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1、选文经典:100篇都是经典短文,具有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特点。它们大多为叙事类小故事的“史料”,这类故事通常塑造一两个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或者能给人以启示或表达某个道理。这与中考出题课外文言选文要求一致。
第二、试题仿真:近几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都安排了四道题,12分。四题分别涉及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篇章理解、主旨把握。本书不仅在题型上与此保持一致,而且收集的题目都是出题人精心编创的。训练与中考接轨,才能让考生摸索到有效的答题方法与经验,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第三、方法指导:本书的方法指导不停留在表面。在第1章从选文考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综合理解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在第二章之后的每一篇选文后,都设置“仿真试题”“参考译文”“解题指津”“阅读指导与感悟”——注重课内外的联系;注重解题思路的归纳;注重解题丢分陷阱的规避。让资深编委几十年积累的经验,短时间内直接传递给考生,让考生答题少走弯路。
第四、主题明确:本书单元主题分为明君治世、贤臣文治、良将武功、贤达轶闻、佳木良禽等,方便考生触类旁通,总结归纳,对照提升。
第五、知识系统:在每篇选文后“因文制宜”设置了文言文“知识卡片”,它尽量做到了文言知识(字音字形、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理解、古文化常识)的系统性。
荀子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意为即使庸劣的马,若能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达到千里之远。学习文言文想一步登天,那是绝不可能的。只要读者针对本书这100篇文章,阅读——训练,再阅读——再训练,如此不断循序渐进,就一定能答好上海中考课外文言文试题,赢定中考12分!
第1部分是上海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应对方略。深度解析选文、考点等的命题规律,总结出针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综合理解4种类型考题高效精准的解题方法。
第二部分精选100篇经典短文,具有篇幅短小,寓意深刻,符合中考要求。主题明确,方便考生触类旁通,总结归纳,对照提升。“学习课外,联系课内”,把课外篇章涉及到的重点词语在课内出现的用法归纳,150文言实词和6个文言虚词以表格化呈现,一目了然。
徐忠:中学语文一线资深教师,教龄21年。发表论文、教学随笔、文学作品等共计10万字左右。他融聚十多年初三把关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曾编撰《中考冲刺最后50天》。他是多项市级、区级课题主持人 。
朱志花:中学语文一线资深教师,教龄12年。她秉持教学相长的理念,一直奋战在一线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中,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和课题获奖并发表。
王玖瑜:中学语文一线资深教师,教龄12年。爱阅读、善思考、肯钻研,她的语文课深受学生们喜爱。
目录
第一章 阅读方法深度指导
一 亭林五易书稿——选文、考点等命题解析1
二 黄白“慈”鸡——解题方法之词语解释2
三 韩生料秦王——解题方法之句子翻译4
四 周忱留心公事——解题方法之内容理解6
五 太祖视事东阁——解题方法之综合理解8
第二章 明君治世
六 治国犹栽树10
七 桓公知士11
八 鲁公治园14
九 宋太祖怕史官15
一〇 刘备纳贤17
一一 光武皇帝20
一二 赵威后问齐使22
一三 夏后伯启24
一四 灭烛绝缨25
一五 崔光取布27
一六 齐桓公见小臣稷29
第三章 贤臣文治
一七 刘基论相32
一八 曾巩论王安石33
一九 子奇治阿35
二〇 郭子仪荐李光弼36
二一 包拯传38
二二 温太真不畏权势40
二三 赵襄王学御41
二四 刘行本进谏43
二五 魏文侯燕饮44
二六 孔子献计救火47
二七 唐太宗怒斥敬德49
二八 吕蒙正不受镜51
第四章 贤达轶闻(一)
二九 苏子美饮酒54
三〇 楚威王闻庄周贤55
三一 张孝基仁爱57
三二 杨万里刚正不阿59
三三 《隆中对》(节选)60
三四 以身居作 62
三五 张耳64
三六 东坡诗文65
三七 程氏授书东坡 66
三八 吉人之辞寡 68
三九 贤士隐居者(节选)69
四〇 张溥嗜学70
四一 陆游筑书巢72
四二 范仲淹还金授方73
四三 顾荣贻炙74
四四 欧阳修“三上”作文76
四五 银烛78
四六 华歆与王朗80
四七 名如其人81
四八 王羲之题字83
第五章 贤达轶闻(二)
四九 刘南垣开喻门生 86
五〇 王粲奇才88
五一 投辖留宾90
五二 何易于挽舟92
五三 谢安赴宴93
五四 宗世林为人95
五五 左思作《三都赋》97
五六 陈胜为王 99
五七 于令仪济盗成良100
五八 张杲卿断案102
五九 结绳而治104
六〇 晏殊初仕106
六一 二人并走107
六二 詹懋举以工为师109
六三 张之万之马111
六四 礼乐皆东112
六五 鲁学士祝寿114
六六 柳开任气115
六七 惠子相梁116
六八 刘氏善举117
第六章 警世寓言
六九 焚庐灭鼠119
七九 石弓120
七一 疑人窃履122
七二 越无车124
七三 甘戊使于齐126
七四 农夫耕田128
七五 三人越谷129
七六 若石之死131
七七 汉世老人133
七八 盲人过桥135
七九 鹦鹉噪虎137
第七章 良将武功
八〇 南郡公好猎139
八一 使人索回书 140
八二 伯夷叔齐141
八三 年羹尧用兵143
八四 七擒孟获144
八五 蛤蟆充马145
八六 郑板桥开仓济民146
八七 羿射不中147
八八 迂公修屋149
八九 许金不酬150
九〇 知人 152
第八章 其他
九一 商陵君豢“龙” 154
九二 互不相师 155
九三 盗不劫幸秀才酒157
九四 放翁家训(陆游)158
九五 张元饲弃狗160
九六 李生论善学者162
九七 陈恪勤市米163
九八 唐临为官164
九九 宋君杀唐鞅166
一〇〇 骂鸭167
附录
(一)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169
(二)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规定的6个文言虚词193
(三) 文言文常用通假字简表(以考试篇目为范围)196
参考答案 197
