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一册)(第3版)

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一册)(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明才 著
图书标签:
  • 内分泌学
  • 临床医学
  • 诊疗指南
  • 医学教育
  • 疾病诊断
  • 病例分析
  • 内分泌疾病
  • 临床思维
  • 医学书籍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29906
版次:3
商品编码:1204757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4
字数:82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一册 第3版)》编写目的以临床病例为基础,通过展现作者从接诊病人到患者出院全过程的诊疗思维,启发和引导读者建立起科学缜密的临床思维。其侧重点不仅仅是对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还要重点为读者展现作者根据病人的主诉的进一步询问(为什么询问这方面的内容)、初步体格检查(为什么选择做这些体检,目的是什么)、进一步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为什么选择这些检查,这些检查与其他相关检查相比的优缺点)的思维过程。病例范围: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目录

病例1 口渴、多饮、多尿、消瘦伴乏力、食欲不振、频发低血糖9个月
病例2 血压升高8年,四肢麻木、乏力50余天
病例3 头痛、多饮、多尿
病例4 水肿、食欲不振3周
病例5 易饥、心悸、乏力6年,伴间断意识障碍两年加重两天
病例6 产后大出血3个月,多饮、多尿两个月,心悸、乏力1个月
病例7 肥胖12年,加重伴间断低热4年,腹泻1个月
病例8 体格发育迟缓9年,性发育延迟两年
病例9 头痛、乏力、食欲不振1个月,多饮、多尿两周
病例10 手、足、鼻、唇肥大15年,血糖升高5年,颜面变黑两个月余
病例11 多饮、多尿、垂体柄增粗
病例12 口渴、多饮、多尿11天
病例13 多饮、多尿两年
病例14 口渴、多饮、多尿9年
病例15 恶心、呕吐、低钠血症、右上肺肿块
病例16 腹胀、食欲不振、乏力20天,发热3天
病例17 心悸、多汗、消瘦半年,高热3天,昏迷1天
病例18 心悸、多汗、双下肢软瘫
病例19 怕热、多汗、心悸、消瘦两周伴肝功能异常
病例20 心悸、怕热、乏力、消瘦1年余,加重1个月
病例21 心悸、怕热、水肿
病例22 怕热、多汗、心悸、手抖13个月,加重20天
病例23 怕冷、少汗、水肿3年,加重伴腹胀、心悸、憋气两周
病例24 身材矮小、闭经、垂体增大
病例25 进行性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伴甲状腺肿大4个月
病例26 吞咽困难、颈部肿物、血清降钙素升高
病例27 多发骨痛10个月,加重3日
病例28 腰痛两年,全身乏力伴下肢疼痛1年,上腹部烧灼感、反酸半年
病例29 手足搐搦、麻木8年,间断憋气1个月
病例30 肢体麻木1年,抽搐两个月
病例31 间断性抽搐13年,发现颅内异位钙化10年
病例32 手足搐搦、麻木8年,间断憋气1个月
病例33 骨痛、骨骼畸形
病例34 发现步态异常24年,骨痛12年,加重两个月
病例35 左小腿畸形14年,颅骨畸形6年
病例36 全身乏力、疼痛,发现右膝肿物
病例37 双下肢畸形6年,活动后下肢疼痛3年
病例38 体重下降3年,皮肤色素沉着1年余,头晕、乏力4天
病例39 垂体瘤术后6年,双肾上腺全切术后4年,皮肤黏膜变黑两年
病例40 全身皮肤色素沉着、水肿、痤疮、紫纹伴多尿、无力
病例41 血压升高、头痛3年伴原发性闭经
病例42 嗜铬细胞瘤术后4年余,胸腰部疼痛半年,发现血糖升高1个月
病例43 阵发性高血压1年
病例44 发现血压高10年,加重伴心悸、乏力10个月
病例45 阵发性高血压伴头晕、心悸1个月余
病例46 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水肿
病例47 多饮、多尿、消瘦3年伴头痛、视力锐减、全身水肿1个月
病例48 多饮、多食、多尿6个月,加重伴乏力14天
病例49 发现血糖升高20年,双下肢乏力、疼痛20天
病例50 贫血、低蛋白、易饥、多食
病例51 全身痛、皮肤结节、游走性关节痛20年,发现血糖升高17年
病例52 多饮、多尿、消瘦6年,加重伴恶心、食欲不振、乏力两个月
病例53 发作性头晕、乏力、意识不清6个月
病例54 阵发性饥饿感伴心悸、多汗、乏力14天
病例55 双下肢乏力、低血钾
病例56 发作性四肢乏力、软瘫
病例57 间断乏力、手麻1年,加重伴舌、足麻木、手足抽搐两个月余
病例58 双下肢无力伴阵发性软瘫20年,手指关节晨僵20天
病例59 乏力、口干、多饮、软瘫
病例60 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4年,口干两年,好转1年
病例61 双膝关节疼痛两年,加重3个月
病例62 口干、眼干伴发作性软瘫
病例63 发现颈前肿物两年,双下肢疼痛1年,跛行半年
病例64 口干、眼干、鼻干、多饮20余年,伴血糖升高5年
病例65 血压升高35年,血糖升高1个月
病例66 外生殖器及第二性征发育迟缓4年
病例67 头痛5年,多饮、多尿3年,伴恶心、呕吐1个月
病例68 阴茎短小、隐睾19年,嗅觉障碍13年,无青春期发育3年
病例69 间断四肢乏力、软瘫8个月
病例70 发作性头晕、左侧肢体无力20余天
病例71 发作性头晕、头胀、头痛,伴恶心、呕吐4年
病例72 皮肤多发黄色丘疹伴高脂血症
病例73 骨痛、大量尿蛋白
病例74 发现血压升高伴左眼视物模糊20余天
病例75 肤色加深18年,闭经12年,胸闷、腹胀3个月
病例76 反复发作性四肢无力6年,加重伴胸闷、恶心两年
病例77 身材矮小,发育迟缓
病例78 腹泻、乏力两个月
病例79 反复骨折两次,动作迟缓1年,加重伴间断抽搐两周
病例80 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延迟合并隐睾
病例81 发作性头痛、心悸、呕吐、大汗
病例82 乳腺发育伴疼痛12年
病例83 厌食、消瘦、闭经两年
病例84 发现血压高1个月余
病例85 间断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痛17年,多关节肿痛伴发热40天
病例86 血糖升高6年,间断发热20余天,发现胰岛素异常增高10天
病例87 多饮、多尿、怕热、消瘦、恶心、呕吐两年
病例88 闭经、高泌乳素、失明1周
附 病例诊断结果
后记

