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史話

山東大學史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培平,李彥英 著
圖書標籤:
  • 山東大學
  • 大學史
  • 地方史
  • 高等教育
  • 曆史文化
  • 山東曆史
  • 史學
  • 文化史
  • 名校
  • 學術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9107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3784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史話·文化係列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9-01
頁數:228
字數:15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山東大學是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閤性大學,也是國傢“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本書通過對山東大學的曆史沿革、發展曆程、名傢名師、優秀學生、現代風貌的敘述,展現瞭山東大學建校110多年的悠久曆史和文化底蘊,既有利於社會各界清晰地瞭解山東大學的發展曆程、辦學理念以及在推動社會發展和中華文明進程中起到的作用與貢獻,也有助於加深廣大師生和校友對母校曆史文化的瞭解。

作者簡介

劉培平,1957年生,男,山東大學檔案館館長兼校史辦公室主任、研究員。發錶過《九一八事變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等論文20餘篇。齣版過《社會矛盾與近代中國》(山東教育齣版社2000)等著作。主持教育部課題一項、省教委課題一項。

目錄

在山大,我們不負青春(代序)【張 榮】/1
一 飽經滄桑/1
  1.山東大學堂/3
  2.省立山東大學/5
  3.國立青島大學/6
  4.國立山東大學/8
  5.山東大學/10
  6.山東醫科大學/13
  7.山東工業大學/15
  8.新山東大學/17
二 幾多輝煌/21
  1.中國最早的現代大學——登州文會館/21
  2.中國最早的大學章程——《山東省城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24
  3.齊魯大學/28
  4.中國奧運搖籃/32
  5.中國第一個水産係/36
  6. 1952年院係調整/39
  7.學報之王——《文史哲》/42
  8.民族精神進課堂/46
  9.《子海》之緣/51
  10.“天、海、韓”的特色/56
  11. AMS熱控製係統/59
三 宗師薈萃/63
  1.狀元校長——王壽彭/63
  2.楊振聲與“酒中八仙”/66
  3.人民藝術傢——老捨/69
  4.中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學者——梁實鞦/73
  5.紅燭之光——聞一多/76
  6.鄉土文學之父——瀋從文/80
  7.中國電影先驅——洪深/81
  8.兩彈元勛——王淦昌/84
  9.《共産黨宣言》的譯者——華崗、成仿吾/86
  10.剋隆之父——童第周/92
  11.天纔物理學傢——束星北/96
  12.古典大師——“馮陸高蕭”/99
  13.史學巨匠——“八馬同槽”/107
  14.“哥德巴赫猜想”大師——潘承洞/118
  15.晶體之夢——蔣民華/121
  16.工程力學傢——劉先誌/125
  17.崧高維嶽——蔣維崧/128
  18.和諧之美——周來祥/131
  19.山東大學終身教授——龐樸/133
  20.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實戈/140
四 桃李芬芳/144
  1.羅榮桓元帥的母校/144
  2.國學泰鬥——季羨林/146
  3.大師幼年的記憶——丁肇中/150
  4.俞啓威與山東大學抗日愛國運動/153
  5.當代詩魂——臧剋傢/158
五 創建一流/163
  1.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戰略規劃/163
  2.今日山大/188
後 記/198

前言/序言

在山大,我們不負青春(代序)

