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國學傳統》從探尋人類生活基本問題齣發,解讀中國國學的優良傳統及核心價值。讓現代人既能找到作為中國人的根脈,又能看到中國文化及個人的齣路;既理清瞭中西文化的異同,也架起瞭國學傳統與現實生活的橋梁,使國學傳統煥發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內容簡介
《中國國學傳統》是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的傑齣國學大師張岱年唯yi一部國學普及代錶作,也是係統地麵世。它以嚮曆史藉鑒智慧為齣發點,以人為本,從探尋人類生活基本問題齣發,解讀中國國學的優良傳統及核心價值。它在中國人五韆年的曆程中爬梳剔抉,把國學的精華復活在當代人的麵前,蘊含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浸透著一代國學大師的睿智灼見,是中國經典國學智慧與當今精神生活所需的融會貫通。中國文化強調人在天地萬物中的中心地位,它以人開篇,進而講解瞭文、智、儒、道等內容。讓現代人既能找到作為中國人的根脈,又能看到中國文化及個人的齣路;既理清瞭中西文化的異同,也架起瞭國學傳統與現實生活的橋梁,使國學傳統煥發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作者簡介
張岱年,中國哲學傢、文化學傢、國學大師。早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後長期任北京大學教授,曾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他長期從事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研究,有極高的造詣和廣泛的建樹;他誨人不倦,桃李滿天下,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現代國學大師的代錶。他早年以《中國哲學大綱》確立瞭他在學術史上的地位,晚年以《中國文化精神》彰顯瞭他在中國文化研究與普及的水準,《中國國學傳統》是他作為國學大師的唯yi一部國學普及性著作。
精彩書評
2016年元旦,習主席嚮全球發錶“新年賀詞”,在《新聞聯播》的實況轉播中可以看到,本書作者張岱年主編的《中國哲學大辭典》擺放在習主席中南海辦公室書架的顯著位置。
馮友蘭(國學大師):“張(岱年)先生治學之道為‘修辭立其誠’;立身之道為‘直道而行’,此其大略也。”
季羨林(國學大師):“張(岱年)先生是哲學傢,對於中國哲學史的研究有湛深的造詣,這是學術界的公論。愧我稟性愚魯,不善於作邃密深奧的哲學思維。因此對先生的學術成就不敢贊一辭。獨對於先生的為人,則心儀已久。他奬掖後學,愛護學生,極有正義感,對任何人都不阿諛奉承,凜然一身正氣,又絕不裝腔作勢,總是平等對人。這樣多的優秀品質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唯學是務,在當今士林中,真堪為楷模瞭。”
任繼愈(國學大師):“張岱年治學非常嚴謹,他不是口纔好的人,上課的時候講話比較慢,但條理很清楚。他不僅是一個哲學史傢,還是一名教育傢。”
湯一介(國學大師):“馮友蘭先生花工夫創造一套自己的體係,而張岱年先生則花工夫告訴我們中國哲學的原貌。他對中國哲學的原點瞭解得甚為準確,這對今天研究中國哲學原點的問題依然十分有幫助。張岱年先生‘綜閤創新’的觀點,即綜閤各哲學體係,創造齣新的適應當代社會需求的哲學來。這給中國哲學應該怎麼發展指明一條道路,他很善於用當今的哲學觀點來梳理傳統的哲學思想,這些都是非凡的創舉。張先生是一位平和的學者,不僅是做學問的導師,而且也是為人的導師。討論問題平等相待,無論你身份的尊卑,他都沒有一點架子。不但生活上很樸素,而且學風上也很樸素,追求紮實,反對華而不實。這是他zui大的特點。”
葉 朗(美學大師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後來在《張岱年全集》和《湯用彤全集》的齣版座談會上,我又提齣我們應該細讀張岱年、細讀湯用彤。細讀這些前輩大師的著作,可以讀齣許多新的東西,可以讀齣許多對我們今天仍然很有啓發的東西。”
閔維方(教育傢 原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岱年先生既是一位有自己哲學思想的哲學傢,也是一位有獨特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中國哲學史傢。長期以來,他不僅創作瞭大批優秀哲學著作,而且在培育人纔方麵為國傢做齣瞭巨大貢獻。觀其一生求真求善之崇高境界和永不言退之學術銳氣,則是語言難以錶述的。”
趙敦華(西方哲學史傢 北京大學教授):“‘五四’前後,中國哲學開始瞭從古代形態嚮現代形態的轉化。中國哲學現代形態的奠基者,或有學貫中西的世界視野,或有論從史齣的學術功底,或兩者兼而有之。比如,馮友蘭、鬍適等人開創瞭中國哲學史這門世界性的學科,他們對當時的西方哲學的新思潮也有全麵的把握;張岱年自覺地運用唯物史觀和辯證法,全麵梳理瞭中國哲學的古代形態。他們在哲學與曆史、理論與現實之間遊刃有餘,沒有什麼學科壁壘或思想禁錮可以阻礙他們的理論創造。”
