纷登陆中国,并顽强地表现自己,试图影响甚至主宰中国的未来走向。这些西方思潮在中国的信仰者紧随其后,在思想界挑起了多次论战。针对胡适提出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指出研究社会问题,必须有共同的主义做准则,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1920年底,张东荪、梁启超挑起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认为中国不具备发生劳农革命、成立工人阶级政党的条件,反对中国走俄国式的道路,主张依靠“绅商阶级”来发展资本主义。陈独秀、李达、陈望道等撰文予以批驳,指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阶级政党来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是又一场引人注目的斗争。黄凌霜、区声白等鼓吹个人的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威、一切国家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反对任何组织纪律。陈独秀、李达、蔡和森等发表文章,强调必须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从而使国家消亡。
由于这场论战涉及的是关乎中国社会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引起了关心民族兴亡的广大知识界和青年学生的高度关注。通过论战,许多并不了解社会主义的人转而信仰社会主义了;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他们转变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并迅速投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行动中去。
五四运动后的另一个新气象,就是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广大产业工人的阶级意识明显增强。这一时期,在所有的罢工斗争中,规模最大、次数最多的是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中的工人罢工。1919年10月、1920年3月和1920年9月,上海各日本纱厂工人连续罢工,参加人数达三四万人之众。1920年4月,香港机器工人罢工,参加者有五六千人,并且通过发表宣言的形式揭露外国资本家的罪行;在广州工人的支持下,罢工取得了胜利,资方被迫答应给工人增加20%~35%的工资。这是一次组织有序而又影响较大的政治罢工。1920年五六月间,唐山各矿两万工人大罢工,由于组织得较好,工人们齐心应对军警、外国巡捕和工头的破坏与镇压,最后迫使英国资本家让步,罢工取得胜利。这些罢工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自发的经济斗争,大多是有组织有意识进行的。
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和卖国军阀的政治罢工也不时出现。1919年11月,福州日本驻军开枪打死中国学生。事件发生后,上海、天津、长辛店等地工人分别与当地各界群众一起举行声讨大会,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罪行,提出“撤销日本领事裁判权”,“限日本军舰军队离闽”等要求,支援福建学生的爱国斗争。1920年3月,九江搬运工人为抗议美军陆战队打死中国苦力而举行罢工。1920年4月,上海第二师范学生在举行演讲时遭到反动军警镇压,学生被打伤十余人,激起广大工人学生的愤怒。次日,上海兵工厂、南市各铁厂、水木工人、华商电车厂工人和船坞工人带头举行罢工,抗议军阀的野蛮行径。全国其他地区如南京、苏州、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罢工斗争也不断发生。
……
中国革命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