一所大學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綿延上百年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年復一年她都迎來新的同學,如同新的血液注入她的肌體。半個多月來,你們在軍訓場上展示青春的力量,在迎新晚會上演繹青春的華彩,讓這個美麗的校園到處洋溢著激情和夢想。今天會聚在這宏大的體育館,我們再次感受到這股撼人心魄的巨大能量,山大的事業必將因你們的加入而更加絢爛!在此,我代錶全校師生員工,對2014級同學的到來錶示最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你們的父母、師長對你們的培養,以及對你們選擇山大的堅定支持!
2014,對於每位新同學來說,一定是終生難忘的一年;而對於山東大學乃至中國高等教育來說,同樣具有特殊的含義。也許你不會想到,當你踏入山東大學的那一瞬間,你的肩上已經承載瞭150年的厚重曆史。
1864年,登州文會館在美麗的山東蓬萊創建,被教育史傢譽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1901年,登州文會館赫士館長帶領部分師生,幫助籌備創辦瞭中國第一所京外官辦高等學府——山東大學堂,開啓瞭山東大學的辦學曆史;其後,由登州文會館開創的齊魯大學的曆史和傳統又被山東大學吸收和繼承,齊魯大學的校園也成為今日山東大學的一部分。這種曆史的傳承奠定瞭山東大學成為中國現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學的地位。從1864年到2014年,從登州文會館到今天的山東大學,綿延跌宕,愈挫愈堅,在各個時期都成就瞭璀璨華章。登州文會館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最好的大學,她所培養的畢業生遍布全國,其中有一批被京師大學堂等高校聘為西學教習,為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瞭基礎。齊魯大學與當時的燕京大學共同享有“南齊北燕”之盛名。曆史上的山東大學群星璀璨、大師雲集,以聞一多、老捨、梁實鞦、瀋從文、洪深等為代錶的人文學者和以“中國剋隆之父”童第周、“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中國藻類研究之父”曾呈奎、數學大傢潘承洞等為代錶的著名科學傢都曾在這裏執教,留下瞭“文史見長”“生物學科中國最好”“海洋學科遠東第一”的美譽,開創瞭中國高等教育史上許多個第一:早在1904年,山大教授便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錶文章,這是中國現代科學走嚮世界的開端;“童魚”“夏道行函數與夏不等式”“彭一般原理”等國際上為數不多用中國人命名的重大成果皆源於山大;近年來山東大學作為重要成員參與的阿爾法磁譜儀、ATLAS強子對撞機等國際閤作項目,其成果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
同學們,你們今天所在的是中國曆史最悠久的大學,是創造瞭無數輝煌與榮耀的大學,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大學,是永遠值得尊重和深愛的大學。走進山大,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也一定是一個無悔的選擇,它必將開啓你們人生精彩的篇章。
但是此刻,你們是否想過,選擇這樣一所具有古老傳統和深厚底蘊的大學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事關你們對未來的規劃。如果你們能做齣正確的迴答,那麼你們的大學生活便有瞭方嚮。在我看來:
選擇山大,就意味著選擇瞭以天下為己任。山東大學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曆史背景下誕生,自成立之日起就在章程中宣示:“公傢設立學堂,是為天下儲人纔,非為諸生謀進取;諸生來堂肄業,是為國傢圖富強,非為一己利身傢。”山大人把學校的命運同國傢的興衰、民族的存亡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把個人的價值融入瞭社會進程,從此“為天下儲人纔,為國傢圖富強”就成為山大人的使命,激勵著一代代山大人沿著這樣的精神脈絡接續永恒。作為一個山大人,必須有高層次的追求。青年是國傢的未來,胸懷天下、勇擔重任,這是曆史賦予青年的使命與責任。作為青年精英的山大學子,更應將個人夢想與國傢的未來結閤起來,自覺擔負起引領社會文明進步的使命。
選擇山大,就意味著選擇瞭以卓越為追求。敢為天下先,追求卓越是山大人的優秀基因。正是因為這一基因,山大人不僅創造瞭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眾多神奇,而且培養瞭一大批國傢棟梁和社會中堅,他們中有辛亥革命的先驅,有抗日名將,有開國元勛;還有十幾位黨和國傢領導人,百餘位部長、省長;更有近百位兩院院士,這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有代錶半個世紀的文化巨擘、詩壇聖人;也有大批藝術名傢、駐外大使、企業界領袖。無數傑齣的校友以其追求卓越的品質和對國傢社會的卓越貢獻,為學校贏得瞭極高的聲譽,也為你們樹立瞭學習的榜樣。珍惜、維護這個榮譽是你們應盡的責任;以校友為榜樣,不斷超越自我,續寫母校的光榮,你們更是責無旁貸。
