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8
西藏一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英国《卫报》称:《西藏一年》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当今世界神秘圣地人们的真实生活。
英国广播公司(BBC)第四台台长说:《西藏一年》非常好,我不想删改任何地方。
本书作者书云说:西藏一年给我留下了什么?这里既不是想象中的香格里拉,也不是等待拯救的蛮荒之地。它的独特让人心动和神往。我真实地记录了它的一年。
全球冒险家为什么总像被磁石吸引一般不断奔赴西藏?
无数人为何万里迢迢去朝圣,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也无怨无悔?
雪域高空兀鹫盘旋,为什么无人见过其尸体?
冰雹喇嘛的职责是什么,乡村法师每天又怎样度过?
西藏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海报:
从十八世纪西方的探险家,到青藏铁路开通后掀起的西藏热,神奇广袤的青藏高原具有让人魂牵梦萦的魅力,诸多关于西藏的图书足以为证。然而,很难从中看到普通藏族人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心声,体味他们的甘苦。即便当下许多人远赴西藏旅游,大多也只是匆匆一瞥,来不及了解真实的西藏。其实,真实的故事自有千钧之力。《西藏一年》作者、纪录片导演、作家书云,用整整一年时间深入西藏,选取乡村法师、农民、僧人、干部、医生、老板、三轮车夫,包工头等各行各业的藏族人为对象,近距离如实记录了他们在夏、秋、冬、春四季的生活故事,将一个有温度的西藏带到世界面前。
难怪同名纪录片能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第四台连播三遍,台长更评价说:“《西藏一年》非常好,我不想删改任何地方。”西藏一年给我留下了什么?这里既不是想象中的香格里拉,也不是等待拯救的蛮荒之地。它的独特让人心动和神往。我真实地记录了它的一年。——书云
书云
作家、导演、制片人。1986年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赴牛津大学攻读历史,此后一直致力通过纪录片让世界了解中国。导演和制作过多部在国际主流媒体影响巨大的影片,包括《百年叱咤风云录》(People’sCentury)、《1421年:中国发现新大陆?》(1421:ChinaDiscoveredAmerica?)、《启蒙时代》(HeroesofEnlightenment)、《3D中国大熊猫》(3DChinesePanda)、《马可·波罗:现代启示录》(MarcoPolo:AVeryModernJourney)、《喜马拉雅的天河》(SkyRiveroftheHimalayas)等。2006年第六次进藏,在江孜和八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处一年,记录他们真实平凡又起伏跌宕的四季生活。五集人文纪录片《西藏一年》在英国广播公司首播后,迅速被德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四十多个国家的电视台购买,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
在执导《西藏一年》期间,将片中八位人物的故事和命运记录下来,是为本书。本书英文版和电视纪录片同步在英国推出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本书是默多克麾下的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签约的三部游记之一,其他两部为《万里无云》和《长征》。《万里无云》讲述书云千禧之年从西安出发,走过中亚,走遍印度,走了整整一年六个月,寻找玄奘的史诗般旅程,被布克文学奖掌舵人MartynGoff在《泰晤士报》推荐为年度佳作。2005年,书云又以一年时间重走雪山草地,寻访尚在人世的老红军,写出震惊西方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长征》。书云在伦敦和北京两地生活。
“香格里拉”只是西方臆想,真实的西藏在《西藏一年》里。
——《世界新闻报》
《西藏一年》展示的是当今世界舆论极为关注的地区普通藏族人的生活,他们的追求和向往、婚丧嫁娶、宗教信仰以及传统习俗,让我们觉得真实可信。
——《曼彻斯特报》
《西藏一年》是一本站在人类学角度观察西藏的杰作。
——《观察家报》
《西藏一年》揭开神秘面纱,让人真正走入西藏。
——《每日电讯报》
《西藏一年》是一本让人再也放不下的书,一段从未有过的记录。
——《广播周刊》
《西藏一年》打开了一个真实的圣域。
——《星期日独立报》
《西藏一年》这本书远非BBC纪录片单薄的副产品,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藏学的书云,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她个人的、有时令人痛楚的旅程。
——《每日电讯报》
《西藏一年》在BBC播出后,又被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挪威、阿根廷、伊朗、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南非、韩国,以及覆盖整个非洲的非洲电视广播联合体、覆盖整个拉美的拉美电视广播联合体、覆盖整个亚洲的发现频道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电视台订购与播放。
——新华网
《西藏一年》让人在感受变化中的普通西藏人喜怒哀乐的同时,对那些鲜为人知的、浸润西藏农民日常生活的传统文化的描述,也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格勒(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
《西藏一年》真实地表达了西藏,特别是反映西藏现实存在的问题。
——洪涛(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处长)
序
自序
第一章英雄城之夏
第二章失业的冰雹喇嘛
第三章天葬
第四章轮回路上
第五章漫漫求学路
第六章天寒地冻
第七章我要出嫁?