方剋立(思想史傢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當代中國文化哲學zui健康、zui現實的發展模式仍是以馬剋思主義哲學為基礎和主導的中、西、馬‘三流閤一’、綜閤創新之路,張岱年先生在半個多世紀以前所倡導的以辯證唯物論為基礎和主導的中、西、馬‘三流閤一’、綜閤創新之路,仍然是新世紀中國哲學發展的正確方嚮和現實道路。”
陳 來(國學大師 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岱年)先生無論在學問上、道德上,他都是我們的錶率,他忠厚誠懇的人格zui讓我們感動。很多學者過瞭70歲學術生命就基本結束瞭,但張先生的主要著作基本都是晚年完成的,這種創造力在學界幾乎是jue無僅有的。”
王 東(哲學傢 北京大學教授):“張(岱年)先生是一個癡迷讀書的學者,但他又絕不是躲在書齋裏死讀書的知識分子。他提齣融閤中西方優秀道德的哲學不隻是停留在理論上,更是密切聯係實際,為現實服務的。先生氣質木訥,舉止遲緩,拙於言談。但在他的這副不閤潮流的外貌和木訥的氣質下,卻蘊藏著一個真正的哲學傢的頭腦和胸懷,他一生信守不渝的原則是直道而行,行之有恒,在知行閤一方麵,可以說當代沒有幾個人能比。當代著名哲學傢馮友蘭先生說‘木訥氣質,至老不變’,治學與立身,律己以嚴,高自要求。馮友蘭先生與張岱年先生多年好友,相知甚深,對先生性格的這一評述,zui為恰如其分。”
李存山(哲學史傢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岱年)先生在文化領域有兩大重要貢獻:一是zui早提齣瞭道德‘變’與‘常’的問題,即便經濟基礎變瞭,但是道德還是要有所繼承有所創新的,有連續性也有階段性的。這一問題的討論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繼承民族精神和傳統道德。另外一個重要貢獻就是和諧理論。在中國的馬剋思主義哲學傢當中,張先生zui早提齣和諧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他提齣,和諧是存在之基,如果沒有和諧一切都要破滅。中國要發展,要走嚮世界,就要和世界建立一個和諧的關係。”
李中華(哲學傢 北京大學教授):“張岱年先生的人格有巨大的魅力,他是公認的學界泰鬥,但他一直把學問奉為社會公器,從來不把它當作沽名釣譽用的私器,為人極其本分。他一生清貧,而在這60多年中,育人不倦,筆耕不輟,創立瞭非凡的業績。這就是安貧樂道吧!在先生有生之年,他也從來沒有悲觀地認為中國文化在走嚮衰落,相反,他一直堅信21世紀是中國文化走嚮世界的世紀。”
王 博(北京大學哲學係主任):“張岱年是非常天纔的研究者,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寫成瞭《中國哲學大綱》,這也是他非常有代錶性的作品。其實張先生一生從未停止研究工作。 張先生一直提倡文化的綜閤創新,他認為在會通中西古今文化的基礎上纔能創新。張老先生一生都在重新理解和塑造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謝 龍(哲學傢 北京大學教授):“張岱年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期把馬剋思主義融入中國哲學研究的先行者。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張先生把傳統和現代對接,力圖實現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進一步開拓瞭研究。張岱年先生給我zui深刻的印象,是他發掘傳統文化精華,解決瞭傳統文化精華如何在現實定位的問題。尤其是他從中國傳統文化開拓獨立人格的這樣傳統資源,這是很重要的方麵。”
周桂鈿(哲學傢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岱年先生曾經指齣,哲學傢分為三類:一類是散文型的哲學傢,一類是戲劇型的哲學傢,一類是詩歌型的哲學傢。中國古代哲學傢中有三個典型,孔子是散文型的,墨子是戲劇型的,老子是詩歌型的。張先生將自己歸入散文型行列,其特點就是很平常,沒有什麼戲劇型的東西,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點滴之間見不平凡。”
王中江(北京大學教授 中國孔子研究會會長):“到瞭20世紀80年代,張先生還在挖掘和闡發中國文化及哲學的精義和精神,從許多角度和方麵來轉化中國哲學和文化。”
中央電視颱:
“張岱年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傢、哲學史傢、國學大師。他幼年讀《論語》《孟子》,中學讀《老子》《莊子》,大學讀馬剋思、列寜。豐富係統的閱讀加上自身在閱讀中的思考,使張岱年先生成為一代國學大師。是他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概括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核心。”
新華社:
“張岱年是我國哲學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學者。其哲學體係的特點是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兼采分析派哲學,運用分析方法論證唯物主義,同時要求有選擇地繼承中國哲學重視道德理想的優良傳統。張岱年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的研究,著述等身,有著極高的造詣和廣泛的建樹。他的研究重視闡揚中國哲學固有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思維傳統,他的著作對中國古代哲學的概念、問題、體係及其起源、演變做齣瞭全麵的論述和準確的分析,體現瞭他在把握中國哲學方麵的廣闊性和深刻性。20世紀80年代以來,張岱年力倡綜閤創新的文化觀,在當代文化建設中發揮瞭重要作用。他從教70年,桃李滿天下,為教育和科研事業培養瞭大量人纔。”
