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编者根据临床工作中患者、患者亲属常常提出的问题,设置了治疗与护理篇、营养与饮食篇、用药篇、心理帮助篇、功能康复篇、日常生活与复查篇等六个部分。《肺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以问答形式与读者交流,读者通过目录查找到问题后,就可在书中找到答案。由于对患者护理、照顾的基本原理的一致性和方式上有许多相通,所以不同单册书中的内容也有相同部分,但对于不同癌症的不同治疗护理、照顾都在每一册书中进行了详尽介绍。合理的营养与膳食对增强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完成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读者的需求,《肺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中的营养部分为患者提供了一些常用的食谱,供患者参考选择。癌症,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对于患者家庭都是信心和意志的一个考验,因此,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将不断坚定战胜癌症的信心、增强与疾病斗争的意志,作为一项治疗内容同步进行。《肺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中的“心理帮助篇”,希望为患者提供一些心理疏导,对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有所帮助,真诚地希望患者能够尝试书中介绍的方法,积极应对疾病。
作者简介
于媛,护理学硕士在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管护师,主要专业方向为胸外科护理及控烟,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0年获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第九届护理学术论文年会三等奖。2010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烟草控制培训证书。2011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优秀护理论文三等奖。2012年参与组织实施国际肿瘤护士协会(ISNCC)发起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护士远程控烟课程试点项目”。2012年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年度优秀论文奖。2012年参与编写《国家癌症中心肿瘤专家答疑丛书》。2013年参加世界卫生组织控烟培训,获Smoking Cessation Specialist资格。2014年获批并主持协和青年科研基金课题“中国肺癌患者病耻感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内页插图
目录
一、治疗与护理篇
(一)外科治疗及护理
1.什么是肺癌?
2.吸烟一定会导致肺癌吗?
3.肺癌患者有哪些症状?
4.哪些方法可以发现早期肺癌?
5.肺癌分哪些病理类型?
6.什么是病理类型?对治疗有什么意义?
7.肺癌分几期?如何分期?
8.肺癌的5年生存率大概是多少?
9.癌症会传染吗?
10.哪些情况适合手术治疗?
11.中晚期肺癌患者是否该放弃治疗?
12.手术前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13.什么是CT检查?
14.反复多次做CT是否会接受过多放射线,影响健康?
15.做CT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6.什么是PET-CT检查?
17.做PET-CT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8.什么是磁共振检查?
19.做磁共振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20.什么是肺功能检查?
21.手术前为什么要做心电图?
22.什么是骨扫描?
23.做骨扫描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24.什么是B超检查?
25.什么是支气管镜检查?
26.为什么手术前要做支气管镜检查?
27.患者术前要做哪些化验?
28.做哪些血液化验项目需要空腹?为什么?
29.留尿标本需要注意什么?
30.留痰标本需要注意什么?
31.肺癌手术方法有哪几种?
32.做胸腔镜手术能切除肺癌吗?与普通手术有什么不同?
33.什么样的肺癌患者不适宜手术?
34.月经期患者可以手术吗?
35.手术前为什么要戒烟?戒烟多久才能手术?
36.术前为什么要禁食、禁水?
37.手术后发热是正常的吗?
38.-般手术后疼痛会持续多久?
39.如何描述疼痛性质?
40.如何描述疼痛程度?
41.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42.手术后为什么会觉得冷?
43.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冷的感觉?
44.手术后为什么觉得口干?
45.口干时怎么办?
46.什么是胸管?
47.术后为什么要留置胸管?
48.胸腔积液是怎么产生的?
49.胸腔积液是什么颜色的?
50.胸腔积液是无用的“脏水”吗?
51.留置胸管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52.手术后为什么会觉得头晕、恶心?如果出现头晕怎么办?
53.如果出现恶心该怎么办?
54.什么是静脉留置针?