第八章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
第九章女人、山羊、青稞酒
第十章三百万声祈祷
第十一章罪恶即是惩罚
第十二章留住信仰
后记
次旦像往常一样,盘腿坐在经堂的床上,被一摞摞经文和色泽鲜亮的羊毛线重重包围着。
他正在用白纸折成小小的正方形,再缠上红、蓝、绿三色线。这是藏族人戴的护身符。缓慢而低沉的诵经声在屋子里流淌回荡。他专心致志诵经缠线,甚至没有抬头看一眼刚进门的客人,只是伸手示意,让他们坐下。
来者是一对男女,手捧两大篮糌粑和羊毛,这是给次旦法师的礼物。看来他们今天有要事相求。
次旦把一个做好了的护身符投进身边的小竹篮,转身向坐在一旁的我解释说:“他们俩是让我来算一卦,看看他们的儿女能不能成婚。”
两位访客约莫四十来岁,把篮子放在次旦面前的桌上,然后坐到他脚边。次旦拿出纸笔,询问了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一一记下来,接着又问遍了两家所有成员——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姐夫嫂子、侄儿侄女,无一遗漏。
次旦算命需要知道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我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全家人的呢?在我看来,找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已经很难;要找个八字相合,而且与全家人相合的伴侣,大概比登天还难。女孩的某个侄儿与她未来丈夫的婶婶八字不合,真的会碍事吗?
次旦看透了我的心思,“我这里要算一两个钟头,你先到厨房喝点酥油茶。稍后我再解释。”
我在厨房里找到央宗,她正在生炉子,于是我到院子里搬了几块晒干的牛粪。
我们的住处也有一个烧牛粪的炉子,我越来越喜欢它。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最适宜生存的动物就是牛,牛粪则为藏族人提供了最好的燃料。村民把灰烬倒在露天厕所里,盖在人的粪便上,过一段时间掏一次粪,撒在地里做肥料,一点都没浪费。每次用牛粪生火,我都不禁啧啧称奇。
思绪正如脱缰的野马般翻腾不止时,我看见那位女客人也走进厨房,帮央宗准备午饭——土豆炖牦牛肉。她叫卓玛。卓玛的眉宇间笑意吟吟,流露出一种热情的美丽。可是,她不能大笑。与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她的牙齿差不多掉光了。卓玛身材颀长瘦削,穿一件漂亮的红色丝绸衬衫,束在传统的黑色毛裙里。显然,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央宗告诉我,卓玛有五个女儿,今天决定的是老三宗嘎的婚事。
“宗嘎是村里最能干的女孩,到他们家求婚的人多得数不过来。”央宗说。
“只有十几个,不算多。”卓玛谦虚地说。
“他们配不上您的女儿吗?”我问。
“他们都很好,有的有钱,有的相貌英俊,有的文化水平高,有的还在县里上班,但是,每次问次旦法师的意见,他都说不合适。”
可能是哪位亲属的八字不合吧?那么,卓玛自己觉得女儿和那些男孩子合适吗?毕竟知女莫若母嘛。我还想知道她的女儿宗嘎是怎么想的。
“我的想法不重要,”卓玛马上说,“就看次旦怎么算。提亲的事女儿也不知道。按照习俗,用不着告诉她,这是父母的事。”
央宗一边削土豆,一边点头表示赞同。
“宗嘎不知道您今天在帮她选丈夫?”我惊讶地问道。
卓玛摇摇头,“如果次旦算出来两个人合适,我们就把婚事定下来。如果他说不行,那就只好算了。”
虽然她还不能确定今天算卦的结果,但是,对男方的家世早已了如指掌。这也难怪,唐麦村总共只有九十六户人家,男孩算是在她的眼皮底下长大的。
“他是个好孩子,虽然有些害羞,但是人很和气。如果能像父亲,那就再好不过了。他父亲可是全村最勤快的人。”其实,卓玛还有一点没好意思说,但央宗告诉我,他家也是全村最富裕的。
“但是,宗嘎会怎么想呢?”
