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生命哲学》主要由本人学术论文汇编而成,这些学术论文原载于不同的学术期刊、报纸、教材和本人博客之中,时间跨度近30年。集中体现了笔者对中医生命哲学的分析、思考与展望。
《中医生命哲学》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医生命哲学”进行了论述:
一是中医哲学内涵。指出中医哲学是东方生命哲学的代表,中医哲学研究生命的本源问题。“气”是生命的本质,“气一阴阳一五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而生命的变化规律体现在阴阳五行的变化生克上,生命的调节就是调气,亦即阴阳调和,“象数思维”则是中医哲学认知生命的方法。
二是生命的本质。运用现代科学熵理论对中医学的气论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真气对应于人体大系统及脏腑小系统的总熵,气的运动伴随着正熵的产生,气机出入导致了负熵的摄人,对各脏腑小系统而言,其相互间还存在着熵流交换,熵理论与“气”的关系探讨为中医学“气”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是能量,也是一种信息。经络气的通道,是一个关系结构、关系实在。
三是中医天人观。集中分析和探讨了《黄帝内经》的天人观、天文医学思想、历法医学思想、“气一阴阳一五行”论,指出其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的“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方式。探讨了《周易》循环律的特征及普适意义,认为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具有循环往复、首尾相衔的特征,表现为“圆”的基本形式,循环律是一种周而复始但又并非绝对回归于出发点的宇宙普适规律。
四是生命的养护。《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养生就是精、气、神并重,气功通过锻炼意识调控精神而达到心灵纯化、心身健康的目的。它以调形(调身)、调息(调气)、调心(调神)为手段,以心灵纯化、心身健康为目的,以真、善、美为最高境界,是养护生命的内求之道,生命在呼吸之间,生命的养护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
作者简介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文化专家,世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医思想文化研究。
目录
中医哲学内涵
中医哲学述论
中医哲学是东方生命哲学的代表-2010年12月9日在北京大学高等
人文研究院发言
中医哲学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中医学是基于生命和人文的医学
关于中医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
生命的本质
中医学的“气”与熵再探
人身的“六气”“四用
人身三宝精气神
人体经络及其研究误区
李时珍对人体生命的认识
中医天人观
《黄帝内经》天人观
《黄帝内经》天文医学思想
《黄帝内经》历法医学思想
《黄帝内经》“气-阴阳-五行”论
形神一体天人同源——谈《黄帝内经》中的整体思维
邵雍:从物理之学到性命之学
《周易》循环律的特征及普适意义
开放的圆——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哲学命题
中医学生命模型的特征和意义
生命的养护
天佑中华有中医
《黄帝内经》的保健思想
真正的养生需精气神并重
向婴儿学习养精气神
“长生不老”只须精气神并重
从练功之技到修身之道——气功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百日筑基,修炼精气神
调呼吸,调动生命本源——调呼吸法门
顺天应人,自有心中好风水
修五心能长寿
精彩书摘
《中医生命哲学》:
中医哲学研究的问题及其意文①
受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筹备组的委托,我想就中医哲学谈两个问题。
第一,中医哲学要研究什么,第二,为什么要研究中医哲学。
中医哲学要研究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医哲学要研究的当然是中医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终极问题,因为哲学就是研究终极、本原问题的,就是刨根问底的学问。那么中医学的本原问题、终极问题、本质问题究竟是什么?我想是不是可以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中医学的本体论和生命观的问题。
研究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可以解决为什么中医学理论体系、临床实践是这种样子,而不是西医那种样子?中医为什么要用整体综合的方法,而不是分析还原的方法?就是说为什么中医要用象数、用阴阳五行来构建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证候学说及药物的四气五味学说、方剂的君臣佐使学说?中医学的这套认识生命的方法究竟有没有意义?按照这种认识方法究竟能不能揭开生命的秘密?这是中医哲学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中医哲学所要研究的另一个重点问题就是中医的本体论和生命观,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生命,中医学有一套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生命学说、生命观,中医生命观问题涉及生命的终极问题、本原问题、本质问题。中医关于生命的一个重要学说就是“气”,中医讲了各种“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有药物之气、病邪之气,等等;中医讲气化、气机,讲气的升降出入。五脏六腑是气的系统,经络是气的运行通道,病证是气化、气机失调的反映,中药有四气五味……与“气”密不可分的是精、神,精气神是生命三宝。实际上可以说中医就是将生命分成精气神或者形气神三个层面。“气”是生命的本原,是精和神的中介,介于有形和无形中间,并且更偏向于无形。这三个层面是递进关系。在“形”的层面上,中医最早是讲解剖的,后来更强调功能了,就超越形体了,“形”层面的生命问题是可以用科学解决的,这一点中医比不过西医,中医无疑是处于劣势;在“气”的层面,还有很多现代科学所解释不了的地方,而这一块恰恰是中医的精髓。在“神”的层面包括了“心神”“神明”等学说,是无形的,这个层面超越了辨证论治,是辨神论治。扁鹊“望而知之”就是辨神论治。这一部分更是为现代科学所排斥。
这三个层面中,中医最重视“神”,最轻视“形”。这和西医恰恰相反。“气”和“神”究竟能不能用科学来解释?我看很困难。这两个层面的东西用形态学方法做实验,恐怕做一万年也做不出来,也解释不了,比如中医讲“左肝右肺、心上肾下”,你做一万年的实验,能从人的形体上找出来吗?这恰恰是中医的精华,是中医的传统,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一直在退化。所以中医的生命观和本体论应该是中医哲学研究的重点。
关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中医哲学?也就是中医哲学研究有什么意义?我想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个就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意义,第二个就是对中医学的意义。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刚才方克立先生已经讲得非常好、非常透彻,任继愈先生刚才也谈了,中医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分支、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同样是中国哲学史的一部重要的经典。
……
前言/序言
天佑中华,赐我中医。三皇肇始,五帝开基。千年传承,护佑苍生;世代坚守,保民健康。大医国风,乾坤浩荡!医魂仁心,山高水长!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当今时代,中医遇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我们还不能把握机遇,还不能赢得挑战、战胜危机,那么中医很可能将不复存在!我们这一代人将愧对历史、愧对未来!
如何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如何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未来对我们的期盼。需要中医药行业内以及行业外各界人士一起努力、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当然,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医药学思想文化基础问题,要理清本源,搞清楚中医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搞清楚中医的思维方式,搞清楚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人文与科技)的关系。因为就中医的命运而言,从根本上说中医的兴衰是中华传统文化兴衰的缩影,中医的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缩影,是否废止中医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重要环节……如何发展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炎黄子孙及有识之士的使命和担当。
中医生命哲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