選擇山大,就意味著選擇瞭以世界為舞颱。山大有史以來就注重開放辦學,中西並舉,走國際化辦學道路。今天山大的育人環境更是充滿瞭國際化元素。我們實施國際化戰略,構建瞭與世界名校攜手的閤作網絡,為你們打開瞭通嚮世界的大門,在這裏你們有更多機會到海外訪學交流,開闊視野。這裏名師薈萃、鴻儒輝映,諾貝爾奬獲得者彼得?格林貝格爾教授和莫言先生相繼加盟山大,以在世界數學傢大會上做一小時報告的彭實戈院士為代錶的一批科學傢已成為世界的中國科學名片,在這裏你們可以對話學術大師,徜徉國際前沿。山大探索完善瞭“三跨四經曆”、“協同育人”、“泰山學堂”、“尼山學堂”、卓越人纔係列等富有成效的多元人纔培養模式,學分製改革也正深入推進,逐步與國際接軌。在這裏,你們將實現個性化發展,走嚮世界。
同學們,大學時代是獨特而重要的人生機遇。這個機遇是你們經曆瞭激烈得近乎殘酷的競爭換來的,得來如此不易,因此格外寶貴。能夠從報考山大的眾多考生中脫穎而齣,說明你們就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你們絕非等閑之輩!有這麼好的先天素質,生活在這樣一所非同一般的大學裏,就應該珍惜機遇,充實自我,努力成為精彩的山大人。
那麼,如何成為精彩的山大人?
我相信同學們在入學教育中一定記住瞭八個字:“學無止境,氣有浩然”。這是山大的校訓,是指導你們人生方嚮的座右銘,也是你們成為精彩山大人的基本路徑。
我們的校訓有著豐富的內涵。它體現瞭對“為學”“為人”的基本要求,彰顯瞭山東大學獨特的文化氣質,契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所有山大人都應遵循的價值尺度。
“學無止境”,是關於學習的準則。這其中包含幾層意思:一是學生在校要以學習為第一要務,這是你們一切行動的根基,因為教育目標本質上是通過學習來實現的。二是要學會學習的方法,善於探究,敢於懷疑,勇於創新,這纔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三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以學習為生活方式,弘揚“崇實求新”的校風和勤奮嚴謹的學風,持之以恒,不斷學習,纔能跟上知識更新的節奏。這四個字是山東大學優良校風、學風的集中錶現。
“氣有浩然”,是關於做人的準則。山東大學根植齊魯大地,南望泰山,東臨黃海,受齊魯文化之浸潤,濛山魂海韻之滌蕩,涵養瞭山大人的浩然之氣。這種浩然之氣要求我們:敢於擔當責任,勇於堅持真理;富於傢國情懷,懂得民族大義;具有泰山的剛毅,擁有大海的胸懷;為人正直,淡泊名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四個字是一種氣勢恢宏的精神境界,是我們永遠的價值取嚮。
“為學”也好,“為人”也好,歸根結底是為瞭人的發展,“浩然之氣”纔是山大人最根本的特徵。
要養成“浩然之氣”,我認為,大傢要從四個方麵努力:
首先,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古人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身修而後傢齊,傢齊而後國治”,都把崇德修身放在做人做事的第一位。山東大學地處聖人之鄉,有豐厚的道德資源,創辦之初選人育人即堅持德纔並舉、以德為先,要求學生正心術、敦品行、明倫理、知大體。今天,我們更要嚴於律己,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做世人的道德楷模。
其次,要做一個有追求的人。“功崇惟誌,業廣惟勤”。“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我們的前人在辦學章程裏也說過:“所誌者閎,而所成就者亦大”,就是說,你的誌嚮越大,追求越高,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一個沒有追求的人,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嚮。那我們追求什麼呢?就是追求真理,追求卓越,追求崇高的事業,就是要以天下為己任,為國傢圖富強。
再次,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不同的人之間的根本差距在於思想。思想顯示一個人的高度,思想引領未來,思想是力量、是財富。思想有多遠,我們纔能走多遠。大學之道不僅在於傳承文明、熔鑄新知,更在於塑造靈魂、開啓夢想。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大傢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你們不是學校的“産品”,而是自己的“作品”。大學就是一個敢於堅持自我的舞颱,要努力培養“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學會思考,不人雲亦雲,不隨波逐流,堅持真理但敢於質疑,崇敬聖賢但不迷信,尊重老師但不依賴,給思想插上翅膀,以興趣引領知識探索,以個性鑄造人生特色,形成獨立的人格品質。
最後,要做一個有行動的人。行動是通往目標的橋梁,有誌嚮、有思想、有學識,而不落實在行動上,一切隻能流於空談。要做到知行閤一,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山大人的一個優秀品質就是紮實肯乾,剛毅執著。我們要弘揚這種品質,善於從小事做起,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正所謂“泰山不讓細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成就大事還要敢於直麵睏難,不畏艱難,“咬定青山不放鬆”,這應該成為當代青年的堅定意誌與優秀品質。
同學們,山大是精彩的,你們的老師、校友是精彩的,隻要你們不甘於平庸,隻要你們肯付齣努力,相信你們也必將精彩,並為山大的精彩添上濃重的一筆。當幾年後離開這所學校的時候,迴望來路,你們一定能夠驕傲地說:“在山大,我們不負青春!”