55.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
二、营养与饮食篇
三、用药篇
四、心理帮助篇
五、功能康复篇
六、日常生活与复查篇
附录:肿瘤患者谈抗癌
前言/序言
由于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病、慢性病,有关癌症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问题涉及越来越多的人群,人们希望得到相关的专业知识,以降低癌症对健康韵威胁,减轻癌症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尤其是患者及其亲属更希望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对于治疗中、治疗后的患者,在与癌症长期的斗争中如何给予他们更多地帮助,是在战胜癌症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问题。长期持续的护理、细心科学的照顾,对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尽早康复或带瘤生活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为此,我们编写了这套丛书,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及亲属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在日常工作、居家生活时进行科学有效的服务。
《国家癌症中心肿瘤专家答疑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专门应对癌症治疗和侧重于癌症护理的科普读物。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国家癌症中心肿瘤专家答疑丛书》——《应对×癌专家谈》,共18个分册,主要侧重于癌症的临床治疗、康复和预防。继而国家癌症中心再次组织肿瘤专家编写了新的分册——《×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包括鼻咽癌、喉癌、甲状腺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和宫颈癌,共10个分册,主要侧重于癌症患者的护理、照顾与膳食。《×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癌症检查、治疗、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知识,以及家庭亲友如何对癌症患者更加专业的照顾,是对《应对×癌专家谈》的补充和完善。《应对×癌专家谈》侧重于医疗方面,《×癌患者护理与家庭照顾》侧重于护理方面。
新编分册包括肺癌等十种疾病,每种疾病内容独立成册。编者根据临床工作中患者、患者亲属常常提出的问题,设置了治疗与护理篇、营养与饮食篇、用药篇、心理帮助篇、功能康复篇、日常生活与复查篇等六个部分。丛书以问答形式与读者交流,读者通过目录查找到问题后,就可在书中找到答案。由于对患者护理、照顾的基本原理的一致性和方式上有许多相通,所以不同单册书中的内容也有相同部分,但对于不同癌症的不同治疗护理、照顾都在每一册书中进行了详尽介绍。合理的营养与膳食对增强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完成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读者的需求,丛书中的营养部分为患者提供了一些常用的食谱,供患者参考选择。癌症,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对于患者家庭都是信心和意志的一个考验,因此,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将不断坚定战胜癌症的信心、增强与疾病斗争的意志,作为一项治疗内容同步进行。丛书中的“心理帮助篇”,希望为患者提供一些心理疏导,对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有所帮助,真诚地希望患者能够尝试书中介绍的方法,积极应对疾病。
丛书的编者是国家癌症中心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医生、护士和药学、营养及其他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相结合,秉承科学、严谨、专业特点突出的原则,对丛书的内容、文字反复提炼、细心修改,力求实用、通俗易懂,能够给予读者最实际的指导和帮助。在丛书的编写过程中,编写者都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休息时间进行创作,尤其编者中许多是从事护理工作的骨干,她们在每天24小时倒班的空隙中挤出时间按时完成书稿的编写,充分表达了她们对患者的真挚爱心。刘金英老师承担了“营养与饮食篇”,的编写,精益求精反复修改;李国辉主任组织编写了“用药篇”,编者们用十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全部书稿的编写,通过此书将医疗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了社会、家庭。在此,对他们辛勤的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非常感谢首都医科大学的杨芳宇教授,应邀编写了“心理帮助篇”,运用心理学原理给予患者提供帮助。还要特别感谢孙桂兰、岳鹤群、田守光三位老师,他们的抗癌经验、与病魔斗争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丛书编写过程中,策划编辑张平主任,建立微信群、收发书稿,全方位联系参编部门及人员,并参与了公共部分内容的修改,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付出了艰辛劳动,对她为本套丛书出版做出的贡献致以衷心的感谢。丛书顺利与读者见面,还要感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吴桂梅主任带领的编辑团队,是她们的工作将丛书尽快送到了读者的手中。
作为科普读物,丛书在内容的收集、语言的使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敬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永不言弃。