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一册)(第3版) 本书是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领域的经典著作,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诊疗思维框架。第三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与更新,紧密结合当前内分泌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实践的最新要求,力求呈现最前沿、最实用的诊疗知识。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聚焦于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以“思维”为核心,强调从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出发,逐步深入到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的全过程。第三版在内容编排上更加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力求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构建起对各类内分泌疾病的认知体系。 详细内容解析: 第一部分:内分泌疾病诊疗的总论 本部分奠定了全书的理论基础,深入阐述了内分泌系统的工作原理、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及作用机制。重点讲解了内分泌疾病的常见病因学,包括遗传、自身免疫、肿瘤、医源性等多种因素。同时,详细介绍了内分泌疾病诊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技巧、全面的体格检查要点,以及各类实验室检查(如激素水平测定、特异性抗体检测、基因检测等)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的合理选择和解读。此外,还强调了内分泌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 第二部分:常见内分泌腺体疾病的诊疗 此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和主体,系统地阐述了各个内分泌腺体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 下丘脑-垂体疾病: 详细介绍了垂体腺瘤(包括功能性和无功能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垂体功能减退症(如生长激素缺乏、促性腺激素缺乏、促甲状腺激素缺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等)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垂体瘤的影像学诊断、手术指征、放射治疗方案以及激素替代治疗的个体化选择进行了深入探讨。 甲状腺疾病: 全面覆盖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毒性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结节(包括良恶性鉴别)的诊断和治疗。重点讲解了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解读、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意义、放射性碘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评估、细针穿刺活检、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后管理。 肾上腺疾病: 详细阐述了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对于肾上腺影像学特征、激素动态试验以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进行了详细介绍。 性腺疾病: 涵盖了男性和女性的性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发育异常等。重点在于性激素水平的评估、PCOS的诊断标准和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激素替代治疗。 胰腺和糖代谢疾病: 这是本书极为重要的部分,详细阐述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重点在于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临床意义、降糖药物的选择和联合应用、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优化、糖尿病并发症(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的筛查和管理,以及糖尿病的教育和健康管理。 第三部分:其他内分泌相关疾病 钙磷代谢和骨代谢疾病: 详细介绍了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重点关注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水平的解读,以及骨密度测定(BMD)的应用。 内分泌肿瘤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 介绍了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诊断、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原则。特别对MEN综合征的遗传学特点、临床表现和多腺体受累的诊疗进行了深入分析。 内分泌急症: 详细阐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HHS)、甲状旁腺危象、肾上腺危象、甲状腺危象等常见内分泌急症的识别、诊断和紧急处理原则。 诊疗思维的体现: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诊疗思维”的构建。每一章的论述都遵循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 1. 疾病概述与流行病学: 快速建立对疾病的宏观认识。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深入理解疾病的根源,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 临床表现: 详细描述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指导医生进行临床观察。 4. 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强调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并准确解读结果。 5. 鉴别诊断: 引导医生在复杂的临床场景中,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 6. 诊断标准: 清晰列出确诊疾病的关键依据。 7. 治疗原则与方案: 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8. 并发症防治与预后: 关注疾病的长远管理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版的亮点: 内容更新: 整合了近年来内分泌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新的诊断标志物、治疗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新应用,新型甲状腺癌治疗药物等)、治疗技术(如微创手术)以及指南更新。 思维导图与流程图: 引入了大量的图表、思维导图和临床诊疗流程图,将复杂的疾病诊疗过程形象化、条理化,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核心要点,构建清晰的诊疗逻辑。 病例分析: 增加或优化了典型病例分析,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展示如何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诊疗,提升读者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多学科协作(MDT)的视角: 在涉及复杂疾病或并发症时,融入了多学科协作的理念,强调与其他专科医生(如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等)的沟通与合作,以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方案。 本书适用对象: 本书是内分泌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以及对内分泌学有深入需求的普通内科医生、全科医生、内分泌科研究生和进修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和参考用书。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临床思维的训练器,帮助医生在瞬息万变的临床实践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做出最精准的判断和最有效的治疗。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一册)(第3版)》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厚度,更是内容上的充实和理论上的严谨。作者在撰写时,显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内分泌疾病的诊疗精华浓缩于此。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性。很多时候,教科书会提供理论知识,但如何将这些知识落地,转化为具体的临床操作,却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详细讲解了各种检查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要点,还对检查结果的解读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给出了相应的鉴别诊断思路。例如,在解读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时,书中会详细分析T3、T4、TSH、TRAb、TPOAb等指标的意义,以及在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并且会给出根据这些结果来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的逻辑框架。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刚刚开始接触内分泌领域的医学生来说,《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一册)(第3版)》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书中的知识结构清晰,从基础的内分泌生理学,到各种常见及少见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疾病的解读方式,作者能够将纷繁复杂的临床信息条理清晰地梳理出来,并给出逻辑严谨的诊断思路。比如,在学习垂体瘤的章节时,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类型垂体瘤的影像学特点和激素分泌情况,还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垂体瘤的手术适应症、放疗指征以及药物治疗方案。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读者的“思维”,教会我们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培养临床思维的教学方式,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医生来说,比死记硬背要重要得多,它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疾病的本质,并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