人民網:
“張岱年的學術研究主要分為三個方麵:一是中國哲學史的闡釋;二是哲學問題的探索;三是文化問題的研討。在不同的時期,各有側重。張先生把中華民族精神概括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以和為貴、寬容博厚的精神。作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國學大師,他絕不是為學術而學,而是終生勤勉,緻思學問,造福祖國的學術文化事業,堪稱一代宗師。”
目錄
目錄
序 國學的現代意義
第一章 人
第一節 中國古代的人學思想
第二節 中國古典哲學中的人格觀念
第三節 中國哲學關於人生價值的思想
第四節 中國傳統中“天人閤一”的思想
第五節 中國倫理思想的基本傾嚮
第六節 中國知識分子與人文精神
第七節 中國傳統中的人倫與獨立人格
第八節 中國古代的精神生活與精神境界
第九節 中國傳統中的生命與道德
第二章 文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演變及發展規律
第二節 中國文化的思想基礎與基本精神
第三節 中國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
第四節 中國文化優秀傳統的生命力
第五節 中國文化的曆史傳統及更新
第六節 中國文化的改造與復興
第七節 中國文化的迴顧與前瞻
第三章 智
第一節 中國古代哲學源流
第二節 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
第三節 中國古典哲學的價值觀
第四節 中國哲學關於理性的學說
第五節 中國傳統哲學的批判繼承
第四章 儒
第一節 孔子與中國文化
第二節 《周易》經傳的曆史地位
第三節 《易大傳》的哲學智慧
第四節 張載思想的核心價值
第五節 宋明理學的得失
第六節 王船山哲學的基本精神
第七節 儒傢學說與中國的現代化
第五章 道
第一節 老子的道
第二節 莊子的心靈境界
第三節 道傢生存觀
第四節 道傢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後記 說國學
精彩書摘
第一章 人
第八節
中國古代的精神生活與精神境界
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都是現在常用的名詞,在古代雖沒有這類名詞,卻也認識到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區彆。《管子》雲:“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倉廩實,衣食足,是物質生活的內容;知禮節,知榮辱,是精神生活的內容。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飽食暖衣是物質生活,教以人倫是精神生活,這種區彆還是明顯的。
《管子》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錶明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礎。孟子也說:“今也製民之産,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步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唯救民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也承認必須先解決物質生活的問題。但是孟子又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這就是說,物質生活是提高精神生活的必要條件,而非其充足條件。物質生活問題解決瞭,精神生活可能很缺乏。孟子所謂“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也是符閤事實的。
古代儒傢承認物質生活的重要。孔子論為邦之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以足食為首。《禮記·禮運》肯定“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是儒傢認為精神生活是更有價值的。孔子說:“飯疏食,飲水,麯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更有“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同上書,《學而》),“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之訓(同上書,《衛靈公》),都是強調精神生活高於物質生活。孔子稱贊顔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迴也不改其樂,賢哉迴也!”
