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藏>医方研究》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共建项目“北京白云观所藏明《道藏》医药养生文献整理与利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的顺利完成以及《<道藏>医方研究》的顺利出版得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道藏>医方研究》以《道藏》中的医方文献为整理和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道藏》医药著作以外的医方文献。对《道藏》医药著作如《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图经衍义本草》《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灵枢略》《黄帝素问灵枢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仙传外科集验方》(又名《仙传外科秘方》)《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急救仙方》等,因研究者众多,故《<道藏>医方研究》未予收录。进一步挖掘整理《道藏》医方文献,对研究中医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道藏>医方研究》分上、下篇两部分。上篇为总论,其中第一章为《道藏》医药概况,介绍《道藏》概况、《道藏》医药文献及《道藏》医方概况;第二章为《道藏》医方分类与分析,讨论了医方功效分类、医方制法特点、医方服法特点,并对医方药物进行简要分析。下篇为各论,从剂型角度对药方进行分类,按照各类剂型药方数量由多至少依次排列为:丸剂、丹剂,散剂、汤剂、酒剂、膏剂和其他。
作者简介
张其成教授,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教授,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中医人文学学科带头人。张其成教授是中医哲学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有较大学术影响。目前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道藏》医药概况
一、《道藏》概况
二、《道藏》医药文献
三、《道藏》医方
第二章 《道藏》医方分类与分析
一、医方功效分类
二、医方制法特点
三、医方服法特点
四、医方药物分析
下篇 各论
第三章 丸剂
第四章 丹剂
第五章 散剂
第六章 汤剂
第七章 酒剂
第八章 膏剂
第九章 其他剂型
精彩书摘
《<道藏>医方研究》:
3.洞神部
经过对洞神部非医典籍中医药文献的梳理,共摘出66个药方。药方具体分布情况为:灵图类《四气摄生图》中有外麻散子、肾沥汤、五参丸方、补肾气肾沥汤丸、补肾茯苓丸(两个)、排风散子、八味丸方、护命茯苓丸、诃梨勒丸方、无名方。方法类《太清中黄真经》中有胡麻汤和四时枸杞汤;《枕中记》中有断谷常饵法(两个)、服药兼茯苓以当诸食法(两个)、服油法、服巨胜法;《神仙服食灵草菖蒲丸方传》中有灵草菖蒲丸方;《上清经真丹秘诀》中有疗众疾法(消冰丸、内炙丸、沃雪丸、十泻丸、通利丸、众气丸、荡邪丸、通胃丸、扫疾丸、万病丸);《太清经断谷法》中有葵子汤(三个);《混俗颐生录》中有续命汤、薯药丸、茵陈丸、犀角丸、红雪、柴胡汤、三黄丸、无名方(两个);《保生要录》中有药枕方;《三元延寿参赞书》中有紫苏汤、五苓散(两个);《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中有老君去尸虫方;《紫团丹经》中有古仙秘方;《太上肘后玉经方》中有太上肘后玉经方;《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方》中有无名方。众术类《悬解录》中有甘草汤、守仙五子丸方;《太清石壁记》中有黄帝九鼎丹方、黄帝九鼎大还丹方、太一金膏丹方、无忌丹、艮雪丹方、太一小还丹方,五灵丹方、艮雪丹、造内丹法、治疟丹、治疮癣方、八石丹治人癞病法、服金英等诸丹疗病法、服艮雪小还丹等法、紫雪法、造砒丹法;《金华玉液大丹》中有金华玉液大丹;《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中有黄帝四扇散方和王母四童散方;《灵飞散传信录》中有治云母法(三个);《太清九真中经内诀》中有饵丹砂法。
以上所选药方所涵盖的功用极为广泛,我们试从以下五类功效来说明:
(1)祛疾疗病 有治疗疾病效果的药方包括五参丸方、补肾茯苓丸(两个)、八味丸方、护命茯苓丸、诃梨勒丸方、消冰丸、内炙丸、十泻丸、通利丸、众气丸、扫疾丸、万病丸、茵陈丸、犀角丸、三黄丸、柴胡汤、外麻散子、排风散子、五苓散、胡麻汤、四时枸杞汤、方法类《混俗颐生录》中无名方、药枕方、灵草菖蒲丸方、治疟丹、治疮癣方、服金英等诸丹疗病法、服艮雪小还丹等法、紫雪法、造砒丹法、造内丹法、八石丹治人癞病法、断谷常饵法(两个)、服药兼茯苓以当诸食法(两个)、服巨胜法、饵丹砂法、老君去尸虫方及方法类《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中一无名方。可见大多数药方都具有此功用,而且可治疗疾病的种类也较多,如五参丸方可治疗健忘多惊;补肾茯苓丸能治疗男子肾虚所致诸多症状;八味丸方用于肾有病所引起的小便多、腰痛等症;外麻散子可治疗肝脏疾病引发的各种眼疾;排风散子能治肺脏疾病所致皮肤病变及上气、咳嗽、涕唾稠黏等症;春末夏初之时,外界阴雨较多,导致人体湿重或饮聚体内,出现风湿、自汗、体重、转侧难、小便不利之症,此时可用五苓散。还有一些是道家炼丹方,亦具有治疗疾病的效果,如外用能治疮癣等皮肤之疾。
……
前言/序言
天佑中华,赐我中医。三皇肇始,五帝开基。千年传承,护佑苍生;世代坚守,保民健康。大医国风,乾坤浩荡!医魂仁心,山高水长!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当今时代,中医遇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我们还不能把握机遇,还不能赢得挑战、战胜危机,那么中医很可能将不复存在!我们这一代人将愧对历史、愧对未来!
如何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如何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未来对我们的期盼。需要中医药行业内以及行业外各界人士一起努力、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当然,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医药学思想文化基础问题,要理清本源,搞清楚中医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搞清楚中医的思维方式,搞清楚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人文与科技)的关系。因为就中医的命运而言,从根本上说中医的兴衰是中华传统文化兴衰的缩影,中医的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缩影,是否废止中医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重要环节……如何发展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炎黄子孙及有识之士的使命和担当。
《道藏》医方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