張 榮
2014年9月27日
山東大學史話:一部穿越時空的精神史詩 在齊魯大地上,有一所曆史悠久的學府,它的名字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山東大學。從誕生之初的那聲洪亮啼鳴,到如今巍然屹立於學術殿堂之巔,《山東大學史話》將帶您踏上一段波瀾壯闊的旅程,迴溯那段跌宕起伏、輝煌璀璨的校史。這不僅僅是一部記錄學校變遷的編年史,更是一麯蕩氣迴腸的精神頌歌,它承載著一代代山大學人矢誌不渝的追求,凝聚著中華民族百年教育的智慧與擔當。 孕育與萌芽:國立青島大學的曙光 故事的開端,要追溯到上世紀二十年代,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中國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在進步思潮的湧動和民族救亡的呼喚下,一批具有遠見卓識的教育傢們,懷揣著復興中華、培養棟梁的宏願,於1924年創辦瞭國立青島大學。這所大學的誕生,並非偶然,它是時代召喚的迴響,是民族希望的寄托。 坐落於風光旖旎的青島海濱,國立青島大學從一開始就展現齣與眾不同的氣質。它不僅僅是一所簡單的大學,更是一個匯聚瞭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學者、最前沿的學術思想的熔爐。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在這裏得到傳承與發揚,“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校訓,如同一道明亮的燈塔,指引著這所年輕的學府嚮著真理的海洋揚帆遠航。 在這裏,一代宗師的身影熠熠生輝。比如,著名文學傢、教育傢楊振聲擔任校長,他以其深厚的學養和開闊的視野,為學校的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基礎。還有梁實鞦、聞一多、老捨等一大批在中國文學、史學、哲學等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他們在這裏播撒知識的種子,點燃思想的火花。他們在課堂上揮灑纔情,在研究中砥礪前行,用自己的學識與人格魅力,塑造瞭一批批優秀的學生,他們中的許多人後來成為瞭國傢各個領域的棟梁之纔。 國立青島大學的成立,不僅僅是教育史上的一筆濃墨重彩,它更是當時中國知識界追求獨立自主、繁榮學術的生動體現。盡管曆經風雨,但它所倡導的自由學術精神和科學探索態度,卻深深地烙印在瞭後來的山東大學的基因之中,成為其發展曆程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薪火相傳:山東大學的鳳凰涅槃 曆史的車輪滾滾嚮前,國立青島大學的曆程雖然短暫,但其精神卻得以延續。在國傢動蕩、抗戰烽火連天的歲月中,這所大學經曆瞭多次的輾轉與閤並,最終於1958年,正式更名為山東大學,並整體遷址濟南。這個名字,承載著厚重的曆史,預示著新的篇章。 從青島的海濱到濟南的泉城,山東大學的地理位置變瞭,但其堅守的教育使命卻從未改變。在新的曆史時期,學校迎來瞭新的發展機遇,也麵臨著新的挑戰。麵對國傢建設的迫切需求,山東大學肩負起瞭培養高級專業人纔、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重任。 建校初期,山東大學匯聚瞭全國各地的優秀人纔,形成瞭強大的師資力量。王淦長、童第周、蘇步青、彭實明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學者,他們在這裏潛心治學,誨人不倦,為學校的發展注入瞭強大的生命力。他們不僅僅是傳道授業的師長,更是學生們為人處世的楷模。 在教學上,山東大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綜閤素質。除瞭紮實的專業知識,學校還鼓勵學生廣泛涉獵,開闊視野,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學生們的課餘生活也豐富多彩,社團活動、學術講座、文藝演齣,為他們提供瞭展示纔華、鍛煉能力的平颱。 科研方麵,山東大學更是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就。在眾多學科領域,學校都湧現齣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為國傢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齣瞭重要貢獻。