这本《赢定中考·课外文言文100篇》真是太及时了!我孩子今年就要中考了,文言文一直是他的弱项,每次看到那些古文就头疼,别说理解了,连字都认不全。之前也尝试过一些其他的教材,但要么太枯燥,要么讲解过于深奥,孩子根本看不进去,反而打击了他的积极性。直到我发现了这本,简直是救星!它收录的100篇课外文言文,选材非常贴合中考大纲,而且难度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句子到稍微复杂的篇章,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讲解方式,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字词解释,而是结合了大量的例句和背景故事,让孩子在理解原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一点都不觉得乏味。每篇的翻译也十分到位,准确又不失文学性,不像有些翻译生硬得像机器翻译。我孩子现在每天都会主动翻看,遇到不懂的地方,也能很快找到答案,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很多,他自己也说,现在对文言文的恐惧感少了很多,甚至开始有点兴趣了,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欣慰。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的中考生,我深知文言文的“拦路虎”效应。那个时候,课本上的文言文就已经让我绞尽脑汁,更别提那些零散的、不熟悉的课外篇目了。我清楚地记得,考试的时候,遇到一篇陌生的文言文,那种手足无措的感觉。所以,当我看到《赢定中考·课外文言文100篇》这本书时,我立刻想到,如果我当年有这本书,情况肯定大不一样。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100篇文章,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编排,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扎实的文言文功底。那些文章的选取,既有经典名篇的节选,也有一些常被忽视但对理解文言文体系非常有帮助的文章。它的注释非常细致,不仅解释了字词的含义,还指出了文章的写作特点、可能出现的难点,甚至还附带了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理解深度非常有益。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些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记忆,而是学会主动地分析和思考,这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文言文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本《赢定中考·课外文言文100篇》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所收录的100篇文言文,涵盖了古代散文、诗歌、论说文等多种体裁,既有诸子百家的思想光辉,也有唐诗宋词的婉约豪放,还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阅读这些篇章,就像在穿越历史的长河,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文本和翻译,更注重引导读者去体会文章背后的文化意蕴。比如,在解读一篇关于孝道的文章时,它会深入剖析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在分析一篇描绘山水风光的篇章时,它会引导读者感受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寄情。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文言文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充满趣味和启迪的文化探索。我孩子读完后,不仅文言文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大大提升,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赢定中考·课外文言文100篇》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这类教材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讲得花里胡哨但内容空洞。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我被它扎实的内容和严谨的编排深深吸引了。它选取的100篇课外文言文,几乎篇篇都是精挑细选,每一篇都紧密结合了中考的考查方向,而且很多篇目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比较全面的文言文知识体系。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对每一篇文言文的解析都做得非常到位。首先是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文章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然后是逐句的翻译和注解,字词释义准确,并且考虑到中考的知识点;最后还有要点提炼和能力提升环节,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旨、学习写作手法,甚至拓展延伸。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懂”到“会”,再到“活学活用”,真正掌握文言文。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对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我一直觉得,学习文言文,如果只是死记硬背,那永远也学不好,关键在于培养那种对语言的敏感度,对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而《赢定中考·课外文言文100篇》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它收录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语言风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从朴实的先秦散文到华丽的唐宋骈文,再到明清小品的简洁明快,都能让学生在接触中体会到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语言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解的时候,并没有过分强调“技巧”,而是通过大量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势”。比如,它会指出一些文章的起承转合,或者某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妙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我孩子在读完这本书后,感觉他对文言文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默写和翻译题上,错误率大大降低,这充分说明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评分东西很好,对学习也很有用处
评分不错的书本
评分老师要求买的,还没开始用,不过应该蛮好
评分孩子需要的书,假期里刚开始看,感觉还不错,应该有用。
评分又快又好
评分好
评分不错的书本
评分很好用的一份复习资料,挺好的!
评分不错的书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