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型传感器行业的专利分析报告。报告从该行业的专利(国内、国外)申请、授权、申请人的已有专利状态、其他先进国家的专利状况、同领域领先企业的专利壁垒等方面入手,充分结合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并得出分析结果。本书是了解该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并预测未来走向,帮助企业做好专利预警的必备工具书。
目录
第1章概况
1.1研究背景
1.1.1技术发展概况
1.1.2产业现状
1.1.3行业需求
1.2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研究对象
1.2.2研究方法
1.2.3相关事项和约定
第2章CMOS图像传感器
2.1CMOS图像传感器专利总体态势
2.1.1申请趋势
2.1.2原创/目标国或地区分布
2.1.3申请人分析
2.2重要申请人——索尼
2.2.1申请趋势
2.2.2产品相关核心专利布局
2.2.3堆叠式背照技术
2.2.4索尼专利申请撰写策略
2.3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
2.3.1申请态势
2.3.2技术分布
2.3.3中国专利有效性
2.3.4申请人分析
2.3.5技术功效分析
2.4核心专利技术
2.4.1解决减小暗电流问题
2.4.2解决抗串扰问题
2.4.3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2.5本章小结
第3章柔性压力传感器
3.1柔性压力传感器专利总体态势
3.2应用领域分析
3.3电子皮肤技术
3.3.1申请态势
3.3.2专利区域分布
3.3.3申请人分析
3.3.4技术生命周期
3.3.5电子皮肤技术发展路线
3.4电子皮肤应用技术
3.4.1典型应用技术解析
3.4.2技术功效分析
3.4.3主要产品及专利布局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4章光子型红外传感器
4.1光子型红外传感器专利总体态势
4.1.1申请趋势
4.1.2专利区域分布
4.1.3申请人分析
4.2多波段光子型红外传感器
4.2.1申请态势
4.2.2技术发展路线
4.2.3技术功效分析
4.2.4重要专利分析
4.3重要申请人——SOFRADIR
4.3.1碲镉汞红外传感器技术路线
4.3.2SOFRADIR军民融合策略
4.3.3中国军民融合策略
4.4本章小结
第5章陀螺仪
5.1陀螺仪技术专利总体态势
5.2MEMS陀螺仪
5.2.1专利申请趋势
5.2.2专利区域分布
5.2.3申请人分析
5.3正交误差补偿技术
5.3.1技术发展现状
5.3.2申请趋势
5.3.3专利区域分布
5.3.4申请人分析
5.3.5专利布局分析
5.4初创公司成功之道——InvenSense
5.4.1InvenSense专利概况
5.4.2重要专利技术
5.4.3研发团队
5.4.4申请策略
5.4.5专利布局
5.4.6技术路线
5.4.7企业并购
5.5本章小结
第6章MEMS制造工艺
6.1MEMS制造工艺专利总体态势
6.1.1申请趋势
6.1.2技术构成
6.1.3专利区域分布
6.1.4申请人分析
6.2硅通孔工艺
6.2.1申请态势
6.2.2专利区域分布
6.2.3申请人分析
6.2.4技术发展路线
6.2.5技术功效分析
6.2.6重要专利分析
6.3重要申请人——台积电
6.3.1公司概况
6.3.2专利申请态势
6.3.3多角度解决封装应力问题
6.3.4扇出晶圆级封装核心技术
6.3.5商业秘密与专利保护
6.4MEMS工艺标准化的突破口
6.4.1CMOS-MEMS融合工艺概况
6.4.2重要专利分析
6.4.3重点产品分析
6.5本章小结
第7章主要结论
7.1技术创新
7.2知识产权保护
7.3企业运营战略
图索引
表索引
前言/序言
“十二五”期间,“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每年选择若干行业开展专利分析研究,推广专利分析成果,普及专利分析方法。《产业专利分析报告》(第1~38册)自出版以来,受到各行业广大读者的广泛欢迎,有力推动了各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2015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继续秉承“源于产业、依靠产业、推动产业”的工作原则,兼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课题成果的普惠性,在综合考虑来自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创新主体的众多需求后,最终选定了10个产业开展专利分析研究工作。这10个产业包括风力发电机组、高端通用芯片、糖尿病药物、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电池、高性能汽车涂料、新型传感器、基因测序技术以及高速动车组和高铁安全监控技术,均属于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的核心产业。近一年来,约150名专利审查员参与课题研究,历时6个月,对10个产业进行深入分析,几经易稿,形成了10份内容实、质量高、特色多、紧扣行业需求的专利分析报告,共计400多万字、两千余幅图表。
2015年度的《产业专利分析报告》在加强方法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申请人合作、专利运营、外观设计、产品专利、技术路线、技术差异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并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验证。例如,高性能子午线轮胎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了美国和日本申请人互相要求专利优先权达成联盟的新方式;新型传感器课题组在初创企业利用专利成长的路径方面作出了尝试;碳纤维复合材料课题组对宝马i3进行了产品专利剖析,找出了国内企业可借鉴专利和风险专利;高速动车组和高铁安全监控技术课题组找出了我国与其他高铁强国的专利技术差异。
2015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的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先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先生、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先生等专家多次参与课题评审和指导工作,对课题成果给予较高评价。来自社会各界的近百名行业和技术专家多次指导课题工作,为课题顺利开展作出了贡献。课题研究也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先生和科技司基础技术处副处长阮汝祥先生多次亲临指导。《产业专利分析报告》(第39~48册)凝聚社会各界智慧,旨在服务产业发展。希望各地方政府、各相关行业、相关企业以及科研院所能够充分发掘专利分析报告的应用价值,为专利信息利用提供工作指引,为行业政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支撑。
由于报告中专利文献的数据采集范围和专利分析工具的限制,加之研究人员水平有限,报告的数据、结论和建议仅供社会各界借鉴研究。
产业专利分析报告(第46册) 新型传感器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