评分

阅读《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一册)(第3版)》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学术探讨。作者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温度,在阐述复杂的内分泌调控机制时,既保留了科学的精确性,又通过一些生动的类比,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思维”二字的强调,它不仅仅是罗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更在于教会读者如何去思考,如何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做出最适合的临床决策。举个例子,在讲到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时,书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而是列出了多种治疗药物的特点、作用机制、副作用以及适用人群,并引导读者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程、合并症、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经典的病例分析,这些分析细致入微,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到辅助检查的解读,再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临床功底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的实用性,简直就是临床医生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我是一名内分泌科的住院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内分泌疑难杂症,而这本书总能给我带来启发。它不仅仅是教科书式的理论讲解,更侧重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例如,在处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者时,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分型的PCOS,以及针对每种分型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生育治疗等方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介绍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治疗选择时,会详细列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疗效和潜在风险,并给出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这对于我们做出安全有效的临床决策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本书的更新速度也让我很满意,第三版的内容明显比之前的老版本更加贴合当前的临床指南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让我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诊疗动态,避免因为知识陈旧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我,淡雅的米白色为主调,搭配深邃的蓝色书名,给人一种专业而沉稳的感觉。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很好,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即使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易疲劳。我尤其喜欢的是它的排版方式,重点内容用加粗或者不同的字体颜色标注出来,非常方便我快速抓住关键信息。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设计得相当出色,逻辑性强,能够直观地展现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这对于理解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流程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次在学习甲状腺疾病章节时,书中关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代谢的流程图,清晰明了,比我之前看的任何资料都要易于理解。作者在内容编排上也下了很大功夫,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循序渐进,让读者能够一步步深入。对于我这样的临床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引导我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遇到疑难杂症时,能够提供清晰的思路和诊断方向。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我临床学习路上的得力助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