(同上書,《雍也》)就是說,顔淵雖然過著貧苦的物質生活,卻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所以是值得贊揚的。
顔子“一簞食,一瓢飲”,還有一簞之食、一瓢之飲,如果連一簞之食、一瓢之飲也沒有,那又當如何呢?孔子厄於陳蔡,絕糧,從者病,莫能興,“於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史記·孔子世傢》)。這就證明,一定程度的物質生活還是必要的。
物質生活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而精神生活則是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特點。如果一個人毫無精神生活,那就與其他動物沒有區彆瞭。
人們的精神生活,彼此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區彆。有的精神生活比較豐富高尚,有的精神生活則比較平淡。中國古代哲學傢特彆注重提高精神生活。不同程度的精神生活可以說具有不同的精神境界,人們的精神境界有高低、深淺之分。先秦哲學中,關於人生的精神境界談論較多的是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裏略述孔、孟、老、莊關於精神境界的思想。
孔子自述雲:“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從心所欲不逾矩”即情感與道德原則完全符閤毫無勉強,這是孔子所達到的最高境界。孔子又自述為人的態度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這是孔子在楚國時講的,當時年未七十。孔子又對顔淵、子路言誌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同上書,《公冶長》)這老安少懷錶現瞭孔子“泛愛眾”的仁心。“孔子貴仁”(《呂氏春鞦·不二》),但是孔子認為還有比仁更高的境界,就是“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聖”的境界。“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論語·雍也》)孔子以“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為最高境界,即以最有益於廣大人民的道德實踐為最高境界。
孔子所講的最高境界,雖然極其崇高,但樸實無華。孟子講自己的精神境界,則錶現瞭玄想的傾嚮。孟子提齣“浩然之氣”,他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孟子·公孫醜上》)這所謂氣指一種狀態,“浩然之氣”指一種廣大開闊的精神狀態。“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即感覺到自己的胸中之氣擴展開闊,充滿於天地之間,即與萬物閤而為一。孟子又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同上書,《盡心上》)
萬物皆備於我,即萬物與我閤而為一,成為一個大我。孟子又說:“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同上)上下與天地同流,即與天地生成萬物的過程相互契閤。孟子談論修養的最高境界,再三從自我與天地萬物的關係立論,這與孔子隻講人際關係不同瞭。孟子的精神境界錶現瞭浩大的心胸,也錶現瞭神秘主義傾嚮。
老子以“無為”為人生的最高原則,宣稱“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即任其自然。《老子》上下篇中關於精神境界的論述不甚顯豁;《莊子·天下》論述關尹、老聃之學,所講卻比較顯明。《天下》雲:“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以本為精,以物為粗”,即超脫普通事物,而研求事物的本根。“澹然獨與神明居”,即獨具最高的智慧。
這錶現瞭《莊子》五韆言的基本態度。
莊子對於精神境界有詳細的論述。莊子一方麵宣揚“齊物”,否認瞭價值差彆的客觀性;一方麵又錶現瞭厭世的情緒,希求“遊乎塵垢之外”。
莊子認為:“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莊子·德充符》)“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萬物一齊,孰短孰長?”(同上書,《鞦水》)這是齊物觀點。但在與惠施的一次談話中,莊子以鵷鵠自比:“夫鵷鵠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同上)又強調瞭嚴格的價值選擇。在《逍遙遊》篇中,以“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裏”的大鵬與“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的斥相比。接著論列不同的人品說:“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閤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緻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所謂“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閤一君,而徵一國者”,指普通做官的人,這是境界不高的;宋榮子(即宋鈃)不以毀譽為榮辱,有獨立的氣概;列子禦風而遊,而仍有所待。唯有“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變,以遊無窮”纔是真正的逍遙,這是莊子所講的最高精神境界。
莊子的這種精神境界,亦稱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齊物論》:“天下莫大於鞦豪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提齣“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是從齊壽殤、等大小立論的。天地雖久,亦可以說與我並生;萬物雖多,亦可以說與我為一。這樣就超越瞭小我,感到與天地同在瞭。這是一種神秘主義的境界。
莊子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與孟子所謂“萬物皆備於我”、“上下與天地同流”基本相似。但孟子所講是以道德實踐為基礎的,其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莊子則主張“忘年忘義”(《莊子·齊物論》),這就大不相同瞭。
孟、莊所講的最高精神境界,都包含主觀的浮誇的傾嚮。孟子所謂誥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事實上一個人的氣是有限的,何能充塞於天地之間?“萬物皆備於我”,我作為個體也是有限的,如何能兼備萬物?人可以擴大胸懷,愛人愛物,但是無論如何,個人與萬物還是有一定區彆的。至於“上下與天地同流”,更隻是主觀願望瞭。莊子講“天下莫大於鞦豪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由此論證“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實則太山大於毫末、彭祖壽於殤子,還是確定的事實。天地長久,人生短暫;萬物繁多,物我有彆,還是必須承認的。
孟子、莊子論人生最高境界,未免陷於玄遠,但是兩傢論人生修養,也有比較切實的言論。孟子說:“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孟子·盡心上》)對於親、民、物,指不同的態度。親親是對於父母的態度;一視同仁是對於人民的態度;泛愛萬物是對於物的態度。莊子論生活應無情雲:“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莊子·德充符》)“不以好惡內傷其身”是道傢修養論的基本原則。
宋代理學傢受孟子、莊子的影響,也常常將精神生活與天地萬物聯係起來。張載講“大心體物”,他說:“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世人之心,止於聞見之狹;聖人盡性,不以聞見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正濛·大心》)又說:“閤內外,平物我,此見道之大端。”(《語錄》)這即以物我閤一為最高境界。程顥講“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中國國學傳統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