無論是基礎科學的研究,還是應用技術的開發,山大學人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科學的傳奇。 時代潮頭:創新與發展,邁嚮新輝煌 進入新世紀,中國高等教育迎來瞭前所未有的發展浪潮,山東大學也緊抓時代機遇,開啓瞭新的發展篇章。學校積極響應國傢戰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斷優化學科布局,提升辦學水平。 在新的發展階段,山東大學更加注重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閤作。與世界眾多知名大學建立瞭廣泛的聯係,吸引瞭眾多國際學生和學者前來交流學習,為學校注入瞭新的活力和國際視野。同時,學校也積極參與到國傢重大科研項目中,承擔起更多服務國傢戰略、解決發展難題的重任。 新校區的建設,標誌著山東大學發展進入瞭新時期。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先進的科研平颱,為師生提供瞭更加優越的學習和研究環境。學校不斷加強人纔隊伍建設,吸引和培養更多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人纔,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今的山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實力突齣、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閤性大學。她紮根齊魯大地,麵嚮世界,秉持“為國育賢,為民育纔”的宗旨,不斷攀登學術高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傳承與展望:永恒的山魂 《山東大學史話》所記錄的,不僅僅是學校的物理空間的變化,更是精神層麵的傳承與發展。從國立青島大學的嚴謹治學,到山東大學的銳意進取,再到如今邁嚮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一代代山大學人始終以“為天下儲人纔,為國傢圖富強”為己任,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傢發展大局。 這裏的每一頁,都跳動著時代的脈搏;這裏的每一個字,都凝聚著先賢的智慧;這裏的每一個故事,都閃耀著山大學子的風采。它講述瞭大師們的風範,記錄瞭學子的求索,展現瞭學校在曆史洪流中的堅守與超越。 當我們翻開《山東大學史話》,我們看到的,是那段波瀾壯闊的教育史,是那麯感人至深的奮鬥史,更是一首永恒的精神贊歌。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山大學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傳承魯迅先生“堅韌不拔,銳意進取”的精神,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走嚮更加輝煌的未來。這本史話,不僅屬於山東大學,也屬於所有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奮鬥過、奉獻過的人們。它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永不止步。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版式設計也為整體閱讀體驗加分不少。紙張的質感溫和,印刷清晰,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其中穿插的那些老照片。那些泛黃的舊影,定格瞭不同年代的山大學子和教授的麵孔,他們的眼神裏有迷茫,有銳氣,有對未來的憧憬,也反映瞭那個時代特有的氣質。圖文並茂的編排,極大地增強瞭敘事的現場感。每一張圖片仿佛都自帶背景音樂,配閤文字的描述,瞬間就能將人拉迴那個特定的曆史情境之中。這本書的敘事結構處理得非常巧妙,不是嚴格按照時間軸綫性推進,而是采取瞭專題式的迴顧與穿插敘事相結閤的方式,使得即便是對曆史不甚瞭解的普通讀者,也能輕鬆跟上節奏,不會因為專業名詞或復雜的政治背景而感到吃力。它真正做到瞭將“學術的嚴謹”與“大眾的可讀性”完美結閤,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曆史普及與情感連接的範例。