《静待花开:陪伴孩子走过生命中的每一次蜕变》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谈疾病,不谈痛苦,而是聚焦于生命本身的蓬勃与韧性,特别是孩子身上那份令人惊叹的成长力量。本书是一份献给所有家长,以及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的温暖指南,它将引领您深入理解孩子在不同生命阶段所经历的每一次“蜕变”——那些看似微小却意义深远的成长印记。 我们常常用“花开”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而孩子的成长,不正是一场又一场静待花开的奇迹吗?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独立思考,孩子在人生的每一个节点,都在经历着内在的重塑与外在的展现。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可能忽略了这些蜕变过程中,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也可能束缚了他们自由舒展的翅膀。 《静待花开》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家长们放下焦虑,回归本真,重新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书中,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主题展开详尽的探讨: 第一部分:倾听生命最初的低语——婴幼儿期的感知与互动 感官世界的奇妙旅程: 婴儿如何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来探索世界?我们将详细解读不同感官发育的特点,并提供一系列互动游戏和抚触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连接宝宝,回应他们的每一个微小信号。例如,了解不同频率的声音对婴儿情绪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与宝宝进行“对话”。 依恋关系的基石: 安全依恋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将深入分析依恋类型,以及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稳定、高质量的依恋关系。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例如如何进行“响应式照料”,如何在分离焦虑期给予孩子恰当的支持,以及如何通过游戏来巩固亲子关系。 打破“早教”迷思,回归自然探索: 许多家长对早期教育充满了期待,但有时反而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我们将探讨真正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强调自由探索、好奇心激发和生活体验的重要性。书中会提供一些在家中就可以实现的,符合孩子天性的探索活动建议,例如利用身边物品进行创意搭建,引导孩子观察自然界的小生命等。 第二部分:好奇心驱动的探索——儿童期的学习与社会性发展 游戏即学习: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技能的最佳方式。本书将深入剖析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游戏特点,并提供大量创意游戏方案,涵盖认知、语言、社交、情绪、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您将了解到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如何通过建构游戏提升孩子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如何设计一些集体游戏促进孩子的合作与分享。 情绪的温度计: 孩子的情绪起伏常常让家长感到困惑。我们将帮助您理解孩子情绪的来源,学习识别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并提供有效的引导方法,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建立健康的心理韧性。本书会介绍一些情绪识别的图卡游戏,以及一些帮助孩子表达和疏导情绪的艺术疗法小技巧。 社交的萌芽与成长: 如何引导孩子与同伴建立友谊?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我们将提供实用的社交技能培养策略,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合作、解决问题,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书中会提供一些模拟社交场景的家庭活动,以及处理孩子间小摩擦的沟通范例。 阅读的力量,点亮智慧的星空: 阅读是开启孩子想象力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钥匙。我们将分享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如何进行亲子共读,以及如何通过阅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本书会推荐不同年龄段的经典绘本和儿童读物,并提供一些有趣的阅读引导方法,例如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孩子续写故事结局等。 第三部分:成长的烦恼与喜悦——青少年期的挑战与转化 “我”的觉醒与独立: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爆发的时期。我们将探讨如何理解和支持青少年对独立的需求,如何平衡管教与放手,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本书会涉及青少年常见的叛逆期心理分析,以及家长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建立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 学业压力下的成长: 面对日益激烈的学业竞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学习,缓解学习压力,并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关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目标设定的建议,并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将分享一些帮助青少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以及如何引导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 情感世界的探索: 青少年时期,情感关系变得复杂而重要。我们将探讨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友情、亲情,以及如何处理萌芽期的爱情,建立健康的恋爱观。书中会涉及青少年情感困惑的解答,以及家长如何成为孩子情感世界的支持者。 面向未来的翅膀: 如何帮助青少年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做好准备?本书将提供关于生涯规划、技能培养、社会实践的建议,鼓励青少年勇敢追逐梦想。我们将分享一些帮助青少年探索职业兴趣的方法,例如职业体验活动,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静待花开》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是一份情感的连接,一份信任的传递。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在适当的阳光、雨露和土壤中,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本书将陪伴您,以耐心、智慧和爱,静待属于您孩子生命中最美的花开。我们鼓励家长们放下“望子成龙”的急切,转而拥抱“静待花开”的从容,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完成自我生命的丰盈与蜕变。 愿这本书,成为您与孩子之间,最温暖的桥梁,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