“她如果能嫁给那个男孩,是她的福分,村里人都会羡慕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她停了一下,接着说,两个人曾经在一所中学念书,算是同学,女儿不会有意见的。
“为什么婚事要让次旦做主?”我追问道。
央宗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大概是因为我怀疑的口气。
“次旦法师能算出来,如果他不同意,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卓玛的回答很干脆。她又帮我倒了一杯酥油茶,然后把剩下的拿进了经堂。
看着卓玛的背影,我想起我的母亲。十多年前,我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告诉父母我要嫁给一个英国人,父亲断然反对,“好几亿的中国男人,难道就找不到一个丈夫?孤身在外,被骗了怎么办?”母亲则悄悄到家附近的寺庙找到那个据说算卦特别灵的瞎子,给我卜了一卦。算命先生究竟是怎么说的,母亲从来没对我讲过,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母亲至少心里踏实些了,并把占卜的结果告诉了父亲,父亲因此不再坚持一定要一个中国女婿。我很感激那位算命先生,但是那和次旦法师的一手包办完全不同。
其实在内地算命问卜也蔚然成风,在很多城市的主街上到处是坐在路边等待生意的算命先生。与次旦法师不同的是,内地的算命先生往往是先揣摩猜测来人的心理,顺情说好话,哄得人高兴,以多赚钱。我可以猜想算命先生对我母亲模棱两可的说法,而母亲则可以按着她希望的结果去解读。在婚姻问题上,有一个人人都遵循的原则: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午饭准备好了,我悄悄走进经堂,想看看算命的结果。次旦还在拈指掐算,口中念念有词,但卓玛的脸上却已经绽开了笑容,我知道这次她女儿的婚事肯定成了。最后,次旦终于放下纸笔,郑重地宣布结婚的吉日,也就是十一月十三日。
我们一边吃午饭一边讨论即将到来的婚礼。
“幸好你给卓玛的女儿留了一点准备的时间。”我对次旦说。我想象不出那女孩子会怎样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这个嘛,你不用担心,婚礼什么时候举行对她不重要,因为之前都是保密的。”次旦咯咯地笑着。
我以为次旦又在开玩笑。他是我认识的藏族人中最幽默的。有一次回北京前,我问他想要什么礼物。“一座金山一座银山。”他一本正经,然后又真诚地说,“你能平安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但是,婚姻大事显然不能开玩笑,可我真的不相信宗嘎会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自己成为新娘。
“真的吗?为什么不事先告诉宗嘎?”我问卓玛。事情实在不可思议。
“怕她不满意,会逃婚。”卓玛说。
“但是,她可能一辈子都不幸福。”我低声对次旦法师说,怕两位客人听到,扫了兴致。
“你不用操心,她会很幸福。”次旦说,“男属龙,女属牛,地支相合,命宫方位互补,而且两个人的财运都很好。”听他口气,好像一切都是天作之合。
两个人相爱难道不重要吗?
“年轻人谈恋爱没错。”次旦说,“但是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听父母安排,而父母会请法师决定。如果男女的八字不合,没有什么可谈的,只能分手。”次旦停了一下,想了片刻,又说,“婚姻有了牢固的基础,自然会产生感情,也就有爱情了。”
我问,如果他的孩子们自己找了对象,但是八字不合,又怎么办?
次旦没有片刻的犹豫。“如果我算出他们八字不合,就必须分手。如果只是一些细微的冲突,我可以帮他们化解,比如念经,或者给他们戴特殊的护身符。但是,如果他们命里注定相克,我也无能为力。”
整个下午的拍摄我都心不在焉。我无法理解他们这种做法。当然,包办婚姻在旧中国不是什么奇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旧中国对于婚姻有决定性作用。但是,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办婚姻早成过去。我没有想到在这高原之上,雪山脚下,次旦法师还会有这样大的权力。
晚上回到住地,我问摄制组里其他成员对这件事有何看法,这是特例,还是当地人的习俗?我想,我的语气肯定流露出内心的愤愤不平。
“别激动,又不是你结婚,有什么大不了的。”边巴揶揄道。
“听说男孩子是个帅哥。”司机扎西说,“以他的相貌和他家的财力,肯定能找个比村姑更好的吧?”