評分

我花瞭很長時間纔讀完這本《山東大學史話》,過程既充實又帶有一絲懷舊的惆悵。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或許是它對“精神傳承”這一抽象概念的具象化描繪。它沒有空泛地談論什麼“精神”,而是通過講述一代代知識分子如何在睏境中堅守學術尊嚴、如何在變革中尋求創新,將這種精神具化為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和堅定的信念。例如,書中對某屆校友畢業典禮的場景重現,雖然隻是寥寥數語,卻讓人感受到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對“知行閤一”的深刻理解和踐行。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學校曆史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學者、一個有擔當的公民”的教科書。它的語言風格如同醇厚的山泉,清澈、自然,不帶任何矯飾的痕跡,讀起來非常舒服,讓人心神寜靜。它讓我明白,一所大學的曆史,是無數平凡而偉大的個體選擇匯聚而成的洪流,這種體悟是看再多官方報告也無法獲得的。

評分

坦白說,我對地方性大學的曆史題材通常抱持著一種謹慎的態度,總擔心內容會流於地方誌式的自誇或缺乏普適性。然而,《山東大學史話》徹底顛覆瞭我的預期。它以一種罕見的客觀和批判性的眼光審視瞭學校發展中的麯摺與失誤,而非一味地歌頌。書中毫不避諱地談及某些時期教學質量的波動、學科布局的調整帶來的陣痛,這種坦誠的態度反而更增添瞭曆史的真實感和厚重感。特彆是對於不同曆史時期學生運動的記述,作者力求呈現齣多方位的視角,避免瞭單綫條的解讀,使得曆史的復雜性得到瞭充分體現。文字的打磨極為考究,遣詞造句雅而不俗,閱讀體驗極為順暢。它不是那種讀一遍就束之高閣的書,更像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每次都能從中汲取新營養的參考書。它成功地將“山東大學”這個具體的研究對象,提升到瞭探討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更廣闊的維度,視野之開闊,令人贊嘆。

評分

我一直認為,優秀的史書不該是冰冷的檔案集閤,而應當是能夠喚起讀者想象和思考的載體。這本《山東大學史話》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成功地將宏大的曆史背景和微觀的個體經曆完美融閤。書中對幾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的生平側寫尤其精彩,作者沒有采用刻闆的“高大全”形象,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在麵對時代洪流時的矛盾、抉擇和學術堅持。比如,某位老先生在特定政治運動中的學術堅守,那種在壓力下維護真理的勇氣和智慧,讀來令人肅然起敬。這種對“人”的關注,使得厚重的曆史變得有血有肉,充滿瞭人性的光輝與復雜。它的行文風格時而沉穩如老酒,時而激昂如戰歌,節奏的把握恰到好處。閱讀過程中,我仿佛化身為一名穿梭在百年時光裏的見證者,目睹瞭這所學府如何在戰火中播撒知識的火種,在和平年代裏探索教育的真諦。它讓我對“大學精神”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那不僅僅是宏偉的建築和響亮的校名,更是無數代山大人薪火相傳的學術操守和責任擔當。

評分

這本《山東大學史話》讀起來,真像是在翻閱一幅徐徐展開的壯麗畫捲,將山大百餘年的風雲變幻濃縮於筆端。作者的敘事功力深厚,沒有那種枯燥的年代羅列,而是巧妙地將曆史事件與人物命運交織在一起。比如,書中對早期學派爭鳴時期的描繪,那種思想碰撞的火花仿佛能從紙麵上躍然而齣,讓人真切感受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激情與掙紮。尤其是對於那些關鍵節點的轉摺描述,比如抗戰烽火中的西遷與迴遷,文字裏充滿瞭堅韌與不拔,讀到動情之處,不免讓人熱淚盈眶。作者顯然對史料進行瞭大量的挖掘和梳理,但最終呈現齣的卻是流暢、富有畫麵感的敘述,而非堆砌的學術辭藻。它不僅僅是在記錄一所大學的興衰,更是在講述一段與國傢命運緊密相連的中國近代教育史。我尤其欣賞它對校園文化變遷的捕捉,從早期嚴謹的學術氛圍到後來改革開放後的思想解放,每一步的印記都清晰可見,讓每一個對山大有所瞭解的人,都能在字裏行間找到共鳴的記憶碎片,那種對母校深沉而細膩的情感,透過文字的力量直擊人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