我早该料到他们会是这种态度,不过,我们的翻译西洛的回答让我目瞪口呆。他和我们的摄影助理罗丹一样,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上中学、大学,一去就是十年,汉语说得比藏语还流利。大学毕业后,西洛被分配到江孜一中当老师,课余时间帮我们摄制组做翻译。西洛具有在江孜年轻人中少见的自信和睿智,我以为他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错了。
西洛有两个哥哥,哥嫂和父母住在离江孜城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我问西洛是否会自由恋爱。
“父母赐予我生命和一切,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服从是我的义务。”他郑重其事地说。
“但是,你难道不用对自己负责吗?”我问。
“那是其次的。”
我曾经多次问过次旦法师,为什么无论是生活在城里还是农村,不论是否受过教育,藏族人都比汉族人更能坦然接受命运。次旦大笑,“别忘了我们是佛教徒。”身为佛教徒,他们相信宿命。生命如同星座,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我知道宗嘎不会逃婚。她能逃到哪里?她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只是离家三十多里的江孜城。在村里到县城的小巴开通之前,村里人坐马车进城要花半天的时间。除了参加亲戚家的红白喜事、去医院或是朝拜,他们几乎不出远门。冬天,村里有些男人因为地里没活儿,外出打工。但是,女孩们大多留在村里,因为害怕有人嚼舌:谁知道她们在外面干了些什么好事?闲话传开,上门提亲的人就少了。我听说,宗嘎和那个男孩虽然是同班同学,住同一个村子,可从来没有独处过,也没有当面说过话。宗嘎是个听话的女儿,一向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帮父母干活儿。西洛说,他们村里的女孩绝大多数都和宗嘎一样。
作为一个导演,我深知宗嘎的婚礼将很富戏剧性,但是我的心思似乎不在拍摄上。她真能像次旦法师说的那么幸福吗?我每次到唐麦村拍摄,都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去看看宗嘎,告诉她一切。但是,我知道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拍摄的终结——在西藏,信任就是一切。
我让边巴和卓玛商量一下,看能否拍摄卓玛一家的生活,这一方面是拍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我想亲眼见见宗嘎的私心。卓玛有点犹豫,她怕引起宗嘎的怀疑,不过很理解我的心情。“婚礼前十天,我们会送宗嘎到江孜的姐姐家住几天,这样就可以躲开她准备婚礼了,你那时再来吧。”卓玛略带歉意。
为了能拍摄到婚礼前的宗嘎,边巴想了一个办法。次旦法师要请当地一位大活佛为已故的母亲祷告,届时村里很多人都会来接受活佛的加持。边巴建议次旦请宗嘎来帮忙,因为这样盛大的法事需要很多人手。次旦了解我们的心思,欣然同意,而且还告诉家人配合我们拍摄。
活佛到来那天,次旦法师家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拍摄之暇,我便待在次旦家的厨房,希望可以看到宗嘎。
没等多久,一个女孩走进厨房。我本能地感觉她就是宗嘎。见央宗悄悄地朝我点头确认,我心中暗喜。宗嘎穿着一件长长的黑色粗羊毛藏服,头发像大多数藏族妇女一样,编成长辫子盘在头上,脸颊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泛着健康的光泽。
央宗简单地向她交代了几句,宗嘎便开始帮忙准备午饭。她往炉膛里添了些牛粪,又给热水瓶灌满开水,接着开始洗碗、擦桌子、揉面、剁肉。她的脸上总是带着一抹温柔的笑意,偶尔和央宗,还有另外两名来帮忙的中年妇女轻声细语聊几句,面对我们的摄像机镜头也不躲不闪。看着镜头中的她,我明白了宗嘎为什么有那么多追求者。她身体健康壮实,做事麻利,态度亲切和善,虽不是令人一见倾心的佳人,却也五官端正,很是耐看,男人娶了她,真是好福气!
透过摄像机的镜头,我偷偷地观察宗嘎的言行举止,揣摩她到底知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婚礼——时间只剩下不到三周了。央宗告诉我,宗嘎可能从村里人的闲聊中猜到了几分。按照习俗,这种事是不能告诉宗嘎的,但是出于同情的本能,我想用跟着她不停拍摄的方式来暗示。她如果真的知道一切,那真可以算得上一个最好的演员,竟能如此平静如水。也许边巴说得对,我是杞人忧天。但宗嘎真的会认命吗?
此书是同事推荐的,非常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京东自营,值得信赖。
评分打开对西藏印象,推荐不错
评分西藏,一直让人神往,还想再去
评分不错的,很棒啊
评分宝贝很是不错,物有所值。物流也很快。
评分还没看,但质量不错!
评分喜欢这本书,加深了对西藏的了解
西藏一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